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视频里对你讲话,你通过眼睛和耳朵接受信息,于是在你所有的感官中,视觉和听觉被放大,触觉、味觉和嗅觉被压制,甚至如果我们不提这些感官,你可能会暂时忘记它们的存在.

    如果这个视频被静音,(屏幕:你就只能通过眼睛获得信息,由于现在眼睛是你获取信息的唯一方式,你的大部分注意力都被屏幕上的文字吸引,于是视觉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放大,同时听觉开始受到压制)

    当声音出现,画面消失(黑屏),黑色的屏幕上现在只有你自己的脸,这当然没什么可好看的,除非你沉迷于自己的美色,由于现在只有音频,你只能通过耳朵来接受信息,听觉开始被放大,视觉被压制,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内容,因为呈现方式的不同,也会对我们的感官和思维产生不同的影响,今天讲为什么如果网络视频看得太多,人容易变傻。

    其实这里说的傻也不是真傻,而是长时间不思考又在大脑里存储了一些诡异想法之后表现出来的傻,这些诡异的想法有很多都来自网络上的知识类文章和视频.

    我自己可能也算知识类的博主,每周都会看一看知识类视频的排行榜,看看大家都喜欢什么内容,看到现在呢,差不多可以总结,一半的热门视频是揭秘各种骗局和阴谋的,剩下的一半里大部分都是跟着热门新闻骂人的,这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

    我接触过一些特别爱看这类视频的人,在他们的观念里,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事,都肯定有脸谱化的角色在背后操纵,每一个看似优秀的人背后都一定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这是一种。。怎么说呢,不太好的思维倾向吧.

    就是如果一个人看见什么事都下意识的往这个方向去想,那按这个思路,他要是想出人头地的话就必须得去干坏事了呗,他现在还没有挣到钱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是个好人呗,用一个借口同时解释了过去的碌碌无为和将来的犯罪行为。

    另外那些认真传递知识的博主,他们的视频也不见得总是带来正面的效果,比如我做商业案例视频通常是10几分钟,这可能会给观众带来另一种错误的暗示,就是我只需要花10几分钟,就能够了解一个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商业模式.

    但是这可能么?这是不可能的,我做的案例调研都已经属于比较浅的调研了,大部分案例只需要我一个人花2-3周就解决了,最快的一期我记得是宜家,只花了五六天。

    但实际上如果你要处理真实的商业问题,所需的调研时间和工作量起码也是以季度为单位,半年一年也不奇怪,所以长期大量观看网络视频最大的问题还不仅仅是视频内容质量本身,还有这些内容带来的暗示,以及视频这个内容形态对观众思维能力的压制,

    视频为什么会压制人的思维能力呢?现在咱俩在通过视频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流,视频的角色是一种数据传输的通道,通道的两端连接的是你和我的两个大脑,虽然知识在大脑里面的存储是复杂的立体的,但如果想通过视频来传输的话,就必须压缩到一维的时间线上,这个过程伴随的信息的简化、扭曲、失真问题我们方法论第一期就讨论过了

    其实我们看书看文章的时候也是一行一行的读,也是线性的接收信息,但是书他不仅有正文,还有目录、还有大小章节和行文结构,这些东西能帮助读者重新建立知识结构,比如你看到200页的时候,你可以方便的翻回到55页找到之前的一段话来对照着看,你可以定位这两页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位置。

    但看视频的时候你想找之前的某一段话是不好操作的,看书的时候,书面文字传达信息的默认方式是被动的,就是只有你主动往下看,新的内容才会出现,于是你作为读者的默认状态就是停下来思考的。

    但看视频的时候正好相反,视频有丰富的语音、音乐和图像的刺激,刺激越丰富,你暂停视频产生了体验落差越大,你就越不愿意停下来思考,视频传达信息的默认方式是主动的,就是如果我在视频的第10秒有一句话引发了你的思考,你其实没有时间思考,因为第11秒第12秒的内容又来了。

    视频的内容会自动在你的屏幕上源源不断的呈现出来,你似乎获得了很多信息,但这些信息大多转瞬即逝,在你的短期记忆里存储了一下,又很快被清除了,思考是需要时间的,而视频和音频其实都不会给你这个时间。

    除了视频本身,你看视频的app也不鼓励你思考,当你看完一个视频,app都立刻给你3个选择,1是自动播放下一条视频,2是给你推荐一些其他相关的视频,3是你可以点击退回主页的按钮,那你退回主页了以后会看到什么呢?

