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革命背后的秘密?

今天我们看点大格局的东西,带来一本十分经典的作品,清华大学文一教授写的,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这本书在投资界好评如潮,被视为在中国做投资,看懂中国经济的必读书目,甚至有人称之为中国的国富论。他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能从贫穷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这个样。

作者说,放在20几年前,比如97金融风暴的时候,没有人会敢说,中国能够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工业强国,更不敢说中国会变成经济大国。甚至很多人还都在打赌,说中国即将崩溃。甚至会发生苏联式的解体,引发东欧剧变。至少也是一场大衰退。但是这些悲观的人,都没能如愿,在随后的20几年时间里,我们不但经济总量排在了世界第二,紧追美国的步伐,甚至一系列基础设施,还有技术进步,并不亚于西方甚至现如今全球化的互联网公司,只剩下了美国和中国

很多人都不理解这种崛起,在他们眼中,我们的政治制度,根本就不支持现在这个结果,但作者说,其实西方那些学者都搞错了,普选民主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也就是说,他们的制度优势,是发展出来的,而不是先有的制度后有的发展。所以这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混淆。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解释了国民财富增长的秘密,在于社会分工,但是后来很多经济学家完全曲解了这个意思,认为民主等价于市场,市场等价于产权,产权等价于激励,他们断言只要有民主,就能获得大发展,完全忽视了大航海时代发现了美洲,也忽略了英国对全球纺织品和棉花市场的垄断。其实早期的资本主义,在奴隶贸易中,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如果没有当时西方国家,强大的国家机器作为保障,工业革命这些事,可能就需要打一个问号了。

很多史学家穷其一生都在研究,到底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西方世界发生,但我们在78年的时候,发现了这个秘密,作者说78年改革开放后,的15-20年的时间里,我们其实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且在90年代末引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目前我们已经走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门口,但有不少西方媒体一直认为,这就是我们靠着海量投资堆积起来的振兴假象。但作者认为, 这其实就是那些老牌工业国家们都经历过的工业革命。这本书主要就回答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工业革命,为什么在中国缺席和推迟了200年。其他的国家能否效仿中国,走上完全相同的道路?

作者说,很多西方学者其实很少来我们这里,所以他们对于我们的发展压根就不了解,中国至少把英国1700年-1900年,美国1760年到1920年,日本1850年到1960年,这些革命性的经济变革,全都浓缩在了一代人的时间里。很多人认为,私有产权和民主,才是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但是作者认为,印度也有私有产权,也有民主,但是印度至今都没有工业革命,所以显然这个原因是完全错误的。

在从我们的历史上看看,我们曾经也有过很多次的尝试,但也并非每次都成功,甚至一开始还相当的不成功,比如洋务运动,当时我们雄心勃勃的启动了一次大的工业化,但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而同样的事情,日本当年就做成了,明治维新让人家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最后在甲午海战中,击败了我们。有人说,这是腐朽的清王朝导致的,但后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然后建立了模仿美国的民主制度,立法,行政,司法权三权分立,又提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口号,倡导只有科学和民主才能救中国。这一切都是西方民主那一套。但最后的结果,依然是失败。到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在这期间,我们遭遇了日本的野蛮入侵,两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就是我们在工业实力上的差距,或者说,就是因为我们的工业化尝试失败,才导致的日军一开始势如破竹。

在我们结束内战,建立新中国后,我们又一次雄心勃勃的学习苏联,要走苏联计划经济的工业化之路,甚至完全模仿,还请来了很多苏联专家,但是这条路走了30年,最后又是一次惨败。到了1978年,中国的人均消费和收入,竟然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没有显著的区别。也就是说,我们在100年的时间之内,几乎没有进步。

但是在1978年之后,我们第四次的工业化尝试,竟然创造了奇迹,不但震惊了世界,更震惊了自己。中国经济现在已经成了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已经不亚于美国。

中国的崛起,已经够令人惊讶了,但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的崛起方式,几乎完全在和平与文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我们养活20%的世界人口,只有6%的水资源,和9%的耕地,但是我们工业化和粮食基本做到了自给自足。要知道那些现在所谓的发达国家,他们最早的第一桶金,全都是靠掠夺取得的,大量的帝国侵略,奴隶贩卖,将殖民地的财富掠夺一空,才保证了自己的原始积累,而我们则完全没有这些血腥的场面。我们完全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之路。在最近40年当中,我们连续发生工业革命,几乎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今天这样。40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150年走过的道路。

接下来我们就逐渐解开这个迷局,中国引爆工业革命的关键步骤和诀窍到底是什么。大家一定都听过一个词叫做马尔萨斯陷阱,简单来说就是和平引发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后,粮食就不够吃了,然后会引发大的动荡,造成人口急剧下降,等人口少了,又恢复平衡。我们几百年的封建王朝,一直都在受到马尔萨斯陷阱的支配。1500年-1900年,我们的人口从1亿涨到了4亿,在这期间,确实农业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创新,特别是一些海外农作物的引入,支持了这种人口增长,但是后来到1976年,我们的人口又涨到了10亿,这时候确实就出问题了,人口增长,抵消了生产率的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并没有提高。粮食问题依然在靠天吃饭。

作者说,我们人口增长太快,所以财富积累都被不断膨胀的人口给吃掉了,并没有像英国和美国那样产生积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时我们没有太好的工业化体系,所以怎么处理那些过剩的粮食呢?答案就是继续多生孩子,老百姓想的是孩子多了就多个劳动力,以后能够富裕,但是土地是有天花板的,所以人均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农业生产能力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这就是马尔萨斯陷阱。

当年英国,就没这么搞,而是把这些过剩的产能都引向了工业,创造了更多地消费品,主要是以纺织品为主,工业化是没有天花板的,而且改变了人们的偏好。老百姓不再积累孩子,而是去积累物质财富。从而形成了资本。这样下来,人口增长的速度就会低于财富创造的速度。工业品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低,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提升,让大家的生活逐渐得到改观。从而遏制了一般家庭,对于多个小孩,和简单农产品的原始需求,也就是说工业化的道路,打破了马尔萨斯陷阱。在老百姓的财富世界里,不再只有农产品和孩子,还多出了工业消费品这个分支。而这个分支的供给和需求量,都是没有天花板的。远远超过了农业社会。

作者说,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两大主要推动力,1是以需求主导和激烈市场竞争推动的规模化批量生产,2是以需求主导和激烈市场竞争推动的消费品种类的快速创新和翻新。这让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生产,大大的延长了工作时间。因为工厂是不受天气和季节影响的。这反过来又提升了劳动效率。

经济学家们常犯的错误,认为落后国家是因为劳动力素质低下,所以没办法实现工业化,但作者认为不对,他说先花钱办学校也不会有效果。之所以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因为缺乏市场需求,来为基于劳动分工的企业提供盈利机会。也就是缺乏在实践中训练劳动大军的战场。老齐的理解是,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缺少应用场景。没有场景,你这个东西自然也就发展不起来。我们要想形成一个正反馈的生态,就需要先创造这种场景才行。有场景,有需求,就有各种技术进步,效率提升。那么这种场景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市场。市场是大家用于交换劳动成果的地方,也是把财富变现的地方。市场也就意味着需求,明天我们再来看看,市场对于整个工业化分工的重要意义。

