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9
作为UX,平常需要进行逻辑性很强的思考。凡是开始做一个新需求,都会去追究需求的来源和动机。Everything has to start with a WHY。但是常常严苛地用同一套设计思维去思考,会有些疲累,时间久了,便会有些倦怠。闲暇的时候,便会用电脑绘制画面,尝试一些不需要太多逻辑思考也能呈现的作品,使大脑得到一些安慰和放松。作为一个非美术生,不懂得娴熟的绘画技巧,但是也找到了一种颇有效果的绘制插画的方式。我称之为:尝试绘画。
先分享两张自己比较喜欢的图像:
这几张画看起来有相似之处,因为它们是来源于同一个想法,一副模糊的图画,或者一幅距离遥远而看不真切的画面。对于近视的同学来说,也许就是摘下眼镜后看到的图像。
步骤一: 随机找到一张陌生的图片是绘制的起点,将它放小或者拉远,让整个画面呈现模糊的状态。
步骤二:提取画面的色彩和形体轮廓,可以不完全按照画面实际的色彩和形状,随机绘制线条并且填充色块后,你会得到一幅较为抽象的画面。也许这时候你已经很喜欢了。
步骤三:观察现有的画面,并提取出记忆中比较熟悉的轮廓。对于上面这张画而言,它似乎有女性的身体形状,一张面孔隐藏在阴影里,一张侧脸与之重叠。如果它是一张脸,先确定五官的位置。无论你想象它是什么,可以把这份想象用简单的线条记录下来。
步骤四:确定好画面的走向后,加入更多细节,丰富画面的形象。可以尝试移动形状元素的位置,尝试多个不同的色彩组合,也尝试添加和删除一些元素。明亮的色彩会让画面显得热情鲜明,而莫兰迪色系则会让画面变得温柔。如果不是强几何形状的构图,修饰形状的边缘使其圆润光滑。
步骤五:随机复制一些细节元素或者整体,如面孔,身体等,像海报一样尝试排布这些细节或者整体。给色块加入自己喜欢的肌理,如星空,森林等。
结语:电脑绘画与手绘不同之处在于,可以有在保留原有作品基础上再修改的机会,这样得以保存每一次尝试的结果,不会因为害怕破坏当前画面而不敢再进行新的尝试。并不总是最后一张才是最好的作品,哪些钟爱的画面往往是在绘制和尝试的过程中产生的。当然,不是每一次尝试都可能会有惊喜,也会面临着回退和重新编辑。但是不要删除那些思考的过程,因为它们也许可能成为下一幅有趣作品的源头。
与你分享我眼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