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在一次乐队表演中,万众瞩目的最终时刻,突然前排观众的手机铃声响了,并且持续的响了很久,最终发现是赞助商X在音乐会前换了iphone手机。他记得自己在会前设置了静音,但铃声想起来以为肯定不是自己的手机,所以响了很多次,直到最后才发现这是自己的手机引起的问题。

两种观点

观点一 : 静音应该是所有的声音静音

与其让人判断哪些声音会被静音,不如就设置全部声音为静音,这才是真的静音。

观点二 : 苹果专家的观点

就算静音,闹铃还是要响的,不然想想早晨会有上万的人因为手机开了静音而导致睡过头。

那么静音的规则是什么呢?是禁止外来的铃声或者短信声音,而并不会禁止用户主动操作的某些应用的声音。因为这时候,用户还是希望可以正常使用某些应用的。只不过,这些不为大家所知罢了。

而我们设置的⏰声音正属于用户主动设置的声音,所以不在静音屏蔽的范围之内。

观点三:静音键本身是亮点还是吐槽点

静音究竟做了做什么

静音这个操作本身就是一个微交互,引起了很多果粉的大爱。其实其实现的功能非常简单,就是设置某些声音不可响应,但却非常实用。

抛开场景谈交互是不对的,所以我们想下什么情况下会使用静音功能。使用静音之后,所有外界导致的声音都不会再发生。

开会、看电影、看书等

而当我们结束这些活动的时候,就需要快速恢复,这个恢复的便是静音前的时间。这里在静音操作的时候,做了一次音量的存储。这比有同样的需求然后去音量加减到对应的音量设置要方便的多。

本身操作方便:1 我们无需点亮屏幕 2 无需多次控制 3 可以快速的切换状态 4 可以不拿出手机就完成操作

本身操作交互性:提供了静音切换操作的触感,帮助你确认这个操作的结果。就如同苹果的滑屏解锁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静音没有做什么

静音不会静音掉你正在操作的声音,因为这是你主动发起的。

静音所控制的是系统的音量,而不是某应用的音量。

静音控制的是手机扬声器的音量,而不限制耳机;当你加了耳机之后,就没有静音模式存在的必要,因为不会对别人造成打扰,也不会对自己造成打扰(想一想你戴耳机的初衷是什么,当你不需要耳机的时候,又是什么场景)。

联想到苹果耳机交互

音乐播放时插入耳机

继续播放,因为你的目的是继续用耳机听歌

耳机听歌时,拔出耳机

音乐暂停,因为你可能觉得这个动机下不适合用耳机听歌了,为了避免直接声音外放造成打扰,系统设置播放暂停,如果你确实需要可以再点下播放。

小结

微交互本身其实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个高频使用的功能点上,你的产品功能要好用,一定要有人性化的微交互设计,而不是一种反人类的设计。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要去思考,我们去操作某个功能时的场景是什么,一般会希望怎样,操作完希望怎样,希望这个功能有怎样的规则和反馈,让我们能进一步的查看和继续操作这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