【2】工业化的前提!是需要创造场景

昨天我们说到了,工业化的前提是要先创造场景,而这个场景就是规范化的市场建立,工业品和必须消费品的属性是不一样的, 工业品的弹性更大, 可有可无,可以囤积也可以几个月不买,但是食品这种必须消费品是不一样的,他的消费量相对刚性。多吃吃不下,少吃会挨饿。所以食品少一点,就会引发巨大的社会问题。这些供给和需求,都要靠市场来做调节。只有在不危害粮食安全的时候,大家才会愿意去多生产一些工业品。

我们曾经用计划去指导这个事,组织大量的人口参与大炼钢铁,但高估了农业生产效率,最后导致了严重的饥荒出现。但是后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78年到1988年期间,我们也是每年分配几千万农民去支持乡镇企业工作,但这一次就没有造成粮食短缺。反而让农村的工业品数量增长了15倍。那么为什么同样的事情,结果却完全不同。主要就是78年以后这次是自发自愿的,农村土地实现了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生产有余力的同时,大量的农民,转向工业单位。农民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吃饭问题,更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回报。得到了剩余财产的分配权。但在大炼钢铁的时候,农民是没有这个自由裁量权的,所以没有人对吃饭问题负责,更没有人去想如何更多创造财富的事情。本质上来说,就是因为没有这个市场导向,农民们也没有这个需求。

在80年代之后,尽管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但是我们的农业却越来越繁荣,无论什么样的天灾出现,再也没有出现过饥荒的现象。而且农产品的价格一直都是大幅下降的。理论上我们的粮食,足够再多养几亿人,但是这几亿人口并没有出现。一个是因为生育政策限制,另一个原因,也是乡村工业革命的展开。大家有了,生孩子之外,创造财富的途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保障制度和金融制度建立,其实也让生孩子的必要性降低了,从发达国家我们能看出来,任何国家都一样,只要生育率下降,就绝没有再反弹的可能。只有纯粹的农业国家,农业地区,才会保持着高生育率的传统。

中国的工业化之路,是从78年之后,在农村地区开始发展起来的。作者说这个跟英国工业革命之前,17-18世纪发生的原始工业化是一样的。当时英国也是以手工制造业,特别是纺织业为主,很多英国农民,就是生产点简单的纺织品,然后拿出去卖,换了钱再去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就形成了一个农村的广大市场,商人批量出现,在这里面倒买倒卖,然后也有一大批的半农半工的人出现,有农活的时候去忙着种地,农闲的时候,去给别人打工,帮助生产。很多小作坊在英国的农村出现,再后来有一些全职工人出现。这是一个工业革命所必须的程序,因为规模化生产,是工业革命的特征。必须要先密集,然后才能分工产生效率。当然这一切的前提依然是民以食为天,大家在充分计算自己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的。

中国的乡镇企业繁荣,跟当时的英国原始工业化比较,其实还少了一个因素,就是商人阶层的串联。这让我们的乡镇市场,始终不太充分。80年代,投机倒把依然是重罪,而且当时大家也非常鄙视商人,宁可要饭也不当个体户。所以这就极大的放缓了我们的商品经济发展。直到1988年,中国才唤醒了商业思维,走到了工业革命的门口,这个时候全国上下,各种倒爷已经非常多了,而且第一代企业家也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在78年到88年这10年之间,我们乡镇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乡镇企业从150万个发展到了1890万个,增长了12倍,农村工业总产值515亿元增加到了7000亿元,GDP的占比从14%,提升到了46%,农村工业就业人口达到了9500万人,乡镇工业经济已经占据了我们的半壁江山。

这种爆发式增长,在90年代之后,依然继续,而且属于是星火燎原,到了2000年乡镇企业职工人数超过1.28亿。还不包括去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占到整个农村劳动力的30%,农村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11.6万亿,比1988年,又翻了16.5倍,是78年时候的225倍。从78年算起,到2000年,村镇工业产量的年化复合增长率是28%。几乎每3年就翻一倍,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趋势。做村镇工业经济的人,成为了中国第一批企业家,也是第一批富人。

从95年开始,这种村镇经济发生了变化,开始出现了生产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以轻工制造产品为主,人均GDP也达到了1000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开始迈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临界值。作者说,这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处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门口,所谓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就是用机器去批量生产机器。就比如说原来大家都是用纺织机织布,但是现在,需要纺织机的企业太多了,所以已经有工厂开始批量生产纺织机了。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时之间,全国上下,大量的这种流水线工厂出现。所以这就是一层一层的需求传递,整个产业,逐渐的向上游转移。生产制造业越来越集约化。

如果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工业化之路,作者认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于商业的态度。建国后的工业化,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化,没有商业参与,甚至商人都被定性为投机倒把,这个我们在跌宕100年这本书里讲过,连全聚德烤鸭店都改成了北京烤鸭店,变成了国营单位,当时领导人自己都觉得,烤鸭不好吃了。所以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而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放开工业化的同时,对于商业也逐渐的开始放宽限制,比如当时还出了很多经典的案例,像什么傻子瓜子,这种事要不要定义为投机倒把,甚至上报到了中央。最后小平同志英明神武,凭一己扭转了商人都是投机倒把的形象。当然小平同志也正是看到了东欧剧变,以及西方高速发展后,做出的重要方向性判断。认识到了商业繁荣,对于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这才紧急掉头,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不管黑猫还是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也就是说,先别管太多的意识形态,先把经济搞起来再说,于是下海经商,在90年代初,开始成为浪潮。商人多了,社会需求就开始呈现几何级的放大,市场经济极大繁荣,当然也给我们造成过一定的困扰,比如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于双轨制改革,所以造成了两次巨大的通货膨胀。但很快就因为我们强大的生产能力,给压了下来。这一波需求的释放,让我们在10年时间,走完了英国一两百年的道路。

欧洲之所以早期得到发展,其实跟大航海时代分不开,大航海时代,其实有时重商主义的典型时代,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强大,其实就是建立在商业和制造业的基础之上。我们过去之所以几次工业革命都失败了,也恰恰源于此,只强调了制造业而没有强调商业。民国时期其实稍微好一点,当时大量的商人出现,也出现了明显的民族工业的春天,但是由于当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所以最终被战火给吞没了。

在欧洲,英国原始工业化,组织生产,融资和协调销售的任务,其实都是由商人来完成的, 那些农民根本就支付不起这些费用,但商人也同样被贴上了奸商,骗子,贪婪的投机者的标签,传统思维中,商人都是不劳而获的,为富不仁的,但其实商人的存在才让整个商业社会,变得更有效率。通过商人逐利的敏感性,去调配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其实商人不但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甚至承担了巨大的风险。投机失败,就肯定会破产。即便在欧洲,商人阶层也是在持续的斗争中,逐渐赢得尊重和社会地位,最后商人阶层做大,才有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基础。

不过很多人可能会纳闷了,起码在1978年我们还是缺乏商人阶层的,那么当时我们是怎么点燃原始工业革命的呢?怎么大家就一夜之间,开始转变思路了?咱们明天接着讲。

【3】没有任何掠夺的发展!我们是如何做到的?

