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梨核。

其实关于日本经济的讨论,互联网上现在有很多了。即使在学术圈关于日本经济的讨论也不在少数。

说实话,想做出点不一样的花样,确实是有点困难。所以,为了做这个视频,我磕了很多的书和文案,梳理了当时日本发生的情况和具体背景。

总的来说,我对日本经济解读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破灭和失落的深层次原因。

所以本视频的内容,我将分成三部分来说,崛起、破灭和失落。

这次视频和以前一样,可能仍然稍有理解上的困难。

当然,我尽量以白话文的方式来解决。希望大家能从这次视频里学到更多的经济和金融知识。

01 崛起

二战之后,一系列的国际事件加剧了冷战思维,当时在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者看来,要抵御共产主义。

就要表面上将日本打造成“亚洲工厂”,同时把日本作为美国抵御苏联的第一道防线。

特别是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更是加剧了美国这一决心。

为了发展和保护日本经济,起到防御墙的作用,美国单独对日合约于1952年4月生效。

自对日合约生效后,日本经济由二战后美国军事占领实施限制逐渐开放,而这,成了日本经济腾飞的基础。

市场上关于日本经济自1954年高速增长的原因,讨论很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日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经济的发展。

因为相对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生产效率更高,生产的产品也就越多,创造的需求也越多,自然能够带来经济的增长。

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二战之后大批的日本人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被遣返。

据统计,当时被遣返的数量超过600万人,这些被遣返的日本人大多进入了就业市场,被遣返的这批人,多而且不挑食。

使得日本在战后发展初期获得了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美国作为日本的大哥,又为日本提供设备和技术,自然日本在廉价劳动力的基础上,快速发展,依靠后发优势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实际上,这套逻辑不只是适用于日本,其实,在日本纺织工业向重工业转型期间,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也基本上走的是这条路线。

之所以日本可以很快从农业社会实现到工业经济的转移,与当时日本政府特殊的经济和社会体制密不可分。

对日合约之后,日本政府扮演大家长的角色,对私营企业和个人实施行政指导,也就是日本政府凭借其影响力说服企业和个人听从政府的安排做生意。

在资产上,政府协调产业投资和生产的分配机制,限制竞争。

在资金上,政府要求中央银行信贷实施“窗口指导”,对企业的信贷实施配给制,限制每家银行所发放贷款的限额。

之所以日本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实现行政指导,有很重要的两部分原因:

一部分原因:是政府的官员在离开政府之后一般会选择到指导的企业担任高管,这存在利益输送;

另一部分原因:是1940年二战时期,日本人养成的“战时制度”。

也就是团结一致办大事的思维,仍然存在于日本人的心中,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成绩,这种战时制度,更加深入人心。

在缺乏资源和资金的情况下,行政指导保障了有限的资源被分配到产业部门,实现了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

于是,也就有了1950年的特需景气,1955年的数量景气,1957年的神武景气,1960年的岩户景气,1964年的奥林匹克景气以及1965年的伊弉诺尊景气。

本来经济增长,工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产品的成本应该得到相应的下降,但日本却呈现了不一样的景象。

工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了,但是产品的价格随之上升,物价指数的增长比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还快。

按照日本经济学家都留重人提供的数据,1970-1973年,日本制造业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0.4%,但批发价格指数却相应实现了15.9%的上涨。

日本已经明显陷入了生产率差异性的通货膨胀。

而究其原因,就是日本战后的行政指导带来的配给制度,很大程度上将资源和资金优先配给给大型财阀,大型财阀在日本重工业发展过程中处于寡头地位。

寡头企业通常以高定价的方式将企业的利益在劳资双方进行分配,而不会将生产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通过降低市场价格的方式让渡给消费者。

这就带来了虽然看起来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了,但产品的市场价格却没有因此而降低。对于重工业如此,对于生产效率不高的农业、服务业更是如此。

这样的高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对于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但是日本资本主义不承认这一点。

