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转换流程

  1. 准备工作
    收集和整理用于转换的重合点坐标资料,并分析选取用于转换的重合点,重合点的个数应满足要求。
    规范规定,最终用于计算转换参数的重合点数量与转换区域大小有关,但不得少于6个。
    重合点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
  • 重合点应可靠。
  • 重合点精度应较高。
  • 重合点应均匀布设覆盖整个测区。
  1. 转换模型选择
    根据已有重合点成果和转换要求,确定参数计算方法和转换模型。
  • 二维转换要将重合点换算到同一投影带高斯直角坐标系.
  • 三维转换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作为相似变换转换媒介时,三维转换将各坐标转换成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
  1. 转换参数计算
  • 计算时应具有多余重合点,并用最小二乘法作为约束条件,计算转换参数。
  • 根据转换参数计算目标坐标系重合点坐标。
  • 计算重合点转换残差,转换残差即重合点转换后坐标与已知坐标之差。
  • 计算点位坐标残差中误差。
  • 根据限差(3倍点位中误差)剔除粗差。
  • 替换掉粗差重合点,重新选取重合点坐标进行参数计算。
  • 重新计算转换参数,直到所有重合点不超限。
  1. 精度分析
    利用未参与计算转换参数的重合点作为检核点,点数不应小于6个,且应均匀分布。
    计算检核点残差中误差。
  2. 其他坐标计算
    根据最终合格的转换参数计算目标坐标系其他地物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