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28 条帮助你全面思考的系统思维法则 - 简书
发布日期:2021.07.20

大多数人缺的不是思考能力,而是 “系统思维”,这是一种和“线性思维” 相对的思维方式。

关于 “系统思维” 有多种艰涩难懂的定义,简单说来,是一种解决 “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题的思维方法。

当你面对问题无从下手的时候,往往是因为缺少用于简化复杂世界,易于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工具。

从单一思维升级到多元思维。

28条帮助你全面思考的系统思维法则 - 图1

一般来说,缺乏系统思维能力的特征如下: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只看现象,不见本质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本位主义,局限思考

提升系统思维能力的一些原则:

为了在复杂的世界里自由遨游:

  1. 你需要把注意力从短期的事件上移开,看到更长期的行为和系统内在结构,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2.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3. 你需要恰当地划定系统的边界(这一点通常并不容易)
  4. 你需要考虑到多重限制性因素以及相对强弱
  5. 你需要理解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
  6. 你需要清晰地意识到 “有限理性”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它具有适应性、动态性、目的性,并可以自组织、自我保护与演进。

理解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有多层意思:

A:整体的作用 = 组成部分的集合 + 部分之间的连接和关系 + 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B:并非简单把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简单堆积在一起就能起到作用

例如,公司 = 人(组成部分)+ 组织(部分之间的连接和关系)+ 流程(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1. 系统中的很多连接是通过信息流进行运作的。信息使系统整合在一起,并对系统的运作产生重要影响。

没有信息流转的系统没有生命活力,信息流转越高效,系统反应越迅速,生命力越强。

  1. “功能”一词常用于非人类系统,而 “目标” 一词则用于人类系统。但它们之间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系统兼具人类和非人类要素。

冰箱是非人类系统,功能是用来有效存储食物、提供冷饮等。大学是人类系统,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1. 一个反馈回路就是一条闭合的因果关系链,从某一个存量出发,并根据存量当时的状况,经过一系列决策、规则、物理法则或者行动,影响到与存量相关的流量,继而又反过来改变了存量。

28条帮助你全面思考的系统思维法则 - 图2

一个互联网产品(例如 App),从设计、开发到投入使用,还需要接受用户的反馈意见,包括 App 采集到的用户使用数据,进一步完善产品。实现一个闭环。

  1. 在系统中,调节回路是保持平衡或达到特定目标的结构,也是稳定性和抵制变革的根源。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调节回路包括你的手机音量调节、火锅的温度调节等等。

在一个公司或者组织中,财务部门、监督部门和过程改进部门是 “调节回路”。

当你工作累了的时候,看一部电影或者出门散步,也是你的 “调节回路” 在起作用。

  1. 由反馈回路所传递的信息只能影响未来的行为。它不能足够快地发送一个信号,去修正由当前反馈所驱动的系统行为。哪怕是非物理性的信息,也需要时间反馈到系统之中。

28条帮助你全面思考的系统思维法则 - 图3

回忆一下我们冬天使用热水器洗澡的时候,当你觉得水有点烫,这时候你旋转调温按钮,调整的准确度依赖于你对该热水器的熟悉程度。对于不熟悉的热水器,很可能因为调节过头,因为时间的延迟性,导致这时候出来的水温低了,于是你又调高,如此反复几次,可能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温度。

  1. 在一个由存量维持的调节回路中,设定目标时,必须适当考虑补偿对存量有重要影响的流入和流出过程。否则,反馈过程将超出或低于存量的目标值。

这段话有些难懂,拿电商运营来说,运营部门和供应链部门互相制衡。运营部门希望库存多一些,这样可以避免在电商平台上断货影响店铺排名。而供应链采购部门则希望库存能够减少一些,以提高库存周转率。

运营部门通常都会制定销售计划,这个销售计划需要考虑诸如 “大促”、“特定节日”、“营销活动”,从而制定靠谱的销售计划,再向采购部门提出采购需求,而采购部门则要考虑物流、现有库存(存量)的数量以及其他因素制定采购计划。

双方都要避免出现断货(低于存量)或者积压(高于存量)情况出现。

  1. 系统的适应力如果形容一个物体,适应力指的是其在被按压或拉伸之后,能够恢复到原有形状、位置的能力;

如果形容一个人,适应力指的是他快速恢复的能力,包括力量、精神、幽默感或其他方面;

如果形容一个系统,适应力指的是系统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存在和运作的能力。与适应力相对的是脆弱性或刚性。

不能只是关注系统的生产率或稳定性,也要重视其适应力,即自我修复或复位的能力,战胜干扰、恢复机能的能力。

  1. 系统通常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具有塑造自身结构、生成新结构、学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能力。即使是非常复杂的自组织形式,也有可能产生于相对简单的组织规则。

基于一些简单的分形规则,使用计算机就可以生成各种精致、优美、复杂的类似蕨类植物的形状。同样,虽然单个受精卵细胞裂变、生长成人的过程非常复杂,但其中也可能包含一系列类似的、相对比较简单的几何规则。

蚂蚁军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单个的蚂蚁可能什么也干不了,但是蚁群可以完成复杂的蚁穴建造,以及粮食供应、家园防御等复杂工作。

