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在快节奏的现代物流行业,实时准确的信息传递是保证效率和客户满意度的关键环节。随着技术的进步,地图信息可视化成为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地图本身作为地图存在,基于底图之上的可视化信息主要包含“点、线、面”。

一、页面布局

地图可视化页面可以根据用户目标和需求场景采用不同的界面布局形式。以下是三种常见的地图界面布局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1. 地图为主操作为辅

● 界面特点:在这种布局中,地图是页面的主要焦点,占据大部分可视空间。辅助面板通常位于地图的一侧或底部,提供额外的功能和操作选项。地图操作区包括地图的缩放、平移、标注等交互控件。

● 适用场景:当用户的主要目标是查看地理数据、浏览地图信息以及与地图交互时,这种布局非常合适。例如,用于旅游应用、地图导航、地理数据浏览等。

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 图1

2. 地图与辅助信息平行展示

● 界面特点:这种布局将地图区域与辅助信息区域平行排列,通常地图位于页面的左侧或上方,而辅助信息区域(包括图例、表格、过滤器等)位于右侧或下方。这种布局使用户可以同时查看地图和相关信息。

● 适用场景:当用户需要同时查看地图上的数据和与之相关的详细信息时,这种布局非常有用。例如,用于地理分析、数据对比、地图呈现与数据报表展示等。

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 图2

3.** **两级面板布局

● 界面特点:这种布局将页面分为两个主要面板,左侧或上方是地图区域,右侧或下方是辅助操作面板。辅助操作面板包括图例、过滤器、搜索、信息窗口等。用户可以展开/折叠辅助操作面板以访问额外的功能。

● 适用场景:当用户需要地图可视化的主要展示区域,但也希望快速访问辅助功能时,这种布局非常实用。例如,用于地图应用、物流管理、地理数据分析等。

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 图3

这些布局形式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项目目标进行调整和组合。重要的是要确保布局清晰,用户能够轻松找到所需的信息和功能,并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在设计中,还可以考虑使用响应式设计,以适应不同屏幕尺寸和设备类型。

二、地图可视化信息内容

在地图可视化中,地图本身作为地图存在,基于底图之上的可视化信息主要包含“点、线、面”。

1. 点

在地图上,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点来表示不同的地理要素、位置或数据点。常见的地图上的点类型分为定位点、聚合点、轨迹点。

(1)定位点

定位点通常用于表示具体位置,例如标记城市、地标、商店、餐厅、酒店等。它们可以是图标、符号、标签或自定义图像。

符号和图标:使用易于辨识的符号和图标来代表不同类型的定位点。例如,使用网点图标、门店图标或文本(如起点、终点),有助于用户迅速识别定位点的类型。 兴趣点(**POI - 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用于标记特殊地点或景点,这类点通常是地图底图自带的,例如博物馆、公园、医院、学校等。 数据点:数据点用于表示特定的数据值或数据集,例如销售地点的销售额、人口密度等。它们通常与地图上的坐标点相关联,以显示数据分布和变化。 标签点:标签点是一种地图上的文字标签,通常与其他地图元素一起使用,以提供额外的信息或标识地点。 自定义点:自定义点可以是用户根据需要创建的自定义图像、标识或符号,用于特定的地图需求。

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 图4

**2)聚合点**

聚合点用于表示多个数据点在相同区域内的密度或集中度。它们通常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点,以避免地图上的拥挤。聚合点的设计策略有固定聚焦、动态聚合/离散、网格聚合、时态聚合,具体取决于地图应用的需求和用户体验的目标。 固定聚焦:在不同缩放级别下,保持点的聚合方式不变,即使放大地图也不会分散点。 动态聚合**/分散:**根据地图缩放级别,动态地将点聚合为一个或分散为多个,以提供更多细节。

● 时态聚合:根据时间因素动态显示或聚合数据点,适用于时间敏感数据。

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 图5

**3)轨迹点**

轨迹点用于表示物体的移动路径或轨迹,例如汽车、船只、飞机或行人的轨迹。它们通常以一系列点的形式表示,以反映物体的运动。轨迹点的类型多种多样,取决于数据和应用的需求。

● GPS轨迹点:用于表示移动物体的地理位置,通常包括经度、纬度、时间戳和可能的其他属性。

移动轨迹点:表示移动物体的位置,包括速度、方向和时间戳等。 停留点:标识物体在某个地点停留的点,通常包括停留时间、位置和时间戳。 事件点:用于标识轨迹路径上发生的特殊事件,如事故、加油、交通堵塞等。 路径分割点:标识轨迹路径上的断点,通常表示路径的分段或变化。 异常点: 表示与轨迹数据的正常模式不符的点,可能用于检测异常行为或事件。

