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你总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讲人类判断的缺陷,也就是说,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影响我们的判断力,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话题。对于我们就业,生活,乃至投资,将大有帮助,很多时候其实我们的判断力,都受到了很多错误信号的干扰。而我们却完全不自知。
我们经常会听到截然相反的观点,比如有医生说,你得了心脏病,另一位医生却说你是健康的,有人说,这里很安全,但也有人告诉你,这里非常危险,这种分歧其实就是噪声。比如站在2021年底的时间点,明年的投资市场,到底是看好,还是不看好,现在投资圈就出现了非常大的分歧。大部分机构则表示比较悲观。但也有老齐这样,看好明年行情的,那么你到底听谁的?

作者上来举了个例子,说ABCD四个队去射击,A队全部命中红心,而B队则全部命中了左下角,相对来说B队应该是偏差队,什么意思?就是说B队可能水平没问题,而是他们的枪有问题,否则怎么会那么巧,全都集中在了左下角?而C队的子弹落点很分散,这就是噪声,没有明显的偏差,所以能得出结论,C队很可能他们不太擅长射击。D队是噪声与偏差共存,明显偏离了靶心,但是都朝着一个方向偏离。但又偏离的很发散。所以判断,D队,既不擅长射击,枪也有问题。射击只是一种隐喻,靶心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目标,也就是说,我们会经常受到各种偏差和噪声的干扰。从而造成了脱靶的现象。

这里面可能问题最大的是B队,因为如果把这个靶心拿掉,你很难说A和B谁更优秀。所以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要如何避免偏差,如何识别噪音。
本书分为6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噪声和偏差的区别,
第二部分说人类判断的本质,
第三部分是预测性判断,
第四部分讲心理学,解释噪音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五部分如何改进并且防止这类错误。
第六部分是回答一些常见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发现噪声,哪里有判断,哪里就一定有噪声,作者说,经常会有犯下同一罪行的嫌疑人,最后被判了不同的刑期,这种事经常会发生,特别是在美国,这种英美法系,判例法国家,大家一商量,可能就会因为很多别的事情,然后干扰到了最后的判罚结果。有人专门研究了这个事,发现这些法官的判罚,都很不严谨。差异之大,令人震惊。其实这种事,我们非常常见,比如在球赛中,有的裁判吹的比较严格,只要接触上,就会判犯规,而有的裁判,则基本上比较宽容,都把人掀翻了,哨都不响,但要知道,这都是一套规则。更有甚至,同样一个裁判,在不同场次的比赛中,都有不同的表现,心情好的时候,吹得就松,心情不好的时候,见谁都想出牌。而且有的时候,影响原因都是无厘头的,比如书里就说,当地球队,输掉本周的比赛,那么法官的判罚就会更加严厉,显然法官也是个球迷,受到了球赛结果的影响。让他的情绪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后来为了规范法官们的行为,还出台了量刑指南,就是让法官可以根据一定的规矩,去对罪犯实施量刑判决。但是这个事好像也不起作用,法官还是有很大的裁量空间。后来逐渐收缩法官们的权限,把标准写的越来越细,但很快就遭到了法官们的抨击,他们说,有些判决过于严厉。很多法官反过来指责量刑指南很不公平,他的出现,反而忽略了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比如同样是杀人,有些是寻衅故意杀人,而有些则是为了防卫,这两个同样量刑,显然也完全不合理。

后来到了2005年,美国最高法院压力过大,反而取消了这个量刑指南。把他从强制性,改为了建议性质,然后就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法官们根据自己的偏好自由量刑。但是不公平的事件并未减少,比如黑人犯罪和白人犯罪,在法官的量刑当中,也有明显区别,可见这是一个两头堵的逻辑,强制还是不强制,似乎都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案件本身并不能标准化,法官的偏好也不能标准化。两个不确定碰在了一起,你就更没办法去进行规范。

强制性的量刑指南,是解决噪声问题的一个办法,会让大家都形成统一,但许多人并不喜欢这种做法。

在日常的经营中,其实我们也经常会因为决策,而出现很多的噪声,每个人对一个事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甚至截然相反。可以说噪声不可避免,每个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这有时候会给公司带来很大损失,比如保险公司核保员,同样一起事故,甲可能认为1万,乙就有可能认为2万。客户最后实际支付的价格标准,其实又很大的偶然性,在于他接触的核保员,到底是谁。投资中,这种问题其实就更严重了,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同一只股票,给不同的研究员去进行估值,结果得到的结果可能也大相径庭。拿到这些结论之后,你反而没有主意了。跟没研究过一样。在充满噪声的系统中,错误并不会相互抵消,反而只会累加。