昨天我们说到了,商人和商业,是一切工业革命的基础,但问题是78年的时候,我们还没有任何的商业概念,那么我们是如何实现冷启动的呢。秘诀就是中国农村的政府结构,和土地集体所有制,虽然当时把土地承包给了农民个体家庭,但是土地的公有制性质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不需要长期漫长的土地兼并,而只需要集体的领导同意,而实际上那些农村的官员,就是整个乡镇企业最早的CEO,在政策放开之后,他们有迫切的需求,带领一个乡镇发家致富。所以会不遗余力的调动手里的资源。产出最大的效果。而且这种组织形式,还克服了当时高昂的交易成本,轻而易举的建立了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老齐给你解释下,虽然当时我们没有商人,但是一个特有的土地集体所有制,让一个乡镇就相当于是一个企业,只要政策放松,其实就相当于完成了英国上百年的土地兼并之路。

后来美国学者,也分析了,说中国乡镇企业在78年-88年集中爆发,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的地方政府的企业家精神。这些乡镇企业有了产权收入的权利,他们成了中国,最早的公共商人,乡镇和乡镇之间的合作,以及物质交换,就形成了最早的商业往来。

中国这种原始资本积累的速度是史无前例的,我们没有殖民,更没有贩卖奴隶,也没有进行任何掠夺,但是发展的却极快,年均增长在20%以上,主要就是因为国内的巨大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那时候简直太贫乏了。所以对于物质的需求,几乎上升到了刚需的程度。所以我们总结一下,78年之后的成功主要在于2点,1是放松了限制,唤醒了商业,开始改革开放。2是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保证,迎来一个相对长期稳定的发展机会。而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历次工业革命之中,从来没有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时候。清政府和民国时期,没有强大统一的国家做后盾,而建国之后,有了强大的国家保障,但是又没有去发展商业,也没有去开放。只有78年之后,这种生存的底层需求,才重新被调动起来。

在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当中,确实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些腐败寻租也随之产生,但是作者认为,这种腐败其实是带有激励性质的,也就是说,官员们会在制造某种繁荣之后,才可以拿到相应的好处。所以在早期的发展之中,半官半商的性质尤为明显,为了当地的业绩,以及自己的政绩,甚至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好处,很多官员差不多365天都去招商引资,为当地发展提供各种便利。而在这种官商合作当中,其实也逐渐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作者说,中国早期的这种腐败,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腐败是有本质区别的,其他那些发展中国家,甚至直接把政府拨款或者银行贷款装进自家腰包,而我们这些早期的官员,则是在市场化的过程当中,自下而上的产生了个人利益。

当时领导人也对这个路子很满意,认为乡镇企业就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0%,找到了出路。瑕不掩瑜,既然要发展,腐败和过度投资的一些问题就在所难免。所以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确实一部分人就先富起来了。早期的企业家们,发展路径也基本都是一样,都是跟政府有着些许见不得人的联系。

我们现在一说GDP就是经济的代名词,但作者说,GDP增长并不是经济表现和工业化进程的正确衡量方式,第一,GDP并不提供关于经济产业结构的很多信息,而且测量的误差也很大,第二,他有很多的内容与工业革命并不相关,比如农业和服务业,作者更关注工业产出增长率这个指标。比如当年英国工业革命最早的20年里,纺织品增长超过30倍,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起飞时期,纺织机的数量增长了40倍,但当时他们的GDP增速也就1.5%。同样,美国在1810年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棉花纺锭数量每年增长13%,并持续了20年。而这些东西光看GDP是看不出来的。建国之后,其实我们的GDP增长也挺快,但是却没有太多的工业品产出。所以注定这次工业革命的尝试是不会成功的。

工业革命需要的是自下而上的发育过程,要有国家稳定配合,以及相应的政策进行引导,而从上到下,则很难发展,比如当年东欧的重工业化,以及过分依赖外国贷款和技术,其实都很难得到持续的发展。当年清政府一口气建立了150多家现代大新工厂,包括造船厂,机械制造厂,纺织厂,钢铁厂,这些工厂都是政府出资或者国外贷款,而且都集中在了发达地区。但是这些东西,跟小农经济格格不入,甚至完全没有交集。商业活动也没有任何空间,而到了民国时期,也依旧是这种自上而下的现代化,工业也是先集中在了大城市,虽然有一些民营企业家,但基本也都出在了上海,南昌这些地方。而广大的农村地区,依旧是原始的农业经济。也就是说,全国除了几个特定城市之外,是没有任何市场,也没有任何需求的。再加上当时政治不稳定,连年战火,所以也得不到发展壮大的机会。反观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明治政府调动了农村的全部劳动力,去参与原始工业化的积累,并且促进商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开展国际贸易。明治政府没有把大的现代化制造厂建立在核心城市,相反,他在农村地区,集中力气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小型纺织厂和食品加工厂。逐步在日本建立起了有国际竞争力的小商品,轻工业的基础,所以日本明治维新,其实跟我们的改革开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轻工业连接,从而刺激需求。然后通过这些需求,再实现重工业的发展。

其实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大量的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的工业积累,都是棉纺织业,这是最简单的农业和轻工业相结合的产物。日本一开始是进口纺织品的,但在1900年,进口量下降为零,转而对亚洲邻国开始出口面纱和布料等纺织品,同时开始从印度进口大量棉花,他也干起了来料加工的生意。在一战之后,日本的产业才逐渐转移到重工业上面,比如钢铁,轮船,化工制造这些。而这些产业,一开始是国有工厂,后来日本竟然允许,工程师和工人自己建立私有工厂,也生产这些军火生意。所以日本一些私营企业开始进入重工领域,并将西方的商品技术广泛传播。日本就这样完成了工业革命,也是亚洲唯一一个在20世纪上半叶就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日本的成功,其实已经让很多史学家困惑,因为日本的文明时间太短,而且也极度缺乏自然资源,所以他们能发展起来,更多地可能要归功于国民性。但其实本质仍然是重商主义和改革开放的路子。让商人活跃了,给了老百姓收益的权利和希望,民众的智慧和勤劳勇敢,才能被彻底激发。农业,轻工,重工,服务业,高端制造和科技,这种发展路径,是确定的。你如果不按照逻辑走,总想跳跃发展,那么一定会受到惩罚。最典型的就是苏联和东欧国家,重工业极其强大,但轻工业几乎没有。最后经济一塌糊涂。只能是崩溃,我们复刻了很多年的苏联模式,结果也走到了崩溃边缘。现在的印度也是一样,跳过了中间环节,就要发展高科技,最后印度的高科技人才确实不少,但最后基本都移民了,而本国依旧很贫穷,甚至连轻工产业都没做好。

之所以要走这样的顺序流程,就是因为产业需求是一层一层被激发的,你需求太小,根本就没有上流水线的基础,没人需要的东西,你生产再多他也是卖不掉的。最后还是会亏损。比如苏联,老百姓想的都是吃饱饭的问题,没人关心你的卫星到底上不上天。发展中国家往往过于着急,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在原始工业化还没形成之前,就开始去搞大规模的重工业进程,最后造成的问题就是生产和需求脱钩,比如我们国家现在的南北差异,其实就非常能说明问题,东北就是没有轻工,直接上重工的结果,而南方则是基于需求不断扩张的结果。所以现在南北差距比东西差距还大,东北无论怎么振兴也都是无效的,因为这种重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根本就没有需求了。所以东北的收缩,将不可避免。也无法挽回了。明天我们再来讲讲,工业革命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中国的奇迹到底能不能被复制。

【4】为什么都是从纺织开始?

