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健康的怀疑态度往往是理解所介绍方法的最佳方式——质疑它;如果可能,你要证明它是错的。这将使你参与其中,而参与是理解的关键。

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

所以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高手的破局战略:找到自己的高价值区——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再借助头部效应的系统推力,从一个小头部不断地向大头部移动,实现跃迁。而抢占头部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持续打磨高价值的作品,凭借作品换取反馈。
没有作品和作品意识,一切免谈。

《学习之道》一书的作者芭芭拉·奥克利也曾明确指出:主动的回想测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比坐在那儿被动地重读材料要好得多。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希望和耐心都藏在你的刻意练习里,藏在不断强化的神经元关联里,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件事,只要持续练习,你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做得好,总有一天,你会真正体验到那种“做到”的快感。

当你真正明白“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这个道理时,网上所有关于“目标聚焦”的文章都不会再对你有吸引力了,但如果你并没有明白,那么你依然会在看到类似文章时觉得很有道理,然后一个劲儿地把它们往收藏夹里塞。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熔断不读书法

所谓“熔断不读书法”,意思就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又提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被某件事击中,“动了感情”,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
·为什么这个电影桥段会让我感动?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这个产品让我这么喜欢?是什么让它与众不同?
·为什么我不由自主地沉溺于这段剧情了?
这就是高手学习的方法: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综上所述,成为思维舵手有3种方法。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自序 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上篇 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避难趋易——只做简单和舒适的事,喜欢在核心区域周边打转,待在舒适区内逃避真正的困难;
急于求成——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结果,对不能马上看到结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弃。

第二节 焦虑:焦虑的根源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第三节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虑,就是因为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他们读了很多书、报了很多课,天天打卡、日日坚持,努力到感动自己,但就是没有深入关注过自己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所以总是感到学无所获,甚至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应该继续加大学习量,结果陷入了“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性循环。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这也侧面回答了

耐心就是这样,不能急于求成,允许自己缓慢地改变,甚至经常失败。无论结果如何,和自己对话都会产生效果。

第二章 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第三章 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能力


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

第二节 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第二节 学习专注:深度沉浸是进化双刃剑的安全剑柄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二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审视自己的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
·审视自己的沉浸度——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
·审视自己的练习量——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

第五章 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以前一直以为多花时间才能学好、才能达到效果,其实那是因为自己急于求成,想要快速见效,这样反而不容易坚持。现在降低了难度和标准,自己的行动力反而能持续增强,虽然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可能会变长,但是我相信这样的坚持最终可以产生复利效应

第二节 深度: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你必须动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当你能够把新学的知识解释清楚时,就意味着把它纳入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达到了可以教授他人的水平,并可能创造新的知识。

“缝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

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即将网状的思维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线性的文字,相当于把思想从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那些固态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毕竟任何知识都不可避免地会损耗,并且这种损耗一直存在,如果不想办法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固定下来,时间一长,这些知识就会烟消云散,留不下多少痕迹。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一是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比如,我们可以读经典、读原著,甚至读学术论文。经典的一手知识已经经过时间的沉淀,其价值已被证明,值得精耕细读。

二是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每读完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就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尽力结合自身经历、学识、立场,去解释、去延伸,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的要点进行罗列。因为简单的知识陈述无法达到深度缝接的效果,只有做到知识转换才能用旧知识体系对新知识进行深度缝接,所以在重构时,我们可以只取最触动自己的观点,其他观点可以放弃,即使它们很有道理。如有机会,我们还可以花足够长的时间去打磨一个主题或观点,当一个你精心打磨的作品打动了别人,它产生的影响力将远比每天都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大得多。而且,写作具有复利效应,我们写的文章随时可能被他人读到,这样也间接达到了讨论交流和教授他人的目的。

三是反思生活。

我从2017年2月开始坚持每天写复盘反思,有时几句话,有时上千字。通过持续反思,很多没想明白的事情想清楚了,很多模糊的概念变清晰了,很多看似并无关联的事情居然有了底层的联通。持续反思让我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从生活中获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部分内容的立意与构思也来自平日的反思。如果让我推荐一个不可或缺的习惯,我必推每日反思。

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习保持开放。

第三节 关联:高手的“暗箱”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赵周提出了读书的三个步骤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即找到触动自己的信息点;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即关联生活中的其他知识;
·我的应用,即转化为行动,让自己切实改变。

image.png

这既是有效阅读的三个步骤,也是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
·知道信息点
·关联信息点
·行动和改变

绝大多数人习惯以孤立的思维看待事物,喜欢花大量时间收集和占有信息;而另一批先行者则更喜欢拨弄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变得聪明了起来。

充分运用关联,确实能快速提高人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随时随地把所见所闻通通关联起来,那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天下事物之多,如何能关联殆尽?所以,我们在关联时,需要牢牢聚焦自身最迫切的需求,换句话说,就是让一切与自己有关。

