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

Vue框架课程
第一季课堂笔记
课程链接:https://ke.qq.com/webcourse/index.html#cid=423902&term_id=100505967&taid=11771951307978718&type=1024&vid=3701925924953090448

1 Vue简介

作者:尤雨溪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1
https://cn.vuejs.org/v2/guide/
Vue (读音 /vjuː/,类似于 view) 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与其它大型框架不同的是,Vue 被设计为可以自底向上逐层应用。Vue 的核心库只关注视图层,不仅易于上手,还便于与第三方库或既有项目整合。另一方面,当与现代化的工具链以及各种支持类库结合使用时,Vue 也完全能够为复杂的单页应用提供驱动
Vue是MVVM框架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2
实际上vue框架就是一个MVVM框架,它是渐进式框架,它是初创公司的首选框架,它是轻量级的,有很多根据Vue拓展的独立的功能或库

https://github.com/vuejs Github网站

关于数据驱动视图的问题
首选我们看原生的JavaScript的代码


0





2 Vue的基本使用

在Vue的起步中,区分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两者的不同,开发环境可以清晰的看清源码,生产环境就是将源码进行压缩,占比大小更小,我们学习过程中使用生产环境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3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4
第二步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5
第三步将代码复制下来后,存入本地的js文件中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6
如何查看成功引入Vue文件?
创建一个HTML文件
<!DOCTYPE html>











如果此时浏览器弹出一个function对象,就表示引入成功了,否则如果报错了,就代表引入失败了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7


{{a}}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8
第二种情况是通过使用表达式进行逻辑判断


//当boo的值等于100的时候再显示

我是第一行dom元素







v-if的显示根本原理一个是通过对值的隐式转换,一个就是通过对表达式的判断得出的布尔值得来的
我们将案例进行深入演变


{{boo}}


我是5


我是10


我是15


我是20


我是大于20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9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10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11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12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13

上面的代码是通过v-if一层一层进行判断的,实际上是可以通过v-else-if和v-else进行分支判断

我是5


我是10


我是15


我是20


我是大于20


需要注意的是v-else的使用前提是必须先有v-if并且中间不允许有任何的元素间隔

我是5



我是大于20


上面的代码写法是错误的,因为div不能再v-if和v-else之间进行拆分
正确的写法:

我是5


我是大于20

3.2 v-show

v-show和v-if的显示情况类似,但是原理不一样,v-show是通过控制元素的display属性,对元素的显示和隐藏进行逻辑判断,并没有实现元素的下树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14


我是5







v-show和v-if的使用场景区分是如果页面切换的特别频繁使用v-show,如果页面的涉及范围特别大并且不是特别频繁的切换使用v-if,因为主要区分是涉及到页面的加载性能

3.3 v-for

v-for是vue 的循环指令,作用是遍历数组(对象)的每一个值

基本使用


  • {{item}}
  • var vue = new Vue({
    el: “#app”,
    data: {
    arr: [
    ‘苹果’,
    ‘橘子’,
    ‘香蕉’,
    ‘草莓’
    ]
    }
    })
    item是arr数组的每一项枚举值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15
    v-for还有index和key属性

  • {{index}}-{{item}}

  • item指的是被遍历的数组(对象)的每一个值,item的命名不是规定的,可以自定义命名
    index指的是每一项被遍历的值的下标索引值
    key是用来给每一项值加元素标识,作用是为了区分元素,为了实现最小量的更新

    v-for还可以用来遍历对象
    var vue = new Vue({
    el: “#app”,
    data: {
    obj:{
    name: ‘小明’,
    age: ‘17岁’,
    height: ‘175cm’,
    sex: ‘男’,
    hobby: ‘打篮球’
    }
    }
    })

  • {{index}}:{{item}}

  •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16
    和数组内容不同的是index此时代表的是对象的key
    正确的表示方法
  • {{index}}-{{key}}:{{item}}

  • 上面的v-for一共有三个参数
    item表示对象的内容,
    key表示的是对象key键值名称
    index表示的是当前obj的下标索引值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17

