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从业者不仅要把握当时当下的用户需求,还要挖掘潜在的和未来的用户需求,让一个产品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互联网企业更加重视盈利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互联网从业者的工作就是把盈利模式搞明白、说清楚、传达到位,最终得以实现落地。

1、产品思维

什么是产品思维呢?

发现需求,解决问题,让用户体验更好。

关注互联网产品的细节,应该跳出迎合用户需求的层面,分析需求背后的心理因素。

提供一个直接的解决方法,不算关注细节;提供让用户高兴的解决方法,才叫抓住细节。

让人舒服地、主动地、渴望地接受,是一种高级的产品思维。

1、选择悖论、对比效应、决策顺序(压力)、唤起恐惧

选择悖论:当给人太多选择机会的时候,很多人会遇到选择困难症,导致最后放弃选择;当给人以更少的选项的时候,决策完成率会提升很多,这就是所谓的“少即是多”。案例“果酱试验”。
肯定不能让用户自由选择,否则会造成选择恐惧。

对比效应:有的地方设置贵的,或者不方便的选项,是为了让用户心里有一个比较,充当一个“靶子”作用,这种选项一般没有人会选择,但是会让用户觉得贵的没那么贵,或者促使用户做出其他选择。

决策顺序(压力):用户需要做出多个步骤决策时,步骤应该是从简单决策到复杂决策。要在心理上让用户的“决策压力”成本逐渐升高,以免中途放弃。人们对于价格的选择明显易于对时间的选择,因为时间涉及到通勤等其他问题。所以一般让用户先选择价格,后选择时间。
所以在做产品的时候要突出价格,不突出时间,让用户更好的选择。把用户考虑最多的因为突出(放大,放在最前面等)
当用户选择完价格进入选择时间过程,可以把价格隐去,帮助用户更加聚焦于时间,做出自己的决策。

唤起恐惧:根据大数据算法计算得出未来价格上调的概率,告诉用户,帮助用户完成决策。

在产品中,玩心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要玩的出色,玩得让人心服口服,才能保持服务质量和用户的满意度。

2、感知价值、工作错觉、不流畅度、峰值终值

在某些时候,过于快速和流畅的体验可能并不能提高用户满意度,反而会让用户感觉不爽。

为什么在等待搜索、查询结果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响应延迟”,会提高用户体验?
A:让用户有直观感受,系统是真的在运作,而不是在骗他们。细节越细,用户感知的真实度越高,比如显示在不同地方查找(虽然显示的内容大概率不是真实的内容)。核心原因就是,这样的操作让用户对产品的感知价值提高了。

感知价值:用户自己心里感受到的产品价值。与此相对的就是产品的“实际价值”,即产品实际能提供的价值。
感知价值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实际价值。比如买家秀和卖家秀,P图前后对比。

工作错觉:修车故意修很久,销售经理装模做样帮你还价等

让流程变的复杂也可以增强用户感知,例如uber让用户手输价格上调的倍数。

不流畅度:越流畅的体验,越方便用户理解,但用户也越容易遗忘。

太流畅和太复杂的体验都会丧失用户对产品的重视。用户用完功能就关闭,停留时长就会减少

太轻易得到的东西就不会被珍惜吧~

当然,不流畅度和太复杂也会损失掉一部分用户,这个需要产品经理去做权衡。

峰值终值:用户对一段体验有两个时刻最重要,一个是峰值,也就是体验的高潮部分,另一个是终值,即体验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举例:宜家出口处的冰激凌,课程结束后的结业证书等。
启示: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产品在体验结束时用户的感受,因为那个时候可以花非常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用户感知价值。做产品的时候把有限的资源花费在“峰”,“终”,将会得到最大收益。增长策略在制定的时候也可以参考这两个点,因为用户在体验很好的时候,是很愿意去分享和传播的,我们一定要放大这个价值。

3、目标效应、游戏化激励

目标效应:人的内心会趋向完成一个目标,比如达到一个整数的锻炼时间,存够整数的钱,团队绩效达到一个目标值(KPI)等等,过了这个目标用户就容易懈怠。

游戏化激励:最典型的就是各种任务激励用户,比如滴滴司机端的奖励任务,微信读书的读书小队,趣头条的任务激励等等。

4、使用场景、同理心、用户画像

使用场景:使用场景不同,用户的核心诉求就会不同。 心态不同,需求不同,行为也就完全不一样。比如同样是住宿,在自己家、在民宿、在高档酒店、跟女朋友一起,行为都是会不一样的。再比如,看视频这件事情,看腾讯视频、看抖音短视频、看课堂的课程,用户的场景也是不同的。
在做产品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用户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我们的产品。在这个情况下他的心态是什么样的,他的需求是什么,他的感受是什么?

