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健康心理学专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

【1】为什么我们会意志力薄弱?

这本书号称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心理学课程,作者是健康心理学专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他擅长帮助人们管理压力,通过正确的引导,把人的行为引向成功,很多朋友现在是知道怎么做事,也知道该做什么,但就是无法管控自己。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管理自己的技巧。通过建立自我意识,从而走向成功,毕竟在成功的道路上,别人对你只能是帮助,人家伸出手来只能拉你一把,但如果你自己的手伸不出来,一切也都是白搭。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意志力薄弱,老齐也经常有这个痛苦,觉得很多事,明知道该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到,控制脾气,控制情绪上都有明显不足。但其实这本书会告诉我们,自控其实只是暂时的,力不从心和失控才是常态。人和人之间的差距,都会在自控力上体现出来。

意志力是一门科学,他汇集了心理学,经济学, 神经学,医学领域的很多内容,改变旧习惯,培养新的好习惯,也是有策略和方法的,并不是简单强制自己做不愿意的事情。在斯坦福讲课的时候,作者做了个统计,学过这么课之后,84%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意志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础,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力存在问题,这才是自控的关键,很多人之所以控制不住自己,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过分的使用意志力,来干扰自己,最后造成意志力崩溃。比如一些减肥的人,明明就是个吃货,却天天逼着自己节食,终有一天放弃了,然后猛吃一顿,体重反弹,甚至比原来更胖了。

一、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意志力?

大家可能有很多自己的理解,比如香烟,美食,赖床,懒惰等等,你对这些东西说不的能力,就属于意志力,作者讲,我要做,和我不要是自控力的两种表现,但他们不是全部,还有第三种力量, 那就是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比如面对巧克力蛋糕,奶油冰淇淋,美酒佳肴,你可能想说,我要得到这些,但其实你真正想要的可能是变得身材健硕和苗条,只有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才能遏制一时冲动的杂念,所以第一个概念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放大自己我想要的力量。

人类为什么需要自控,主要是因为我们是群居动物,需要社会协作,这在几万年前就已经决定了,一直以来人类都是在抱团生活,进行互助合作,适应环境,这样就经常出现,你的深层次想法,和本能需求不统一的情况,比如你肯定是想一次吃个饱的,但理性告诉你,明天不一定能再摘到果子,所以得把食物储蓄起来。面对野兽你是胆怯的,但为了部落你也必须拿起武器去战斗。而这些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流更紧密了,所以其实更需要自控力。

大脑里有一块前额皮质,他的作用就是让你做更难的事,如果坐在沙发上比较容易,他就会让你站起来运动,他也分成三个区域,分别就对应我们刚才所说的,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做三种力量,

作者举了一个铁路工人盖奇的例子,说他原本是一个意志力坚定的人,但却在一场事故中前额皮质受损,随后他的性情大变,他总是对别人发脾气,极少顺从,也失去了耐心,大部分人虽然不必担心,发生盖奇一样的事故,但是醉酒,缺觉,分心也都会影响到前额皮质。从而影响你的意志力。

很多事情,其实都在社会发展中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比如我们爱吃甜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基因决定的,那时候由于食物匮乏,所以摄入更多的脂肪,能够让我们活的更长久,拥有更强大抵御饥饿的能力,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到处都是糖果,快餐,垃圾食品,人类面临的问题不再是饥饿,而变成了肥胖。但由于发展的太快,食物短缺到食物过剩,一共也就1-2百年的时间,所以我们的身体还没来得及进化,这让我们仍然对甜食非常感兴趣。于是我们只能通过自控力,去提醒自己远离这些糖果。神经学家认为,我们身体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本能的,肆意妄为的,另一个则是克服冲动,深谋远虑的,他们总是在我们的身体中干仗。

有人说原始冲动能不能被抹去?只保留一个自我,作者说,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医学上曾经研究过失去本能的人,一个人曾经在癫痫手术中伤了中脑,然后他就无法感受恐惧和厌恶了,结果他每次吃饭都会吃到吐才会罢休。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了本能的欲望,你也就会变得沮丧,没有了恐惧,你就没办法保护自己,远离伤害,我们要学会用意志力控制这些本能,而不是将他们拿开。老齐也多说一句,如果你真的变得没有欲望了,那基本也就是得了抑郁症,觉得什么都没意思,离跳楼也就不远了。所以好的欲望,是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幸福的,有点期待,有点兴奋,有点想要而暂时得不到的,这才能有生活的动力。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养成需要等待的习惯,不能要什么给什么,那样孩子反而不会幸福,也不懂珍惜,极容易走上邪路。

人类拥有自我意识,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其实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做,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在做事之前想清楚,就是传说中的三思而后行,这也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如果没有了自我意识,自控系统将变得毫无作用,换句话说,你必须得意识到自己要有自控力,否则意志力就不会启动,简单举个例子,你得切实感觉到吸烟有害健康了,才会主动控制吸烟的数量。如果你本身觉得吸烟没什么不好,就会玩命的抽。这点在网瘾上体现的更明显,孩子一般根本意识不到网瘾的危害,所以他们根本不想有节制。这就属于没有自我意志,那就只能滑向深渊,父母必须得靠外力才能打破这种趋势。

现代社会,诱惑巨大,有统计显示,一个人每天做出的跟食物有关的决定,就高达227个,所以各种刺激几乎无时无刻都在冲击我们的自控力,让我们做出选择。就比如当下,你是继续听老齐读书,还是去打一盘游戏,刷一刷抖音,又或者再加一会班,去健身锻炼,每时每刻这种选择太多了,而注意力分散的人,更容易向诱惑屈服,很多人都说自己有选择恐惧症,其实就是注意力分散的结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么只要有人一诱惑就会被别人带节奏。比如超市里闲逛的人,更容易被促销员诱惑,买了一些本不需要的东西。男人购物通常直奔主题,而女人所谓的逛街,经常漫无目的,他也不知道要买什么,但每次都能买回一大堆东西。所以当你不知道该怎么选,不知道想要什么的时候,你就要小心冲动消费了。这种事在投资里也很适用,你不知道该怎么投资,不知道该买什么股票,这时候旁边一个人随便说一个股票,并信誓旦旦告诉你,他有内幕,你很可能就深信不疑。相反像老齐这种,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的策略的人,这些理财顾问,基金销售,荐股的骗子,基本都会绕着我走。

早年间在中关村买电脑,也是如此,对于电脑了解不是很清楚的人,本来自己有张配置清单,结果被无良商家忽悠,一会让你换个显卡,一会换个内存,加了好多的钱,结果买到了一堆垃圾。

那这个事怎么破呢?就是必须要加强自我意识,最好提前做好一切准备,比如你要想晚上去健身,就要把运动服放到背包里,否则你晚上一定会找借口,没带装备而放弃。如果你要想读书,就要把这个决定告诉你身边的人,让他们提醒你,监督你。比如每天晚上8-9点读书一小时,如果错过一天,就做100个俯卧撑,以示惩罚。如果你的目标不说出来,就一定会有各种借口,最终结果就是放弃掉了。
作者提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经常做做总结,把你的决定记录下来,然后在结束的时候,分析一下,哪些有利于目标实现,哪些消磨了你的意志,只要你坚持记录,你就会逐渐增强意志力,走向正确的方向。

比如有一个人,他有一个查收邮件的习惯,总是不断的翻阅邮件,如果没有翻看消息,他就会感到不安,这让他耽误了大量的时间,他想改变这个现实,那么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2】通过冥想训练!提升自控力


昨天我们说到了一个人,有查收邮件的癖好,他不翻阅邮件就会感受不安,他就用了我们昨天说到的方法,在一周结束的时候,好好的想了一想,到底有什么邮件是非看不可的,不看这些邮件又会怎么样,结果他发现,好像查看这些邮件并没什么卵用,只是好像挠痒痒一样,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查阅邮件的行为,只是为了缓解不安,而没有任何必要性和实际用途,而且还是越挠越痒,反而增强了那种不安的冲动,想明白这些,他就很容易启动自控力,下次再想看邮件的时候,他就会说服自己,反正也没什么用,那就尽量不看了。

神经学的专家发现,人脑就像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学生,对经验有着超乎想象的反应,如果你每天让他学数学,他就会越来越擅长数学,而你让他变得忧虑,他就会越来越忧虑,所以我们总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成功者在一起,思维也逐渐会转变成成功者思维,相反如果你跟失败者在一起,天天接受负面情绪的熏陶,那么最后就是越来越悲观,越来越消极,有一句话叫做,再穷也要穷到富人堆里去就是这个道理。他会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训练你的大脑**所以远离父母的思想和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

1、通过大脑的训练可以增强自控力,

你可以在家里布满陷阱,来挑战我不要意志力,比如你可以在放袜子的抽屉里,放块巧克力,在锻炼用的自行车旁边放一杯酒,你还可以把暗恋对象的照片放在冰箱上,这就是提醒自己,我要减肥,我要帅气,不要长胖。还可以挑战我要做的障碍,要求随时随地做一些锻炼。

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冥想训练,比如双腿盘膝,安静坐好,闭上眼睛,挺直腰板,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你的呼吸上,默默的念着呼吸两个字,同时完成呼吸的动作。什么都不要想,只想呼吸,每天锻炼5分钟就可以,习惯成自然之后锻炼10-15分钟,对你的意志力很有帮助,有利于你在工作生活中,极大的提高注意力。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在冥想中也会感觉心浮气躁,非常糟糕。事实上越是这样,才越应该加强冥想训练,说明你平常生活中,极容易分心。无法集中精力,有个叫安德鲁的工程师就是这样,一开始他几乎放弃,后来在作者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最后突然发现了自己的改变,能够在垃圾食品面前,抵御住诱惑了,也能不去在意那些刻薄的批评,工作中也是注意力越来越集中。老齐提醒大家注意,冥想不是什么都不想,而是让你不要分心,他并不是没有作用,而是锻炼你的注意力。抵御周围的诱惑。你越是坚持不下来,那么通过训练之后,作用就会越大。**(当欲望来临的时候、短暂的冥想,思考这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那么有人问了,冥想多久会有效果呢,研究发现,经过3小时的冥想训练,注意力和自控力就会大幅提高,11小时过后,就已经能够观察到大脑的变化,所以大家如果要是觉得始终无法集中注意力去读书,
可以每天5分钟,去做做冥想练习,大概坚持几周时间,就会感觉到明显的进步,持续11个小时,也就660分钟,大概也就是3个月左右。你就能改变大脑了。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也没什么坏处,即使没用,每天也就浪费掉5分钟而已。所以老齐劝大家,今天马上就开始,听完语音,找个地方就训练冥想,只关注呼吸。