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 图6

2. 线

在地图上,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线来表示各种信息和地理要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图线类型:

**1)轨迹线**

轨迹线用于表示物体的运动路径,例如货物的实时运输轨迹或车辆的行驶路线。

线的颜色: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样式来表示不同的轨迹,例如,红色表示拥堵,绿色表示畅通。 线粗细:轨迹线的线粗细可以根据轨迹点的属性或特征进行调整。粗线通常用于强调重要的部分或路径的变化,而细线可以用于表示一般路径。

**线方向:**轨迹线加上箭头,可表示初始位置到终点位置的行径方向。

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 图7

不同使用场景通常需要不同类型的线路规划

单线路规划:

场景:单一路径规划,通常用于导航或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最佳路径查找。 应用:驾驶导航应用、步行导航应用、公共交通导航应用等。

多目标路径规划:

场景:规划包含多个目的地或停靠点的路径,通常用于多站点配送或旅游规划。 应用:物流和送货路线规划、旅行路线规划、景点游览路线规划等。

循环路径规划:

场景:在一组地点之间规划一个循环路径,使得从起点经过所有地点后返回起点。 应用:邮递员问题、快递员的多点派送、循环赛事的路线规划等。

推荐对比线路规划:

场景:提供多个可选的路径,并比较它们的属性,例如时间、距离、交通状况等,以供用户选择。 应用:交通导航应用中的备选路径、旅行规划应用中的不同旅行路线比较等。

多车辆路线规划:

场景:规划多辆车辆的配送路线,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应用:物流和送货路线规划、快递公司配送路线规划、飞机航线规划等。

(2)弧线图

使用弧线连接地图上的不同点,表示关系或流动。用于展示迁移、交通流量、贸易关系等。

流向地图

用线条表示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运动或流向,用于展示物流路线、迁徙路径等。

● 线的弧度和曲线:考虑线的弧度,以使弧线图看起来更流畅和美观。可以使用贝塞尔曲线或其他曲线形状。

● 颜色和粗细:使用适当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类型的关系或连接,可以使用不同粗细的线条来区分弧线的重要性。

● 标签和注释:在弧线的两端或途中添加标签或注释,以解释关系或提供附加信息。这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数据。

● 交互性:允许用户与弧线图进行交互,例如悬停时显示更多信息,单击时查看详细信息等。

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 图8

**3**)绘制线

绘制线用于在地图上创建特定的图形、多边形或标记区域(如网点加盟合同范围围栏、派件范围围栏、终端围栏)。以下是设计绘制线的要点:

● 线的颜色和样式: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线颜色和样式,以便清晰地表示所绘制的图形或区域。

● 填充颜色和透明度:如果要填充绘制的区域,选择适当的填充颜色和透明度,以便区分不同区域并增强可视效果。

● 图形的精确性:使用绘制工具或地图编辑工具确保绘制的线条和区域具有准确的形状和大小。

● 标签信息:在绘制的区域上添加标签,显示有关该区域的信息,如名称、面积、人口等。

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 图9

3. ****

(1)区域着色地图

根据数据的量值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填充地图上的区域。用于展示各地区的统计数据。

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 图10

三、地图可视化图表

地图可视化图表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地图上,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发现模式和趋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图可视化图表类型:

1. 气泡图

气泡图在地图上显示不同位置的数据点,每个数据点用一个圆形气泡表示,气泡的大小通常表示某种属性的值,而颜色可以表示另一种属性。用于显示地理位置的多变量数据,如城市的人口和 GDP,可以帮助用户发现地理模式和趋势。

2. 蜂窝热力图

蜂窝地图将地理区域划分为单元格,并将数据可视化显示在每个单元格中。每个单元格的颜色、大小或填充表示相关数据的值。用于区域级别的数据可视化,如网点的件量分布等。

3. 弥散热力图

弥散热力图将数据点在地图上可视化为散点,然后使用颜色或透明度来表示点的密度,以显示数据的分布热度。用于显示数据点的密度分布,如城市中的犯罪热点、人群密集区等。

4. 区域热力图

区域热力图将数据分布可视化为平滑的热力图层,颜色深浅表示数据密度,通常使用核密度估计方法生成。用于显示区域内的数据密度分布,如城市的交通流量、地震分布等。

地图可视化设计分享 - 图11

地图可视化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数据表达和分析工具,在物流行业中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提高了物流操作的透明度和效率,还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地图可视化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为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