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内容
1 项目质量管理概论
2 规划质量管理
3 实施质量保证
4 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管理概论
一、质量及项目管理
1、质量的定义:
国家标准 GB/T19000-2008 对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特性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可区分的特征。
2、质量与等级的区别:
质量与等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质量作为实现的性能或成果,是 “一系列内在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ISO 9000)”。等级作为设计意图,是对用途相同但技术特性不同的可交付成果的级别分类。例如:
·一个低等级(功能有限)、高质量(无明显缺陷,用户手册易读)的软件产品,该产品适合一般使用,可以被认可。
·一个高等级(功能繁多)、低质量(有许多缺陷,用户手册杂乱无章)的软件产品,该产品的功能会因质量低劣而无效和 /或低效,不会被使用者接受。
3、项目质量
从项目作为一次性的活动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由 WBS 反映出的项目范围内所有的阶段、子项目、项目工作单元的质量所构成,即项目的工作质量;从项目作为一项最终产品来看,项目质量体现在其性能或者使用价值上,即项目的产品质量
二、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质量性质的活动。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活动,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2、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 1)质量方针是指 “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 。质量方针是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 2)质量目标,是指 “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 ,它是落实质量方针的具体要求,它从属于质量方针。
3、ISO9000 质量管理的 8 项原则
(1)以顾客为中心。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注:无需全背下来,知道含义即可
4、全面质量管理
(1)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的费根鲍姆和朱兰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TQM),将质量控制扩展到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强调全体员工都参与质量控制。
(2)全面质量管理( TQM)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品质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有4 个核心的特征:
即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面方法的质量管理和全面结果的质量管理。
5、6σ 方法
六西格码意为“六倍标准差”,在质量上表示为每百万不合格品率少于 3.4。
规划质量管理
一、规划质量管理概述
规划质量管理是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并 准备对策确保符合质量要求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为整个项目中如何管理和确认质量提供了指南和方向。
二、规划质量管理的输入
1、项目管理计划
2、干系人登记册
3、风险登记册
4、需求文件
5、事业环境因素:
可能影响质量规划管理过程的事业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政府法规。
·特定应用领域的相关规则、标准和指南。
·可能影响项目质量的项目或可交付成果的工作条件或运行条件。
·可能影响质量期望的文化观念。
6、组织过程资产
三、规划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
输入输出可以化部分时间,工具与技术是重中之重
规划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技术包含:成本收益分析法、质量成本法、标杆对照、实验设计等。
1、成本效益法:
通 过 比 较 可 能 的 成 本 和 预 期 的 收 益 来 提 高 质 量 。 达 到 质 量 要 求 的 主 要 效 益 包 括 减 少 返
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升干系人满意度及提升赢利能力。
2、质量成本法 ⭐️
3、七种基本质量工具
4、标杆对照:
将实际或计划的项目实践与可比项目实践进行对照,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5、实验设计(DOE)⭐️
( 1)用来识别哪些因素会对正在生产的产品或正在开发的流程的特定变量产生影响,DOE 可以在质量规划管理过程中使用,以确定测试的数量和类别,以及测试对质量成本的影响。
(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产品或流程的最优状态,找到显著影响产品或流程状态的各种因素,并揭示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
6、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从目标总体中选取部分样品用于检查(如从 75 张工程图纸中随机抽取 10张)。
7、其他质量管理工具
(1)头脑风暴:用于产生创意的技术
(2)力场分析:显示变更的推力和阻力的图形
( 3)名义小组技术:先由规模较小的群体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创意,再由规模较大的群体对创意进行评审。
8、会议
四、老七种基本质量工具
刘英只点劣质茶
1、因果图:
又称鱼骨图或石川馨图,以其创始人石川馨命名。问题陈述放在鱼骨的头部,作为起点,用来追溯问题来源,回推到可行动的根本原因。通过看问题陈述和问 “为什么”来发现原因,直到发现可行动的根本原因。
2、流程图:
也称过程图,用来显示在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流程图可能有助于了解和估算一个过程的质量成本。通过映射 SIPOC 模型来帮助分析。
SIPOC 模型(部分)
3、核查表:
又称计数表,是用于收集数据的查对清单。它合理排列各种事项,以便有效地收集关于潜在质量问题的有用数据。
4、帕累托图:⭐️
是 一 种 特 殊 的 垂 直 条 形 图 , 用 于 识 别 造 成 大 多 数 问 题 的 少 数 重 要 原 因 ( 二 八 原 理 )。在
帕累托图中,通常按类别排列条形,以测量频率或后果。
5、直方图: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条形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与控制图不同,直方图不考虑时间对分布内的变化的影响。
6、控制图:
是一张实时展示项目进展信息的图表(与时间有关)。控制图可以判断某一过程处于控制之中还是处于失控状态。可以使用质量控制图及七点运行定律寻找数据中的规律。
七点运行定律是指如果在一个质量控制图中,一行上的七个数据点都低于平均值或高于平均值,都是上升的或者都是下降的,那么这个过程就需要因非随机问题而接受检查。
7、散点图:
又称相关图。可以显示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一条斜线上的数据点距离 越近,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就越切。
五、规划质量的输出
↑即“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的输出
1、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非常详细的,也可以是高度概括的。
2、过程改进计划:详细说明了对项目管理过程和产品开发过程进行分析的各个步骤,有助于识别增值活动。
3、质量测量标准。专用于描述项目或产品属性,以及控制质量过程将如何对属性进行测量。
4、质量核对单。
5、项目文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