用户画像:使用产品的人是什么样的。除了物理的区分之外,更多的是按照用户在产品中的表现进行分类。
用户画像的不同,决定了产品形态的不同。
使用产品的人,决定了产品的样子。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以“我”为中心,更加关心个人利益,注重个体感受,崇尚个性。
集体主义以“我们”为中心,注重“和大众一致”,习惯于融入集体和听从权威。

同理心:好的产品要能洞察人性,符合用户直觉,甚至是人们说不出口的需求。设计产品时一定要考虑使用场景,转换用户思维,描绘用户画像。

5、基于数据的设计、用户需求

用户的需求在点击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地图产品用户在搜索到目的地以后继续深入,用户的需求变化,页面展示的内容,强调的内容也开始变化。)

基于数据的设计:产品在设计的时候根据大数据,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根据数据,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预测即将发生什么,数据告诉大家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要去掌控数据,而不是单单只是做分析没有行动。

根据用户的需求,去掉无关紧要的内容。优化内容的呈现形式,让用户更直观地了解内容。

好的设计是让用户第一眼就能明白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好的产品也是让用户第一眼就能明白产品的用途是什么,以及应该怎么用产品。

6、个性化、鸡尾酒会效应、阈值理论

个性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对我有用。

“对我有用”可以拆解为“对我”,“有用”两个词,对我是指个性化,通过用户的行为数据分析得出的。有用,即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

个性化:针对用户画像做出不同的行动。

鸡尾酒会效应:即使再嘈杂的环境,用户还是会注意到跟自己有关的信息,即人对与自己有关的外界环境,会有个格外的敏感度。

阈值理论:人对同一种刺激的兴奋程度会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而减少,这就是传说中的”喜新厌旧”。所以需要一个合理的值去刺激用户。这是产品需要去权衡的。

以上三个理论可以在产品推送、个性化运营、个性化功能设计中发挥作用。

好的个性化设计(推送),就是在你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在你不需要的时候绝不打扰。

7、累积效应、启动效应

累积效应: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单一个体的微小变化,若引起其他个体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最终会造成巨大的灾难性后果。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如果一群人在一起会产生矛盾,那就想办法识别出暴躁老哥,然后把他们分开。怎么识别就要通过各数据去建模进行筛选了。

启动效应:人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对他进行一些潜意识的特殊刺激(文字、语言等),那么人的行为可能会被影响。

比如你给人看的PPT里面都是在跟BAT进行比较,听的人就会潜意识里面觉得你很厉害!

明确沟通:及时、明确的建议,最有助于人们改正错误。翻旧账会让人懵逼,事后诸葛亮做不得。

2、数据思维


1、统计偏倚

幸存者偏差:在进行统计的时候,人们忽略了样本的随机性和全面性而造成了错误。因为人们只对部分的数据做了分析,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我们要关注那部分没有发声,或者没有办法发声的人。

典型例子:
“为什么飞机经常出事故”:因为大部分空难会被报道,其他交通工具往往不会。
“为什么有的电影差评很多”:因为觉得好的人往往不会评价,觉得差的人心里有怒气才会打很低的分数。
“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太差”:因为运气不好的人根本笑不出来。
“爸妈为什么不挑食”:因为他买菜的时候已经挑过了。

怎么应对:
不要完全听从用户的意见,要看看有意见的用户占总用户数量的比例。从整体上去看,而不是从局部上。

回忆偏倚:人们对于自己过去的评价,会因为当前状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健康者偏倚:选择的受试验者本身,对试验结果影响更大。

发表机会偏倚:一个公司和人的负面新闻,一定比正面新闻传的更快。

2、A/B测试、p值、统计学显著性、假设检验


3、正态分布、标准差、风险

当两个方案结果相近的时候,我们要看哪个方案风险更高,标准差小的风险更低,正态分布图像呈瘦高的样式;标注差的风险更高,正态分布图像呈现胖低样式。
我们决策的时候要选择标准差小的那个选项。
当然也要看决策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想要激进地冲击一下目标,可以选择标准差大的那个,如果求的是长期的稳定,可以选择标准差小的。

4、数据参照、数量级


5、相关性、因果性


6、数据采样


7、假阳性、假阴性

假阳性:冤枉了好人

假阴性:放错了坏人

8、贝叶斯

鸿沟理论:每个细分市场的大众对产品功能的需求其实并不相同。那么我们就要对各个阶段做出相应的布局。

增长思维

边际:“新增量”带来“新增量”

边际效应递减定律:随着投入成本的增多,得到的收益增量是递减的。

规模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当生产规模扩大后,平均成本会下降。

网络效应:产品用的人越多,产品的价值越高。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