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动画师们在逐格研究真人表演的影片时惊异地发现真人表演的画面中有那么多透明的虚影(Transparent Blur)。为了让动画的动作更真实可信,他们开始使用拉长的中间画。肯·哈里斯曾把这种中间画称为“拉长了头的中间画”。

    虽然一拍二可以表现一个瞬间发生的转头动作,但是一拍一会有更好的效果。
    image.png
    image.png
    通过拉长一个快速运动中的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残像( Overlap )。
    image.png
    我们看看手砸门的这些图。用一拍一的方式拍摄中间画(2)。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一拍一反拍一个场景,或者中间画用一拍一的方式拍,而原画(1)和(3〕用一拍二的方式拍。

    image.pngimage.png
    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把图描线和上色到赛璐珞片上全是手工做的,很多色彩画师于是对通过“干刷”(Dry Brushing )产生真人表演中透明虚影效果的技术驾轻就熟。动画师在铅笔图画上表明什么地方需要虚影,“干刷师们”( Dry Brushers )就会很聪明地把颜色调和在一起来模仿虚影中的透明效果。
    image.png
    经过1941年动画师罢工活动和“二战”后,动画制作经费缩减,市场对有经验的色彩画师的需求也减少。但是很多动画师继续在画上表明虚影效果的需求,后来用重重的黑线条描虚影便成了动画界的传统,而对干刷师们早就销声匿迹的事实置若罔闻。
    image.png
    如今它变成了动画的俗套,即动画中的动画:
    image.png
    对于让人物嗖地一声从画面消失,肯对我说:
    “比如我们要让这小巫婆在空中大笑一声然后消失。我们没有做虚影,而是在她消失的地方画些看上去像小发夹的东西。”
    image.png
    “我们是在迪斯尼动画师画鱼的动画中学到这一招的。他们先画些小鱼游来游去,然后有什么动静把它们吓跑。就这么简单,鱼儿游走的地方他们只画了些水泡。”
    image.png
    早期使用的表示速度的线条是从旧报纸的漫画里沿袭下来的;
    image.png
    后来这些速度线被用于动画中来引导我们的视线。现在虽然我们不再需要速度线了,可是他们还存在。你甚至不用表现箭射入靶子的过程。什么都不用画,只是一支箭射在那儿,箭的尾巴还在颤动。
    image.png
    我们也不需要那些“火花”
    如果动画画得强有力,那么我们就用不着在它周围画上小黑线条让动作显得有力量。

    image.png
    不过,我发现拉长的或者“拉长了头的”中间画不仅对产生一个转瞬即逝的卡通动作效果很有效,而且对写实性的快动作也很有用:
    image.png
    现在我们又回到最初的目标:仿效夸张的真人动作中虚影运动产生的透明效果。这特别适合于“柔边”( SoftEdge )的不那么严格的图,这些图的轮廓不是那么生硬,像彩色图画书里的图那样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