当你在抵御诱惑的时候,其实是非常艰难的,想抽烟,又故意忍住不抽这会让你百爪挠心,这是你身体内部在发生激烈的战斗,有时欲望会占据上风,有时理智会占据上风,老齐见过一个人,每天他要控制吸烟数量,故意把烟丢在车里,不带回家里,但是晚上实在忍不住了,深更半夜又出来到停车场取烟,抽完了之后,才返回家中。所以自控力并不是万能的,他跟你的心里和生理都息息相关,只有大脑和身体同时作用的瞬间,你才有力量克服冲动,比如当你走在丛林里,突然看到一只老虎,这时候生理系统就会拉响警报,让你肾上腺释放荷尔蒙,脂肪和糖也会进入你的血管和肝脏,心血管开足马力,随时准备战斗和逃命,而大脑中的反应,跟身体基本一致,那就是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老虎身上,而不会对任何事情分心。这就是应激反应,他会通过本能,影响到你的身体状态。老虎对你有害,威胁你的生命,你可以马上逃离,但在现代社会,你就没那么幸运了,面对很多慢性有害物质,你的反应就没那么应激了,比如看到奶油蛋糕。大脑中的多巴胺,会告诉你这就是你想要的,要尽快吃掉他。而你的身体,则会在此时立刻降低糖分,以便你能摄入更多的糖,进入身体。但是此时你的意志力,也会跳出来,跟天性做斗争,他会告诉你,吃掉奶油蛋糕,会影响你的长期目标,威胁你的健康。

老虎的伤害是直接的马上的,而奶油蛋糕的伤害是累加的缓慢的,所以对待老虎,你会一心一意,但对待奶油蛋糕,你就犹豫了,你不可能摧毁这个欲望,即使得了糖尿病,这个欲望也不会消失。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对抗这种慢性的威胁呢?
作者说,我们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也就是,你必须先意识到这种冲突发生了,然后明确自己的目标,最后才能实现自控。**比如有些女孩,也是喜欢吃的,但相比美食,他们更喜欢穿上漂亮的衣服,保持自己美女的形象,所以后者的痛点更大,这就让他们的饮食有所节制。产生了强大的自控力,而那些胖女孩,通常都是长得不怎么好看的,即使瘦下来,似乎也很难变成女神,于是痛点就没那么强烈。在吃和运动上的自控力自然也就不足。

2、三思而后行,和应激反应一样都是从大脑开始的,

他的目的是让你进入平静的状态,而不是简单的按兵不动,让你的大脑能够跟上你的行动,而不至于冲动行事,那句话怎么说的,冲动是魔鬼。比如两个人过激对骂,然后就动手打架,都想泄愤,但是如果你的大脑稍微动一下就应该知道,我打赢了他,把它脑袋打开花,结果就是我得带他看病去,自己还得被行政甚至刑事处罚,又搭钱又搭功夫,而如果我打输了,那么就更惨了,对方得带我看病,弄不好得在病床上躺好久。所以老齐总是说,打架是最二的事,打赢了进监狱,打输了住医院。如果有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你还不如练练擒拿,别伤害对方,用反关节制服对方,逼他服软,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人们感受压力的时候,不光心理上,其实身体上也是会有变化的,心率升高就是明显的表现,这时候如果自控力强的人,会主动的缓解自我压力,控制冲动行为,心率变异度就会升高,当你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这种意念,让你恢复平静。

作者讲心率变异度是一个很好地指标,他通过观察这个,就知道到底谁能够抵御诱惑。一个要戒酒的人,看到酒之后,心率变异度升高,那么他可能会坚持原则,拒绝喝酒,相反,他的心率变异度降低,那么他可能就会坐到酒桌上。

作者说,一些东西会改变你的心率变异度,比如长期的疾病,就会消耗你的意志储备,长期的焦虑,愤怒,甚至失败和孤独,都会让你调动心率变异度的能力不断的下降。而坚持锻炼,良好的睡眠,健康饮食,阅读等等好习惯,则是为你的身体储备了更多的意志力。或者我们之前讲到的冥想,每分钟呼吸4次,也就是15秒一次,这也有助于你减压。

有个心理学家,对6名男性和18名女性做了个实验,经过2个月治疗,这些人的抗干扰能力明显提高,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吸烟喝酒甚至咖啡因摄入都明显降低,垃圾食品吃的就更少了。不怎么看电视了,更愿意看书,学习和工作效率都提高了,甚至连约会都不会迟到了,有人要问了,这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到底服用了什么样的药物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3】睡觉也能锻炼!压力是意志力的死敌


昨天我们说到了,有一个心理学家给一组人治疗了2个月,让他们的注意力和意志力明显提升。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神奇的药物,只是他们每个人得到了一张高档建设房的免费会员卡,研究人员鼓励他们合理利用健身资源,一开始这些人每周去一次,但是很快,在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他们每周能去3次,事实证明,自控力的良药竟然是锻炼,而且几乎是立竿见影,15分钟的跑步机,就能降低巧克力对于节食者的诱惑,长期坚持锻炼,效果更佳显著,不仅能够缓解日常压力,还能像百忧解一样,对抗抑郁。

锻炼还能显著提高,心率变异度的基准线,从而改善自控力的生物基础。也就是说坚持锻炼,会让你变成一个天生就很有自控力的人。想想还真是,老齐认识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反倒是失败者,很少运动。你要锻炼多久,这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开始和可持续,如果你的目标连一周都坚持不下来,那就毫无意义,比如你可以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开始,散步,跳舞,打球,瑜伽,游泳。先从5分钟开始,再扩展到10分钟,20分钟,甚至1小时。

如果你实在觉得锻炼太累,太枯燥,下面这个你一定喜欢,那就是睡觉,如果睡眠不足6小时,那么你可能就很难保证意志力充沛,长期睡眠不足,更容易让你感到压力,萌生欲望, 受到诱惑。还会很难控制情绪,也无法集中注意力。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吸收葡萄糖,而葡萄糖恰恰是能量主要的存储方式,当你疲惫的时候,就是能量不足,由于你的身体和大脑急需能量,所以你就开始想吃甜食,并摄取大量的咖啡因,即便如此,你也仍然无法获得充沛的能量,自控是需要脑力的,而你现在的脑力已经被消耗干净了。我们看到电视里一般审犯人都用这一招,不能打不能骂,但就是耗着你,把你耗到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候,再出手询问。

这些问题都不是真正的大问题,只要你好好睡上一觉,前额皮质就会回复如初,所以当你特别累的时候,就别看书了,还是赶紧休息吧,在状态变好之后,再把学习的任务补回来,这样效率会比较高。有的时候特别困,小憩一会,也许10-20分钟,就能帮你集中注意力。

作者有一个学生,每天脾气很暴躁,白天工作也是无精打采,作者给他制定计划,每天11点前关掉电视和电脑必须上床,结果他几周的时间,就有了明显改变,还戒掉了含有咖啡因的无糖苏打水和外带快餐。

1、自控力需要大量能量,长时间的自控,就像慢性压力一样,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大患病风险,

意志力过强会有害身体健康,注意这可能跟之前提法不一样,之前说的是适当的意志力有益健康,而意志力过量,就变得有害了,所以这是辩证的统一,所以我们希望大家有一定的自控力,但不希望滥用自控力,没必要非得让自己活得像个圣人一样。那样反而不利于你的身心健康。有些事该逃避就逃避,比如怕自己吃巧克力,得上糖尿病,就尽量不买,而不是把它买回来摆在床头,让他天天诱惑你。投资也是如此,知道自己容易被情绪感染,那就做好计划少看行情,天天去看行情,还总到股市去跟散户们交流,然后非得说我要出淤泥而不染,那就是纯粹的有病,搞不好你就会精神分裂了。所以当你感觉压力很大的时候,就尽量放松,也许睡个好觉是个不错的方法。

2、科学告诉我们压力是意志力的死敌,

我们平常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比如逼着自己节食,逼着自己运动,或者让别人监督自己努力学习,这些都会让我们产生压力,这些方法短期内可能奏效,但是他也在消耗你的意志力,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并不好说。哪天你的意志力透支了,压力就会摧垮你的计划。压力是让你做出应激反应,而自控力是三思而后行得到的结果。一个是本能,一个需要建立思考,与长久目标取得一致。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管理我们的压力,让他成为提高意志力必要的组成部分。

意志力是一种可以不断进化的能力,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本能,但是如果陷入压力或者抑郁,大脑和身体就会不协调,意志力也就会受到影响。美国科学家发现,一旦美国出现重大变故,比如2001年的911,或者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饮酒,吸烟,甚至吸毒的比例就会骤然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垃圾食品。还有科学家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美国人平均的睡眠相比60年代减少了2个小时,而肥胖率却大幅上升了。睡眠时间,和肥胖率走出了负相关额走势。

老齐多说一句,大家不要总是看轻别人,认为某人是个没有意志力的废物,也许他只是因为没有在正确的身体状态之上,一旦用正确的方法调整了状态,他也可以生活的很健康。拥有自控的人生。举个例子,很多人都说,一看书就困,老齐躺在床上看书,或者晚上11点才看书, 我也困,也没有意志力,所以这肯定是错误的方法,正确的姿势是,在你精力旺盛的时候,比如早上8点提前到办公室,或者下午5点,在办公室里坐一会,又或者晚上8点,晚餐过后,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笔记本和电脑,一边读书一边用笔记录心得,这样就能克服掉看书就困的毛病了。

现在高中校园里,经常能看到好多学生面容憔悴,昏昏欲睡,不停地靠咖啡因和甜食给自己续命,大学校园里,通常在考试之前的一周也能发生这种情况。大家不停的开夜车。然后上午赖床不起。但其实恰恰错了,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其实早晨的意志力最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志力逐渐减退。下班之后,意志力其实已经相当薄弱了。所以真正自律的人,一般都是早上晨跑,而作秀的才会下班去健身房。所以一个人是否优秀,就要看他能不能适应人体的机能,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意志力最强的时候进行。比如老齐,每天早上写文章的效率就要比晚上高很多,每天早上1小时,肯定够用。而如果晚上要提前写,可能会拖到1个半小时,甚至2个小时。

3、自控力会随着时间的消逝,逐渐丧失殆尽,一旦时间过长,注意力就会分散,有时候往往适得其反,

比如控制情绪可能导致情绪失控,从而抑郁,节食减肥,很可能会出现报复性反弹。每次短期成功的自控之后,人们就会变得更加虚弱。于是心理学家就做了一个有趣的假设,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样,他是有极限的,它被使用后就会逐渐疲惫,如果你不让肌肉休息,他就会完全丧失力量。就像踢球的时候,体力丧失到极限,腿部会抽筋一样。所以自控力很可能导致完全失控。那么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呢?