随着日本GDP的高速增长,日本统治阶级体现出了非凡一般的信心,1972年提出收入倍增计划。

田中角荣上台后又接着提出日本列岛改造计划,按照计划工业中心将分散在全日本布局。

列岛改造计划提出不久,日本的土地价格就一飞冲天。

根据日本6个主要城市的土地价格指数,仅1960-1974年,日本土地价格指数增长就超过了1倍。
图片1.png
土地上涨自然带来了炒地炒房热潮,炒地炒房的热潮带来了物价的上涨,日本统治阶级还没有控制好通货膨胀,第四次中东战争就爆发了。

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算是解决了埃及和叙利亚的猛烈进攻,但这也同样激怒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阿拉伯兄弟。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对加拿大、日本、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实施禁运,石油价格一飞冲天,从1973年的每桶3美元涨到接近12美元。

再看看日本这边,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得日本已经从轻工业向重工业开始转移,石油占一次性消费能源的比重越来越高。

按照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的数据,1933年日本消耗能源占比中,石油仅占8%,而到了1975年石油占比就超过了72%。
图片2.png
而日本石油近乎88%的比例都依赖于进口,OPEC是当时日本石油的主要进口国家组织。

OPEC石油禁运后,石油价格的猛涨导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叠加生产率差异性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的上涨,使得日本的通货膨胀率自1973年之后猛烈上升。
图片3.png

石油价格的上涨和物价的上涨,导致日本私人消费支出在1973-1975年下滑8.5%,工厂、设备方面私人投资下滑19.8%。

一边是物价上涨迅猛,一边是GDP增速下滑,日本陷入了停滞性通货膨胀状态。

为了解决通货膨胀,日本通过紧缩财政和紧缩金融来抑制通胀,简单解释下紧缩财政和紧缩金融。

紧缩财政是降低政府支出预算,政府开支的减少通常情况下会有效抑制物价的上涨,比如日本列岛改造计划的搁置。

日本的紧缩金融则是提高基准利率,1973年日本基准利率上调5次,达到9%的前所未有的水平。利率的提高使得货币回流到银行,减少了在市场流动的货币总量,达到减少投资的作用,从而抑制需求,降低物价。

日本政府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花了三年的时间才解决了通货膨胀的风波,直到1978年经济才逐渐走向好转。

紧接着伊朗革命爆发,1979年引发了第二次石油革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没从第一次石油危机中缓过来,便又一次遭受了打击。

而这其中,英美遭受的打击尤其大。

02 破灭

事情转到美国这边。

因为越南战役和冷战思维,二战之后,美国的军需储备持续扩张,叠加日德在二战后的后发优势,美国的经济开始快速恶化,物价快速上升。

石油危机爆发之后,美国陷入“滞胀”当中,美国GDP增长率降至2.5%,通胀则维持在高位。

为了刺激经济,当时美国总统里根,一方面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

大白话来说,为什么减税通常情况下,可以刺激经济。

原因是个人税收减免之后,个人可用于消费的钱就会增加,拉动消费,而企业税收减免之后,企业就有更多的钱参与投资,从而刺激投资;

一方面受累于通货膨胀,美国又不得不采用货币紧缩的政策。

货币紧缩政策改善通货膨胀在日本石油危机之后也曾使用,但我们在那里解释的可能不够清楚,所以在这一节,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你可以把货币理解成一种商品,假设1个商品能兑换10个钢镚,当市场上的钢镚减少时,1个商品能换到的钢镚的数量就会减少,兑换的钢镚减少,也就相当于商品的价格下降。

所以,货币紧缩政策是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也就是钢镚的数量。

如何减少呢?提高利率,利率提高后,个人和企业就会去银行存款,流通在市场上的货币就会减少。

但大家可以看一下,减税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目的是刺激消费和投资。

消费和投资刺激之下,市场对于货币的需求是增加的,但叠加于紧缩的货币政策,货币的供给又是减少的,那么货币的价格就会上涨,带来的问题就是利率的持续提高。

而这种利率的提高,又使得个人和企业都去银行存钱,最终这种减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紧缩一起使用,相互抵消,对经济刺激没有产生任何作用。