如何获取关联能力:
首先,手中有锤子。如果你对某件事情没有足够的热爱和投入,没有极致的专注和思考,恐怕任何事物对你都没有意义。
其次,输入足够多。不管是阅读获取,还是现实经历,知识和阅历越丰富,成功关联的概率就越大。很难想象空白的头脑和苍白的人生如何建立精彩的关联。
再次,保持好奇心
最后,常说一句话。总有一些话让人听过一次就难以忘记,比如李笑来的这句话我就一直记在脑中:“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第四节 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

寻找触动点。我会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大量能联想到的思考,书读完之后,我会放上几天,然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的改变,我就认为这本书超值了,至于其他,忘记就忘记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而作者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又与我何干呢?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我建议每一个想成长的人都去进行每日反思,因为它可以提高自己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不会让日子像流水一样哗哗流过而什么都没留下。不过,和一般的日志不同,每日反思不是记流水账,而是留意每天最触动自己的那件事,不管是好的启发还是坏的体验,都写下来复盘,写得越细越好。

第五节 打卡: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这就是打卡心态的特性: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所以单纯抱着打卡这一任务心态去学习,很少会有强烈的主动性,毕竟在任务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关注的是完成情况,对任务本身没有更大的热情。 任务心态,身心分裂

同时,我们在任务设置时要使用新策略:设下限,不设上限。

第六节 反馈:是时候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了


持续的正向反馈才能真正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行动力。因为人类强大的本能脑和情绪脑虽然没有思维、短视愚笨,时常沉溺于游戏、手机、美食、懒觉……但它们超强的欲望和情绪力量却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如果能让它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们同样会展现强大的行动力,让自己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于学习。

所以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教是最好的学;
·用是最好的学;
·输出倒逼输入;
·请用作品说话……

高手的破局战略:找到自己的高价值区——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头部——再借助头部效应的系统推力,从一个小头部不断地向大头部移动,实现跃迁。而抢占头部最好的途径莫过于持续打磨高价值的作品,凭借作品换取反馈。 没有作品和作品意识,一切免谈。

首先,分享不是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完成的最好的样子。如果你只是随意地写些文字、拍些照片,那必定没有什么价值,人们自然不会产生兴趣并予以赞扬,所以,对待作品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次出门前都要尽可能把它们打扮得漂亮精致,让人眼前一亮。这种要求必然会逼迫自己在能力舒适区边缘快速成长,因为这符合刻意练习的基本原则。 其次,制定分享策略,展示给那些能力不及你的人。只要你认真打磨了作品,就肯定有人会觉得你比他们厉害,此时,赞扬就会飞向你。而真正比你强的人往往没空打击你,所以你不必担心会被人嘲笑。 最后,冷静客观地对待打击

主动的回想测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比坐在那儿被动地重读材料要好得多。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第六章 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因为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严格地按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

第二节 “傻瓜”:这个世界会奖励那些不计得失的“傻瓜”


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耍小聪明的人会因为结果不明朗,担心付出没有回报,所以不愿行动,以致永远停留在原地

如果你觉得别人讲的道理有理有据,而自己暂时无法反驳,碰巧自己又非常想做这件事,那就相信他们说的是对的,然后笃定地行动

第七章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第一帖,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
第二帖,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
我时常站在一生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然后打破思维定式,拒绝所有那些即使不去做天也不会塌下来的事情。
第三帖,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
第四帖,保持情绪觉知,谨慎决定。不要在最兴奋的时候做决定,也不要在最愤怒的时候做决定
第五帖,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

第三节 阅读:如何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


想要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行业专家交流,直接向他们请教。

阅读是为了改变。很多人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这里主要指非虚构类书籍)。很多人的阅读仅停留在表面,读的时候觉得这里好有道理、那里好有道理,读完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然后迅速转移到下一本书中,这种满足于录入的阅读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翻这本书就好像之前没有看过一样,所有的痕迹都烟消云散了。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就像你读了一本关于冥想的书、懂得了冥想的一百个好处和一百种方法,但从来不练习,远不如你只懂得一种好处和方法但能每天持续冥想10分钟。

第四节 写作:谢谢你,费曼先生


所谓费曼技巧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你不能自己站在11层,然后假设你的读者站在第10层,指望着只要告诉他第11层有哪些内容就让他明白。你的读者站在第一层,你必须知道你脚下踩着的另外10层到底是怎么构造的。这就迫使你对所掌握的,或之前认为正确的那些东西做彻彻底底的、深刻的反思,你的受众越是不懂,你需要反思的就越深刻。

结语 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


而复盘的方式也极为简单,通常只需3点:
①描述经过——以便日后回顾时能想起当时的场景;
②分析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有深度的启发;
③改进措施——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行动点。


不过反思的好处还不止这些,至少还有三处可以挖掘。
一是它可以节省我们的生命
二是它可以提高我们的感知细节的能力。

微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