其实就跟我们训练肌肉是一个道理,提高自控力也需要反复的压力训练,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最重要的时间,放在意志力最强的时间进行,比如之前我们讲过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他就在早上起来泡澡,在浴缸里处理全天最重要事情。很多老板也是这么做的,早餐时间,他们一般会处理邮件,甚至有些大公司,还保留了晨会的习惯,比如京东和百度,早上起来高管要开晨会,汇报各项目进展。作者也举了个例子,苏珊上班前就开始筹划公司的运营问题,他认为这是他意志力最强的时候。

其次,关注自己的能量变化,科学家发现,血糖含量下降后,意志力就会变差,如果补充含糖的柠檬水就会恢复一定的意志力,而如果用人工调味的安慰剂柠檬水,则受试者的意志力就继续减弱。低血糖的人更容易默守陈规,有时候一块糖就能让他们进入最好的状态。原来在老齐有一个习惯,在工位上会放一盒水果糖,价格很便宜。主要就是给过来谈事的同事们准备的,他们过来有意无意的就会拨开一块糖放到嘴里,然后所有人的态度就会变得非常平和稳定,大家都很友善了。所以这个小技巧,大家也可以试试,特别是那些不善跟别人打交道的朋友。

4、有意识的在重大决策之前,补充自己的能量,

有经济学家做测试,是明天拿到120美元,还是一个月后拿到450美元,这是一个你是否愿意延迟享乐的问题,马上拿到钱的欲望更强烈,经济学家发现,血糖含量低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及时享乐,而补充了含糖的苏打水后,血糖升高,调查结果就开始倾向于延迟享乐,得到更多的钱。这个结果表明一旦我们的大脑判断,未来的能量足够用的时候,他就会为自控力提供更多的能量。所以我们要尽量选择在最清醒,最舒适的时候做出理性的决策,而不要在饥饿疲惫,或者倍感压力的情况下做决策。

【4】意志力也需要能量的补充!


昨天我们说到了,不要完全拒绝零食,特别在你饥饿难耐的时候,如果此时你不补充食物,大脑就会自动视为食物短缺,他就会减少自控力的能量供应,于是大脑中的血糖含量就会降低,如果用投资的定义来说,在资源不足的时候,大脑倾向于短期,而在资源充足的时候,大脑才会做长期的打算。所以古人讲,仓禀实而知礼节,你在饥饿的状态下,无法做出长远的规划,这个理论,跟我们之前讲的稀缺那本书也是吻合的,在稀缺状态下,会影响我们的心智,让我们不能从更大的格局上去思考。之前有这么一个电视节目,让一些大老板,大富豪去干普通员工的工作,比如推销,比如在公司最底层打工,而生活状况也完全真实的去模拟,看他们会不会做的比普通员工更好。结果很让人失望,这些大老板做的其实很一般,别看他们演讲的时候格局都很高,但是遇到具体的工作,一样做的很糟糕。他们也没有表现出更高的格局,每天也会在具体的事情里面打转,一段时间后,这些人都放弃了这样的体验,他们的感觉就是,当每天忙碌的没有余闲的时候,是不可能去规划未来的。当你每天要为生存奔波的时候,你很难去学习,去转型。每月赚的钱连交房租都不够,自然也就没有投资的基础。这个节目给老齐的感悟就是,人的成功,有他的必然性,更有偶然性,在某些特定的时间段,有些人创造了短暂的富足,而这些成功的大富豪们,把握住了这样的机会,在恰当的时间,进行了必要的努力,将人生导向了成功,而绝大部分人,则没有把握住这些短暂的机会,所以总是挣扎在贫困线上。

所以,作者的观点是,对糖分来说,适量就好,不要一味拒绝,也不要高度依赖,太多和太少,都不利于我们的自控力,如果得了糖尿病,可能会更麻烦,这代表你身体中的含糖量很高,但却没有多少能量可用。所以心理健康,首先要做到身体健康。保持健康饮食,让血糖稳定。不暴饮暴食也不故意节食。这对于你的自控力将有很大的帮助。有些人缺乏自控力,其实是身体健康先出现了问题。

1、意志力也是可以训练的,就像训练我们的肌肉一样,

我们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进行训练,比如清理衣柜,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第一周把衣服都叠好,摆放整齐,第二周扔掉旧衣服,第三周重新调整衣柜的布局。总之就是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把目标定的太高,重要的是开始行动,而不是一次就把自己吃到吐。老齐也总告诉大家,读书的时候,哪怕你一天只看5页,也要先把他启动起来。而不要好高骛远,说我从今天开始,要一周看完一本书,对于好几年没看过书的你来说很不现实,经常是第一周就无法完成任务。然后看书就彻底搁浅了。

所以我们要想养成好习惯,必须先从小事开始,老话讲,勿以善小而不为,科学家做了一组测试,让一些恋爱男女加入实验,让他们做的事很简单,第一组是用非惯用手吃饭,刷牙和开门,而第二组则被要求必须说好的,也就是给对方以肯定的答复,第三组不做任何要求,结果两周后,前两组测试者的暴力倾向明显降低,第三组毫无变化。这个实验表明,我们有意的控制着一些小的行为,对于那些没有刻意去做的情绪,也有好的影响。意志力的提升是全方位的。通过每一次的意志力肌肉训练,会让你习惯于在自控力的掌握之下。就好比你把腿部的力量练强大之后,无论是跑,跳,或者是足球篮球,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的建议是,有事没事的,通过一些小事情,增强自己的意志力肌肉,闲了制忙了用,改变一些自己的坏习惯,其实也是挺好的事。比如有个人叫做吉姆,他就爱吃糖,什么糖都喜欢吃,于是他就做了一个小的锻炼,他决定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装上满满一罐子糖,都是他最爱吃的糖果,这样每次进出他都能看到这个。但是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别的糖可以吃,但绝对不能吃罐子里的糖,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自控力肌肉。

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周以后,他觉得克制自己吃糖的欲望变得简单多了。然后他把办公室也摆上这种糖罐子,慢慢的他开始完全改变,看到糖果也没那么想吃了,所以改变一个旧的习惯,一定要先从最简单的方法入手训练,而不是定一个过高的目标。

作者说,科学上发现,人类的意志力是有极限的,但是有一个问题还没有明确,那就是我们到底是因为没有力量还是没有了意志。比如在常识中我们认为,跑马拉松的时候,你已经筋疲力尽了,这就是肌肉已经用光了能量储备,无法获得氧气,也无法代谢的反应,但后来也有运动医学教授认为,运动疲劳的原因,或许不是肌肉,而是大脑中过度的保护机制发挥了作用,他好像一个身体的管理者,为了保护你的健康,有意让这一切放慢速度。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也就是说,当你觉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其实你还远远没有达到身体的极限,疲惫可能不是一种身体反应,而是一种感觉和情绪,疲惫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不能继续了,他只不过是大脑想让我们停下来,不要把他的能力都耗光了而已。

而自控力的极限跟身体的极限其实是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总在意志力真正耗尽之前,就已经感到无法坚持了。老齐给您翻译下,作者仍然承认自控力绝不是无限的,但是也必须知道,我们的意志力要比想象和感觉到的多的多。老齐上学的时候有个体会,当你跑步跑到极限的时候,已经坚持不下去了,突然有个美女给你鼓劲,顿时就体能暴增。依然可以再度冲刺,这也就是为什么运动队比赛,都爱弄一堆美女啦啦队的缘故,有美女在场边加油,容易取得更好的状态突破极限。还有足球队的老板,会在开赛之前,许下几百万的赢球奖金,这都是希望通过精神的力量,突破体能上限,也算是一种精神兴奋剂吧。

2、所以,当你觉得已经无法再坚持的时候,不妨再给自己一点刺激试试?

给自己增加动力,你可以闭上眼想象一下,自己坚持下去之后的样子。你会获得健康,自由,财富,爱情,把这些梦想放大到极致。另外,你还要想到责任,比如坚持下去,会给父母一个更加安稳的晚年,给团队带来更好的业绩,给孩子一个有希望的未来,这些责任也会成为你的动力。第三,想想你的进步,想想你通过意志力的锻炼取得的成绩。看到自己进步和收获,这也会为你继续坚持提供动力。

有一个母亲,生了对双胞胎,结果就每天心力交瘁,他也想当个好家长,但是当发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还是会情绪失控,冲他们大喊大叫。这个妈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不想这样,也讨厌失控的自己,他想改变这一切。于是他就想,把当个好家长的目标,变成当个好家长的过程,尽量不对孩子大喊大叫,也就是不对自己大喊大叫。慢慢的他找到了其中的乐趣,其实生活中,我们的情绪全部都发射在了镜子上,你越是愤怒,反射回来的也是愤怒,你变得友善了,返回的情绪也就友善了,那么问题来了,你想怎么跟自己说话呢?你想别人对你大喊大叫吗?其实答案不言自明。这些东西想清楚了,再辅以情绪的训练,其实也就不困难了。比如你可以先从一天开始,定个小目标,今天我绝不冲任何人发火。甚至我们讲马云的时候,也提到过,他有一个止语的训练,也就是在一段时间内,马云会保持不说话。这也是训练控制情绪的好办法。慢慢的你会发现,控制情绪没那么难了。还是我们之前所讲的,开始很重要。比如你试试看,一天不说话,能不能做到。哪怕半天都可以。

但在现代社会中,意志力和自控力正在逐渐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失去耐心。变得短视,甚至寅吃牟粮饮鸩止渴,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5】不要滥用意志力!那样只能适得其反


昨天说到了现代社会大家越来越没有耐心,有过这么一个研究叫做树林游戏,说玩家们拥有一个木材厂,这里有500亩树林,每年10%的速度生长,而玩家们却每年要砍掉100亩树林获利,这个题不用想也知道,让树林自然生长,肯定是最佳赚钱途径,因为会叠加上复利,而每年砍掉20%,只会让资产越来越少。但是,要选择长远收益,需要所有人保持强大的自控力和协调性。在这个游戏中,暴露出来更大的问题是,在意志力消耗之后,大家这种协调性和短视的态度更加的明显,反而没有过多消耗意志力的团队,消耗树林的速度更慢,协调性也更好。

其实这种事,不做实验我们也能知道,大量的自然风光被破坏,其实都是鼠目寸光的结果,这本就是人类的天性,更关注眼前的利益,如果要求大家关注长远,而放弃眼前的利益,就需要给他们以节制。通过意志力规范他们的行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不能够为所欲为,其实到处都需要体现自控力,这些也都在消耗我们的意志。特别是穷人,当你手头不宽裕的时候,你就更不自由了,于是意志力被消耗的就会更多。而你做出的决定,也就有可能更糟糕。