  1. 层次性是系统的伟大发明,不只是因为它们使系统更加稳定和有适应力,而且因为它们减少了信息量,使得系统各部分更容易记录和跟进。

系统的层次性表明系统是自下而上进化的,上一层级的目的是服务于较低层级的目的的。

想象一下,有两家手机制造企业,一家制造手机的方式是所有的零部件按最小颗粒度存放,组装的时候,需要一个个装起来。另一家的方式是,把那些最小颗粒度的零部件组装成为一个半成品,这些半成品可以用在多个型号之中进行组装。

这两家企业哪一家效率更高?无疑是第二家,因为第二家在其中运用了层次原理。

正因为有了层次性,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产业链才有升级的可能。如今你只需要有钱有想法,就可以找到多家企业分别帮助你完成手机的设计方案、零部件的 Bom 采购、组装、物流、销售等工作。

不仅组织有层级,专业等级有层级,人类的认知也有层级。

企业的愿景是最高层级,往下可逐级分解为主题、目标、项目、需求等。

28条帮助你全面思考的系统思维法则 - 图4

  1. 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是动态系统有效运作的三个原因。促进或精心管理系统的这三种特性,可以增强其长期保持有效运作的能力,保持稳定。

这三种特性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在调整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对不同特性的影响。

例如层次越多,那么适应力可能会下降。

  1. 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每一种语言、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模型;所有的地图、统计数据、图书、数据库、方程式和计算机程序,也都是模型;包括我们头脑中认知和描述世界的方式,即心智模式,也是模型。

所有这些都不是真实的世界,永远也不可能是。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但实际上地球只是近似圆形。

模型的用处是用来简化复杂世界,便于人类理解和分析。

例如我们使用太阳系的恒星、行星之间的运动来类比原子核的结构。太阳系行星就是一个模型。

28条帮助你全面思考的系统思维法则 - 图5

  1. 我们的模型通常是与现实世界高度一致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星球上最为成功的一个物种的原因。

尤其是我们经由对周围世界的直接观察、深入体验所建立起来的心智模式,包括对自然、人和组织的认知,是非常复杂而精密的。

28条帮助你全面思考的系统思维法则 - 图6

  1. 然而,与第 15 点相反的是,我们的模型仍远远达不到能完整地描绘世界的程度。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经常会犯错误、会感到出乎意料的原因。

在同一时间里,我们的大脑只能跟踪少数几个变量。哪怕基于正确的假设,我们也经常会得出不合逻辑的结论;或者依据错误的假设,得出看似符合逻辑的结论。

例如,对于一个指数级增长过程所引发的增长量的变化,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惊讶;而对于复杂系统中的振荡,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凭直觉从容应对。

除了不能完整描绘世界之外,模型容易固化也是根本原因,复杂的世界一直在变化,但是模型如果没有变化,自然容易出错。

  1. 系统结构是行为的根源,而系统行为体现为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我们通常并不特别擅长理解关系的本质。在系统中,如果两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就可以用一条直线来表述,它们之间有着固定的比例。

例如,我在地里施了 10 磅肥料,就可以多收 2 斗谷物;如果施 20 磅肥料,收成将增加 4 斗,依此类推。

非线性关系是因与果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二者的关系只能用曲线或不规则的线来表示,不能用直线。

例如,如果我在地里施了 100 磅肥料,收成可增加 10 斗;如果施 200 磅肥料,收成也不会再增加了;如果施 300 磅,甚至出现减产。

为什么呢?因为土壤的有机质被破坏了,庄稼被 “烧” 死了。

从动物形体来看,体积的增长和体型并非保持线性关系。当一个人的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时候,体型并非是之前体型的按比例放大。

这很好理解,当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时候,人的下肢就会变得更粗并且长度不会增加,以此增加对身体的支撑。

当超出一定范围的时候,身体可能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垮。

如果一家公司仅仅依靠增加人手来提升整体产出,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出现天花板,甚至导致公司陷入混乱。此时解决方案只能是调整系统结构,包括调整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重组等等。

线性思考的特征:

(1)试图将一个复杂的事件、任务或问题简化处理,将其细分为一些更小的部分,并逐级细化、界定更为具体的原因,然后修补、解决局部的问题,来解决大的问题。这是还原论的做法。忽略了问题往往是多个部分之间的动态关系造成。

(2)每当出现一个问题,人们就主张或采取一种或少数几项对策或措施,认为只要采取了这些措施,就会有相应的结果,从而解决相应的问题,较少关注不确定性和各种可能性。

(3)认为过去有效的做法依然适用于未来,或者在某一处、某一种场景下有效的做法可以 “复制” 到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场景之中。

(4)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匀速的。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事物都是非线性发展。

(5)主要关注当下、眼前的信息,忽视或不太关注更长时间框架内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是人类的本性导致,认为眼前的才是最重要的。

(6)只看见事物的一部分,由此推断事物的整体。例如盲人摸象。

当然线性思考和系统性思考没有高下之分,都有各自适应的场景。不过由于大多数人习惯于线性思考,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不妨试试系统性思考。