今天我们来看看工业革命的逻辑到底是什么,作者的观点一项很明确,企业的产生是通过劳动分工,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以相应扩大市场的需求,工业革命的出发点,不是融合市场供给方和需求方,也不是为了降低和避免交易成本,而相反,工业革命的出发点,是通过劳动分工,让供给与需求分离,是从供给有限的手工作坊,转变为规模化生产的一种组织现象,小企业投产容易,批量生产难,大企业前期投产难,但是批量容易上规模,所以小企业更吃香还是大企业更适合,完全要看是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到底有多大的需求。所以,你有没有大工厂,要先看有没有大的社会需求。比如你就是几十户的小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这时候你搞个养鸡场,是没啥意义的。但是后来十里八乡的都去织布了,没人养鸡了,这时候你弄个养鸡场,他就有意义了。

之前一直有学者认为,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开端,只要纺织业做的好,就能发生工业革命,但是作者找到了一个反例,这就是印度,印度的在17-18世纪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棉纺织业。甚至英国殖民者都是从印度学习的纺织技术。当时印度在全球也是主要的纺织品出口国。但是印度并没有发明出纺织机,之后也被英国人抢走了自己的生意。沦为了英国的原料来源。

还有的学者认为,印度是因为穷,用机器替代人工不划算,所以没有发展起来。并以此表示,工业革命只能发生在高工资地区,但这个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78年之后的我们,也是低工资的代表。而且还凭借着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拥有了全球生产要素优势,这也叫做人口红利。那么是因为英国人少,所以要通过机器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显然也不是,因为自打很多的飞梭珍妮纺织机这些东西发明出来之后,英国的工资和劳动需求反而持续上升。

那么问题出在哪?其实还是再市场身上,英国生产大量的纺织品,他都能够卖得掉,可以销往全球各地。做海外贸易。甚至当时都带到了中国,英国商人遍布全世界,他们反过来主导了纺织品的生产,商人不停的要,那么企业主自然就会天天想着,如何提高产量。但18世纪的印度和中国,都不具备这些条件。虽然我们的丝绸技术,独步世界,但是老百姓就穿自家纺织出来的粗布衣服。压根没有这个需求。所以你生产的丝绸,也就只能给那些达官显贵,这部分人的数量极其有限。压根没有上机器的必要。所以这就是我们一开始所说的,小市场,就只能允许小企业存在。印度也是如此,根本没有商人替你销售,国内都卖不动,更不要说全球贸易了,你的东西根本没人买,自然也就没必要上机器设备了。所以尽管印度和中国纺织业的技艺高超,但是家庭手工业足以满足社会需求。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去做这个投资。即便投了钱,买了机器也是血本无归。

而在同样的时期,英国其实已经垄断了供应链,不但有进货原材料的渠道,也有生产的工厂,还有向世界分销的路径。英国已经成了纺织品的供应源头。那么这种供应链之下,必然会推动创新。

作者认为,现在的印度其实也没有完成工业革命,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印度现在连最基础的轻工产品和日常消费品都不能生产,比如简单的机械,手机,灯泡,玩具,这些全都要进口。中印两国人口数量差不多,但是中国吸收了印度7倍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生产和消费了世界上60%的水泥,而印度占比只有7%。而印度的底子其实并不差,在60年代的时候,印度经济甚至还要领先中国经济20%。

印度的高科技已经能把飞船送到火星,印度也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早就确立了私有产权保护,还继承了英美法系的法律,但他就是连普通的玩具都造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作者说,他缺少了一个原始工业化的胚胎发育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用来连接原始的农业生产,以及孕育商人阶层的阶段。这个阶段也可以将农村剩余人口,转变为有组织的劳动大军。甚至完成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印度这些工作一直都没有做,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精英阶层已经能在西方高科技公司任职高管,但普通的穷人,却依旧住在贫民窟里。

接下来我们看看纺织工业和整个工业化的关系,之前我们说了,很多国家的轻工业,都是从纺织品开始的,我们也是如此,1975年我们的纺织品是33万吨,而到了2002年,就增长到了850万吨。在1990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拥有了比较良好的纺织工业产业链。而且这些主要都是民营企业。在90年到97年之间,民营企业利润每年增长是23.5%,而在这个时期,农民工也疯狂涌入城市,组成了一只工业化的劳动大军。这其实也标志着,我们从乡镇企业工业化,开始过渡到城市工业化的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当时的纺织女工,就是典型代表,纺织业拉动了上亿人的就业。在我们加入WTO之前,中国就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之前说的,机器生产机器的阶段。

其实当年英国的状况也大体如此,工业革命当时也是以珍妮纺纱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在纺织行业,是因为在所有的经济活动当中,生产食物,衣服,和住房是最基本的需求,而在这其中衣服生产又是最简单轻便的,不受气候和季节影响的。也是最容易实现机械化生产的。而且纺织业市场潜力大,需求高,弹性强,容易保存。英国在18世纪初,就已经建成了欧洲最大的纺织品市场。拥有数量最多的原始纺织品工业。另外,纺织工业对于工人的需求程度最低,技术不熟练,力量不足的老人和儿童,也能轻松完成,所以他非常容易找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于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在纺织行业中汇聚,最后产生机械化也就是必然结果。逐渐分工,逐渐引入自然的力量,纺织机一次一次被改良,从最简单的辅助工具,变成了颠覆性的工具。进而形成整个产业链。然后围绕纺织工业,继续在能源,运输,等一系列的产业上横向发展。这就是整个工业革命的逻辑,单点突破,然后周边带动。从手工业,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英国美国通过这样的逻辑发展成了发达国家,而我们也在改革开放之后,踩对了这个结构,获得了经济腾飞。作者说,整个的市场反馈过程,可以总结为2句话,由需求推动,由供给维持。原始工业化,与真正的工业革命,就好像是氧气与火的关系,而纺织业就是那个点火的火花。氧气不足是点不着火的,光有氧气,没有火花,也不会燃烧。如果你这么来看,其实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英国爆发工业革命,而之前同样强大的荷兰,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没有取得这个先机,说白了还是纺织业这个火花的作用。只有英国同时具备了氧气和火花的条件。后来一些国家,遵循这个逻辑的,都取得了发展,而没有尊重这个逻辑的,则都受到了惩罚。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煤炭,我们在78年到88年原始工业化期间,煤炭消费增长率只有4-5%,这个增长率与我们每年28%的工业化增长率极为不匹配。到了2000年,我们的能源消费才飙升到每年10%,而此时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其实反过来也说明,原始工业化是不需要能源支持的,纺织行业借助的是人力,水力,风力,不怎么消耗能源。煤炭和石油的消耗,则是重工业的标志,当年英国工业革命,就是以煤炭,蒸汽机和铁路,三位一体全面爆发为依托,刺激了工业大繁荣。但是作者却说,这三位一体有个共同特点,他们都不是最终消费品,而是中间品或者工业中介桥梁,他们单独存在什么也不是,但是却可以实现更高的生产力。这其实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古代有四大发明,但却无法形成工业革命的重要原因,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咱们明天接着讲。

【5】为什么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昨天我们说道了,煤炭,蒸汽机,铁路三位一体是工业革命的标志,但这个东西,又不是终端消费品,而只是中间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有四大发明,却没有产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也是因为四大发明都是中间品,而不是最终消费品,所以民间对这玩意没有需求。而没有需求的东西,也就没办法获得持续改良的空间。作者说,技术发明不能自动创造出对他自身的需求,没有市场,就不会有有效需求,没有有效需求,唯利是图的厂商,是不会去生产和供给的。所以发明也就只能是发明。不会变成产品。

