alias:
tag: 黄光,蚀刻
在光刻工艺中,经过曝光和显影之后,在光刻胶层中形成图形结构,通过刻蚀可以在光刻胶下方的材料上重现出与光刻胶上相同的图形,实现图形的转移。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技术的发展,图形加工的线条宽度越来越细,对转移图形的重现精度和尺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在集成电路工艺中应用的刻蚀技术主要包括:液态的湿法腐蚀和气态的干法刻蚀。
图形的保真度
![[A=ET=ULSI对图形转移的要求 image 1.png]]
经过腐蚀之后图形,通常呈现为三种情况,设纵向腐蚀速率为Vv、侧向腐蚀速率为Vl。
图(a),Vl =0,腐蚀只沿纵向进行,为各向异性腐蚀。
图(b)和(c),在纵向腐蚀的同时,侧向也进行了腐蚀。若Vv = Vl ,为各向同性腐蚀。
在一般的腐蚀过程中, Vv>Vl>0,实际腐蚀是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用A表示腐蚀的各向异性的程度:
![[A=ET=ULSI对图形转移的要求 image 2.png]]
如果用被腐蚀层的厚度h和图形侧向展宽量 |df-dm|来代替纵向和横向的腐蚀速率,则上式可改写为:
![[A=PH=ULSI对图形转移的要求 image 3.png]]
若|df-dm|=0,A=1,表示图形转移过程产没有失真;
若|df-dm|=2h, A=0,表示图形失真情况严重,即各向同性腐蚀;通常 0 < A < 1。
选择比
在实际的腐蚀过程中,掩模和衬底也会被腐蚀,为了严格控制每一层腐蚀图形的转移精度,同时避免对其他各层材料的腐蚀,需要控制不同材料的腐蚀速率。
选择比是指两种不同材料在腐蚀的过程中被腐蚀的速率比。通常可以用选择比来描述图形转移中各层材料的相互影响。
均匀性
在ULSI中要腐蚀的硅片尺寸通常大于150mm,而被腐蚀的图形尺寸一般小于微米量级。硅片上薄膜的厚度存在起伏,且同一硅片不同部位的腐蚀速率也不同,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腐蚀图形转移的不均匀。
假设要腐蚀的薄膜平均厚度为h,各处厚度的变化因子为0≤δ≤ 1;腐蚀的平均速度为V,各处腐蚀速率的变化因子为1>ζ>0。考虑极限情况:最厚处用最小腐蚀速率腐蚀,时间为tmax,最薄处用最大腐蚀速率腐蚀,时间为tmin,则有
![[tmp_A=ET=ULSI对图形转移的要求 image 3.png]]
如果以tmin为腐蚀时间,则厚膜部位未腐蚀尽;若延长腐蚀时间,这将造成较薄部位的过刻蚀,影响图形转移精度。
为了获得理想的腐蚀,控制腐蚀的均匀性,同时减少过刻非常重要。
刻蚀的清洁
ULSI的图形非常精细,在腐蚀过程中如果引入玷污,既影响图形转移的精度,又增加了腐蚀后清洗的复杂性和难度。
防止玷污是腐蚀的一个重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