而这种利率的上涨反而带来了一种结果,汇率的持续上涨。

原因很好解释,你可以把其他货币理解成一种商品,因为我们要讲的是日本经济,所以我们把日元当做一种商品。

假设1个日元可以兑换10个美国钢镚,当市场上美国的钢镚减少了,和商品一样,1个日元能够兑换的美国钢镚也就减少了。

换句话说,日元相对于美国钢镚或者美元不值钱了,美元相对于日元更值钱了。这也就代表着日元贬值,但美元升值了。

美元贬值,日元升值,代表着美元汇率的提升。美元汇率提升之后,日本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就会加强。在这种前提下,日本可以向美国卖更多的货,可以赚美国人更多的钱。

日本生产的商品物美价廉,很快就占领了美国市场。加之石油危机,石油价格的上涨,使得省油的日本车受到了广泛的欢迎,日本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从轻工纺织逐渐向汽车等前沿行业开始转移。

而日本车大批量进入美国市场加大了美日之间的摩擦。其实说是加大,不如说是升级了美日的贸易摩擦。到1984年,美国对日本的双边贸易逆差规模达到462亿美元,已经接近美国贸易逆差总规模的40%。

美元的升值,带来了更大的贸易逆差,加剧了美国经济的不景气。

国内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处于失效的状态,如果要刺激经济就要从国际贸易入手,而日本是美国最大的贸易进口国。

当时,美国的企业、华尔街大佬、学者一致因为美日贸易的严重失衡实际上是因为“日元”太便宜了。

那个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兴起,里根在执政的时候对于美元的汇率问题一直是放任自由的态度。

特别是美元升值之后,美国政府曾一度认为这是“美国强大,美元强大”的最好表现。

但随着美国企业竞争压力加大,华尔街在日本赚不到更多的钱的事实,叠加美国政府换届,美元/日元的问题很可能成为共和党攻击民主党的竞选主张。

在现实的压力下,里根政府不得不认真考虑日元低估的问题。要解决日元低估的问题,就要让日本开放金融市场,使得资金流向日本,推升日元。

所以解决日元低估的问题,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放开日本金融市场。

当然,美国要日本放金融开市场,日本可以选择不放开,但是日本之所以给予美国超国民待遇,本质上有三点原因:

第一点:美国是日本最大的出过国,不从了美国,会发生失去美国市场的可能;

第二点:在日本政府看来,即使没有美国的干预,即使日本政府出手干预汇率的增长,最终日元都会升值,这只是早晚的问题。

但日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美国对日本金融市场的推动会导致日元升值的速度如此之快;

第三点:战时体制给日本人以强大的自信心,当时日本政府认为,80年代后的日本和战后的日本已经不可同时而语。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强国,但日元的地位还不如德国马克,完全不能体现日本大国的气质。日元的升值有利于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

我看过一个无从考证的段子,在里根第二届总统期间,时任财政部长的詹姆斯·贝克因干预汇率的问题拜访当时日本的大藏大臣竹下登。

贝克诚恳的低下头对竹下登说,求求你了,竹下大臣,我们美国人需要你的帮助,帮帮我们美国人吧。竹下登第一次感受到来自美国人的尊敬,喜出望外,感受到了来自大国日本的强大能量,产生了美国需要日本帮助,日本需要帮助美国的高姿态。

所以看起来,日本金融开放来自于美国的强力压迫,但实际上是美国愿打,日本愿挨的你情我愿的事情。

这里有必要补充下,当时日本金融市场的一些情况。

二战后,日本企业资金短缺,为了实现有限资金的充分利用,日本建立起了以银行作为主导的金融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把银行作为企业融资的主要通道:

一方面:日本将银行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控制发放的银行牌照,从而限制竞争。

这点和我们在上一节提到的行政指导几近一致。关于分业和混业经营,我们在上一期的资本故事里已经说过;

另一方面:实行严格的外汇管控制度并对国内的银行进行政府补贴,提高国内银行在国内的竞争地位。

老百姓除了银行存款也没有啥可以投资的金融资产,政府又限定存款利率的最高上限,将存款利率整的很低。

使得日本企业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从银行获取资金,日本直接融资相关的资本市场发展的较为缓慢。