17世纪到19世纪,英国人均煤炭消费量在200年时间里,每年只增长1%,但在1850年到1860年,这十年之间,人均煤炭消费量增加了一倍多,相当于年化8.5%,足以说明煤炭的消费量被激发了出来,英国除了自身的生产之外,也在大量进口煤炭,运输煤炭成为了巨大的工业需求,于是铁路也就应运而生。能源,动力,运输成了一条产业链,通过正反馈,带来了工业繁荣。这时候英国已经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用机器制造机器,重工业的需求已经开始爆发。

其实17世纪,荷兰要比英国还强大,他拥有最强的军队和远洋船队,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控制了世界上,从欧亚再到非洲的主要通商港口和贸易聚集区,所以荷兰的商贸其实也很厉害。但是荷兰的产业结构和后来的英国完全不同,荷兰擅长的并不是纺织品,因为他没有占领印度,他搞得都是食品加工,比如鲱鱼和鲱鱼酱这些东西,是他主要的出口产品。

荷兰的标志就是巨大的风车,这是荷兰的一个伟大发明,也是他早期农业的重要动力来源,这让荷兰农业多样化发展,乳制品,肉类,羊毛,酒花,饲料等等,这些东西比单纯的种地,要更加有利可图,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荷兰反而需要从外国来进口粮食。另外,他的地理位置,打渔简直太方便了,而且这个利润也非常高,所以荷兰就把捕鱼业变成了支柱产业,围绕着鲱鱼的各种加工制造,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早期的荷兰,也是靠着食品加工这个原始工业,发展壮大的。当然为了更好的捕鱼,就产生了对于船的需求,荷兰的造船业,也在当时首屈一指。荷兰当时成为全世界的造船工厂,和技术王国,日本和俄国,都在跟荷兰学习造船技术。荷兰当时甚至已经做到了,仿制中国瓷器的工艺。

而且他的金融业也是最发达的,他拥有最早的期货市场,也创造了最早的金融泡沫,一场郁金香泡沫,彻底打击了荷兰的实体经济。所以这么看,其实荷兰也还行,条件是不输给英国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捕鱼业而不是纺织业,作者说,就是这点不同,让他错失了机械化之路,因为捕鱼是受到天气影响的,也很难实现机械化,即便船只生产机械化了,捕鱼的过程也没办法机械化,而纺织就不受天气影响,也直接生产终端品,所以纺织业机械化改良更容易一些,捕鱼行业机械化则相对困难,所以最后荷兰没有叩开工业革命的大门。最终消费品的生产,不能够实现机械化,那么工业革命也就不会发生。没有技术和生产力的持续提高,而金融业有蓬勃发展,经济脱实向虚,最后增长就会停止。

反观英国,对于纺织业可谓是蓄谋已久,不但处心积虑卧薪尝胆,用一系列法律来加强本国的羊毛制品消费和出口,而且还限制外国纺织品的进口,特别是自己的那几个殖民地,都是纺织大国,而英国不让这些国家出口。相当于他就垄断了羊毛和纺织品的生意,而且他还禁止向其他国家出口原材料,也就是说,你只能买我的产成品,而不能买原料自己去生产。直到他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之后,这条法令才取消。那时候其实已经没人可以和他竞争纺织业了。所以这就是一个国家意志引导产业的典范,而荷兰当时是不具备这样的国家意志的。所以也就没能引爆工业革命,这点跟我们的民国时期有点相似。没有国家意志,也没有惠及百姓,不产生需求,最后也就无法引爆工业革命。最后这些财富,反而都落入到了官僚资本主义的手中。

接下来我们看看,为什么说,中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我们用40年时间,走完了人家几百年的工业化之路,走的这么快,肯定也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污染,腐败,或者劣质产品,甚至贫富分化加大,这些都不可避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当年基辛格就评价,对于中国的崛起,无能为力,当然也有很多看空中国的声音,比如说我们的发展是低质量发展,还有说我们必将陷入到中等收入陷阱,也有不少西方的经济学者,在2000年之后,就一直等着看中国的笑话,但是基本全都落空了,甚至被啪啪打脸。最近一段时间,对中国崛起的乐观主义态度,开始升温,但这其实都是后知后觉的结果。

作者说,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的第一个原因,在于已经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并一直沿着工业化的顺序,这种顺序不止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许多发达国家,而且是被证明了的正确的道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我们已经产生了对整个工业,能源,动力,运输三位一体的巨大需求,并且触发了对机器,中间品,各种生产工具,还有各种设施的渴望,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现在已经形成了,生产,运输,销售,再生产的一个整个链条,金融服务,和信贷管理,也已经通过市场化运作,融入了整个体系当中,一个成功的工业化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自下而上,不断由底层需求驱动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更新和更大规模的市场,并且不断地创造,发现,扩大这个市场。所以他已经度过了最为艰难的阶段,形成了一种自我驱动的生态。

那些所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总是债务累累而且还债务危机不断,他们也没有按照工业革命的顺序,发育市场,进行产业升级。比如拉美那些国家,就是如此,也是以食品出口带动着财富的增加,但是后来食品总体过剩,价格开始波动,出口受限,债务危机让他们就又跌回到了陷阱当中。而我们走的道路完全不同,是从轻工制造开始,中国制造享誉全球,现在已经有了全世界最强大的消费市场。推动着整个商业经济的正常运转。国家在给与正确的引导,带动着我们的产业升级。虽然会迎来一些阵痛,可能很多人也会因此而失去饭碗,但是整个经济的发展方向,肯定是越来越好的。

所以,工业革命的内在逻辑,还有成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史路径,都可以预测中国,继续发展继续崛起,老齐也多说一句,之前著名投资人李录先生也有一本书,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他里面有个观点,只要我们拥抱全球化,那么发展就是不可避免的。你想不进步都难。

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增长,都是来自于高投资,而高投资是很难持续的,但是作者说,他们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储蓄率也很高,这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说明我们未来有很强的消费需求和潜力,高储蓄也可以为高投资进行融资,来继续推动工业化的进程,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中国趋势已经不可阻挡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工业技术进步的源泉问题,之前我们的快速增长奇迹,其实并不是由创新带动的,而是复制发达国家的道路,再加上生产要素价格低,导致的后发先至,但是我们之前在学习,不代表以后我们不能创新,当年美国也是在复制英国的工业化之路,甚至欧洲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土包子竟然能够发展起来。当时就有英国作家批评美国,他们是很勤劳勇敢,但是你们谁用过美国的杯子和盘子,那意思就是说,美国的创造能力根本就不足为虑,这个论调,跟现在说咱们中国的口气是一模一样。但是在1880年,美国就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络,并超过了英国,更成为了世界工厂。而且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美国的创新层出不穷,一众伟大的发明家,全都来自于美国,当年英国的所谓先进工业,在美国的持续创新之下,被打的体无完肤,千疮百孔,最后就是这个欧洲人完全看不上的乡巴佬,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世界第一创新大国,而且称霸了世界100年。明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崛起之路,这其中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6】中国势不可挡的几个原因

