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的八卦、扒皮、吃瓜,其实就是在梳理流程。
参考:互联网企业《增长黑客》,传统企业《数据化管理》。
流程分类
一、事情发展阶段(业务流)
了解业务流,是分析问题的起点。
三、记录事情的数据(数据流)
梳理流程
是分析的前提,而 掌握数据
是想要科学、客观地分析的前提。
分析不一定需要数据,但如果有数据的支持,可以让分析更准确,也更有说服力,分析也就成为了数据分析。
梳理流程
与 指标体系
的关系
梳理流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导出合理的指标体系。
指标是记录客观事实的一种方式。
“他很关心我” → 只是一种感受,因为没有事实 “他给我打电话了” → 这是一个事实 业务流 “他每天给我打电话” → 这是一个事实 管理流,我们可以设一个指标:每周/每月打电话天数 数据流
一厢情愿往往是讲感受太多,讲事实太少。
有了指标,就能基于事实做分析判断。
“A很关心我,B也很关心我” A每周只打一次电话,B天天打。一下就能看出差距。
当然,一个指标不足以描述事实全貌,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观察,提炼指标,以尽可能描述准确。
“他又给我打电话了,这个月每天都在打呢” 来电目的:公事/私事 通话内容:关注我的个人情况/关注一件事情的情况 来电时间:工作日/休息日,下午5点,下午6点,下午10点
人在感情上会错意,都是因为没有从多个角度观察事实。因此,我们需要一堆指标(指标体系)来描述一件事:
描述一个事实,需要多种类型指标构建指标体系,比如约女生去吃饭:
- 吃饭目的:填肚子,约会,谈事情……
- 吃饭类型:早餐、中餐、晚餐
- 用餐地点:外带、餐厅(川、鲁、粤、淮、西、日、泰……)
- 用餐成本:人均范围
- 用餐后有没有活动:去哪里逛
再比如和异性交往:
- 发展阶段:交往多长时间,交往推进到哪个阶段 业务流
- 发展质量:交往频繁程度(客观),交往好感度(主观)、做过哪些事情(分类)、聊过什么话题(分类)、聊天时长(连续)、交往消费(连续) 管理流 & 数据流
指标体系,是辅助分析的绝佳手段;梳理指标体系,是最基础的分析。
总结指标体系的基本方法
第一,目标越具体越好。目标越混杂,问题里“且”、“又”字出现的次数越多,流程越长,就越难讲清楚。所以尽量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
而且,不同目标的流程、考核体系都不同。
第二,流程越具体越好。步骤考虑越多,越详细,越能深入到问题中。既能有机会发现很多问题点,又能理解数据是怎么产生的,
加深对数据的认识。这样,设立的指标才会全面、合理。
第三,方法越多越好。最终结果是由每个步骤的方法叠加产生的。
在掌握了流程和方法后,数据作为整个流程的中间结果和各方法的产物,也更容易被理解和使用。流程和方法是因,数据是果,避免因果倒置的错误。
简单来说,梳理流程就是:
- 明确目标;
- 步骤越详细越好;
- 明确每个步骤的行动边界;
- 明确有哪些数据,没有哪些数据;
- 记录尽可能多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