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简史》,它不是在跟你讲一个国家的历史,它是在讲,我们从一个历史上的强者身上能看到的学到的,那些大规律的本来面目。读懂了英国这个案例,关于价值观的重要性,也就能讲清楚了。越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就越不会忽略价值观的作用。因为,它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是最好的行动轴心。
英国人在刚开始搞殖民扩张的时候,和其他帝国也没有什么不同,也是尽量多占地方,多控制资源。但是,到了19世纪的30年代到70年代那一段,大英帝国的扩张策略就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向。他们突然明白了,为啥要占地方?控制资源?最终的目的还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吗?既然是为了经济利益,那就要算账。
占领大片殖民地的做法成本太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还要驻军,反而成了经济上的包袱。反过来就要问了,财富是怎么产生的?这个问题那个时代其他人回答不了,但是英国人可以。因为亚当·斯密已经把理论提出来了啊,是靠自由贸易。所以,与其占有资源,不如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专门保证自由贸易就可以了。
19世纪30年代,这之后发生了什么?对,就是中英鸦片战争嘛。
站在英国这一方看,鸦片战争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占据中国的领土,而是为了一脚踢开中国这个古老帝国的大门,进行自由贸易。
你可能会说,那不是还占据了中国的香港吗?
你看一下地图就知道了,香港是靠近珠江口的一个小岛,当时居住人口很少,也没啥资源。英国占领这个地方,就是建一个对华贸易的前哨据点。这样一个点不需要英国付出多少成本,但是可以辐射整个地区。那个阶段,英国在全球的海外扩张的特点就是“要点式占领”。尽量少占,要占就占关键地点。从全球来看,直布罗陀、埃及、新加坡、香港这样的地方,把控要点,以点带面。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
1865年,英国议会还一致通过了一个关于非洲事务的决议,什么内容呢?那就是在非洲“所有进一步扩大领土,或者强占统治权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你看,那个阶段的英国人彻底想明白了。正是在这个时期,大英帝国走到了它的巅峰。
但是很可惜,这套逻辑,英国人自己没有坚持下去。到1870年以后,英国的海外扩张很快又回到了拼命占大片殖民地的老路。
所以,虽然这个阶段,英国的殖民地面积扩张得很快,最终成就了它“日不落帝国”的大名,但是,这也是它海外扩张的最后阶段,英国最终的衰落也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
听到这就觉得奇怪,一套在理论上已经想得很清楚,实践上也已经被证明有效的打法,英国人为什么自己反而背离了呢?很简单,因为英国有了巨大的、现实的、具体的、不能放弃的东西。
对当时的英国来说,这个东西是啥?就是印度。
印度,号称是“大英帝国王冠上的明珠”,无论是资源,还是人口,还是地缘位置,都让英国觉得至关重要。
好了,印度既然这么重要,那英国本土通向印度的航道自然也就重要。那通向印度的关键地理节点,比如直布罗陀和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就是英国也不能丢的。光控制苏伊士运河就行了吗?不行啊,埃及也得掌握在英国手中。可是埃及的命脉是啥呢?一片沙漠中,只有尼罗河沿岸是一片绿洲。如果有人跑到尼罗河上游,在那里修大坝,那么埃及国家的性命就被他们抓在手上。所以英国认为要保住埃及,一定要控制尼罗河的上游。最后英军出兵处于尼罗河上游的苏丹,又把苏丹占领了。
所以你看一下整个逻辑链条:为了保印度,所以要拿下苏伊士运河;为了保住运河,所以要拿下埃及;为了保住埃及,所以要拿下苏丹。这就是国际政治中所谓的“安全怪圈”。什么意思?就是你扩张之后,地盘大了,但新邻居也多了,这就增加了新的潜在冲突点。这种情况下你可能有新的不安全感。那怎么办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干脆把新邻居也吞并了,就是用进一步扩张来消除不安全感。但是这样做了以后,又会有新的邻居,新的不安全感。所以整个过程就再来一遍,最后成为一种怪圈。英国在北非的扩张就是这样。
到后来,欧洲列强都在瓜分非洲的殖民地,比利时、法国、德国都在抢,虽然这些地方并不怎么影响英国的全球自由贸易。但问题是英国人不放心,如果英国在非洲大陆上的存在太小了,最终埃及和苏丹也保不住。所以,安全怪圈效应继续放大,变成一个心理上的占有欲,别人有,我也要有。
最典型的就是英国当时的“双开计划”。双开是哪双“开”?从非洲北边的“开罗”到南端的“开普敦”,都要打通变成英国的殖民地,要打通一条纵贯非洲南北的交通线。
为此,英国人还打了一场“布尔战争”。英国人在布尔战争中的对手,不是非洲土著,而是两个白人统治的非洲小国,打了整整3年才结束,战争费用两亿两千万英镑,死亡两万一千多人,可以说代价惨重,但最终也是谈判解决,英国谈不上什么胜利。那为什么打这样一场得不偿失的战争呢?根本原因就是英国要推进“双开计划”,但这两个小国挡在路上了,所以必须吞并。
你想,英国是海洋国家啊,你为啥非要这条大陆上的交通线呢?所以,这种扩张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具体的利益或者目标,扩张本身就是目标,是为扩张而扩张。
这样的情况在大英帝国的后期,反复上演。再比如,英国占领了肯尼亚和乌干达后,一年在当地的开支达到8万英镑,而挣回多少?只有35000英镑,一半都不到。所以大英帝国的领土面积达到峰值3500万平方公里以后,表面上它非常强盛,但整个帝国在财政上已经不堪重负了。
我们回顾这个过程,你会发现,大英帝国发展的这两段的区别在哪里呢?在于“行动的轴心”不一样。什么是“轴心”呢?就是你的一切行动,都是围绕那个东西转的。
前一段,也就是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的行动轴心是一种价值观,就是自由贸易。只要有利于推动自由贸易的事,我就赞成,甚至不惜动用武力。除此之外,我就约束自己的行动。
而后一段,也就是19世纪70年代之后,英国的行动轴心变了,不再是一种价值观了,而是一种现实利益。具体说就是维护英国本土和印度之间的联系。
你发现没有,以价值观为行动轴心,行动越多,价值观越清晰,行动的精准度越高。
而后一种,以具体利益为行动轴心,行动越多,越容易偏离最开始的初衷,行动的成本越高,而收益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