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梨核。

这期,我们聊聊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

当然,我不太想就着政策,再给大家念一遍。毕竟,这也没啥意思,估计大家也早就听烦了。所以,我想就着市场上的一些观点吧,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当然,我也不希望大家都是喜欢吃屁的,还是要有一些自己的独立思考,我的看法也只能作为另外一个角度便于大家思考。

01 我是不是去做产业工人比较好

最近的论调最多的,就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性之争。最火的论调就是某分析师所说的,中国的未来走向是抛弃美国模式,拥抱德国模式

我不否认制造业在咱们国家的重要性,但我不认同的是,这种抬高一个行业,顺便踩低一个行业的说法。

你要说德国模式,咱们也可以论论。

我不否认德国制造业在德国的重要性,但在谈论是否走某条路线的时候,最起码要清楚这条路线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咱们的适用性。

德国的经济模式是社会市场经济,发端于二战之后的联邦德国。二战之后,联邦德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德国马克不值钱,正经市场不如黑市。这种背景下,最苦的肯定是以工资作为收入来源的打工人。

所以,在早期德国的经济改革中,就把货币改革放在了第一位。稳定物价和工资,是改革的核心。

既然要稳定物价和工资,你就得限制货币的发行,道理很简单,只要涉及到货币超发,就会引发物价上涨,工资的上涨速度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速度,一定会引发错配的现象。

为了稳定货币,德国限制了政府发币的职能,维持央行的独立性,让央行不被德国政府裹挟,保持货币政策优先

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政府层面上,德国政府不能靠发币,获取维持政府支出所需要的资金,那只能通过大力发展经济,获取更多税收,支持政府运行

另一个问题是金融层面的,因为货币数量得到了控制,流向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就变少了,金融市场就缺少了投机的机会,直接融资的德国交易所就变得没那么发达。

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遏制了投机行为,减少了金融风险,通过间接融资为主的方式,为制造业等实体企业注入了更多的发展资金。政府支持制造业发展,为制造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所以,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是在金融、政策作用下,历史选择的结果。我们擅长把历史的选择作为原因,去解释结果。但是,你能确保德国发展成现在的样子就单单是历史的选择么?

我们做个假设,假设德国不是在欧洲大陆,还包括广阔的海洋,制造业还会不会成为德国的支柱性产业。或者换个命题,英美等国为什么不采取德国制造业为主的模式?要知道德国的工业发展比英美要晚,英国发展工业做出机床的时候,德国的机床在欧洲还被当做次品对待。

现在恐怕很多人都知道了,以英美的政治制度和地理位置,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更适合贸易,贸易带来了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又为投机行为创造了土壤,让新兴产业得到了融资的机会,在多方的循环下,形成了有别于德国模式的英美模式。

没人会傻到去中东炒股票吧,中东各国也不会建立全球性的股票市场吧。对于中东各国来说凭借石油资源就可以过得很好,这是老天爷给予中东各国的馈赠。也没人会傻到认为日本企业凭借日本本土业务就可以制霸全球吧,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最终都会选择海外扩张。

所以,无论是德国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还是资源国模式,都是在资源禀赋的必然条件下,历史选择的结果

对于中国也是一样,在我们经济发展初期的时候,我们或许也会经历人为的选择阶段,也可能会模仿别国的经济发展,因为我们还年轻。但事到如今,在三番五次提出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之时,还在讨论是走美国模式还是德国模式。恐怕不是领导需要各位指点一二,而是要么你是真坏,要么你是入戏太深,把自己当做了变革下的演员。

中国现在只需要一种模式,中国模式,而中国模式也绝对不是“轻服务、重制造”的模式。去年,咱们国家提出了内循环,内循环有两条线,一条是投资,一条是消费。投资包括制造业,消费包括服务业。如果是“轻服务、重制造”,那么这个循环怎么循环的起来?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消费服务需求,消费的发展也需要制造业的提升作为支撑,本来就是相辅相成,规律统一的问题。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这样写的,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正常逻辑的人看到这句话,也应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都要发展,不是顾此失彼的问题,而是两碗水端平的问题。但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懂王们的嘴里,变成了大力发展制造业、遏制服务业,未来大家应该赶着去做产业工人。咋的!是工厂需要你去拧螺丝钉,还是你对未来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没信心。这要是专门去各地调研了工厂,也不至于晕到如此地步。

