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说“圆圈毛病”。不知为什么,动画师就是热爱圆圈。我们喜欢把图上的数字圈起来。可能乃特维克说得对,“圆圈比较令人赏心悦目。”也许画圆圈本身就是个好玩的创意过程。
我曾经与一个波兰动画师合作过。他把他的每一张图号都圈起来!
“我们做动画,老兄,就是要画圈,画圈,再画圈!”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还从未给任何一张原画画过圈。40年代发展起来的这种清晰的工作方式和作风要求不把原画圈起来,只圈关键张。而圈起来的画就是“关键张”。
关键张
问题是:什么是关键张?
答案:故事板画(Storytelling ),也就是表示某一镜头内发生的故事的一张或多张画。
如果一个伤心的人看到或听到什么高兴起来,我们只需要两个位置就能说明这个故事。
这些是关键张,我们把它们圈起来。
我们先画好这些关键张。本书后面所要讲的就是从一张关键张到另一张关键张的有趣过程。再举个复杂点儿的例子:
一个人走到一个黑板前,从地上捡起一支粉笔然后在黑板上写字。
如果是画一本连环画或者我们想在故事板上表现这个过程,那么我们只需要这三张画就可以了。我们用简单的线条人物来表示,以免让细节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这三个位置就是关键张,我们把它们圈起来。
关键张能交代一个故事。后面画的其他所有的画或者位置都是为了让人物动起来,这些都是原画(没有被圈起来),比如:脚“踩地”、过渡位置或小原画和中间画。
如果用秒表计算这一系列动作,那么开始的第一个关键位置就是1号图。假如他用4秒走向黑板并拾起地上的粉笔,那么我们把96号画圈起来作为第二个关键张。他直起身来走到黑板前写字,这个动作大概又需要4秒,所以我们的第三个关键张就是镜头的最后一张画第192号。整个镜头需要8秒钟。
当然我们不必先算时间,但是在一头扎入动画世界之前,我们必须先把关键张弄清楚,知道我们都要做什么,然后才能在胶片、录像或电脑上验证我们这三张画画得是否合适。
至此我们还没有谈到人物动作的特点,包括他或她的年龄、胖瘦、高矮、喜怒哀乐、美丑、贫富、文化程度、脾气的好坏、健康状况、勤奋还是懒惰、清醒还是喝醉、是冷酷无情还是善解人意等等。总之,要考虑所有的“表演”元素加上“修饰”,比如衣服和面部表情等。
不过在我们动手之前已经首先把这个镜头中故事的脉络全弄清楚了。
如果把整个场景做成一个图表,结果就是这样:
人们把重要的动画师称为关键张动画师,据说他们的任务就是只画关键张,而且他们画的什么都是关键张。辛苦的助手们按关键张动画师给他们提供的标尺完成剩下的工作。这是错误的。其实关键张动画师只相当于是一个关键的执行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优秀的动画师把他们所有的原画看作是“关键”,我以前也是这样。不过如果能把关键张和原画分开,工作就会变得更简单明了。其实我从没听哈里斯把哪张画称为关键,他只是说:“先画那张画,那是张重要的画。”果真那张画就是关键张。
好的坏的以及半好不坏的工作模式我都经历过。经验告诉我,最好是把故事板关键张从原画和其他东西里分出来,这非常关键。(当然,前面的例子里的三个关键张也可以当作是原画分开是为了防止我们思绪混乱并抓不住镜头的关键从而掉进无数张画和位置的海洋中。
一个场景中可能有很多关键张,也可能只有一两个,这取决于事物本身和场景的长度,即动作有多长和需要多长时间来理解这个过程。
这些关键张要精雕细琢。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看望弗兰克·托马斯(Frank Thomas ),他正在画一只猫。“糟糕,我一整天都在画这张该死的画,就是找不准感觉。”
我大吃一惊。一整天?我还是头一回看见为了一张画而绞尽脑汁的人。他什么时候才能把全部场景做完?突然我茅塞顿开,“当然了。那是他的关键张啊!那是整个场景中最重要的。他当然要把它画准确!“
看到这么优秀的人竟然也这样执着,我真是倍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