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网布设要求

  • 三、四等导线的布设应附合在高等级大地点上,布设成附合导线形式。在高等级大地网内布设几条附合导线时,应尽可能布设成网。
  • 作为测区首级控制时,须布设成网状。
  • 导线控制网应逐级布设,且宜布设成带有结点的导线控制网。
  • 附合导线应布设成等边直伸形,边数不宜超过10条。
  • 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结点与结点之间的导线边数不宜超过7条。
  • 当条件允许时,导线边长应采用较长的边长。附合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
  • 导线边应避开大面积水域、强电磁场等,视线应超过和旁离障碍物。

image.png

观测时间要求

导线应在日出后1小时到日落前1小时观测。要求观测时成像稳定,通视和大气条件良好。

选点造标埋石要求

大地测量中,导线选点造标埋石要求与三角测量基本相同。
工程测量中,导线选点造标埋石要求参照工程测量规范。


导线测量实施

导线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方法基本同三角测量。

  • 水平角观测要求

如只有2个方向时,各等级导线全采用测回法。
在总测回的奇数测回观测前进方向的左角,偶数测回观测前进方向的右角,左右角闭合差应符合要求。

多于2个方向时,一、二等导线采用全组合法,三、四等导线采用方向观测法,其它要求等同于同等级三角测量。

表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和测站检核:方向权数=测回数×方向数
_

仪器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2C互差/″ 同方向各测回互差/″
J1 6 9 6
J2 8 13 9
  • 距离测量要求

边长测量需要进行气象修正、加常数和乘常数修正、周期误差修正、斜距化为水平距离的计算、测站和镜站的归心改正、水平距离投影到参考椭球面的边长计算、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归算到高斯平面的边长、水平距离归算到任意高程面上的边长等改正。

  • 高程测量要求

所有三、四等导线测量均应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法测量高程。
三、四等导线高程计算之前,需要施加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路线闭合差改正。
采用中丝法两次读数,J1测量两个测回,J2测量四个测回。

表 一、二等导线观测要求

项目 一、二等导线
每边观测总测回数 16
最少观测时间段 往返测者不同时间段观测
每时间段观测的最多测回数 10
同时间段气象改正后测回互差限值 20毫米
一测回读数次数 4
一测回读数互差限值 20毫米
不同时间段气象改正和归心改正后测回互差限值 mm 5+3S(S单位为千米)


表 三、四等导线观测要求_

等级 测距仪等级 往测(测回) 返测(测回)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 备注
1 2 2 J1 9 或用不同时间段测量代替往返测
2,3 4 4 J2 12
1,2 2 2 J1 6
3 4 4 J2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