我原本以为圈内最高级的武功也就是百分百空手接白刃了,不论是何种政策、信息,都能倒着推出原因,支撑其结论。但时至今日,我发现是我幼稚了。圈内最高级的武功是百分百空手接白刃加左右互搏。不但要接的漂亮,有时候,接出来的结果可以是完全相反的。但这不是霍霍人么。

02 打土豪分田地,资本消沉论

另一个市场讨论最多的话题,是互联网反垄断、张磊被边控(已辟谣),资本完犊子了。似乎就到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局面,资本未来就要消亡了。

要是多几个菜,也不至于喝成这样吧。

互联网的生意是平台生意,平台生意的核心包括流量和时长,前半段,依靠流量搏增量,互联网公司们在各个领域各自立下山头,腾讯的游戏、阿里的网购、字节的信息分发、美团的同城服务。

前半段生意还算和谐,各自在各自的领域奋力做大蛋糕。很快,前半段的流量就开始枯竭,转而进入下半段,抢存量,做时长生意。但,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知道,要想抢占更多的时长,就要从其他领域虎口夺食。所以,阿里也开始做游戏、美团也开始搞打车,抖音也开始整网购。

一旦出现一个增量市场,所有的互联网平台公司都会一拥而上,快速蚕食。2020年社区团购的拉锯战,其实就已经证明了互联网平台公司在所有的领域全面开战。
以前互联网公司们的局部防御战,变成了全面进攻战。

这场抢山头的游戏,决定了互联网公司必然会参与其中。因为如果能抢到山头,就可能获取更多的增量市场。即使抢不到山头,也可以牵制对方,减缓对方向自己基地进攻的速度。

这对于互联网平台公司来说,是局部最优的策略。但从全局的角度来说,却不一定是效率最高的方式。道理也很简单,5家公司抢夺1000亿的市场,每家公司花300亿教育市场,如果有一家获胜,那是300亿换了1000亿,即使600亿换1000亿也挺合适。这叫局部最优。但是5家公司总共花费1500亿去抢占1000亿的市场,从全局来看,就是效率最差。

对于互联网公司是这样,对于以投资为目的的资本公司也是同样的道理。

投资交易的环节中,往往打动你的不是茅台有多好,而是茅台看起来比其他公司好。这就决定了投资交易过程中,局部最优解比全局最优更合适,投资公司都会寻找自己的能力圈,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做出投资决策。

这也就决定了拿着钱做投资的资本总是有倾向性的,这种倾向性来自于,它比它好,而好的核心就是稳定的预期收益。

能带来稳定的预期收益的,总是人们认知成熟且充分了解,能获取最大利益的领域,比如具有垄断性质的互联网和消费行业。

资本的倾向性加剧了互联网公司的无边界扩张,也就加剧了局部朝向最佳收益移动,全局朝向效率最差移动。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资本的倾向性和互联网公司的无边界扩张,会带来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公平的缺失,当互联网公司无边界扩张时,对其他行业带来了市场和利润的蚕食,有些行业发现,必须加个互联网,要加这个互联网,就需要缴纳过路费。这些行业内的公司们感觉这不公平。资本的倾向又会塑造互联网平台这些公司们的造富效应。比如蚂蚁金服要上市的时候,据说有成千上万的人实现了财务自由。当产业内的工人花费了同等的时间和经历,却只能看到自己的同学几年取得自己几辈子,都无法获得的财富时。内心深处可能不是由衷的祝福他的同学,而是暗自大骂,看看你可怜的工人爷爷。

第二个问题,监管的压力,上面说了平台生意的模式追求对流量和时长的抢占,用到的生产要素是智力、数据、算法等等,看不到摸不透。而产业工厂用到的生产要素是工人、能源、土地、材料等等,这些都是可控的。对于产业工厂的监管难度要比对于互联网公司的监管难度要低得多。无法监管互联网平台创造价值的过程,自然也就无法预防互联网公司凭借生产要素实现对其他行业的侵蚀。

所以,让你来为维持公平和效率,你应该怎么做?