绝大多数人,其实是活在自我主义的幻觉当中,他们天真的认为,世界就是他看到的那个样子,所以别人也应该跟我的看法差不多。如果别人出现跟自己的分歧,那么他就变得很难以理解。但其实因为人的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完全不一样,所以你们看到的世界,可能截然不同。所以有时候双方都会觉得,对方简直就是SB,完全不可理喻。

决策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决策,另一种是重复决策,单一决策,就是一次性的,以后也都不太可能遇到的这种情况,比如我们爆发疫情之后,武汉到底要不要封城,这就是单一决策,而重复决策就是日常这些判断,他是有依据可循的,比如股市上的投资决策,还有核保员对于客户的评估。

单一决策是比较难的,对于研究噪声提出了挑战,甚至我们没有直接的方法来考察是否存在噪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反事实思考,比如就像上面打靶那个例子,你可以看看最后的弹孔,到底落在了什么位置。如果全都偏离靶心,那么可能就出现了问题。再有就是,我们可以假设一下,换一批人来参与讨论,是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还比如疫情,如果换一批人来做决策,那么还封不封城。显然这个是有分歧的,毕竟后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国外很多地方,都没有进行封闭。所以应对疫情的这种单一决策,肯定也存在噪声。

其实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存在这种单一决策,我们也称之为重大决策,比如你高考上哪个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哪个单位,这都属于是单一决策,这些决策,往往构成了人生的岔路口。如果这些选择做不好,那么人生再努力可能也是徒劳的。

我们平常会做出很多判断,什么是判断?结论才是判断,比如你写一篇文章,分析市场,最后那个结论,股市会涨还是会跌,才叫做判断。判断虽然要力求准确,但是他永远不可能准确。一定会存在明显的误差,其中一些是偏差,另一些就是噪声,作者说,你可以做个游戏,不看表,然后说出现在过去了多少秒。你可以先感知一下5秒和10秒有多长,然后到5秒钟,就报个数。最后你会发现,你以为这个很简单,只需要心里默数读秒就可以了,但是你根本无法做到。这种你无法控制的差异就是噪声。

这其实就是判断,我们只能说力图接近真实,但是他永远不可能完全真实。你连几秒钟都判断不准,就更不要说更加复杂的事情了。比如经济测量,这个事就太复杂了,而市场判断,要在经济的基础上,再叠加人的行为,这个就更困难了。所以想靠着判断去做好投资,这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判断有理性的部分,也有主观的因素,所以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判断,一个事物往往都是辩证法,有他的优点,同时缺点也很明显,那么你到底是看重优点还是缺点呢?比如同样是玫瑰,有人就觉得好美好浪漫,而有人则认为,这底下长着刺,很容易被划伤。

那么怎么评判判断呢,一个是看结果,一个是看过程,注意结果正确,可不一定代表你肯定正确,比如你随便选出一只股票,结果涨了,这是说明你的判断方法有效吗?显然不是,明天我们再来仔细谈谈,评判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加重要。

【2】有判断就一定会有分歧

昨天我们说到了判断,有判断就一定会有分歧,因为判断的依据就是经验,不同的经验,你自然就会对一个事情,有完全不同的判断,比如有人在私募基金上赔过钱,那么他就会倾向于认为,私募基金都是骗子。在他的心里,通常会做这种有罪推论。而评判判断的两种方法就是结果和过程,有的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比如老齐总说,你今年赚了钱,但是方法不对,可能反而对你有害,因为你会天然的认为,这个错误的方法是有效的。然后你不断地用这个方法,最后就会误入歧途,比如一个孩子通过作弊的方式,考了满分,这就是结果正确,但过程错误,如果要只看结果不看过程,那么他以后就会反复作弊,最终走上不归路。

其实判断也分为两种,评估性和预测性,预测性判断就是说,明年股市会不会涨,而评估性判断,就好比到底哪种葡萄酒更好。这同样跟,评估者的主观因素有关,比如两位医生,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分歧,有一个出错了,原因可能是他缺乏技能,但也可能是存在噪声。总之,这种判断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噪声的影响。我们要想,做到正确的进行评估,就先得测量噪声,消除偏差才行。