而行为经济学家们也提到过,一些商家会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影响我们的行为,在你意志力松弛的时候,诱导你消费。比如在结账区,他们会摆放很多糖果,目的就是刺激你的购买欲。而如果你要想抵御诱惑,就不得不时时刻刻启动自己的系统2,用理性去思考。而这其实又是对意志力的消耗。所以,很难有人能够无时无刻保持理性,即使圣贤也做不到。总有他随性的一面。这就是意志力耗尽的时候。

而作者的建议就是,就像锻炼身体一样,尽量提升我们的肌肉,让我们多一点自控力,但是确实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和无时无刻。很多时候做事欠考虑,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作者讲有的时候,我们善行之后往往会有恶行,从自控力有限的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恶性事件发生,特别是一些明星,经常能爆出各种丑闻,吸毒,外遇,学历造假,在演艺圈特别的多,其实他们是公众人物,每天都要带着面具生活,扮演一个根本不同的自己,用自控力对自己保持这高度的要求。而且他们可能为了保持良好的外表,还要进行节食减肥,所以血糖也会降低,这就让他们的前额皮质也在对抗中逐渐败下阵来。于是就会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段,出现失控的表现。

有一个实验挺有意思,比如让你做出判断,大多数女人不聪明,大多数女人更适合在家带孩子,拿到这样的题你有什么反应,你会认为这是对女性赤裸裸的歧视,甚至会表示愤怒。但是如果把题目换一下, 比如提到一些具体的岗位,比如政要或者金融银行家,企业家,你认为男人合适还是女人更合适,大部分人都会认为男人更合适。甚至那些强烈反对性别歧视的人,要比没那么强烈反对的人,对男人的倾向性更明确。这是怎么回事,是我们在说谎吗?再比如很多美国白人,明确表示反对种族歧视,但是让他们去住在黑人集中的街区,他们也是相当不愿意的。

普林斯顿大学做出了解释,那就是我们在判断是非的时候,经常会毫无意识的就站在道德标准上去做出选择,我们只是想让自己的感觉更好,而根本没有站在自己的真实意图上思考。比如反对性别歧视的人,他们只是想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人,仅此而已。心理学家管这个叫做道德许可。但这种做法,恰恰说明了,这个人是容易冲动的,是不深思熟虑的,这种冲动常常会让你做出许多坏事。比如网络上的一些喷子,他们每天就趴在网络上,用各种道德的角度去批判社会,批判别人,但是自己在现实中,通常都是无比的失败的一群人。殊不知就是自己的这种冲动,害了自己。真正深谋远虑的人,才懒得在网上随口骂人,即便有一些骂战,也必然隐藏了更深层次的意图。

道德许可不仅会批准我们做坏事,也会让我们错失做善事的机会,比如工厂经理最近做过了慈善,他可能反而不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解决污染问题。

所以把自己活成了圣贤,活成了道德标兵,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也许背后隐藏着其他的一些冲动。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给别人讲情感的博主,自己都离婚了。经常扮演好男人的演员,却在背后婚姻出轨。这本身就是问题所在,太过于单线程的道德评判,经常让我们迷失自我,比如去健身就是好,偷懒就是坏,那么我可能今天很好,明天很坏。只要我们在思想中存在着正反两方,好的行为就总是允许我们去做一些坏事。

心理学家调查那些纵容自己的人的时候,都发现了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始终认为自己能够自控,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为失控。这些人也没有任何的罪恶感,相反他们认为自己得到了奖励。认为我已经做出了这么多好事,应该得到一点奖励。比如一些贪官,很多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他们就认为自己的贡献极大,拿这点钱,跟自己的贡献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反倒是一些庸庸碌碌的官员不会犯错,他们始终认为自己还能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随时小心提防,害怕自己犯错。

也就是说,很多人并不会一直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控制了购买欲的消费者,可能回家会多吃点美食。在单位努力加班工作之后,他很可能开始在消费上大手大脚的犒劳自己。大家会认为,如果一直处于自控的状况下, 会让人格外憋屈。甚至,如果你觉得你的自控力,已经让你成为一个好人的时候,当这种良好的感觉产生了,那么你就会主动的放弃控制,这时候就会有一些阴暗的事情发生了。

但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这把一些诱惑变成了必须要做的事情,比如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加班之后,就必须要吃一顿好的犒劳自己。这就让暴饮暴食变成了必然。你的自控力会主动去促成这样一个坏习惯。

那么这个事该怎么破呢?如何避免道德许可的陷阱?我们要把真正的道德困境和普通困境分开,不要总站在道德的角度上去想问题,更不要从道德角度思考自己,不要用好或者坏,这种非此即彼的指标来评判事情,必须把目光放长远,多给自己一些无害的奖励。而不要用一个放纵去奖励自己的自控。很多健身的朋友,特别有意思,他们熟知自己多跑一公里,消耗多少热量,于是就会在健身的日子里,奖励自己多吃一些。甚至放肆的大吃一顿,锻炼健身成了他放纵的许可证,最终体重不降反升。所以这种认为,锻炼就可以多吃的行为,其实破坏了他的减肥目标,与长期目标相违背。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许可陷阱。锻炼必须与健康的饮食统一协调,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如果作为奖励,可以给自己买一套,昂贵的,贴身的,漂亮的衣服。因为这种衣服,通常会时刻提醒你,只要体重稍微反弹就穿不了了,所以这个跟你减肥的目标是一致的。

有专家的研究表明,当我们完成某个目标的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会刺激人们做出妨碍完成目标的行为。比较拗口,但是举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你减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减重5斤,是不是要大吃一顿以示庆祝呢。据说85%的人选择了吃巧克力庆祝一下。还有很多的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从此就开始沉溺于游戏,和大城市的灯红酒绿。然后就不再进步。**(现在的大学生比比皆是)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这种前进一小步,退后两大步的情况,而
破解之道,就是必须得目视前方,就像开车一样,你只有看着眼前的路,才能把车开出直线。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承诺,而不只是进步。**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的就是这个事,觉得取得进步了,然后就放松要求了,进而把养成的好习惯,又给废了。比如很多朋友读书就是这样,读完一本书,要休息个2-3天才会读第二本书。这样就造成了习惯中断,很可能最后就不了了之。做投资也是如此,刚一赚钱,就决定把钱取出来,但殊不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才是投资之道。某一次投资是否赚钱,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一整套大概率赚钱的方法。明天我们继续来讲自控,当你犯了错误的时候,到底该如何去补救。

【6】不要认为做了好事!就可以放纵一下


昨天我们提到了,如果今天犯了错误,明天该怎么补救呢?作者认为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好事不能够弥补坏事,我们做对了要称赞,而做错了怎么办?明天能够补救吗?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经常盘算自己怎么减肥,怎么吃得健康, 是吃健康的鸡肉沙拉,还是纯素的田园沙拉,但是当你到点餐窗口前,却脱口而出吉士汉堡和炸薯条。在这一瞬间,你的理性被感性所打败了这可不是杜撰的,有研究人员证实,当麦当劳餐厅增加健康食品的时候,却往往反而引起了巨无霸的销量上升,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人们在自己的食谱中,加入了一份健康的沙拉之后,就更有可能去选择不健康,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随后在自动贩卖机的调查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在垃圾食品的选项中多了一个低了卡路里的饼干的时候,被测试者更可能选择不健康的食物。比如巧克力和奥利奥。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大家压力放松所导致的,也就是说当他吃到健康的沙拉的时候,便有一种过上了健康生活的感觉,于是就会放松下来,而这一放松自控力,那些美味的垃圾食品,就进入了他们的选择。而最后的结论就是,除非你把所有的食谱都变成健康食品,否则偶尔吃健康食品,可能会反而让你做出更糟糕的选择。

也许你会觉得,自己比那些测试的傻子要强的多,我是有自控力的。如果你这么认为,那就更麻烦了,数据表明,那些有神一样自信的人,更容易选择不健康的食物。他们大概认为,自己以后可以有能力去减肥,过上健康的生活,所以短时间放纵一下没什么问题。

于是新的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我们总是不断期望明天,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比如很多人会觉得,今天抽根烟没问题,明天我少抽一根,或者下个月就戒烟了。我今天不健身,明天补回来也是一样的。这种乐观的精神,一次次放纵自己,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让你在财富和健康中间选择的话,你觉得以后还有机会锻炼身体,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财富,但如果就让你有且只有一次机会,进行选择的话,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健康。毕竟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了,财富也就没啥意义了。**(你会怎么选择)

所以这就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下一次将有更好的选择机会,他们认为可以在以后弥补第一次选择不佳所带来的错误。所以就会在第一次选择的时候,放纵一下自己。

这种乐观主义精神,其实不是坏事,相信明天会更好,但是对于自控力来说,就是大大的不妙了,比如你总是寄希望于明天去锻炼,结果买来的健身器材,也只能是放在家里晾衣服。这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思想,正在侵害我们的自控力,那么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呢?行为经济学家有个很有意思的技巧,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减少行为的变化性,以前你每周跑一次步,大概1小时,你不妨先试试每天跑20分钟。以前你说我下个月戒烟,不妨把目标改成,从今天开始,每天少都抽2根。逐渐改变,稳定的实施,而不要突然一下做出行为的转向。其实这个方法老齐之前也告诉大家了,每天你就看5页书,先把这个习惯启动起来,然后慢慢再增加到10页,15页,当你每天能看50页书的时候,基本就拥有了很好地看书能力和习惯。
总之给自己制定计划的时候,尽量遵循3点原则:
1:是从当下开始,
2:是每天分担,
3:是轻松开始,留有余地,不要计划的太满,负担过大。**

有一个人酷爱吃肉,他每次想多吃点菜,结果都让他吃掉更多的肉。他就是用吃菜来对冲自己光吃肉的罪恶感。后来这哥们被要求改变,而计划是每天6点之前,坚决做一名素食者,换句话说,晚餐随意,但白天不能吃肉。这个规定对他来说,执行起来其实并不是太困难,毕竟每天能有一顿饭吃肉,能够接受,就有了可执行的基础。

我们还要识别一种许可陷阱,他和我们目前为止提到的都不一样,他与欲望有关,我们都希望说服自己,我们想要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坏,比如我们面对美食的诱惑的时候,总会有一个邪恶的念头,我就吃一口应该没事吧。甚至在喝酒的时候也会抱有一种侥幸,我是一斤的量,现在就喝2两酒,不影响开车。这些其实都是很好的愿望,但根本就不是实际情况,甚至最可笑的是,研究人员测试当一个吉士汉堡和一盘沙拉摆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人竟然觉得,此时的吉士汉堡少了很多的卡路里。但这其实根本就说不通。这两个东西同时出现的时候,就产生了光环效应,再举个例子,超市如果商品打折,你买到很多的便宜货,这时候就会感觉良好,产生光环,但其实这些东西,根本就是你不需要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买他只是为了图便宜。

