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单站载波相位动态定位
    单站载波相位实时差分技术即GPS-RTK“1+1”测量模式。
    利用一台GNSS接收机做基准站,另外一台做流动站,基准站把差分改正数据传输到流动站,从而实现实时的载波相位差分定位。
    测量过程一般包括基准站选择和设置、流动站设置、中继站设立等。
    【释义】由于GPS测量直接得到WGS-84坐标系下的坐标,要得到目标参考系坐标必须进行坐标转换步骤。可通过测区已知点进行点校正工作,输入RTK解求坐标转换参数,也可直接从有关部门获取坐标转换参数。
    【小知识】
    动态后处理技术(PPK)是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事后处理的动态相对定位。由于是进行事后处理,因此用image.png户无须配备数据通信链,无须考虑流动站能否接收到基准站播发的差分信号,该技术是对RTK技术的补充。
    ◎基准站
    基准站架设在已知点上,利用已知点数据向流动站播发差分改正数据。当已知七参数后,也可以把基准站架设在任意位置,但必须要用点校正的方式加以修正。
    【释义】基准站设在任意点上时,基准站得到的是单点定位的数据,当播发差分改正数到流动站时,会导致误差,故流动站需要在一个已知点上进行单点校正,其实质是纠正基准站得到高精度坐标。
    ◎流动站
    接收基准站差分改正数据实现实时动态定位。
    ◎中继站
    当基准站和流动站有障碍或干扰,信号无法顺利播发和接收时,可以设置中继站。
    【释义】中继站是一部负责接收并转发无线电信号的电台,可以接收由基准站电台发送的信号又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出去,一般是外置的独立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