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多站载波相位动态定位
    多站动态定位一般采用网络RTK方式定位,指利用多个基准站(CORS)建成控制网,数据统一处理后形成改正数据,与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差分,并解算整周模糊度。由于基准站较多,比“1+1”模式更加可靠。

    ◎单基站网络

    单基站网络RTK指差分信号从CORS网的若干个基准站发出,每个基准站服务一定范围的用户,服务半径可达30km。
    ◎虚拟站技术
    虚拟站技术(VRS)数据中心利用与流动位置最接近的多个基准站的观测数据及误差模型,生成一个流动站概略位置的虚拟基准站,然后通过虚拟站把改正数发送给流动站。服务半径达到40千米。

    ◎主副站技术
    主副站技术(MAC)是选取1个基准站作为主站,网络中其他基准站作为主站的辅助,服务半径达到40千米。
    ◎区域改正数技术
    区域改正数技术(FKP)采用整体网络解,将所有参考站每一个观测瞬间所采集的未经差分处理的同步观测值,实时传输给数据处理中心处理,产生一个地区修正参数,然后将参数发送给所有服务区内的流动站。
    ◎综合内插技术(CBI)
    综合误差内插技术(CBI)将除观测噪音外所有GPS系统误差当做综合误差来处理,选择、计算和播发给用户,该技术需要用户端有解算设备。
    【释义】GPS-RTK实时差分测量得到的结果一般分为单点解、差分解、浮点解、固定解。
    ◎单点解是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没有联系,没有经过差分解算得到的结果;
    ◎差分解是流动站与基准站差分后由于锁定卫星位置不好或数量不够导致不能正常解算得到的结果;
    ◎若整周模糊度只是求得实数解,则为浮点解;
    ◎整周模糊度解算时可以得到整数解,即固定解。


    【小知识】
    ◎全球实时GPS系统(RTG)
    全球实时GPS系统(RTG)收集全球建立的基准站网数据处理得到差分改正数,传送到卫星,并发送给全球用户进行差分。
    ◎伪距差分动态定位
    局域差分GPS系统(LADGPS)和局域增强差分GPS系统(LAASGPS)是在局部区域中应用差分GPS技术,先在该区域中布设一个差分GPS网,位于该局域GPS网中的用户根据多个基准站所提供的改正消息,经平差后求得自己的改正数。
    广域差分GPS系统(WADGPS)和广域增强差分GPS系统(WAASGPS)对GPS观测量的误差源分别加以模型化,将计算出来的每一个误差源的差分值传输给用户,对用户在GPS定位中的误差加以修正,以达到削弱这些误差源和改善用户GPS定位精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