昨天我们说到了,很多国外的经济学家嘲笑我们,只能模仿不能创新,但其实100多年前的美国也是一样的, 英国人也嘲笑美国人,没有创造力,甚至连个杯子都造不出来。但是在1880年美国就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但此时的美国,创新能力依旧落后,各种科学技术,也远远落后于欧洲,甚至美国当时最优秀的科学家,都在抱怨,说美国的高等教育极其落后。那时候的美国,其实跟2000年的中国是比较像的,有实力,有潜力,但是还不强大,比如在中国申请加入WTO的时候,就有人问,谁乘坐过中国的火车?但现如今20年过去了,中国高铁技术,已经独步全球。虽然我们的高等教育,现在也依旧落后,但这都不要紧,因为趋势已经摆在了这里。

美国现在看中国,其实依旧有固有的印象,认为中国人都是给美国人打工的蓝领工人,用10亿件衬衫,去换一架波音飞机。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人均消费水平更低,他们觉得中国依旧很low,但其实深处其中才会知道。我们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一个城市,你几年不去,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则完全不一样,甚至他们跟10年之前,没什么本质不同。像日本灌篮高手的打卡地,那都是90年代初的漫画了,现在依旧是那副模样。美国也一样,你去洛杉矶,这是美国最好的城市之一,都跟一个大农村一样。德国英国其实也一样,这些年其实已经没什么发展了。这么多国家,只有中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且都是肉眼可见的变化。

作者说,根本不用担心创新这个事,在干中学,在实践中创新,大家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一旦学会了模仿,那么距离创新其实也就很近了,至于有人说我们仿造,窃取,其实当年美国也是一样的,他是先学习,仿造,窃取英国的先进技术,然后融入了自己的想法,最终做出了创新。美国没有产生牛顿, 达尔文这些顶级科学巨匠,但是却出现了爱迪生,安德鲁卡内基,亨利福特,摩根,洛克菲勒这些超级企业家,也就是说,美国没有做理论创新,但是却很好的把理论应用于了实践,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和市场。并把这些科学创新的理论发扬光大。

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完成在20世纪30年代,这时候美国也就超越了英国,这期间有大概50-60年的时间,而日本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完成于20世纪70年代,二战打断了10年,这中间也是50年左右的时间,而我们90年代末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估计2050年,应该可以彻底完成超越。甚至我们都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我们也在做着这样的准备,我们已经是世界工厂,和全球制造业中心,所以我们需要全球分销体系,来运输我们的产品和机器,并且从全世界各个地方吸纳原材料,原来西方国家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建立海路运输,但我们正在改变这一模式,开始了一带一路计划,通过我们的高速铁路网,正在从陆地上,直接连通南亚,中东,俄罗斯,还有欧洲。一旦这个铁路网建成,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成为整个世界的交通枢纽。我们正在主动创造一个,依靠陆地运输的全球贸易新时代。这可能让运输效率提升很多倍。

中国势不可挡的第三个原因在于,中国有一个高度集权化的重商主义政府,通过行政政策,来集中调配资源,降低内部消耗。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商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们在通过政策调控,来尽量维护商业繁荣。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反复强调,积极对对外开放,但这种开放却又显得小心谨慎,因为我们也看到过太多的发展中国家,把大门开放的过猛,结果国家经济反而轻易的被外国资本给摧毁了。所以作者说,民主和开放,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个强大的商业主导的政府,以及商业和贸易政策指导下的国家建设,也并不是要自由资本流动,让外资肆意攫取我们的财富,而是要让这些资本,为我所用,发展我们未来的高端制造业。

另外,强大的重商主义政府,还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我们的高铁运输网络,以及我们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没有一个集权政府,是肯定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一直强调,重要的是重商主义导向,而并不是所谓的制度形势,即便印度有民主制度,也照样发展不起来。但其实老齐只能说部分认同作者的观点,因为我们也不是全国上下都发展的那么好,现在看长江以南,或者东南沿海发展的比较好,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同样宏观调控,却成效甚微。比如东北振兴,喊了多少年了,也没有啥实质性的变化。这个可能跟观念有关,一旦形成了那种计划经济的观念,可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所以这个东西,有时候也是一种机缘巧合,天时地利人和都得赶在一起才行,东北和华北就是直接跳过了轻工发展阶段,进入了重工业计划经济,现在再想往回调,有点困难了。这些老国企无论怎么改制,也很难焕发活力,而且你还不敢让他出清倒闭,因为他又承载着巨大的就业,有的城市20%的就业人口,都在一个连年亏损的大企业。所以这就叫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你越是救他,他就越是没有活力,但又不能不救,结果就吸收了大量的社会优质资源,投入到了这个无底洞当中。所以严重浪费了社会效率,但现在看,也没什么其他的好的办法,所以只能这么维持。相反在南方就没有这样的历史包袱,市场一轮一轮的出清之后,效率就会越来越高。所以这南北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

作者的观点很明确,我们不但没有制度劣势,反而是有制度优势的,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非常快速的修建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我们的崛起已经表明,民主并不是工业化的基础,重商主义的政府意识才是发展和繁荣的根基。所以,作者认为,我们的制度形势不但不会阻碍我们发展,反而会大大加快我们的发展进程。

下面我们看看一些案例,有一个地方叫做永联村,这是东海岸长江流域上,一个最贫穷的村庄之一,归江苏省苏州市管辖,在改革开放以前在,这里人多地少,只能去围垦造田,但在70年代没有机器设备,只能手工挖掘,所以条件十分艰苦,那时候人均耕地只有1亩,到了1980年,经过艰苦的造田之后,也只有1亩2,而美国的人均耕地则大于12亩。所以可想而知,永联村几乎穷的已经吃不上饭了,甚至这里的村民都没有砖房,而是住在茅草屋里面。粮食不够,只能每天吃2顿饭,还都是没有蔬菜和肉类的稀饭。人均年收入只有60-70元,是的你没看错,是人均年收入。当时这个村子的人口才800人。几十年来,村子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上,虽然也参与了整个国家关于工业化的运动,但是非但没有变富,反而越来越穷了。而他们此时已经欠下了6万元银行债务,是一个村子年度总产值的2倍。当时的村民也没有任何的市场化,利润化的意识。

在78年末,全国开始改革,而乡政府任命了一个叫做吴栋财,来担任永联村书记,这个人对于整个村子的历史性转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发现永联村虽然土地稀缺质量差,但是好在靠水,于是决定把一些土地干脆改成鱼塘,鱼在当地还是很畅销的,而且也能为村民日常的生活,补充一些高蛋白。鱼的繁殖期还比较短,所以大大降低了前期投入,和商业风险,很快全村集体行动,冒着风险把村子80亩地全都改成了鱼塘。吴栋材带领村民,在晚冬的泥地里奋斗了整整60天,只是用原始工具,没有任何现代机械的情况下,完成了鱼塘的改造。从当地合作社借来了5000元贷款,买来了鱼苗,这次转型是非常成功的, 第一年末,他们就把贷款还上了,还有了600元的利润,80年,他们又增加了3个鱼塘,收获了1000公斤鱼,销售额达到2万元,净利润8000元。村民们成为了股东,分红6000多。很快养鱼业已经成了永联村的大买卖。那么这个贫困村,日后又是如何发展成为钢铁城的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7】贫困村如何发展成为钢铁城?