一致性的偏差,会引发高昂代价的错误,比如在做投资的时候,使用的模型,结果有一个底层数据错了,那么这就是一致性偏差,你算出来的所有东西都不对。噪声也是一样,如果在没有噪声的环境中,你的预测结果都应该趋近于相同,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并非如此,会出现很多个结论,呈现出钟形曲线,正态分布的情况,那么就说明我们的系统中存在噪声。老齐给你举个例子,你在评估一家上市公司业绩的时候,如果结论相差比较大,特别是很多机构的评估结果,完全不同,那么这时候就属于有噪声干扰,我们要找到最准确的那个结果,就需要先消除掉这些噪声才行。

这就引出一个标准差的概念,他是统计的一个名词,也就是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集中于一个什么水平,比如拿人的身高来说,绝大多数人都在1米5到2米之间,超过2米的和低于1米5的会非常的少。我们就可以把1米4和2米1设为正负标准差,向两端延伸10厘米,人数就会越来越少。

作者给出了简单的方程,单次测量中的误差=偏差+噪声误差, 总体的误差,也叫作均方误差=偏差²+噪声²,这两个公式听不懂,没关系,我们先放在这里,
告诉你一个结论,人们往往对于很小的误差非常敏感,但是对于很大的差异则不敏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会在一个公司的正常估值,到底是10倍,还是12倍上,吵得不可开交,但是大家却往往忽视了他的业绩是否真实。这其实跟我们的成语南辕北辙是一个道理,你们只在乎的是,车子到底快不快,但是最后却忘了看方向。当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发现正负并不对等,比如84%比真实的判断高,而16%比真实的判断低,那么就说明我们的判断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偏差,说白了就是你的枪,准星出了问题。你得先把准星校准之后,再去打靶。

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罚球命中率有高有低,即便是同样一个运动员,比如神投手史蒂芬库里,他也有罚球不进的时候,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心理,欢呼声,疲劳程度,伤病等等原因。球员表现的变异性,激素是一种噪声。我们的身体里充满了这种变异性,比如心率,血压,下意识的反映,都能引起我们身体的些许变化。比如你刚刚失恋,可能你的行为举止,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就会带到你的工作当中。虽然一个事情你已经很熟练了,但是没有人可以保证,下次会得出一样的结果。这也就是我们的发挥其实并不稳定。上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跟你说过,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把字迹写工整,为什么?因为阅卷老师,压根可能就没心情看你的作文,他一天从早看到晚,作文早就已经看吐了,所以大概扫一扫你的开头结尾,然后就会给分了,这时候给分的依据,主要就是你的卷面整洁程度,他们会有天然的偏见,认为字迹工整的就是好学生,作文水平就应该更高。所以这种阅卷模式,或者叫做老师的疲劳程度,就是你最后取得成绩的噪声。你无法避免,但是我们却可以利用这种噪声,写出锦绣文章其实是很难的,但把开头结尾写好,字迹练工整,这个其实是有方法的。

投资中其实也是一样,噪音就是各种各样的事件影响,你不可能要求投资者理性,但是我们却可以利用他们的不理性。你把噪音识别出来,把噪音的影响看清楚,其实反而是可以在这里面获利的。比如911这种恶性事件发生,大家因为恐惧,而大幅压降市场估值,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择机买入。因为我知道,这种恐惧,他不可能是个常态,当这种恐惧发生的时候,市场肯定会出现极低的估值水平。所有的风险,都已经加倍释放了。所以你们看到的市场的估值高低起伏,其实就是噪音在变化。如果你把这些东西当真,当成可以持续的东西,那就太天真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爱用大众点评这种东西,买东西也愿意先看评论,这其实就是希望看到,一大群人的平均答案,这个在日常消费中,是会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的,也就是大家都说好,才是真的好。你的样本率越高,最后的结果也就越是真实。但在投资中,则刚好相反,群体越是一致性的观点,可能越是错误的。所以消费和投资,我们必须要分开,消费是花钱的,这时候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没啥错误。但投资是赚钱的,特别是要赚另外投资者的钱,所以你就不能去听他们的意见。必须独立思考。

作者说,情绪和情境,是噪声的源头。也就是说,你在不同的状态之下,可能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这点相信投资者最有感触,说好了的长期持有,但是风险一来,自己还是会慌得一比,然后返回头去看,又后悔无比,甚至不知道为啥当时自己会如此恐慌,现在读了这本书,你就知道了,其实就是当时的场景,触发情绪,情绪形成了噪声。让你形成了重大的误判。甚至是没有智商的误判。

这种事不光在投资中出现,比如吵架吵到上头,也容易做出很多的傻事。那么要消除这个噪声,我们就需要先做到心平气和,跳出不好的场景。如果就是没办法平复心态,那么就先尽量不要去做重要的决策。

