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sion 1:2021.12.13
1. Question
书签已经有上千条了,对我而言按照“图书馆式”的书签分类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了。怎么整理才能够充分利用优质信息渠道的同时保持注意力的聚焦呢?
2. Pilot answer
书签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时能够快速检索到,那么可以将书签的整理理解为一种行为设计,按照行动的频次区分,我将其称之为Action-based bookmark management(hybrid-naming就是很酷)。按照这个想法,书签可以分为以下9类:
高频 | 中频 | 低频 | ||
---|---|---|---|---|
行为目的 | input | ✅ | ||
process/use | ✅ | ✅ | ||
output | ✅ |
行为分类每个人的划分方式都不一样,大家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为划分方式。我因为比较注重投入产出比,秉承「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被传播才能产生价值」的理念,我采取的行为模型是是IPO(Input-Process-Output)。加上行为频次维度,可以将书签分为9类。进一步筛选之后,确定以下四类信息类型:
- 中频input,譬如周期性阅读
- 高频process,如日常工作处理
- 低频process,需要时得以辅助的好用工具,如PDF合并
- 高频output,自己喜欢写作,因此文字在各平台输出会是一个非常高频的行为
3. Action
按照以上思路,再加上而我又深信大脑的“线性运行模型”,因此我将自己的书签按照频次和优先级分为可以线性处理的四类:Daily, Routine,Cache和Temporary。
1. Daily
这部分按照「应用场景」,主要被划分为两部分内容:
- 以项目为维度的常用链接,譬如产品官网,团队手册等(当前频次最高的工作项目提升一个信息层级,直接放到一级导航更方便)
- 以通用能力为维度的常用链接,譬如搜索入口,jira等项目管理工具,翻译工具等
2. Routine
Routine列表中的内容都是从cache中来,但是是近期需要定期浏览/focus的内容。列表中的内容需要按照优先级排序,即在给定时间内从上而下阅读列表中的信息。
我的Routine中内容按照IPO模型被分为以下三类:
- Input(Collect)
- Long-value info
- Intriguing people
- News
- Process(Current study)(这部分主要是课程类的强输入学习,精力有限,同时期内最好只有一条链接)
- Output(Organize)
- Write(主力写作平台。创作和传播是两件事,创作工具统一选择一个就好)
- Share(传播渠道)
3. Cache
偶发性使用的书签集合,按照主题分类,类似于缓存的的个人书签图书馆,用来保存觉得不错但是短期内用不上的书签信息。该区域按照主题分类,平常一般只录入但是不常调用,就算数量庞大也不需要有过多的负担,清理周期以年度计算。
Tips:
- Articles尽量避免进入Cache。最理想的情况优秀文章是以输出的形式内化,同时保留原文档的链接。毕竟如果收藏列表里面有几千篇TO READ,内容再好也不能转化成自身的价值。如果来不及阅读但是实在舍不得丢弃,可以列入Collect部分近期深度阅读和输出总结,同时做到「阅完即焚」。
- Daily&Routine以及Cache之间的内容是相互流转的,已经过期的项目可以整体迁移到Cache,Cache里的内容也可以被重新挖掘出来进入日常。
- Cache中的内容可能会非常之多,文件夹名称按照A-Z排序要比按照重要级排序更容易找到。
- 书签的命名方式可以按照“目的+名字”分类,毕竟内容太多,如果使用频次较低不总是能记住,方便日后识别和清理。
4. 其他书签
Chrome自带的书签可以用来临时存储还没有想好如何分类的内容,每周定期清理归类。
示意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