昨天我们讲到了永联村的故事,一个一穷二白的贫困村,因为把土地都变成了鱼塘,开始有了利润。村民们也看到了希望,全村1977年生产性利润,只有700元,到了81年,已经上升到了42300元,年均增长57%,但这些钱,大家并没有用于消费,而是用于投资。作者说,永联村能够改变,其实多亏了我们的村镇政府的体制,这么贫困的地方,能够获得初始贷款,肯定是跟政府信誉有关,否则很难有这个初始投资。另外,能够号召全村人冒着风险把土地全部改成鱼塘,这个事也只能是村支书来做。而村支书的权力也都是基于村镇政府产生的。所以这就减少了欧洲原始工业化的那种,土地兼并的过程。为我们节省了上百年的时间。

永联村这个举动,其实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因为鱼并不能替代粮食,如果没有市场可以交换,那么只养鱼,村民们就要面临饿肚子的风险,特别是单个村民很难做出这个决定,因为一个家庭是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的,相反,全体村民来承担稍微的好一些,因为毕竟还有一部分人,可以去种粮食,也就是说,转移劳动力去养鱼,村民们可能会挨饿,但不会饿死。而且在村委会的组织之下,也可以跟别的村子进行一定的粮食交换,相当于就变成了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商业往来,这个也是个人无法承担的。所以永联村,凭借着集体所有制,凭借着相对集权的村委会,走出了转型的第一步,当然这也跟村支书的战略眼光分不开。当年,我们很多村子其实都走出了这种致富之路,比如小岗村,华西村等等。

在养鱼获得成功之后,他们开始成立了一个简陋的食品加工厂,一个简陋的织布厂,以及一个小小的杂货代销店,都是集体所有制,最开始的意图,只是满足村民们的日常需求。吴栋材发现还是有几百名农民无所事事,于是他就想给这些人找点活,就通过关系,把这些人组织起来,送到附近城市的工厂里面工作,其中就包括一家水泥厂,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让这些农民,学习一定的工业技术,获取一定的经验。等他们了解了相关知识之后,吴栋材在永联开了一家自己的水泥厂,一次性就雇佣了300名村民。并且开始获利,1983年,他又卖掉了水泥厂,用利润建立了一个小工厂,生产工具,和农户用品,以及电扇。并且销往附近的城市。此时的永联村,已经开启了各种各样的小工厂,村民们也做起了各种各样的生意,甚至连汽车底盘加工,光学镜片,控压机床这样需要一定工艺的生产制造,他们也已经可以完成。而吴栋材就像一个总指挥,每天都在联系生意,发现周边村镇或者城市有需求之后,就会回来组织村民生产。所以一直保持着低库存规模。作者说,这些就是原始工业化的特征。这些村办工厂,让永联的公有资本迅速积累,短短几年时间里,从几千块人民币,增长到几千万。村民生活也已经大大提高了。已经可以顿顿吃肉,并且有了很多的存款,家家户户也都添置了手表,收音机,缝纫机,也都建起了砖瓦房。吴栋材还用赚来的钱,给村里修建基础设施,比如灌溉水渠,通上了高压电,打了深水井,配齐了净化水的设备。为村里铺上了砂石路。并且提供了必要的医疗诊所。还有为村里的小孩上学,提供了助学金。85年他们生产总值达到了1000万,已经进入了10强村榜单,成为了全国脱贫致富的示范村之一。

但此时,吴栋材正在筹备一个更大的计划,他要建设一个更具规模,以及更加现代的轧钢厂。这标志着永联村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转型,这也是他最为大胆的一个决定。因为之前都是小打小闹,也都是轻资产投入。而这次,他却投入了重资产,下了血本。而且钢铁属于重工业,需要相当水平的技术工人才可以。而且对于钢铁来说,销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需要吴栋材去建立客户关系和销售网络,那个年代,基本上,钢铁厂全都是国营单位。

现在都在抱怨996工作制,但是吴栋材的工作量显然更大,他每天几乎都是14个小时以上的工作,而且每周工作7天。但是却并没有拿到太高的工资。也从来没读过什么商学院,甚至连企业家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他就拥有天生的商业头脑,和对于美好生活最深层次的渴望,带着这个村子,一步一步往前闯。他们不但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还很快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或者说永联村将两次工业革命合二为一了,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他就走过了轻工业之路,开始发展重工业了。因为吴栋材认为,在这个阶段,全国上下开始对住宅建筑,产生了深层次的需求,而建筑的中间品钢筋和水泥,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他亲自去跑的市场调研,收集各种信息,最终投资60万元,建立这所工厂。还找来供销社共同出资,各掏30万,吴栋材成了董事长,而他又故技重施,先派出一批村民,去附近的钢铁企业学习技术,然后开始挖国有钢铁厂的技术工程师,来担任兼职顾问。当时这种工程师有个称呼,叫做星期天工程师,周一到周六在国有大厂养精蓄锐,周日去乡镇企业赚外快。很快,这个螺纹钢厂就投入运营了。第二年总销售额就达到1000万,利润156万。这个成绩令人震惊。85年开始,永联村就被列为苏州地区最富的村子之一。而在仅仅7年之前,他还是最穷的村子。之后他依旧保持了这个增长势头,每年几乎都增加一条生产线,之所以这么高速的扩张,是因为当时的市场需求强烈,根本就不用担心,东西会卖不掉。甚至到了87年,吴栋材将钢铁厂进一步升级,足以跟国有企业竞争。这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了著名的永钢集团。

也同时在这一年,永联村开始关闭其他的工厂,全力以赴投资螺纹钢生产线,92年他的利润就达到了2500万元,而他们不断地把利润拿回来再投资,在95年,又投了1个亿下去。到了98年,永钢集团在市场上已经占到了八分之一的份额。成为了全国知名企业。2002年底,永钢集团有2900名员工,产能2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人民币53.4亿,甚至自己拥有了一个30万吨的航运码头。 这个钢铁厂,18年增长7000倍,年均增速64%。

2002年,永联村已经变成了一个小社会,有学校,养老院,公园,电影院,医院。所有的村民,都享受极高的社会福利。永联村的故事还在继续,他后面依旧在高速发展,到2007年,更是达到了200多亿的销售额。工人也增加到了9000多人。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工业革命的例子,我们一叶知秋,通过这个微观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我们这些年的奇迹到底是怎么来的。在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通过简单粗犷的原始工业,我们逐渐产生了需求,而这些巨大的需求,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石。如果生产多少都能卖的掉的话,那么这个工业化速度就会相当的快了。这其实也不用什么商学院,更不用什么高深的理论,稍微有点头脑,有些魄力的村镇干部,都能看得到,钱就在那里,只要自己稍加努力,就可以让整个村子变得越来越好。所以老齐一直认为,商业其实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他更多地是一种动物的本能,是一种直觉。能做成伟大生意的,很少有商学院出来的。更有讽刺性的是,北大和清华的商学院在国内是顶级的存在,但是北大方正和清华紫光,两个校办企业却都给干黄了。

最后作者总结,经济发展需要胚胎发育,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现有市场,创造需求,才能发展重工业,自由的市场既不自由也不免费,甚至是一种昂贵的公共品,是所有生产交换的基础,他的基础是社会秩序和信任,所以这个市场的建立,其实才是一个国家经济腾飞最为重要的因素,自由市场并不会免费提供,也不是天然就存在,需要我们花费很多成本去创造出来。所谓私人产权,民主制度,都是他的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制度是为了市场,而不是市场为了制度,市场才是根本,制度只是其中一个条件。明天我们再来,详细的看下,市场创造的顺序,以及中国即将面临的挑战,还有我们和平崛起的世界意义。