    更多的视频,所以就算你觉得这个UP主说得还有点意思,激发了你很多想法,但你还没来得及仔细想,就被面前的是更多的搞笑视频啊、美食视频啊、帅哥美女唱歌跳舞的视频吸引了注意力,在你意识到之前,手就已经点击了下一条视频,视频平台关心的不是你在某一个视频上获得了多少价值,产生了多少思考,对你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了多大的作用,视频平台关心的是你看视频这件事本身,他不希望你因为某一个视频就放下手机,思考会阻碍你看更多的视频、现在弹幕已经变成所有视频平台的标配了,有人说弹幕是一种表达,但是大多数弹幕只是在表达情感,而不是表达观点,比如爷青回啊,哈哈哈哈,离谱,这些弹幕都是情感,弹幕太短了,很难完整地表达观点,观众更多不是表达而是表态。

    比如说在弹幕里面发同意或者不同意,发支持或不支持,比如在揭秘骗局和阴谋的视频里,博主就经常呼唤大家把保护打在公屏上,然后愿意表态的那部分观众就会发弹幕.
    **

    一个人的态度只是态度,一群人的态度就变成了舆论,舆论以弹幕的形式叠加在视频上伴随着博主的观点呈现给后来的新观众,于是舆论也组成了内容的一部分,有时候我看一个视频,内容其实没什么问题,但舆论却是一边倒的骂人,这时候舆论和情绪就完全盖住了观点和思考。

    另外手机本身也会压制你的思考,你觉得同样是看一本书,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和直接看纸质书效果一样么?如果不一样的话,到底不一样在哪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回答,基督教在进行宗教仪式的时候会选择一个宗教性的场地,这个场地不一定非得是教堂,可能是任何一个场景,但是他需要先净化这个场景.

    净化的意思是说他要去除这个场景里所有和世俗用途相关的东西,和世俗生活相关的东西没有了,这个地方的神圣性就会被凸显出来了。

    所以宗教仪式不是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进行的,它必须在合适的环境里才成立,这个没有世俗物品的环境其实是一种语境,是宗教仪式赖以生存的语境,佛教的寺院也是高大庄严的,里面放置了法器、香炉、佛像,这也是在制造语境,同样,教室里的课桌、讲台、黑板也组成了传授知识的语境。


    除了寺院、教室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一些抽象的东西他也可以构成语境,不知道你上网课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情况,就是如果一个课是你花了1000块钱买的,你就会学的特别认真,学习效果也特别好.

    花的这1000块钱就构成了你学习的语境,同样的课如果你是从网上免费下载的,那你有可能根本没有耐心看完。
    那现在我们再回头想一下前面那个问题,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和直接看纸质书不一样在哪呢?一个决定性的区别在语境上,语境是内容背后的内容,是信息背后的信息,内容是在场的信息,语境是不在场的信息.

    手机上的功能太多了,所以它能带来的混乱也太多了,就算你开了飞行模式关闭了所有弹窗,但你还是很清楚只要你愿意,就可以随时切换到游戏、切换到社交app、切换到短视频,这些内容虽然现在没有出现,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你看电子书的语境。

    从语境的角度再回来看视频这个东西,我们又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在网络视频的供需市场里,观众拥有极端的选择自由,作为观众你可以随时关闭一个视频,随时切换到下一个视频,所以每一个视频想要生存下去,都希望更多的被系统推荐,更多的被观众点击观看,然后点赞收藏转发评论,于是所有的视频都必须要讨好观众才能生存。

    讨好观众是绝大多数视频创作者的状态,也是网络视频的语境,在所有观众里,只有一部分看过往期的视频,可能大部分观众是第一次来看这个频道,那视频创作者就必须迁就新观众才能获得最大的视频传播量。

    所以互联网和算法对于什么是好视频的一个重要定义,就是永远不能有上下文,不能在知识层面存在语境,或者说这个语境必须是所有人的常识,视频的创作者也不应该为知识建立完整的结构.