但反过来讲,营销人员会利用这个人性的致命弱点,只要在99%的罪恶旁边,加上1%的美好,很多人就会丧失原则,产生美好的感觉。比如我们会在很多饼干上看到,零脂肪字样,但其实他们却高糖分,而消费者只关注了0脂肪,产生了错觉,结果不知不觉吃了很多高糖的饼干。还有一种比如有机猪肉,大家光是关注到了有机,而忽略了他其实还是猪肉。一样会有大量的脂肪。最坑人的是现在很多电商,经常会在你的账单后面,打上一行字,促销商品,为你节省了多少钱。这让你感觉非常好,简直就是个天才,但他们却忽略了自己其实浪费的钱更多。所以光环效应,显然影响到了你的意志力挑战。

作者提醒大家,在追求自控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意志力的挑战,放在道德标准的框架中,千万不要因为我曾经做过好事,现在就可以作恶,我们必须要时刻以是否正确,作为判断事情的标准,这时候不妨孤立的看待每一件事。看看他是否有利于你的长远目标达成。别跟其他的东西相互联系。你为希望工程捐款了,不代表你可以虐待儿童了,这本身就是两回事。

很早之前,有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当他们开始电击小白鼠的时候,小白鼠通常都会选择向某一个方向移动,后来阴差阳错的他,发现了大脑中有一块受刺激之后,就会产生强烈快感的区域,他们称之为快感中心。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小白鼠主动去选择电击的诱惑,甚至超过了在饥饿状态下奔向食物的诱惑,他们还把开关杠杆,放在了小白鼠旁边,让他一碰触就会感受到电击,结果更有意思了,当小白鼠熟练掌握电击技术后,他选择每隔5秒钟就电击自己一下。直到力竭而亡。再后来, 他们做了一张电网,发现小白鼠竟然很乐于在点网上跑来跑去,感受这种自虐。直到他们的爪子被烧焦,疼的无法坚持为止。

这个实验在人身上也测试了,同样有用,很多人跟小白鼠一样,选择每分钟电击自己40次,甚至废寝忘食,这种电击,能够刺激大脑中的奖励系统,而我们平常非常想做某些事情,或者面对巨大的诱惑的时候,都会刺激这个奖励系统。

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说,大脑发现获得奖励的机会时,他就是放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会告诉大脑,其他的部分,他们需要注意什么 ,那种感觉更像是一种激励,而多巴胺其实控制的是行动,而不是真正的快乐。这种感觉保证了受到刺激的人,开始行动,而当这个系统活跃的时候,他其实感受的是期待,而不是快乐。说的有点太绕了,咱们还是看案例吧,当我们闻到饭菜的香味的时候,多巴胺的释放会让你产生大吃一顿的念头,此时你体会的是期待,因为你还没有真正的吃到这顿美食。而当你真正吃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反而觉得没那么幸福了。当然这个跟社会发展有关,人类的生理特征是上万年时间形成的,而真正的富足才是最近200年的事情,所以以前闻到香味,就想饱餐一顿这是没错的,这也是生存的本能,通常想法、体验是一致的,但现在闻到香味,想饱餐一顿,但是身体通常并不需要这么多食物,所以很可能多巴胺会为你带来的是肥胖和糖尿病的威胁。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多巴胺,该如何理性应对多巴胺带来的诱惑,咱们明天接着讲。

【7】低欲望社会是怎么回事?


昨天那我们说到了多巴胺,他是激励系统的重要一环,而我们都成了多巴胺的奴隶,不断的被他刺激。比如抖音和今日头条这种机器算法推荐的东西,他就利用了这点,你知道只要刷新就有新内容,而且这个内容是完全未知的,他不断的刺激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不断的刷新停留,此时我们就是那个自己选择被电击的小白鼠,废寝忘食的在那浪费生命,你明知道是虚度青春,但依然欲罢不能。

电子游戏的刺激就更大了,他的刺激跟我们使用毒品的时候产生的多巴胺一样多,正是这些多巴胺,让人上瘾,极度不确定的得分或者升级的感受,会让你的多巴胺神经元燃烧不停,整个人被黏在了椅子上。甚至有过这样的新闻,有的玩家能够不吃不喝50个小时,最后心率衰竭而死。

人的身体就是这么设计的,当你被奖励的承诺所诱惑的时候,就会产生多巴胺,更重要的是,如果奖励迟迟没有到来,那么我们就会一直上瘾,比如赌博,你期望的赚大钱一直没有发生,那就会一直赌下去。甚至患上强迫症。

而且,经过研究发现,不同的刺激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比如色情图片,会让男人在经济方面更容易冒险,这时候你就知道,为什么香车旁边都要站个美女了。甚至赌场里面,也会到处都是美女,目的就是刺激你的多巴胺分泌。而超市里,最显眼的地方就是打折促销,这就是刺激那些家庭主妇们的多巴胺,对他们来说,省钱占便宜就是最好的奖励。不确定的奖励,具有极大的刺激性,比如我们微信抢红包,其实没有多少钱,但是却让很多人乐此不疲,而走在大街上,你看到地上有个一块钱的硬币,可能都懒得去捡起来。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不可能不让商家营销,我们也不可能让多巴胺停止分泌,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都得上了帕金森,作者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把无聊的事情多巴胺化,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可以把学习跟彩票结合起来,每读完一本书,就去买10张彩票,利用彩票不确定性的效果,来奖励自己的读书行为。又或者你教育孩子做家务,每做完一样家务,就抽取一张扑克牌,获得相对应的奖金,这样也能提高他的多巴胺分泌。这就让一些无聊的工作,开始有了不确定奖励的刺激。

当然很多东西都是辩证统一的,我们经常叫做纠结,当你特比喜欢吃甜食的时候,糖尿病的阴影就会笼罩着你,多巴胺分泌去诱惑你的时候,对糖尿病的恐惧,会限制你的行动。所以当我们要抵御多巴胺袭击的时候,你就要多从负面去思考了:
1、比如你要玩游戏的时候,多想想考试不及格,会被暴打,
2、偷懒不读书的时候,想想没钱消费被别人所鄙视。
3、想吃美食的时候,多想想那些漂亮的衣服,和健身房里的挥汗如雨。
从而对抗你的多巴胺带来的奖励承诺。另外,也可以多想想,奖励承诺本身,他有时候其实也没那么诱人,而只是人的生理反应而已。比如你想买个大房子,但其实想想每天在工作的时间10个小时,3个小时通勤,8小时睡眠,每天留在这个房子里的时间也就3个小时。真把这个房子买了,似乎生活也没有变的美好。

现在还有一个词,叫做低欲望社会,说的是很多人觉得生活越来越没劲,美食,社交,购物,甚至性生活,全都有但是不会期待从中产生快乐,只是应付差事而已。这就是大脑无法产生足够的多巴胺,奖励系统已经不怎么工作了,而这正是抑郁症的生理学基础,所以没有欲望不是什么好事,如果你什么爱好都没有,那其实挺危险的,很容易患上抑郁症。所以有的时候,还能为什么东西疯狂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当个吃货,只要不影响健康也挺好的。合理引导你的欲望,其实对我们是有利的,而真到了低欲望状态,甚至完全抑郁了,那就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了,也就不可能进步了。极端情况下可能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总之,欲望是大脑行动的战略,他可能对自控力构成威胁,也可能是意志力的来源,当多巴胺让我们屈服于诱惑的时候,我们必须区分出什么是渴望,什么是快乐,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利用多巴胺的奖励系统,激励自己,做成一些事情。欲望并没有绝对好坏之分,一味的打压欲望,绝不是什么好事。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时候,就是特别烦躁的时候,就像喝酒,想暴饮暴食,想疯狂购物,想打游戏。烦躁就是压力,而正是压力引起了欲望,之前我们讲过应激反应是身体的一部分技能,让你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保护自己,但是人脑不仅会保护自己,也可以维持心情,所以当你感到压力的时候,就触发了这种大脑中的应激反应,让你去做他认为能带来的快乐的事情,神经学证明,在你愤怒,悲伤,自我怀疑,焦虑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找寻快乐,去找那些奖励承诺的事情,以寻求那个奖励发生。比如在你跟家人吵架之后,很容易自己躲在门口,一根接一根的抽烟,这时候压力其实已经让我们失去了理性,他与多巴胺联手,我们的意志力再次败下阵来。甚至越是担心自己经济状况的女性,越是会用购物来缓解压力,这就显然错乱了。完全与你的目标南辕北辙。

那我们该如何做呢?这需要我们平常就养成一些健康的爱好和习惯,形成一些健康的奖励机制,比如老齐不抽烟不喝酒,也不爱美食,我在烦躁的时候,就去踢一场球,缓解压力。这似乎没什么损害,还能锻炼身体,有些朋友爱好跑步,或者喜欢唱歌,一遇到不开心,就通过跑步和唱歌缓解压力,似乎也没什么不妥,美国心理学家发现,最有效的解压方式是体育锻炼,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按摩,散步,而最无效的解压方式是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游戏,或者是看电影电视。之所以这样,有生理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可能是社会原因,你锻炼身体,散步,阅读,对身体无害,对别人也无害,反而能够产生好的效果。对冲压力,而赌博,购物,喝酒抽烟,这种对身体有害,对家人更有害,最后别人劝你,反而增加了你的压力。让你越来越不爽。所以还是尽量培养一些,无害的爱好,最好能培养有益的爱好,比如跑步或者阅读,不爽的时候多读读书,其实会把坏事变成好事。

大脑中还会产生一种恐惧管理的心理现象,每当人类想起死亡,或者看到一些跟死亡相关的东西的时候,大脑就会产生恐怖反应,于是就开始寻找任何能让自己感觉安全的东西,很多人开始吃奶油蛋糕,或者不断抽烟,来排解这种情绪。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不能永生,还可能出现很多意外的时候,当下享乐就会成为主要思维,于是就会给自己买更多的安慰食物,911时间之后,美国人的购物消费,明显增加。

当然还有一种反应,那就是拖延,很多人当看到恐怖事件后,开始拖延看医生,或者拖延存钱,拖延学习,拖延锻炼等等。
如果你喜欢喝酒,一定会有这样的情景,那就是喝酒的时候,一开始推辞,而一旦开喝之后,慢慢的进入状态,越喝越多,然后就喝高了,最后身体非常难受,不断的告诫自己,以后不能这样了,但很可能你晚上又去喝酒,依然是这样的情况。这就是意志力最大的一种威胁,叫做那又如何效应,说的是那又如何,既然我已经喝酒了,那就喝的尽兴吧。既然我已经破坏了减肥计划,那就放纵吧。所以节食减肥者,最后反弹都是十分猛烈的,甚至很有可能比以前还要胖。

作者说,这是因为大脑产生了失望情绪,产生了罪恶感,但他们不会马上停止这种错误,反而通过继续加码,来抚慰自己的情绪。一旦你开始了一种恶习,很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

那么这种循环将如何打破?研究人员发现,罪恶感会妨碍人们自控,那么罪恶感的反面,则有助于人们自控,那么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8】自我谅解才能释放自我!