昨天我们说到了最后一部分,市场是一个昂贵的公共品,需要我们不断地花成本去进行培育,作者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的私有产权制度,其实并没有像某些经济学者表述的那样,安全和有效,政治制度也没有对底层人民变得更加包容,但是在政府主导的重商主义政策之下,连续不断地,以发展制造业为核心的原始工业化和国内外市场的培育,却让英国变得越来越富裕,英国的技术创新也不断迭代。作者认为,这些所谓的产权保护,并不是制度一开始就设定好的,而是随着市场发展,大家的私有财产越来越多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当年的英国也并非那么民主,甚至军费开支巨大,是一个极端贸易保护的官僚集团和强权国家,甚至他可以为了一些公司的利益,发动武装侵略。鸦片战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他战争的根本目的,也还是打开更大的市场。包括美国后来也是一样,他很少以占领地盘为目的,这点跟苏联截然不同,美国只是要求市场,要求出口。甚至为了出口,可以提供贷款和援助,甚至不惜帮助日本和德国这样的法西斯国家恢复经济。

如果工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那么工业革命就是这个机体按顺序展开的胚胎发育过程,其中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前一个阶段的原始积累,来创造市场并取得融资,也就是说,你得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创作需求,而不能跳跃。得先解决大家的粮食安全,然后挑出马尔萨斯陷阱,发展轻工产业,逐渐积累财富,最后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重工业阶段。这其实跟人类学习的过程,是一样的,你得先学会加减法,再学四则运算,然后学代数几何,最后学微积分。否则直接给你上微积分,那就跟天书一样。

第一次工业革命起飞期的旗舰产业就是纺织业,而完成期的旗舰产业是能源运输和动力机械构成的三大工具产业,而这些又构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激活期,为了解决这些工具产业的运输和采掘问题,诞生了什么钢铁,化学,卡车,轮船,发动机等等行业。而为了支持这些产业的投融资,在上面也开发出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高端技术服务产业,比如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生物技术,现代管理物流业等等。

你就记住,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手工消费品,轻工消费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力是中间品,标志就是机械制造机械。而服务业的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当服务业蓬勃发展之后,整个社会也就进入了福利社会。当然也有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这就是信息技术产业的革命。

中国正常发展,大概30-40年,就应该能在人均收入方面赶上美国,甚至作者说,我们只需要人均收入水平赶上日本和韩国,就足以打破世界的平衡。而这条发展路径,基本上是高度确定的。我们已经形成了全球的最大市场,消费占到GDP的比重在持续提升,所以这个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经济内循环的能力。

最后再说说管理革命,这是工业革命的 软实力,如果说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模式,那么管理就是另外一种方式,而且是更高级和重要的方式,在工业革命展开之后,我们的系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公共机构管理方面就需要一场变革,对产业,生产环节,各个流通领域都要有升级和创新,越发展就越要抓住细节,一开始可能会发展的比较粗犷,但具有一定规模之后,就要开始抠细节了。其实这也是企业家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一开始都是做点小买卖,谈不上管理,企业做大了,就需要更多地调配资源的能力。

最近几年我们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但其实不是只有技术创新和让大众去创业的意思,而是要让大众参与对生产环节,和政府管理机制的反馈, 如果大家都不能参与这个闭环,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反馈,那么就会让社会资源形成巨大的浪费,对于管理的需求,老齐认为,其实也是市场需求的一部分,这个需求的范围越广泛,管理也就会变得越精准,资源调配的也就会越有效率。比如我们在教育领域,和在医疗领域,还是有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空间,我们的福利这块,也明显不够,未来还会在高福利上面,增加资源的配给。作者说,在未来我们要处理好私人资本与公共服务的关系,不能完全都推给市场,也不能公权力干涉的过多。所谓管理,就是管好资源分配,理顺激励机制,建好责任追究制度。市场价格机制,只不过是社会经济管理的一个不完美的工具而已。口碑和信任既可以成为市场竞争的产物,也可以是克服市场失灵的妙方,比如医生和教师,就不应该通过财富来受到尊重。所以有些部门,是不能完全以利润和价格为导向的。要让所有的商业活动,市场交易,都在阳光下运行。不能用物质作为唯一的市场化手段。如果大家都只认钱的话,那这个社会肯定也是有问题的。

【8】我们和平崛起的世界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本书的最后一节,中国和平崛起的世界意义,作者说,我们有超越美国的潜力,这个潜力的根源,并不在于其后发优势本身,而在于政府牢牢掌控着顶层设计的主动权,能够不断地为企业创造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开辟安全,诚信的全球市场。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那么中国的潜在国内市场,也肯定是美国的好几倍,再加上我们正在有意的通过一带一路开拓海外市场,我们的工业品不但输出给发展中国家,还在大量的对发达国家出口。海外庞大的市场,也是我们重要的增长潜力。市场大,需求大,就会反哺工业化本身。

作者也强调,西方发达国家这些年一直在进行量化宽松,不停的印刷钞票,但是没有造成高通胀,甚至通胀率极低,基本都要归功于中国的崛起,我们用极低的出口价格,在压制着世界的通胀。目前,其实这种模式还在继续,东南亚这些国家的生产要素价格依旧很低,所以只要美国从这些地方进口生活必需品,那么整个国家的通胀,就依旧会被压低。现在世界已经一分为二,一部分为消费国,另一部分为生产国,消费国提供更多地创新,技术,信息革命,而生产国则提供更多地劳动力。其实本质上,还是原来那一套,富人剥削穷人的游戏,现在只是富国剥削穷国,但穷国自身也愿意,他们在剥削中,就拥有了较大的市场和需求,逐渐的也发展壮大了,其实我们也是在被反复剥削中发展而来。

这就是本书的全部内容,其实作者就论述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需求创造市场,市场创造工业化的基础,我们之所以发生了经济奇迹,是因为改革开放,启动了市场需求,而之前的工业化尝试全都失败了,主要也是因为没有将需求激发出来,也没有重视商业的作用,所以重商主义的政府导向,是我们崛起,并在日后依旧能够发展壮大的关键。这点老齐也是非常认同,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市场化程度,商人并不都是投机倒把,不劳而获,商人在整个市场经济当中承担着重要的工作,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所以我们不应该去仇富,更不要仇视商人,也不要听某些经济学家瞎忽悠,动不动就是要发展中国制造业,这都是屁话,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一种民粹主义而已。没有商人,没有资本市场,制造业发展的起来吗?这些错误我们在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已经让我们伤痕累累,代价足够惨痛了,现在千万不能重蹈覆辙。要通过商业发现需求,通过需求带动生产制造,而不能只是为了空喊口号。创新这种东西,也大多都是商人来完成的,企业才是社会创新的主体,不一定产生革命性的技术,但是一定会经常产生革命性的产品。相反如果没有企业家,那么牛顿力学,相对论,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里。科学家固然伟大,但企业家才是社会的主要推动力量,善待商人,善待商业,不断改善营商环境,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创业,敢于创新。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重商主义才是根基,而工业化繁荣,其实只是那个结果而已,我们要更广泛的发展商业,让全体老百姓,参与到整个经济的循环当中,参与的需求越多,市场的反馈就会越全面,市场调配资源的效率自然也就会越高,中国制造业才能够真正强大。才能在高科技领域突围,带动整个产业升级,所以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杀鸡取卵,营商环境,才是我们发展壮大的根本。明天我们开始新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