    克里斯安德森从另外一个角度表述过这个问题,他的说法是“信息自己想要被传播”,在互联网上,由于传播能最大化信息的价值,所以传播就成为了定义信息价值最重要的标准。

    一个医生也许掌握能救人性命的知识,但只要这个知识不能被传播,那它在网上就没价值,一个娱乐明星产生的信息也许对现实世界帮助不大,但因为能传播所以价值连城。

    既然传播量是内容的主要价值,那么你认为信息流和智能推荐系统,之所以被创造出来,是为了挖掘传播量呢?还是为了挖掘内容的价值呢?

    每个平台都说我们要为观众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每个内容创作机构也说我们要创造有价值的内容,但联系他们前后文我常常发现这里面的“有价值”经常可以用“能传播”来替代。

    不仅是知识类视频,在书籍出版行业也是一样,从内容创造到印刷,再到渠道分发和销售,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一群指着这个工作吃饭的人,他们有着真实利益诉求,他们的利益诉求也会影响这个知识产品最后出来的样子,这些也是我们学习的语境。

    为了筛选能传播的内容,信息流会把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内容混在一起推送给观众,每一条内容都是没有前因后果,没有上下文的,也就是说在知识层面是缺乏语境的,但是语境对于信息的理解又是决定性的

    前段时间罗翔被骂的退出微博了,原因就是他在自己的语境中发了一段读书的感想,但是很多观众在另外一个语境中对这段话做出了解读,觉得你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发这段话呢?是不是在影射谁谁谁啊?

    如果没有上下文,一个信息就可以被随意解释,本来不合理的信息可以被合理化,本来合理的信息也可以变得荒谬,比如说喝咖啡,我今天说我喜欢喝热的,明天说我喜欢喝加冰的的,但看这两句话似乎人格分裂,但可能前一种情况我在说拿铁咖啡我喜欢喝热的,后一种情况我在说美式咖啡我喜欢喝加冰的.

    语境是信息赖以生存的环境,语境对解读信息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视频作为当下风头正劲的内容形态,没有给你提供思考的空间,创作者为了获得传播量大多会牺牲语境,抛弃上下文,然后塞进去一些段子,播视频的平台也希望你一直不断的看视频不要停,甚至用来安装视频app的手机本身也不利于思考.

    我们每天看视频的时间很长,但我们对视频的影响却不够警惕,那么多人每天刷视频,时间长了脑子里塞了一大堆论七八糟的知识,看起来知识面很广,一聊天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但他们只知道一些可信度值得怀疑的信息,却对这个世界没什么自己的见解。

    在构思文案的时候我想到了更重要的,对我个人也是影响更大的话题:书和思考的关系。我从小读书速度就慢,而且这么多年了一直也快不起来,有的人看资料超快,理解力又好,我没有那样的才能,羡慕也羡慕不来。
    所以我经常想,读得慢有没有什么独特的优势呢?这个问题一直若隐若现的困扰了我很多年,直到前些年出现了知识付费,很多做读书栏目的人会说什么?说你看这本书你不用读了,我把这本书的精髓提炼出来讲给你听,我才意识到,啊,原来这就是追求效率的人的终极解决方案。

    大量使用这个方案获取信息的人确实,能够快速获得宽广的知识面,你跟他聊天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但他却对这个世界没什么自己的见解。这个症状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耳熟。于是我终于意识到读书慢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相比于那些快速看完一本书又去追求下一本书的人,读书慢的人能用一本书就一个主题思考更长的时间,所以在这个主题上更容易获得深度思考。

    想到这点之后,我的读书速度越来越慢,文章书籍或其他的资料都沦为激发思考的工具,如果我们把看书定义为大脑的低功率状态.
    **

    把思考定义为大脑的高功率状态,当某段文字激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可以尽量任由大脑在这个高功率的状态发散,等把这个问题延展的心满意足了,再回到低功率状态看下一段。

    在视频时代,任何知识都开始改变自己的形态来适应视频,我也不是完全反对知识视频,对我来说知识视频起码有2个作用:

    一个是当我通过文字资料的阅读对某个主题已经形成了理解框架之后,可能会搜索相关主题的知识类视频,查漏补缺,看看对于同样的事情别人有哪些我没想到的思考角度。

    第二个是当我发现非常优秀的博主或者专栏作家,我可能会时不时的去看一看他的新作品,这个时候一个好的专栏作者就像一本好书一样,也可以高质量的激发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