昨天我们说到了那又如何效应,那么这个循环该怎么破,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找了一堆爱吃甜食的女性,让他们快速的吃下一些甜甜圈,然后测试来了, 研究人员给一半人发了一条短消息,告诉他们不要太苛求自己,每个人都有放纵自己的时候,所以尽量原谅自己刚才的放纵吧。而另一半人则没有受到信息,接着研究人员端来一大碗糖果,他们喜欢吃多少都行,结果收到短信,原谅自己的女性吃掉了28个糖果,而没有到信息没有原谅自己的,则吃掉了70颗糖果。所以这个实验想说明,正视你的罪恶感,有助于走出负能量,重新约束自己。而持续被低落情绪影响,更容易破罐子破摔。

1、有人说了,自我谅解,不就是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吗?这办法能行得通?

我们如果不对自己要求高一点,怎么自控?这可能跟我们之前谈到的理论完全不同,作者说众多研究表明,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极其容易导致抑郁。他不仅消耗了我要做的能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能量,相反自我同情,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顶着一种负罪感,你改变错误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不如释放自我,之前的清零不算,从现在起,重新规划我的计划。就比如减肥,有一次聚会没忍住,多吃了好多东西,那么此时你会怎么做呢,觉得罪恶?斥责自己?惩罚?无论怎么做,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想的应该是接下来怎么做。很显然应该继续你的减肥计划,而不是因为这一次破例,就有所中断。说点老齐的体会,有时候也会因为特别忙,而没时间继续每天2个小时的读书计划了,那么怎么办,第二天继续,如果这一段都特别忙,实在没工夫补上,那就不补了,之后继续就好。否则你可能会因为10几天积累的20多个小时欠债,而心生压力,反而就更不愿意继续了。再比如投资,一开始没做好,赔钱了怎么办,你是背着这个亏损上路呢,还是轻装上阵,显然背着这个亏损,一定要赚回来,这种心态很不好,反而会让你越错越多。不如轻装上阵,之前的就算了,认赔!并好好总结,到底哪出了问题,而先把之后的交易作对再说。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自我批评是自控力的基础,自我同情会导致自我放纵,但研究人员发现,在个人挫折面前,持自我同情态度的人,比自我批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更可能从这些经历中学到一些东西,解释一下,这就是说,你是否愿意当坏人,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会自我批评,首先是因为他们觉得是人就会犯错,犯错了也没什么丢人的,而还有很多不怎么成功地人,他们从不认错,总觉得自己有理,总喜欢当好人,最后也就不能进步了。之所以这些人死不认错,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对于错误的认识出了偏差,认为认错就是对自我的否定。所以在这些人身上,那又如何效应集中的体现,一旦他们坚持的东西,被某些事情中断了,很可能出现自暴自弃。(联想到母亲,就是一个从不会反思自己错误的人)

所以,提高自控力,还是要先提高一下心理认知,对于错误不要过度恐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错误是你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当然我们也不是说二皮脸,而是要犯错了主动反思,主动改正,其实改正一个错误你就会离成功更近一步,而相反你拒绝了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其实就离成功反而更远了。

作者举例,一个老师,他准备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写完自己的小说,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需要每天写10页,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其实每天只能写2页,于是他备受打击,觉得自己太慢了,后来他觉得暑假基本写不完了,那么开学后他也就更没有时间了,于是就准备放弃了,但好在听了作者的课程,他原谅了自己很慢这个现实,作者引导他关注自己的长期目标,那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小说家,而不是必须在暑假写出一部小说,所以明确了这个目标之后,他开始重新写作,后来他只能每周抽出时间写10页,并一直坚持了下去。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必须要找到自己的那个根本目标,并以最容易接近这个目标的方式去驱动自己的行为。挫折没关系,错误也没关系,重点是要方向明确的不断向前。还是得举西游记的例子,唐僧最废物,但为什么让他当领导,就是因为他有坚定的方向感。其他人都想过散伙回家,只有唐僧必须要去西天取经。

心理学家发现,我们最容易做出改变的时候,就是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比如你被查出了脂肪肝酒精肝或者糖尿病,会让你马上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新的计划,如果检查身体告诉你很健康,但医生却让你少喝酒,少吃糖,你才懒得理他呢。但是很多自我改变的计划,制定的不切实际,会让我们马上又产生一种挫败感,从而发生那又如何现象。比如你想一天看一本书,但结果看30页就坚持不下去了,你会觉得也许自己根本不是看书的材料,于是这个计划也就搁浅了。要知道,你所制定计划的这个行为,是所有改变中最容易的环节,接下来的改变会越来越难,所以心理学家管这个叫做虚假希望综合征,做计划的时候兴奋不已,但是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作者说这种方法完全错了,我们要用改变的承诺而不是改变来改善我们心情,也就是说,你得用切实的效果来激励自己,而不只是在这里去幻想。

比如很多朋友到这里来跟老齐读书,希望有一天成为一个投资高手,实现财务自由,然后幻想着财务自由以后的生活,这确实让他很有动力,可是然后呢,你如果不能认认真真的把这些书看下来,不能认认真真的在知识星球齐俊杰的粉丝群里面,认真看老齐发的每一篇文章,回答的每一个问题,并坚定不移的去实施,那么最后财富自由也只能是个幻想。有个成语叫做好高骛远,说的就是这个事,制定了太高的目标,而又缺乏可持续的行动计划,最后会严重挫伤自己的自信心,甚至完全放弃了方向。所以很多人,其实都是自己放弃自己的,或者说是自己的计划害死了自己。这不是自控能解决的,是你根本不了解人性,不了解自己。而破解之道就是,必须明确方向,让目标分解,并且每天触手可及,只要方向正确,哪怕慢点,都不怕。

还记得前额皮质吗,他最擅长的不是自控,而是为错误的决定找借口,这是人跟其他动物区别最大的地方,比如在自然界里,黑猩猩不可能这次要2根香蕉,下次要6根,他们肯定是有多少要多少。但人却经常这么干,我先透支身体努力工作,将来拿着钱在颐养身体。人类是唯一一个会考虑未来可能性的物种,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贡献,让人类可以协作,可以放弃当下,延迟享乐,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和麻烦。

比如黑猩猩的脑容量只有人类的三分之一,但是黑猩猩的表现却更加理性,他们总是做出当下对自己最有利的判断,相反人类却经常显得不理性,比如马上得到2根香蕉,还是1分钟后得到6根香蕉,在黑猩猩的世界里,只有6根香蕉,根本就不会考虑2根,而人就不一样了,他会考虑延迟折扣,自己要不要再去等那1分钟的时间。当然拿香蕉来比喻人不太合适,但这种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比如抽烟,要不要爽这么一下,未来大幅提升患上肺癌的概率?很多人都选择了当即享乐。甚至国家也会如此,那么多经济智囊,高级学者,最后也只不过通过制造一个更大的困难,暂时度过眼前的难关。

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有限理性也就是说,在变得不理性之前,我们都是理性的,或者在理想状态下,我们才是理性的。但当诱惑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马上就变得不理性。**每个人的愿望都差不多,都想获得健康的身体,长久的财富,和谐的社会关系,但是当一些短期的诱惑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忘记了这个长期的想法,相比于未知虚无缥缈的未来,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即可满足。**那我们到底该如何用正确的价值观,去权衡及时奖励和未来奖励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9】为什么我们总是败给及时享乐?


昨天说到了及时享乐和未来奖励的问题,我们总是败给及时享乐的冲动,这是因为他会激发人体本能的原始的奖励系统,刺激相应的多巴胺分泌,而未来奖励则不太能激活奖励系统,所以说实话,我们其实很难对抗及时享乐的诱惑,唯一的好办法就是离他远一点,比如你把零食放在柜子里,并锁上柜门,就要远比把它摆在桌子上,诱惑要小的多。我们吃坚果欲罢不能的时候,主动把它拿到你伸手够不到的地方,就能客观上减少摄入。剩下的就是意志力考验了,作者说要强迫自己等待10分钟,10分钟的时间不会太长,但他会很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降低你及时享乐的冲动。比如你现在特别想吃冰淇淋,那么请等上10分钟再吃,这种意志力方法,虽然不可能阻止你所有的及时享乐,但也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给你总结一下,其实阻断延迟享乐无非两种方法,一个是物理距离,一个是时间距离,就是利用自己的意志力,把及时两个字给他拖延掉10分钟法则,对于烟民是很有效果的,等待10分钟再抽,让烟民降低了戒烟的恐惧,和压力,他可以完全不去想戒烟所带来的不安,一开始10分钟之后,他们通常还是要抽上的,但慢慢的注意力就可以转移,作者说有一个测试者,几周时间,就降低了一半的吸烟量。其实现在办公室禁止吸烟,也是一样道理,很多抽烟的同事,每次都要坐电梯下来,走到写字楼外面去吸烟,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及时享乐系统,一想到如此麻烦,很多人也是能忍就忍了,吸烟量大幅下降。有的人几年后干脆还把烟给戒了。所以如果你有什么诱惑是无法阻挡的,不妨也试试10分钟延迟法。想吃肉了,等10分钟再吃,想喝酒了10分钟以后再喝!一直照做,不用管效果。也不用有压力,结果不会让你失望的,几周之后你就能看到改变。

对于未来的回报,大家通常都是要打折的,比如今天去吃顿大餐,还是一年以后去吃,当然今天的兴奋度要高的多。之前讲错误的行为这本书里,我们提到过一个测试,这本书也说到了,那就是一群孩子面前摆着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吃眼前的棉花糖,等一会将给他们两份棉花糖,然后观察,最后发现几个孩子忍不住,吃掉了!也有孩子忍住了没动,最后他们对这些孩子持续追踪,能够忍住没吃的,在他们长大之后,都有更成功的事业,那些禁不住诱惑,选择当即享乐的,则过的比较失败。所以当即享乐是天性,但是延迟享乐,却能为你带来更成功的人生,这个东西就看你怎么去调整心态了。

当你抵挡不住诱惑的时候,你可以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
1、现在的诱惑与长期利益相悖吗?那么这两个诱惑到底哪个对你更重要。
2,想象一下你得到长期奖励,给自己点画面感,催眠一下自己。
3,你愿意放弃长期的成功,来换取眼前这一刹那的诱惑吗?