    实际工作中我们使用v-for遍历JSON更多一点
    var vue = new Vue({
    el: “#app”,
    data: {
    arr: [
    {name:’小明’,age: ‘17’,sex:’男’,height: ‘168’},
    {name:’小红’,age: ‘18’,sex:’女’,height: ‘165’},
    {name:’小周’,age: ‘19’,sex:’男’,height: ‘178’},
    {name:’小刚’,age: ‘20’,sex:’男’,height: ‘167’}
    ]
    }
    })


















    姓名 年龄 性别 身高
    {{item.name}} {{item.age}} {{item.sex}} {{item.height}}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18
    v-for是可以进行嵌套的






    {{i}}X{{j}}={{i*j}}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19
    使用 v-for需要注意的情况

    1. v-for遍历的出来的不是数据,而是元素
    2. 如果使用item和index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括号包裹起来

    (item,index) in arr

    3.4 v-html和v-text

    v-html和v-text都是渲染文本的指令,使用场景会有不同
    现在我们学习的渲染方法

    • 双大括号插值:{{}}
    • v-text
    • v-html

    双大括号和v-text渲染结果类似,都是会以文本类型进行渲染

    {{a}}


    var vue = new Vue({
    el: “#app”,
    data: {
    a:’

    我是要插值的内容


    }
    })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20
    区别:

    1. 双大括号在渲染结果之前,会有编译之前的文本显示,v-text是没有这种现象的
    2. 双大括号更灵活,中间是可以添加内容的,v-text是只能渲染data中的数据,中间不允许插入内容

    —————-{{a}}——————


    ——————————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21
    双大括号和v-text它俩的渲染方式和v-html有本质不同,v-html会识别模板

    var vue = new Vue({
    el: “#app”,
    data: {
    a:’

    我是要插值的内容


    }
    })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22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23
    和v-text类似的是v-html也不允许在元素中间随意插值

    ———————

    3.5 v-cloak

    v-cloak指令的作用是vue示例渲染后关联结束
    双大括号插值语法在遇到网络延迟的时候会显示编译之前的文本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24


    {{a}}




    我们可以使用v-cloak结合CSS解决双大括号渲染的难题








    {{a}}



    [v-cloak]css选择器选择的是html结构中有v-cloak的属性,有这个属性的元素设置display为none,又由于v-cloak这个属性在vue的实例加载完之后关联结束,所以就需要了这个元素的隐藏状态,元素就会显示,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要么空白,要么显示编译后的文本

    3.6 v-once

    v-once的作用是只会渲染对应元素一次,数据更新不会引起视图的更新,目的是为了优化页面的性能

    {{a}}

    案例:


    {{a}}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25
    使用场景通常是没有动态的元素内容,比如一些文章,一些固定标题

    3.7 v-pre

    v-pre属性的作用是跳过该元素编译过程,直接显示元素内部的文本,特点就是跳过大量的没有指令的节点

    {{a}}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26
    浏览器显示的就是没有编译之前的h2元素中的文本内容,v-pre属性的有点就是优化页面的加载性能

    3.8 v-on

    v-on的作用是给元素添加事件监听,可以简写为@
    我们学习的JavaScript的元素的事件监听都可以再vue中使用

    原生的JavaScript的事件监听

    事件名称 方法
    点击 onclick
    双击 ondblclick
    鼠标移上 onmouseenter
    鼠标离开 onmouseleave
    鼠标滑过 onmousemove
    鼠标移除 onmouseout
    失去焦点 onblur
    聚焦 onfocus
    键盘事件 onkeydown

    上表的方法都是原生的JavaScript的事件方法,在vue中的使用是一律去除on,然后 添加v-on:或者@
    比如单击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方法都 必须写在vue的methods中,不允许在外部罗列方法名称
    var vue = new Vue({
    el: “#app”,
    data: {
    a: 100
    },
    methods:{
    add() {
    this.a++
    },
    minus() {
    this.a —
    }
    }
    })

    下面的代码是错误的,因为vue没有定义对应的方法名称
    var vue = new Vue({
    el: “#app”,
    data: {
    a: 100
    },
    add() {
    ~~ this.a++
    },
    minus() {
    this.a —
    }~~
    })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27