美国要实现日本金融市场开放,就要降低日本政府的金融管制,实现金融自由化。

但问题在于想要打开日本金融市场着实困难,当时日本方面对于金融自由希望逐步推进,而美国方面则希望实现跨越式的突破。

如何快速实现跨越式的突破,美国想到一招,既然从日本国内直接打开金融市场速度太慢,那么就利用外围市场倒逼日本加快金融自由化。

其实从1984年日元/美元协议的签订,就可见美国的招数。
图片4.png
在日元/美元的协议中,有一条是日元的国际化,包括离岸日元债券发行的限制。离岸日元债券也就是企业可以在海外发行以日元计价的债券。

如果企业要发行离岸日元债券通常要考虑三点:

第一点:离岸日元债券不受限制,这一点已经在1984年的协议中有了规定;

第二点:企业发行离岸日元债券体现企业对于资金的着实需求。

70年代之后,由于美日贸易摩擦,美国对日本在贸易方面行使了多项限制贸易的政策,对限制日本货物进口,反倾销,胁迫日本绕过GATT框架,与美国签订自愿出口限制协议。

大白话来说,就是GATT框架之下,美国不能主动提高关税来限制进口,美国只能敲打日本,让日本自愿限制出口。

为了规避美国对日本的出口限制,日本企业通过会选择直接对外投资,出口到哪,就在哪直接投资。

从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净流出数据可以看出,1970年-1980年,广场协议之前,日本企业就已经开始对美国直接投资。

而从80年代开始,由于日本和美国在前沿产业电子产品和汽车等领域存在竞争。

很多的电子产品和汽车领域企业,选择在美国通过建厂,通过美国本土销售来抵消因出口限制带来的风险。
图片5.png
第三点:日本企业发行离岸日元债券的融资成本相较于日本国内长期贷款的利息较低。

野口悠纪雄曾在他的书《战后日本经济史》中描述,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利率自由化的政策,对于信用度较高的大企业来说,银行往往支付较高的大额存单存款利息。

而企业发行可转债、认证股权的融资成本比存款利率还低,企业可以轻松获取利息差。

而从我找到的数据来看,1980-1985年,日本银行的贷款利率约在6.6%-8.5%左右。
图片6.png
而在海外发行5%年利率的离岸日元债券的发行费用约在1.9%。

离岸日元债券的总体成本要略低于日本银行贷款的利率,进而使得直接融资,特别是海外直接融资成为日本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

1965-1984年,日本大企业间接融资(银行贷款)占比超过78%。

而到了1984年左右,日本大企业的间接融资占比已经不足58%,到了80年代后期,日本大企业间接融资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了33%左右。
图片7.png
日本大企业通过离岸日元债券打开直接融资之门之后,倒逼了日本国内企业债券发行费用和融资成本的降低,融资成本一度下降到比银行存款的利率还低。

银行在金融自由化改革之后,为了盈利。

不得不一方面:降低贷款利率;另一方面:不得不降低风险偏好,寻找新的客户,于是高风险的中小企业和房地产贷款的比例逐渐上升。

在武田雅彦的论文中提到,日本城市银行贷款中,中小企业的放贷占比从一度从1980年的46%上涨到1992年70%以上。
图片8.png
而银行对于不动产的贷款比例也逐年攀升,从1980年不到6%上涨到1989年左右的12%。

一方面:日本银行贷款的融资条件开始放款;另外一方面:由于国内制造业外移导致的空心化。

你作为日本政府你应该如何处理?