线性思考的特征在于是静态地、机械地、片面地看待事物,而系统思考的特征在于动态地、协调地、全局地看待事物。

线性思考适用于常规的、熟悉的场景中,解决 “维持性” 问题。而系统性思考适用于非常规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场景中。

线性关系很容易理解:越多越好。线性方程组是可解的,因此广泛存在于各种教科书中。线性系统有一个重要的模块化属性,即你可以把它们拆分成一个个部件,然后重新组装起来。

非线性系统通常不可解,不能被拆分和拼装。非线性关系意味着身处其中的参与者可以随时改变游戏规则。变化的不确定性使得非线性关系难以被计算,但它也可以比线性系统产生出更为丰富多彩的行为。

请记住,我们的社会系统常态是非线性的。

  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的系统。如何划定系统的边界,取决于你的分析目的,也就是我们想问的问题。

28条帮助你全面思考的系统思维法则 - 图7

  1. 从某种程度上看,划定系统的边界需要较高的艺术性。请记住:边界是我们自己划定的,对于新的问题,出于不同的目的,可能需要并且应该对其进行重新考虑。

事实上,在面对每一个新任务时,都应该忘掉在上一次任务中行之有效的边界划分;而针对当前问题的需要,应创造性地划定最合适的边界。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为了有效地解决问题,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样,边界会成为人们大脑中无形的栅栏,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变化的。

  1. 一些行为科学家认为,我们甚至不能很好地解读自己所掌握的那些有限的信息。

A:我们会对风险做出错误的估计,将其中一些事情的危害程度估计得过高,或者轻视其他一些事情的危险性。

B:我们也容易过度夸大当下状况的重要性,对眼前的经验非常重视,而未对过去给予足够的重视。

C:我们会更加关注当前的事件,而对一些长期的行为不那么关心。对于未来的价值,我们会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打一些折扣,这些价值判断会受到经济或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D:对于所有输入的信号,我们不能正确地评估它们的重要性。我们不会全盘接受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符合我们心智模式的所有信息。

  1. 要想改变行为,首先要跳出你所在系统中固有的位置,抛弃当时观察到的有限的信息,力求看到系统整体的状况。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可以重构信息流、目标、激励或限制因素,从而使分割的、有限的、理性的行动累加起来,产生每个人都期盼的结果。

信息流的缺失是系统功能不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增加或恢复信息可能是一个强有力的干预方法。

信息流确实会导致系统的信息熵值增加,从而导致系统的无序度增加或者是混乱度。

一家公司如果没有可靠的外部信息来源,可能会做出错误判断。如果内部不能做到信息同步,则会出现目标和理解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体效率。

  1. 自组织是系统具有最高适应力的表现形式。一个能够自我进化的系统,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来适应各种变化,以维持生存。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但它可以被想象,并在人们的脑海中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系统不可以被控制,但它们可以被设计和重构。

未来即使可以预测,但因为 “预测的结果” 会影响社会系统的变化,从而又导致 “预测的结果” 失效。

例如,马克思的 “资本论” 列出了资本主义的问题,预测了资本主义的死亡。西方的资本家们对此做出了改变,从而使资本主义持续下去。

  1. 心智上的灵活性,是你在充满了各种灵活的系统中生存的必要条件;这包括愿意重新划定系统的边界、注意到系统转换到一种新模式,以及知道如何重新设计系统结构的能力等。

系统世界的生存法则

A:跟上系统的节拍

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公司也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你需要跟上公司发展的节奏,你必须让自己的能力能跟得上公司发展的能力要求。

B:把你的心智模式视觉化整理出来

心智模式,也可以称为心智模型,或者思维模式,思维框架等等。试着用整理成文字,图表,思维导图。看看自己是否具备多元思维。

C:分享信息前用批判性思维去过滤一遍

这个信息来源靠谱吗?

有没有相反的观点?

……

D:谨慎地使用语言,并用系统的概念去丰富语言

使用某个概念的时候,要清楚它的定义,不要使用模糊的概念。

例如:

了解,熟悉,掌握,精通,这些词用来定义一个人的能力等级,相当于用一个模糊的概念去试图定义另一个概念,怎么能做到。

试着把这些词换成行为来定义,诸如” 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评价” 是不是更为准确?

E:关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

大多数人往往是通过事物的难易度来决定某件事情做不做,而不是重要性。

为什么创新是极少数人能够做到?因为创新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大多数人遇到困难和阻碍就想绕过去。

但是往往正确的事情都很难(很难的事情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事情)。

F:为反馈系统制定带有反馈功能的政策

反馈系统,例如过程改进组织,复盘机制等,都是反馈系统。要有对应的政策能够激励,监督反馈系统的有效运作。

G:追求整体利益

进化论演化论也好,都证明了只有追求整体利益的个体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H:保持谦逊,做一名学习者

终身学习,不是吗?

I:扩展时间的范围

人们总是关注小时间尺度发生的事情,关心眼前利益,而忽略长期收益,例如学习。

《系统之美》

《 系统化思维导论(银年纪念版)》

《一般系统论》

《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