你得想办法对这些互联网平台进行监管吧,这些智力、数据、算法的生产要素是怎么用的,应该怎么用,未来怎么用好,心里得有数吧。

你得想办法平衡资本的倾向性问题吧,你总不能说,行,资本别流动了,去死吧。资本也是个很重要的生产要素,要让产业创造更多的价值,需要更多的资本。过往的资本不是有罪,而是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变的无序,降低了全局的效率,损失了应有的公平。那么好方式就是引导资本向好,让资本流向能提高效率的方向、能维持公平的方向。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互联网反垄断,对一些互联网平台公司的规范,也看到了一些互联网公司不再享受税收优惠的公告。

其实,不都在说明一件事么,没想让互联网公司和资本毁灭,也没想打土豪分田地,想的是平衡多产业,引导资本向更多公平、更高效率的产业流动。

03 过去的龙头基本逻辑已经变化

上面两个问题,我们讨论的很充足,制造业要发展,服务业要发展,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互联网反垄断,我认为是引导资本向继续提高效率、逐渐提升公平的行业流动。这个时候,就有小伙伴开始担心了,过去龙头的基本投资逻辑会不会因为政策的变革发生改变。

说实话,在我没有发视频的这段时间,其实我也一直在担心这个话题,但是经过几周的思考,我觉得我的这种行为属于如戏太深,感性超过了理性。如果我们理性的分析一下,投资一家企业,投资的是什么?

不就两个点么,底层下,公司创造的社会价值,底层以上,公司所能带来的盈利预期。

不论何种因素,政策也好、经济也好、社会变迁也好,对于行业和公司的影响,基本是都是影响底层创造的社会价值,和公司所能带来的盈利预期。

所以,最终,无论因素如何变化,给我们所投资公司带来的改变,无非这几种。

①政策变革下,公司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不受认可了,这是连窝端,连公司的社会价值都不受认可了,还谈什么投资呢。

②政策变革下,公司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没有受到影响,只是阶段性的出现盈利预期下调的情况。

从这两种情况分析,现在互联网公司和一些消费类公司遇到的问题属于哪一类。第一类么,这些公司创造的社会价值已经不受认可了?你认为喝酒是有损于创造价值,还是你认为打游戏影响社会和谐。即使社论中偶然提起一嘴游戏是精神鸦片的说法,但也只是针对于未成年人打游戏沉迷的问题。

考虑创造社会价值,原有龙头的基本逻辑基本上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不稳定的盈利预期。

这种不稳定的盈利预期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短期资金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是长期利润的损失。

短期资金关注程度,我不多说,毕竟任何概念在出现的时候,总会引起部分资金的关注,长期都会回归,短期总在波动。

核心是长期利润的损失,损失多少,并不确定。比如市场监管带来局部蛋糕扩张的速度减缓,税收的增加影响之后的利润水平等等。

换句话说,龙头的基本逻辑没有问题,出现问题的是预期的盈利水平可能发生变化。

不过,回想一下,这也不是啥坏事,毕竟2600的茅台,即使盈利预期不变,在如此高位的条件下,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消化,反而这波政策的调整,叠加过多情绪的背景下,反而让之前的压力以更快的速度得以释放。

那么现在考虑的问题,几乎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即是在政策稳定的前提下,那些过往被追逐的龙头,它们的市值是否配得上政策之后的盈利水平。

如果过高,选择放弃,如果过低,选择持有。

如果对于盈利预期尚不明确,则选择观望。

但起码,你不能说政策摧毁了过往龙头的基本面和投资逻辑,毕竟形如14年之后的反腐、15年之后的供给侧改革、19年之后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滑坡。

当潮水褪去,你会发现,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由里及核,做多中国!
我是梨核,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