在上面的一系列解读中,你应该有了答案。

我给大家两个选项供大家选择:

一个是紧缩的货币政策;

一个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很明显,应该选择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向市场注入更多的资金,以期望制造业回流,来刺激经济。

其实从贷款利率上来看,日本银行的贷款利率从1980年开始逐渐下滑。
图片9.png
但即使是再宽松,日本企业在国内投资已经没有了较高的投资收益。

反倒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叠加银行贷款本身的融资条件放松,加大了企业和个人加杠杆的动力。

1970年日本企业债务占名义GDP的比重为78%,日本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6%。

而到了1984年,广场协议签订之前,日本企业债务占名义GDP的比重已经到了94%,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也已经达到了113%。

这些低息借款获得的债务因为没有更好的投资方向,最终全部都涌入了日本股市和房市。
图片10.png
根据日本6个主要城市土地指数的土地价格变化情况来看,自1980年以来,日本土地价格就已经实现了飞速的增长。

而根据野口悠纪雄的《战后日本经济史》的描述,自1983年起,日本的房价就开始飞涨,而股市的上涨要早于日本房价的上涨。
图片12.png
所以说,早在美国打开日本金融市场,要求日本金融自由的80年代,日本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资产泡沫,而广场协议只是日本资产泡沫的强大助推力。

通过日本金融自由改革来促使日元升值是条好路,但效果太慢。

里根第二届总统任期期间,时任财政部部长贝克希望直接通过干预汇市的方式促成日元升值。

而贝克要做的,不是单纯要促成日元升值,而是实现日、英、法、德货币都对美元升值。

之所以先说到日元,是因为贝克的迂回策略,希望拿日元开刀,进而和英法德进行谈判。

正因为美国的施压和日本的切实需求,1985年9月22日,西方五国在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会议,史称广场协议。

会议召开过程中,全场没提美元贬值的事情,只是说促进非美元货币的升值,美国的小弟们也是给美国老哥留足了面子。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升值,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在三个月内下跌到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跌幅超过20%。

日元的逐渐升值,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避险资金的流入。

原因很简单,之前250日元能兑换1美元,也就相当于1日元可以兑换0.004美元。

等到日元升值,200日元可以换1美元,那么250日元就可以换取1.25美元,净赚0.25美元。

货币来回倒腾一下就能净赚25%,自然吸引了大量的国际避险资金的进入。

大量的国际避险资金进入,在日本国内玩耍,需要把美金兑换成日元,每流入1美金,日本央行就要兑出250日元。

最终兑换的日元流入到银行,因为货币乘数效应,大量的资金涌入市场。

至于货币乘数效应是什么,我们将会在下一节展开说明。

货币乘数效应之下,市场上的热钱也就变得更多,热钱没地方去,自然又全部流入到房市和股市当中。

汇率的持续上涨,导致日元升值,反过来又抑制了出口。

加之之前说到的日本制造业海外转移,产业空洞的原因,日本又不得不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本来是为了刺激投资,扩大消费。

但企业生产的投资收益率哪里还比得上炒房炒股的投资收益率。去他的工匠精神,更多的热钱导致资产的泡沫进一步扩大。

如果说1980-1985年,日本土地价格是上涨,那么1985年-1990年,日本土地价格就是飙升。
图片13.png
但这种资产价格的泡沫,看起来经济一片繁荣,但没有企业和个人将资金用于生产投资,自然也就没有激发实体经济的增长。

没有实体经济的强力增长,自然日本居民的工资水平也不会有强力的增长,实际上,日本居民的工资水平和土地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是这样的。
图片14.png
很明显,雇员薪酬的增长是斜率较低的线性增长,而土地价格指数的增长是指数级的爆发式增长。

1989年12月,三重野康任日本银行总裁。他认为,按照这个形势,年轻人努力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经济必然会出现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必须紧缩金融,抑制房价的上涨。

1990年,三重野康开始实施货币紧缩政策,大幅上调基准利率,1990年,基准利率从1%上涨到6%。

同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在紧缩金融和海湾战争的背景下,股价和房价接连下跌。一旦股价和房价下跌,这就跟接飞刀一样,谁接谁受伤,一跌不可收拾。

