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多的同学名为“数据分析”,实为“一问三不知”。

  • 不知道除了跑数还会干啥
  • 不知道为啥跑数
  • 不知道跑的数有啥用

于是离职的时候,只能写出这种千篇一律的简历:

根据业务数据制作相关运营项目分析报告包括数据日报、周报、月报,以图表、PPT方式呈现,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处理,加工成有用的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分析产品的用户行为,归纳、跟踪用户行为进行数据分析;结合业务方向,为市场、产品、技术等部门提供决策支持。进行数据分析,对活动的效果做出客观的数据评价和总结。输出分析报告,反馈给公司。 乏善可陈,本质上是因为没有有效管理需求。

比如第一段可以这样改进:根据(XX部门)业务(XXX需求,包括: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数据制作相关运营项目分析报告,包括数据日报、周报、月报,以图表、PPT方式呈现,进行各种数据分析和处理,加工成有用的信息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 是什么:监控了哪些指标,发现了什么问题;
  • 为什么:找到了哪些原因,改进了多少;
  • 会怎样:预测了什么业务的走势,预测准确度如何,预测以后做了哪些改进。

做的事情是一样的,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 搭建XX零售企业销售监控指标体系;
  • 提供30份销售月报、季度专题分析报告;
  • 发现并诊断5次重大销售波动,提供针对分公司销售优化建议3次;
  • 3次新产品上市销售专题分析,提供销售方案优化建议3条以上。

日报、周报、月报只是形式,而做了什么工作,用了什么工具,解决了什么问题,体现的是能力。

步骤

  1. 首先,要清楚自己做的是XX部门的需求;其次,清楚需求的背景,用途。
    可以简单的从需求的形式来判断:
    • 报表(日报、周报、月报、季度报、半年报、年报)→是什么
    • 专题分析(销售波动、流失原因、用户习惯、产品动态)→为什么
    • 预测(销售预测、用户量预测、流失率预测)→会怎样

完成第1步,就可以补全需求管理清单。
image.png

  1. 理解现状,而不是马上开始分析。
    • 报表:为什么是这几个维度,能不能少一个,还需要多哪些?为什么超过5%是重大波动,为什么低于30要警报?
    • 专题:为什么之前会找这几个原因,业务方买不买帐?业务方口中的“因为XX”,数据上是否能验证?

先理解,再谈创新。
检验自己是否完成了第2步,可以按如下方式描述自己:擅长什么领域?比如销售分析,并给出原因。

  • 我熟悉XX行业的销售指标体系,一个销售监控指标应该看X个维度
  • 我懂得数据判断的标准,比如单人月产出在50单以上才合格,因为……
  • 我知道XX行业分析维度,一般遇到销量波动,先检查各渠道数据,再检查各门店数据,最后检查门店主要sku的销售情况
    1. 从业务方了解实际运作情况,反推数据上的表现。
      例如做销售分析,结果发现业务部门调整了主打产品,那么这个调整是否提升了业绩?调前调后产品结构,购买率变化如何?
      “通过调整主打产品,我们提升了顾客购买率,优化了产品线配置……”
    2. 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我在XX行业企业,从事XX分析。我日常处理XX数据,它用来解决XX问题,我们经常看X个维度的指标,分析原因一般从XX方面入手,最近一次,发现改善可以提升效果……”
      最好有三个例子,一个报表的,一个专题的,一个预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