有一个大学生,上Facebook上瘾,在上面浪费了很长的时间,但他却立志成为一名医生,他觉得这么下去,可能让他无法完成这个心愿,于是他就ps了一张照片,把自己的头,P到了一个外科医生的身体上,然后设置为桌面。让自己一打开电脑,就强化这个长期目标。从而抵制Facebook的诱惑。

在我们讲孙子兵法的时候,说过韩信背水列阵,也讲过项羽破釜沉舟,如果用西方行为经济学解释,这就是要减少自己的行为选择,这就叫做预先承诺,人身体中有一个,受诱惑的自我,是无法预料的,是可怕的敌人,我们永远不要低估受诱惑自我的破坏力,我们要像防着其他人一样,防着这个自己。甚至有人为了让自己戒除网瘾,强行剪断了自己的电脑电源线。只有用这个办法,他才能够集中精力,去完成他手中的工作,现在工作中也是如此,有的程序员为什么要夜里上班,白天休息,就是要防止一切的外界干扰。也属于是破釜沉舟。不给那些诱惑一点机会。

所以老齐总说,别太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别太小看诱惑自我的破坏力,在贼吃肉之前,多想想挨打的事。比如我们要健康生活,那就不妨趁着自己不怎么饿的时候,先定好一周的健康午餐,并且提前预付费,不给自己改正的机会。那些乱花钱的朋友,你们出去购物可以不带现金,不带信用卡,甚至把手机跟银行卡解绑。在投资的时候,老齐也给大家出过主意,设定好定投的策略之后,删掉你的交易软件。这样能避免你去过多的关注行情。

当然也可以请人监督,老齐见过这么一个朋友,他跟办公室的朋友承诺,谁如果抓到他抽烟,他当即就会给这个人100块钱,后来两个月之内就戒烟成功了,因为这个代价实在是太沉痛了。那么读不下去书的你也可以试试,15年前,有一位高人指导老齐读书的时候,就给我做过这么一个心理暗示,每读完一本书,意味着我的月收入会增加**100块钱,后来我读了大概1年多,40多本书的时候,收入就从3000**元,跳升到了每月过万。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我的读书计划。虽然收入增长也停滞了5-6年,但是随后又开始了快速增长,特别是最近几年更是有了巨大的飞跃,所以我现在对这句心理暗示深信不疑,记住要想提升收入,就去努力读书,每读完一本书,将来在某一个特定时间,会为你带来100元的月薪提升。那么你要是用10年读完500本书,想想会是一个什么收入水平。

总之,要想增强你的自控力,就要遇见未来的自己,作者称之为:
你的**2.0版本,未来的你,总是要比现在有更多的时间, **更强的意志力,更富有的生活,不会感到焦虑和痛苦,而你现在犯的每一次错误,其实都是在惩罚未来的自己,让未来的你,替现在的你买单。(醍醐灌顶,最大的收获)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也总希望把锅甩给未来的自己,比如有了病拖延不治疗,希望未来的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也更加勇敢的面对治疗,但结果却是让自己的病情恶化。
所以我们要尽量站在未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想想10年之后,面对你现在的决定的时候,你会怎么想,是不是会悔恨今天没有努力,悔恨今天的自己没有马上行动?反正老齐是挺懊悔的,如果10年前我能够懂得更多,现在会更好。

中国人讲究,修善终,而最狠的一句诅咒就是,骂对方不得善终,所以其实未来是很重要的,如果未来越来越好,哪怕起点再低,这也是幸福的,但如果最终家破人亡,哪怕曾经辉煌如胡雪岩,也没人会羡慕这样的人生,所以我们总要为未来储蓄,但是美国人和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并不擅长这点,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存不下来钱的现象,是人们对于未来的自己更加陌生导致的,换句话说就是对于未来迷茫,没有目标,没有场景,所以他们也就不会为未来储蓄。而当这些人经过心理辅导,对未来建立清晰的影像后,就会选择储蓄和节省开支了。所以,如果你想建立良好的储蓄习惯,应该有个更远的愿景目标,想想10年后你要成为什么人,越具体越好,比如做什么工作,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家人过什么生活。等于写一部关于自己未来的科幻小说。这有助于帮你增强现实自我的自控力。当远景目标明确了,短期的诱惑也就自然克服了。

当然作者说,有的时候该奖励自己也不要吝惜,太过于高瞻远瞩,就有可能变成好高骛远,比如他自己有一瓶珍藏的香槟酒,总想在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开启,后来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他都没舍得,认为应该还有更重要的成功,才值得喝这瓶酒,直到他博士毕业,但此时他发现,这瓶酒存的太久已经没法喝了,所以他白白浪费了一个奖励成功的机会。我们可以用愿景来激励自己,但沿途路上的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总是不兑现奖励,其实也不利于自控力的持续。老齐常说,你可以把想要的东西,跟自己的储蓄增长目标挂钩,比如存到10万元呢,可以花掉3%,也就是3000元,这样你想得到一个名牌包包,或者一个游戏机,你就只能尽快的攒钱。明天我们来讲讲,意志力的传染问题,明天见。

【10】自控力10:意志力是会传染的!


昨天说到了意志力的传染问题。说有一个18岁的约翰,到美国空军学院上学,但是他却给这里带来了一场灾难,不是天花,也不是肺结核,而是体质虚弱!有人可能笑了,说你就扯淡吧,体质虚弱还能传染?作者说,这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调查结果,体质虚弱就像传染病一样,在美国空军军官学校蔓延,一个中队里的其他成员,都会受到体质最虚弱的那个人影响。

其实很多东西都会传染,比如肥胖,1990年美国没有一个州的肥胖率超过15%,到了1999年,有18个州,肥胖率在20-24%,到了2009年,只有一个州的肥胖率低于20%,其他的33个州肥胖率都高于25%。美国卫生部就说,这是一种关于肥胖的瘟疫,正在美国流行。后来有两位科学家还证实了这个观点,肥胖真的会传染,他会在家庭内部和朋友之间传染,如果一个女性的姐妹超重了,那么他变胖的概率会增加67%,男性的兄弟超重了,那么他变胖的概率会增加45%,这还是挺可怕的,所以如果你不想变胖,最好还是远离胖子,珍爱生命。当然这么说,胖子们肯定该不高兴了。这不仅仅限于肥胖,酗酒,吸烟,暴饮暴食,自暴自弃,这些习惯都会传染。
其实中国早已经有了类似的智慧,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老齐告诉大家,再穷也要穷到富人堆里去,因为那些让人成功的习惯,会对你产生影响,你会接受这种正能量的传染病。
相反,如果你整天与穷人为伍,那么思维不会得到进化,反而你所有的进步都会被负能量抵消掉。
所以赚了钱,赶紧给自己换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很有必要。富人区里你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举止和行为。就比如前一段非常火的一条视频,1000万的迈巴赫倒车,不小心撞上了700万的劳斯莱斯,结果车主下车,全都表示友好,并主动承担责任,最后双方还友好的握手,交换了名片。在欢乐中不了了之。这是什么!格局!心态!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一个富人,所得到的好处,远比修修车的损失大的多。
所以富人总在用生意思维,考虑利益,看的长远,而穷人则总在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吵个不停。网友评论说,如果是10万的车撞了7万的车,那么非得撕逼起来不可。这就是差距。思维的差距,创造了格局的差距,格局的差距,又创造了身份地位财富上的差距。你要想快速成功,就必须要主动接受这种传染病。(所以父母亲的思维格局,收到他们所处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与他们长久相处也会影响我的思维,谨慎些!)

关于自我控制的问题,我们早就说过,人类大脑里不止有一个自我,而是有很多不同的自我在进行竞争,互相争夺控制权,有现在的自我,也有未来的自我,但实际上,你的大脑里还住着别人,比如父母,配偶,孩子,朋友,邻居,老板。
我们有专门的脑细胞来管理,他们叫做镜像神经元,举个例子,比如咱两在厨房里做饭,我一不小心,切到手了,鲜血直流,你会是什么反应?你的脸部肌肉开始抽搐,虽然伤口在我身上,但你其实已经感受到了疼痛,这就是意志力失效,也就是不由自主的会被别人带节奏。
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是无意识的模仿,
当镜像神经元探测到别人的行动的时候,他会让你的身体也准备做同样的动作。这点在孩子身上集中体现,他们总是在模仿家长模仿老师的行为,所以如果家长举止不端,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当一个家长不学无术,整日打游戏,吃零食毫无自控力,那么孩子大概也会如此。相反那些家长每天晚上捧着一本书看,而不看电视不打游戏,孩子也通常会从小养成看书的习惯。所以你觉得你的孩子,在哪方面有欠缺,赶紧反思自己,他不爱学习,那么您爱学习了吗?他不上进,您是否也有同样的心态?