一方面:虽然经济泡沫破裂,很多人亏钱,但总有人赚钱,对于整体日本来说,如果不考虑外资的话,整个日本的亏损和利润应该是相抵的。

但是高价买进土地和从事投机的人无疑遭受了亏损,而这个亏损中又牵扯到从事高风险贷款的银行。

由于银行的不良贷款,政府又不得不出资去拯救,而政府所出的资金,最终都由日本国民去负担,日本国民承担了大量的债务。

一方面:在广场协议之前,日元低估,假设250日元换1美元,日本投资流出,以250日元换回在美国的1美元资产。

广场协议之后,200日元换1美元,日本之前250日元投资的1美元资产实际上按照日元计量,已经出现了浮亏。

也就相当于广场协议前的250日元资产现在只能价值200日元,记得这个时候还是浮亏。

随着资产泡沫的破裂,股价和房价跟飞刀一样下跌,无人接盘,自然导致了流动性缺乏。

日本人不得不之前买进的海外资产全部抛售,换回日元,来补充流动性,不然资产跌的更狠。

因为海外资产抛售,又全部换回了日元,导致250日元真真切切的变成了200日元,浮亏变成了真亏。

两方面合力之下,日本国民和日本企业不得不面临一个共同的话题——偿债。

03 失落

日本资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资产价格大幅下跌,资产价格的下跌带来了1500万亿日元的损失,150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当年3年的GDP。

紧缩金融之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流动性陷阱开始出现,经济陷入停滞,即使多次采用货币政策,但日本经济仍然一蹶不振。

在这之前我们曾经聊过货币政策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之间的关系,但货币如何产生以及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这里不妨做个补充。

通常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购买商业银行手里的国债或者其他企业债券、资产等,向商业银行注入资金,这样商业银行的钱就多了,央行给予商业银行的这部分资金叫做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拿着钱做借贷业务,贷款企业因为投资扩大再生产。

贷款个人因为消费等需求,会从商业银行借款,这时候这部分钱,就会流入到市场当中,参与市场交换。

但是,个人消费有花不完的钱,企业投资经营有赚到的钱,这部分钱最终又会存回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可以拿着这些钱继续放贷款。

这就相当于,本来商业银行有100块钱,如果全部可以贷出去,实际上流入到市场上的资金不止100块钱,如果不考虑其他的,这就是无限大。

复杂的是,商业银行并不能将基础货币全部用于借贷,因为不断的发放贷款会不断的增加社会债务的利息。

所以,商业银行每次获取存款之后,必须向中央银行存入一定的资金作为存款准备金。

如果每次拿出存款的10%作为存款准备金,那么商业银行最多能让多少资金流入市场呢?

最终你应该能得到一个比例为0.9的等比数列。

经过计算,你能算出来最终能够流入市场的资金应该是:

最大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最初增加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创造出货币的市场供应之后,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会增加,企业有更多的钱由于投资,个人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经济就会增长。

那么,对于经济下降来说,政府自然希望流入市场的钱变多,如果要让流入市场的钱变多,你就能从上面我们说过的公式里看出,有那么几种解决办法。

第一种:央行多印钱。

多向商业银行等投入资金,间接使得流入市场上的资金变多,比如经常听到的量化宽松政策,量化就是创造指定数量的货币,宽松就是指减少银行的压力;

第二种: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

这样的话分母就会减少,最大货币供应量就会上升;

第三种:降低利率。

利率降低了,企业和个人就会向银行申请更多的贷款投入到消费或者投资当中,增加货币在市场上的供应量。

如果经济过热,通货膨胀需要治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则采取相反的措施进行调节。

所以,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中。

在面临石油危机带来的通货膨胀下,日本采用紧缩金融的政策,在面临制造业外流,经济不振的时候,日本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在经济泡沫破裂之后,日本 经济一蹶不振,日本政府也曾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不断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来刺激日本经济。

自1992年,日本资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银行的长短期存贷款利率曾持续下降,甚至一度接近于0%,但日本经济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图片15.png
从92年资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经济常年维持在1%-2%的增长率。

虽然和当年美国大萧条时期经济增长大幅下滑不能同日而语,当用衰退和长期停滞来形容并不未过。
图片16.png
问题来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为什么对于日本经济没有用呢?

如果按照我们刚才说的那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于日本经济的提振没有效果。

那肯定是货币供应量没有到位,之所以货币供应量没有到位,那么原因可能有三点:

第一点:央行做的不够;

第二点:商业银行没有行使向社会注入资金的职责;

或者第三点:压根没有个人或者企业去银行贷款。

先看第一点,日本的央行做的真的不够么?

