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24小时 - 图1

    导读

    常常会有很多小伙伴问我:“蚊子老师,我到底适不适合做产品经理?” 坦白讲,我也不知道你适不适合。事实上,在我的价值观里:如果我决定要做一件事,我不会考虑这件事我能不能做到,而是极尽所能,我一定要做到。

    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小伙伴们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本身不太了解,或者说了解的不全面不透彻,也就没办法做判断、下结论。

    所以,《产品经理入门指南》的开篇,就需要我们先来了解产品经理真实的 24 小时。

    学习提示:

    文章在 “24 小时日程表” 的部分,我们需要玩一个游戏:

    1、仔细理解产品经理一天的工作内容;

    2、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主角;

    3、思考应该如何在不同工作之间切换。

    同时,文章还引用并分享推荐了支付宝产品经理关于如何通过 “数字” 管理日程的经验,以便更好的帮助我们习得,每天该如何有效应对计划内外发生的各种情况。

    以下正文

    关于产品经理在工作中的状态,真心可以用网上的这段神诗句来了形容:

    产品经理的24小时 - 图2

    这~这是要把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都~都光荣的献给了产品事业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看下面这张日程表吧。

    一、产品经理 24 小时日程表

    案例说明:

    案例日程表是融合了科大讯飞、百度、猎豹移动、TP-LINK 等十余位国内资深产品经理的亲身分享;具体事项上可能不一定契合所有的产品工作流程,但日程的整体排列思路与高频节奏,切实反应和代表了产品经理真实的日常工作状态(在此也特别鸣谢原产品壹佰学院院长 Tony 老师对本案例的整理协助)

    产品经理的24小时 - 图3

    产品经理 24 小时(上午)

    案例中出现的都是产品经理一整个上午和各个部门、各个维度、各个层级沟通互动的具体事项,表面上看不出作用维度与能力属性;所以,我们需要将事项进行简单的归纳与分类。

    产品经理的24小时 - 图4

    归纳分类后,我们就可以清晰明确 “案例产品经理” 在整个上午里完成的工作类型和对应需要的能力。

    产品经理的24小时 - 图5

    产品经理 24 小时(下午)

    14:00~21:10,在 7 个多小时内,“案例产品经理” 一共完成了 8 项工作;同样的,我们也需要将这些事项进行归纳与分类。

    产品经理的24小时 - 图6

    下午工作的强度、难度与复杂度,以及所需要专项 & 综合能力,明显高于上午。

    即使晚上 9 点多才能打卡回家,但这并不代表当天的工作就此结束;既然做了产品经理,丰富的夜生活必然就是标配,这其中必然包括:

    1、短暂的陪伴家人、休息(拥抱独自在外的小伙伴,加油:);

    2、查阅并回复当天因不紧急滞留的邮件、信息、电话;

    3、复盘与总结当天的工作;

    4、计划并设想次日的工作日程与细节;

    5、自我专业学习(看书、看视频、听音频或在线上课);

    6、随时准备处理临时事件;

    如果不出意外,结束这些事项,上床的时间基本已经过了晚上 12 点。是的,蹲坑时看个快手抖音的段子,都能迸发奇思妙想的产品经理,真的有这么忙。同时,这也是这个职业极具价值、有趣与创造力的表现。

    经历了 “产品经理的 24 小时”,我们可以发现产品经理的 3 个特质:

    1、产品经理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

    2、产品经理对各领域专业知识都要有自己的理解;

    3、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充沛的精力、体力和耐力;

    二、产品经理与突发事件

    与 “忙” 并行,产品经理还要时刻应对工作中的“乱”。因为在 24 小时里,我们还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

    这里,引用并分享推荐新浪博客博主酷拉皮卡的一篇文章:《用数字说话:产品经理如何处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博客认证:支付宝产品经理邵甫)

    关于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作者认为是 3 种交叉状态:

    1、制定工作计划;

    2、完成计划事件;

    3、处理突发事件(比如临时举行的会议、回复紧急邮件、产品异常问题等)

    作者详细说明:“在 58 个工作日里,出现突发事件的工作日为 57 个,出现率高达 98%”。经过统计,他平均每天要花 19% 的时间,处理突发事件;其中,周一突发事件最多。

    产品经理的24小时 - 图7

    一周内的突发事件呈 W 型波动变化

    酷拉皮卡分析,68% 的突发性事件属于产品运营的范畴,大多是紧急但不重要的工作;譬如:用户 A 登录不了网站了,用户 B 又来投诉了等。(这里可以推测,这款产品可能偏运营一些)

    产品经理的24小时 - 图8

    68% 的突发性事件为产品运营工作范畴

    作者认为,产品经理最有价值的工作应该是:市场和用户研究、产品规划和设计以及产品运营中的数据分析。

    而此刻,我认为大家最重要的是,学习产品经理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

    1、搜集客观、准确的数据;

    2、通过数据得出结论;

    3、通过结论分析你的工作方法是否正确,是否需要优化;

    4、得出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或者形成系统的工作方法。

    同时作者还提到:要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希望把自己每天处理突发事件的时间降低到 15%。

    对于产品经理真实的工作常态(24 小时),更为贴切的定义应该是:时刻处于计划赶不上变化。

    所以,产品经理需要有很强的计划能力与应变能力。酷拉皮卡给到的建议是:如果 5-10 分钟可以处理好,就立即把它处理掉。如果大于 10 分钟,就调进排期,在统一的时间内集中处理。

    这是一条非常好的建议,同时我们也需要试想一下,在不同的团队里,这样的方法是否 100% 奏效呢?

    譬如:在创业型的小团队里,小伙伴有问题找我们请求协助,因为处理问题时间需要超过 10 分钟,就必须将处理工作排期明天。那小伙伴就可能会给我们贴上 “这个产品经理架子太大、不好沟通” 的标签,这必然会影响此后双方的工作协同。所以,大多数时候,大家心里都苦,并不是人人都能懂。

    产品经理的24小时 - 图9

    人与人交往的本质是为了愉悦自己,但是方式和方法一定要是愉悦大家,合作精神、双赢理念亦是如此。建议大家本着这样的信念,根据各自团队实际环境不同,用心的去思考契合自身与团队的突发事件处理办法。前辈老师的方法值得借鉴,但切勿盲目相仿;我们应该去思考前辈老师们为什么这做,而不是去 copy 一个表象。

    本文小结

    不仅要完成繁杂的日常工作,还要与各维度人员有效沟通,更要时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这就是产品经理真实的 24 小时。

    即使 “又忙还乱”,但产品经理的内心一定要沉着稳重,与人与事沟通协同,需要懂得将心比心。倘若总是自己怎么方便怎么来,事情的导向一定是越来越麻烦。优秀的沟通能力,同样是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必要的能力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