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百度文库会员体验框架升级
本项目将商业和用户两个视角相连接,由宏观至微观挖掘文库会员体系的价值可增长点,并通过设计手段实现文库会员体验框架升级,促进文库会员业务商业价值及用户价值双向提升。
商业视角看业务,识别价值提升空间
当我们探讨业务价值提升空间时,如果仅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往往会陷于片面细碎,无法系统解决问题,这时我们就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业务——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商业模式描述业务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以及获取价值,我们可以将商业模式画布的9个要素归为三个主要方面:业务本身的商业价值,将价值传递给用户的通路,以及我们业务价值要服务的目标人群。这三方面是业务开展的三个基础问题,也是业务价值提升的三个方向,下面从这三方面来分析文库会员业务现状。1.文库会员价值体系
A.文库会员和其它类型会员的区别
对市面上包含会员业务的互联网各类型头部产品会员权益进行分析,可以将会员产品归为两类,内容类和工具类。内容类会员权益主要围绕内容展开,提供会员专属刚需内容,并基于非会员内容扩展会员功能,价值即内容;而工具类会员则偏向服务化价值增值,围绕产品中用户核心行为进行场景扩展,价值的高低与权益的丰富度以及权益和场景的契合度紧密相连。B.会员价值体系优化方向
从当前的会员价值体系可以看到主要以内容类权益为核心,而其他类型权益相对单薄。结合分析,在价值扩展上,除了继续深耕内容,还应结合丰富的用户角色和多样场景挖掘基于内容的服务化价值权益,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一方面有助于会员用户可以更高频更长期地体验会员权益,一方面针对非会员也有更多会员价值触达机会。2.价值传递通路
价值传递通路的考察包含两个主要方面: 1)价值触达的通路数量;2)通路的价值传递效率。 在通路数量方面,当前价值触达方式单一,以被动购买为主,固定位置宣贯、活动营销为辅;在通路传递效率上,比较低效,被动购买为刚需不得不买,活动营销主要以价格优势进行宣贯,而固定位置宣贯方式单一,转化效果差。
3.目标人群细分
用户即商业模式核心,分析目标人群,可以看出用户价值是否得到充分挖掘,也可间接看出当前业务价值是否和用户诉求相匹配,有没有服务好我们的用户。从业务现状可以发现,当前会员业务从基础建设到活动运营主要以非会员用户为核心,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优惠吸引,而会员购后服务单薄,会员价值感弱,无法产生续费动机。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目标人群按会员生命周期、用户角色身份、用户付费能力进行了重新构建,挖掘单个付费用户付费潜力,提炼三个方面的用户价值,结合价值传递通路进行用户价值触达,提高价值传递效率、会员粘性,以达到促进用户长期付费的效果。
用户视角看体验, 从行业阶段看价值实现
从宏观商业视角,我们梳理了产品价值体系增值方向、价值传递通路触达方案以及业务目标人群细分体系,如何让新的系统发挥作用呢?我们通过微观的用户视角将上述价值落地。 实际上不管是商业视角还是用户视角,只是看问题的不同角度,从用户行为阶段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到价值实现过程。我们将用户行为划分为感知、决策、行动、重复行为、分享传播五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问题,通过设计进行解决。1. 感知阶段——重构框架,高效触达 感知阶段解决最重要的价值触达问题。我们对用户在文库中的行为进行了全链路分析,梳理了当前用户行为流程中价值实现的问题及会员价值触达机会点,发现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缺少高效的价值触点。换句话说,用户在感知阶段,无法感知到会员的价值。考虑到仅仅在现有框架基础上进行视觉层面优化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设计思路上希望通过重构核心场景页面框架,为价值触达提供空间。设计策略包含两个方面:1)阶梯式价值传递;2)组件化保持扩展性
1)阶梯式价值传递
价值传递是有主次的。我们想要吸引用户的信息很多,但空间有限,如果全部一次性放出来,就会造成用户认知负担,效果反而变差,因此我们采用阶梯式价值传递方式,根据不同情景规划主要触达模块,传递核心价值,并在用户行为路径上逐步传递价值,分段转化。 以PC会员收银台为例,优化前的收银台在模块上存在权益宣贯区重复、信息区隔琐碎的问题,使套餐的选择和支付行为受权益宣贯信息影响,核心价值不够凸显。针对这些问题,对结构的信息权重进行重新梳理:将导航与背景融合,缩减信息区块同时强化会员品牌感;增加价值传递卡片,承载核心转化价值点;将权益宣贯模块进行整合弱化,作为商品套餐决策的辅助信息;合并支付方式区块,降低信息区块数量的同时增加支付方式和支付信息的关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