在经济陷入衰退之际,日本央行曾多次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多次降低利率。

甚至在1999年,日本央行甚至引进了0利率政策;

2001年,直接放水,引入量化宽松政策;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推出质化宽松政策,直接通过购买风险资产而不是国债等低风险资产注入资金;

2013年之后,又退出极大的政策方案,质化和量化宽松,试图一度突破0利率的极限。

根据日本银行的数据,自2013年之后,日本央行已经把实际利率成功控制在了0以下。
图片17.png
所以说,日本央行没有为之努力,那绝对是无稽之谈。

第二点,日本商业银行没有行使向社会注入资金的职责?

翻译一下,就是日本的银行被经济泡沫搞怕了,自身的资本充足率受到影响,不敢向社会贷款。于是发生信贷紧缩,市场上流动的资金减少。

这不是不可能发生,实际上10年前发生的次贷危机就引发了信贷紧缩,简单说说次贷危机,之后还会专门做个视频来详细说,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扣1。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通过降息的方式向市场注入大量的资金。

其实,我认为当时格林斯潘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为刺激经济;

另外一部分是通过一个新的泡沫来承接上一个泡沫。经济泡沫并不一定是坏的,适度的经济泡沫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而降息之后,大量的资金开始涌入房市,美国人可以通过低息贷款买房子,刚好可以用房地产来承接互联网泡沫。

2003年,基本上优质的普通民众也已经通过低息贷款购买了房产,任务完成,银行利率回升。

但是华尔街的伙伴们没有赚足钱,因为普通民众没有了贷款的需求,华尔街要赚钱就要通过向能力不大行的民众发放贷款,相应的利率也就会越高。

华尔街通过各种手段向市场注水约1万亿美金,算上和次贷有关系的金融产品,放水约数万亿美金。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这些人还不上钱,银行只能收回房产,房产又卖不出去,形成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形成了风险资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降低。

房子形成不良贷款,只能拍卖,拍卖又带来了恐慌,导致周边房价又下跌,不良贷款变的更多。

与这些房产相关的金融产品开始陷入崩溃,房产的价格进一步下跌。

房产泡沫之后,银行资产充足率不足,银行只能收紧放贷,就导致信贷紧缩。

信贷紧缩之后,央行再怎么注水都没用,因为本质上是因为银行它不愿意往外放贷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通过央行注入基础货币的手段来解决,这个时候就要通过政府去捞,注入资本的方式来解决。

那么对于日本来说,日本是不是陷入了信贷紧缩呢,或者说日本的政府有没有去捞这些银行呢?

《战后日本经济史》中提到过日本政府如何处理出资不良债权的。

比如长期信用银行破产,日本政府通过国有化的手段,投入了近6.95万亿日元的资金去救助,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合计投入超过11万亿日元,在善后问题上,政府合计投入超过40万亿日元。

虽然日本银行直接融资不向美国那么猛,但是总体上处理的还算妥当。

我查了查,日本近几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情况。

1995年,日本金融大爆炸之后,日本银行资本充足率在最近十几年,一直高于巴塞尔协议要求的资本充足率标准。

所以,日本银行陷入信贷紧缩是日本经济提振没有效果的主要原因,似乎也不可靠。

那么真相只有一个,就是日本企业自身的贷款意愿并不强烈,而这也是日本经济学家,野村证券研究所所长辜朝明在《大衰退》中的观点。

根据世界清算银行的数据,其实从上图可以看出。

日本非金融机构、个人、政府的债务水平情况可以看出来,其实从日本资产泡沫至今,日本的非金融机构和个人的负债水平是持续下降的。
图片18.png
而我从数据终端上找到了一组关于日本普通公司债偿还额和发行额之间的对比。

自2002年开始,日本普通公司债偿还额和发行额之间趋同,甚至偿还额一度超过发行额数据。
图片19.png
日本清算银行关于日本居民部门杠杆率的数据,也证明从1990年开始,这一数据也开始下滑。
图片20.png
那么这个问题就在于,虽然日本央行降息,日本商业银行努力在办理贷款业务,但是日本企业和个人不愿意贷款。