    原生的JavaScript的事件方法是不能和vue混用的

    同名方法会有覆盖情况,后写方法会覆盖先写的方法
    methods:{
    add() {
    ~~ this.a++
    },
    add() {
    this.a += 2
    },~~
    add() {
    this.a += 4
    }
    }
    上面代码中,最后实现的效果是加4,因为后写同名方法会覆盖先写的同名方法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28

    方法中是可以传入参数的

    methods:{
    add(num) {
    this.a+= num
    }
    }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29

    如果方法中没有传入值,默认输入会有该方法的事件参数

    //方法名称
    methods:{
    add(event) {
    console.log(event)
    }
    }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30

    3.9 v-bind

    v-bind属性的作用是将普通的w3c属性变为动态属性,让属性具有动态能力
    使用动态属性之前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31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32
    上面的图片是加载不出来的,因为如果没有使用动态属性,会将编译之前的属性参数直接抛出
    此时使用v-bind: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33

    此时vue会编译带有v-bind的属性,然后返回编译后结果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34
    可以将v-bind:简写为: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35
    //等同于下面的代码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36

    我们可以使用动态属性实现class类名的动态效果
    //CSS样式

    //结构代码




    {{a}}







    p :class=”{red:a >=5,pink: a>=10}”>
    {{a}}


    需要注意的是动态的class必须要使用{}去包裹,值可以有多个,值的参数是一个布尔值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37
    除了class属性可以实现动态外,style属性可有对应的功能
    style属性和class属性有特殊性,如果需要使用动态传值,必须传入一个object对象


    {{a}}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38

    3.10 v-model

    v-model属性是使用在表单元素中的,作用是实现表单和数据的双向绑定
    姓名:
    我们说过vue是mvvm框架,vue的核心之一就是双向数据绑定
    我们看下面的案例


    姓名:
    {{val}}


    数据中心内容
    var vue = new Vue({
    el: “#app”,
    data: {
    val: ‘姓名是张三’
    }
    })
    此时如果用户在输入框中改变了内容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39

    小练习:调查表单


    问卷调查



    姓名:



    性别:




    爱好:
    打篮球
    跳舞
    读书



    籍贯:



    您填写的表单内容为:姓名:{{name}},性别:{{sex}},爱好:{{hobby}},籍贯:{{native}}



    数据中心
    var vue = new Vue({
    el: “#app”,
    data: {
    name: ‘’,
    sex: ‘男’,
    hobby: [],
    native: ‘河北’
    },
    methods:{
    submit() {
    //汇总信息提交到后端
    let obj = {
    name: this.name,
    sex: this.sex,
    hobboy: this.hobby,
    native: this.native
    }
    console.log(obj)
    }
    }
    })

    4 小案例

    4.1 选项卡





    {{item}}


    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


    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


    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


    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


    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


    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首页

    </div><br />    <div class="content"  v-show="curState == 2"><br />        <p>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p><br />        <p>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p><br />        <p>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p><br />        <p>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p><br />        <p>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p><br />        <p>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娱乐</p>
    
    </div><br />    <div class="content"  v-show="curState == 1"><br />        <p>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p><br />        <p>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p><br />        <p>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p><br />        <p>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p><br />        <p>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p><br />        <p>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新闻</p><br />    </div><br /></div><br /><script src="js/vue.js"></script><br /><script><br />    var vue = new Vue({<br />        el:"#app",<br />        data:{<br />            hTitle:['首页','新闻','娱乐'],<br />            showContent: true,<br />            // 显示状态,curState和谁相等了,谁显示<br />            curState: 0 <br />        },<br />        methods: {<br />displayState(index) {<br />                this.curState = index;<br />            }<br />        },<br />    })<br /></script><br />![](https://cdn.nlark.com/yuque/0/2022/png/22528520/1644831817116-3eef3ae2-f537-4afc-be3a-8b9a80eff735.png#crop=0&crop=0&crop=1&crop=1&id=reOZa&originHeight=421&originWidth=571&originalType=binary&ratio=1&rotation=0&showTitle=false&status=done&style=none&title=)
    

    4.2 调色板




    r:



    g:



    b:





    第一季课堂笔记 - 图40

    4.3 微博发布框




    {{content.length}}/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