第二种传染叫做情绪传染,这个很好理解,今天有个朋友很开心,他的快乐就能传染给我们,家人闷闷不乐,会让全家气氛紧张,你看电视台综艺节目,为什么要加那些罐头笑声,也就是明明现场观众没有笑声,但后期也要加上去,乍一看似乎很傻很天真,但实际上他是一种心理暗示,是一种情绪传导。

第三种是当我们看到别人屈服诱惑,我们也会屈服。坚持自控力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如果有人放弃,就会对群体产生致命的影响。让群体全部放弃原则。比如红灯过马路,大家都在斑马线上等红灯,这个相安无事,只要有一个人不等了,就会引起人群全都放弃等红灯。

人是群居动物,所以合群是我们最底层的需求,比如大学宿舍一个人抽烟,可能带动一个宿舍都抽烟。有人明知道抽烟有害,但他们更不愿意让别人说他不够合群。相比于自己的健康,他们更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

作者说,我们总被别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设定自控力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意志力的榜样(我的榜样是巧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跟好的去学,遇到诱惑了,多想想你的榜样,如果是他,他会怎么做。
另外, 我们必须尽可能的远离那些负能量的人, 无论是朋友还是亲戚,能远离就远离,这些负能量将摧毁你的意志力。
而对于父母,配偶,这些离不开的人,那么你就要提前想明白,哪些是负能量,哪些是正能量,哪些东西要提前建立抵抗力,不能被家人带节奏。(提前建立抵抗力)
老齐多说一句,最好你还是多跟比你牛的人接触,因为行为真的会传染。尽量树立一个偶像,多跟他学习,点点滴滴复制他的行为,如果你找不到这么个成功的人,那就多看书。必须要接受洗脑。洗脑这个词主要来源于传销,所以被传的很邪恶,但是其实成功之前,也必须先接受洗脑。先把价值观和世界观换了,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

很多心理学的书,都谈到了社会认同感的心理效应,所以才会产生了乌合之众,大家都在追求别人的认同,结果却完全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但是群体却很令人失望,群体经常连普通人的智力都不如。在西方的圣经中,就说不要与酗酒的人来往,不要和暴食的人交友,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控制不住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成就。注意这里说的不是肥胖的人,而只是酗酒和暴食的习惯,有些人对自己很自律,但就是肥胖,这种人我们是不应该排斥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利用人的这种社会认同效应,比如劝一个人戒酒,你会怎么做?会告诉他长期喝酒有多少危害,告诉他你会因此失去健康?这些都错了,最有效的方法,是斯坦福做的一个尝试,就是在学校里发传单,传单上写的是,酗酒的人会有种种劣性,会表现的相当肤浅,应该被所有人所鄙视。这时候那些酗酒的人,再想喝酒就要好好想想了,自己是不是会被当成这种肤浅的人。所以挑动群众来鄙视恶习,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在有钱人的圈里,最怕的不是别的,而是被人家嘲笑为土大款,暴发户,所以但凡赚点钱,就开始各种装文化人,买一堆书,布置一个很有档次的书房,甚至练练书法,搞搞收藏,这些其实都是为了得到这个圈层的认同。反而对大金链子小金表,豪车奢侈品这些东西,不感冒,而那些非常喜欢晒这些东西的,都是暴发户的情人。连根红苗正的富二代,都懒得晒这些东西。

我们既然了解了这个规律,就要时刻警惕,让自己跳出坏的社会认同,进入好的社会认同,时刻告诉自己,别人都这么做,不代表我也可以这样做。特别是想在投资领域有突破表现的人,就一定要警惕社会认同陷阱,老齐经常说,投资是人和人的决斗,群众永远处于被收割的一方,当群众形成统一意识的时候,认为某个事肯定能赚钱的时候,就要赶紧跑路。相反当群众认为肯定赔钱的时候,其实说明这个市场正在孕育着巨大的机会。

在我们修炼自控力的过程当中,要多想想,挑战成功后的自豪,再想想,如果自控失败后,会不会被别人鄙视。如果鄙视的压力不够,你就可以给自己施压,比如你要减肥,你可以高调宣布这个计划,那样,如果你减肥失败了,就会被别人鄙视。这种社会认同的压力,会成为你自律的动力。明天,我们接着来讲,如何巧用社会认同效用,给自己的意志力保驾护航。明天见

【11】善用群体思维!来相互鼓励


昨天我们说到了社会认同的压力,如果你想做一个什么事情,最好加入一个群体。比如你想减肥,就要报一个减肥训练班,如果你要读书,就要进老齐的读书圈,这不是做广告,而是一种社会认同的压力,在这个群体里,大家每天都在读书学习,发表读书感悟,在这种氛围之下,如果你偷懒,会被大家所鄙视,这点在我们粉丝群里尤为明显,在2018年市场下跌的时候,志同道合的人,相互鼓励,才让我们很多朋友坚持了下来,于是才迎来了2019年的收获。而那些没有坚持下来的,会被这个价值投资的群体,所鄙视。这种社会认同的压力,让大家更容易坚持。

作者也提供了一个小办法,就是让家庭成员,或者亲戚朋友之间,交换目标,然后互相监督,共同成长。比如你跟你的孩子可以交换目标,你要读书,让孩子监督你。他要认字,你要监督他。你们可以互相促进。每周打分。这样你就不好意思偷懒了吧,被孩子教育批评的滋味一定不好受。

总之,我们要把自己融入团体当中,或者给自己制造一个意志力竞争的环境,让自己参加一些意志力的挑战。有竞争才有压力,别对自己太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自己刻意去回避一些事情的时候,不愿意去想的时候,却满脑子都是这个东西,比如你越想睡觉,结果就越是失眠。减肥的人,越想控制饮食,结果越控制不住。心理学中有个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叫讽刺性反弹,越是禁止两人相爱,他们爱的越深。现实中也是,家长越是禁止早恋,孩子越是逆反,你让他两在一起了,没过两天反而彼此厌烦就分手了。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讽刺性反弹呢?心理学家的方法是,放弃自控,当人们不再试图控制自己的想法时候,往往情绪和压力就会得以好转。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 比如明天就是高考了,你想早点睡,却怎么也睡不着,那么你不想早点睡,他就能睡着了吗?恐怕仍然睡不着,这时候高考的恐惧会笼罩着你,你会不断的想,如果考砸了怎么办?这种消极的情绪,给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时候可能需要一些外力来打破这种压力,比如有些富二代就没有这个压力,因为他们知道,考得好不好,根本不重要,上什么大学对他也没什么影响。所以我们要消除压力,才能解决这种讽刺性反弹。其实老齐到有一个好办法,一般这种时候,我就会想,睡不着就睡不着吧,反正也死不了人。该会的还是会,不会的也不会因为昨天晚上睡得好,突然就会了。所以既然高考的影响,我不可避免,那就降低睡眠对高考的影响。这样放松下来,其实反而很快就睡着了。

还有很多人,会患有社交恐惧症,就是不合群,跟别人交流的时候,总是会有障碍,担心别人嘲笑他,鄙视他。而这种病的传统疗法是通过挑战各种不好的想法,来消除焦虑,只有当人们相信,不去想,这种方法行得通的时候,这种疗法才有效,但其实大家想想,你怎么可能不去想呢,你越是强迫自己不去想,就会产生讽刺性反弹,想的越厉害,然后你就越是恐惧社交。
后来有神经学家找到了全新的方法,那就是试图让病人接受所有的恐惧想法和感受,目的不是摆脱焦虑,而是培养自信。他告诉患者,如果你不去跟焦虑对抗,那么焦虑也就会自然离去。

作者举例,一个母亲患上老年痴呆,而他只有一个女儿,女儿把他送到了护理中心,并经常去照顾他,这让女儿压力很大,每次从护理中心回来,他都会在甜品店买食物,来抚慰自己的情绪,他也试图坐在家门口,努力的希望能把自己从悲伤中解救出来,但他越想其实越压抑,最后这种情绪如影随形,甜品也不能帮他舒缓压力了。后来他还把这种情绪,带到了护理中心,甚至对他的母亲大发脾气。直到,有心理学家指点他,试着不去想那些东西,也不主动去摆脱压力,反而自己的感觉好多了。

这也是很多人节食减肥始终无法成功的原因,当你越是想抑制你的喜好的时候,强迫意志力去操控你的行为,最终反弹起来能量惊人,绝大部分节食减肥的,一旦他们放弃原来的计划, 通常都会比减肥之前还要胖。科学证明,禁止吃某种食物,反而会增加人对这种食物的欲望,你越是让孩子离开巧克力,他反而就越是想吃。节食者通常犯的错误就是低估了自己,他们总以为自己有能力压制欲望,但其实压制的方法根本行不通,这就像弹簧一样,反而会造成越来越强的反弹力。大家可以自己想想,你真的成功的戒除过一个爱好吗?在老齐的印象中,除了戒烟成功的,几乎鲜有其他的例子,而那些戒烟成功的,其实原来抽的就不多。

有人读到这里可能有点懵逼了,之前讲的都是我们要控制想法,控制自己的欲望,现在又让我们不要去控制欲望,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自控力呢?其实不要极端,我们要放弃那些控制欲望的想法,要给自己的行为找个出口,但是也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比如,你很爱打游戏,但你觉得还是读书对自己的未来更好,于是决定我以后把每天4个小时打游戏的时间用来读书。结果会怎么样呢?显然你可能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去,就放弃了这个计划。那么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先把打游戏的时间拿出一半去读书。这样你每天还可以打游戏,但时间缩减了,这其实已经是个进步了,在你读书感受快乐之后,可以再缩减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读3小时书,打一个小时游戏,其实这样的人生已经非常健康了。过一段你可能自己就对游戏失去了兴趣,然后就全都转而读书了。所以自控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是一个因势利导的过程,启动起来,坚持下去同样重要。

所以,如果你还在节食减肥,那么劝你最好重新规划一下计划,你只需要稍微改变一下你的饮食结构就好,比如先做到过午不食,或者晚上只吃低热量的水果和麦片,但中午饭没有限制,这样的计划,更有助于你坚持。你可以试试,把我不要的意志力,转换成我想要的意志力,也就是说,不要去可以回避自己的本能诱惑,而是增加一些事情,来平衡这种诱惑,比如有人要戒除咖啡瘾,那么他就改喝茶,这两种东西差不多,当茶占据了你的办公桌之后,咖啡就往往被遗忘了。

有一个戒烟的实验,研究人员没有要求直接戒烟,而是要求受试者每天记录抽了多少烟,并且写下他们的心情和抽烟的冲动,还教给他们一个驾驭冲动的技巧,那就是当你产生某种冲动的时候,先闭上眼想一想,自己身体的变化,包括心情,呼吸,让这种状态持续1分钟,看看在强度上会不会有所变化,总之,就是我们不刻意的抑制冲动,而是尽量的延缓它。慢慢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冲动也并非不可克服。

特别是那些暴脾气的人,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不是不让你发脾气,只是你在发脾气说脏话,想骂人之前,先默默的数上1分钟,感受下自己的呼吸。然后再喷,实验表明,1分钟后,绝大多数人,都能控制情绪,即使控制不住的,暴脾气也会逐渐缓解。
所以大家不是想修炼情商吗,以前老齐给大家的方法是,遇到事先闭嘴,而作者这个方法更简单了,遇到事先闭嘴1分钟。这就将让你的情商有个质的飞跃。如果这个都做不到,那些讲情商的书,你也别看了。因为你打心里根本就没想改变。那么恐怕谁也帮不了你。

所以,我们自控,一定要忠实于你自己的想法,但也不能相信你所有的想法,当你产生不快的时候,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专注于呼吸和心跳。哪怕只有1分钟,冲动也会大幅度的缓解。

这就是本书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要问自控力的秘诀是什么,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还真有一个,那就是集中注意力,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自控就不再是难事。当然这需要不断的训练,而训练的方法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要制定一个远景目标,启动一个计划,并保证这个计划可持续的实施下去。学完了这本书,您会给自己定一个什么计划呢?咱们可以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