不愿意贷款的原因要么是日本企业和个人太有钱了,不需要提高杠杆,但实际上在于日本企业和个人的刚刚在05年之前并不算低,达到90%以上。

要么就是日本企业和个人,跟之前次贷危机时,美国的银行银行,不愿意贷款了,原因就是因为资产负债率太高。

日本企业和个人都铆足了劲还款,没人愿意贷款。而这一点解释似乎合情合理。

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后,日本资产的价格大缩水。

在上一节我们说过了,但是日本企业和个人之前的贷款是刚兑的。

也就是说在日本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数额表面上没有减少,但实际上已经缩水。日本企业和个人的负债却没有实际减少。

虽然没有发生破产,但按照实际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日本企业和个人已经破产了。

破产对于企业和个人意味着什么?所以为了不让这种实际已破产的迹象暴露,企业和个人只能偷摸的还债。

企业和个人偷摸的还债,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贷款减少,存款跑不过贷款,相当于资金流入到商业银行当中,货币乘数效应可能不是正的,甚至是负的。

流入到市场上的资金越来越少,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发力,必然会引起通货紧缩。

而且这种通货紧缩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跟当年的美国大萧条一样,可能还会发展成恶性通货紧缩。

但实际上,按照日本GDP的增长情况,日本GDP虽然没有高速增长,但也没有陷入持续性的恶性通货紧缩,说明一定有别的出路承接了个人的存款和企业偿还的贷款。

那也没谁了,除了个人、企业,经济活动中还有一个参与单位就是政府。

根据我查到的数据,日本政府债务持续上升,早就突破了1000万亿日元。

说简单点,日本经济没有因为企业和个人的原因陷入恶性通货紧缩,还能长期稳定增长的原因,本质上就是政府的托底。

政府通过不断的借债,用于政府支出,政府的财政赤字也不断的恶化。
图片21.png
可以说是日本不断的财政赤字托底了日本经济的衰退,使得日本经济没有陷入萧条。

而之所以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是日本企业和个人这么多年来,一直忙于还债来修复日本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

但问题是,其实到2005年,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已经得到了修复,其实从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

到2005年日本个人和企业的杠杆率已经下降到了60%的水平,但2005年之后,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经济复苏。

市场上关于其原因讨论很多。

比如日本的产业结构,使得在失落的二十年里,日本没有很好的从制造业转向高端技术产业或者因为中途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复苏。

但问题在于日本人和日本企业信不信日本经济能够复苏,毕竟从上一次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后,日本人不消费、不投资,一心存钱和还钱。

只有让日本企业和个人看到日本经济复苏的迹象,可能才能拉动日本经济的兴起。

至于是不断的财政赤字通过财政政策来实现,还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刺激,其实可能都没有提振信心更重要。

或许日本人和日本企业信心的提振可能来自于某一偶然的事件,比如安倍经济学。

其实关于日本经济的问题还能讨论很多,但是我写到现在已经超过12000字了,在写这篇文章之际,我参考了大量的书籍和文案。

一些资料之间相互打架,为了捋清楚其中真正的逻辑并结合经济原理解释出来,本次视频确实没有少下功夫。

我认为市场上应该没有从石油危机到日本安倍经济的解释视频,如果你觉得这期你学到了知识,你不妨点个关注和三连一下,以表支持。

日本经济没讲完,但整体上大差不差了,其实研究经济一些时间,我发现经济和我实务投资一样,具有很多的抽象性模型可以学习。

看起来比较复杂的原理和概念,可以通过简单的经济模型进行解释。

而如何掌握更多更深层次的经济学知识,这需要我们多看多总结多思考。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无法主导变革这个世界的经济,我想竹下登、贝克、格林斯潘也不能主宰这个经济。

而作为这个经济社会的参与者,最好融入这个经济社会的方式,就是适应这个经济社会的变化,并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

由里及核,做多中国!

我是梨核,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