作者发现,医生在下午4点左右的时候,开出的止疼类药物,要明显更多,但你仔细想想,其实就知道,没有道理下午4点,要比早上9点,患者更加痛苦。那么结论肯定是医生自身出了问题,在下午4点的时候,患者数量很多,又离医院关门的时间很近,所以医生迫于时间压力,他就更加倾向于,选择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其实也给我们一个思考,我们在稀缺那本书里也讲过,当你临时抱佛脚,受到时间压迫的时候,其实你解决问题的带宽是受到限制的,时间越是紧迫,你就越是没办法做出长远的规划和思考。
所以成功者总是在未雨绸缪,提前布局,而那些追着事情跑的人,则经常是忙成狗,还越来越失败。你越是习惯于做这种短期决策,你长期的问题就会越多。最后就会发现,到处都在漏水,天天你都在补漏洞,判断自然也受到情绪的影响,越来越错。

老齐建议大家,在你心情好的时候,多想想未来5-10年的规划,然后把想法都写下来。这个对我们其实很重要。习惯于为长远布局的人,你会发现,风口最后是追着你跑的。
老话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是一点都没错的。

【3】群体行为会传染!最终一定是乌合之众

个体中,判断的噪音已经让我们变得非常被动和糟糕,那么群体决策中,噪音就会成倍的放大,甚至危害性极强,甚至群体决策,会因为一些噪音,而彻底改变了,决策的方向。
今天我们来看看,群体是如何放大噪声的,一次会议中,谁先发言,其实对于结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在管理学当中,主张让员工先发言,你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如果老板先发言,那么可能上来就定调了,你听到的都只是一个方向的声音。另外,你开会的时间不同,可能结果也不同,你是工作时间开会,大家可能更加心平气和一点,有的老板总是在下班时间开会,那么结果可能就又不一样了,大家都着急回家,所以很多东西也就应付了事。

群体的行为是会传染的,比如音乐会上,你第一个站起来鼓掌,别人也会站起来鼓掌,你第一个闯红灯,后面也会有人追随,更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人流鼻血,旁边一堆人都在看天,这就是细小的噪声,在群体当中呈现出许多倍的放大效应。最终,让群体的行为,完全跑偏了。

我们在乌合之众那本书里,还讲过一个很扎心的观点,叫做群体无意识,一个小小的社会影响,都会降低群体智慧,很多高知组成的群体,反映出来的判断可能非常弱智。这点在投资上非常明显,按说华尔街是精英云集的地方,但是他们的结论却并不总是正确,甚至有的错的离谱。像巴菲特这种投资大师,还故意住在远离华尔街的地方,就是为了减少噪声,防止被他们误导。

当一个群体进行决策的时候,通常并不是智商最高的那个人说的算,而是智商最低的那个人成为标准,我们听到过一个词,叫做无知者无畏,越是无知的人,越喜欢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搞得好像这个观点,就是代表群体的意见一样,最后那些有不同观点的人,也不敢发声。最后反而默认了错误的观点。这就是一种社会压力,导致了不同群体之间产生的噪声。比如我们现在经常遇到的民粹主义,就是这个东西,在网上天天喷话题的那些人,左右了网友们的群体决策。

作者说,互相商量的群体决策,可能结果更糟糕,会有更多的噪声产生,这点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很多会议就是如此,天南地北说了很多,最后也没有什么结果。反而不如每个人分别发言效率更高。麦肯锡决策法中,就提到过,高效开会的方法,就是在进入会议室讨论之前,每个人,要提交一份自己的观点文字。也就是说要带着观点来开会,而不能在开会中,再产生观点。否则那样会效率很低。另外,领导们在开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那些率先开口发言的人,对于群体最后的判断影响巨大,我们务必要防范这些噪声,但也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些噪声,当你需要某些结果的时候,就可以让一些与你观点相近的人,率先开口。

对于预测的结果,作者比较了机器,专业人士,和简单规则下的预测,结论是,专业人士最差。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在预测中,专业人士遇到了更多地噪声。这其实不难理解,比如对于股市行情的预测,专业机构其实并不比个别投资者更准确。

其实所谓预判,就是根据过往相关性的判断,比如一个人个子高,大概率他的脚也比较大,这二者的相关性是0.6,说白了还是概率。那么就有很多事情,会影响你的这个判断,比如他已经判断对了3次行情,那么你就倾向于认为,他下一次还能猜对。但这其实完全没有什么根据。这种事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你买基金的时候,是不是都爱找最近几年业绩好的基金经理去买,但其实他的这个业绩表现,很有可能就是赶上了行情。并不是能力有多高。有些基金经理更是这样,前面5-6年都很低迷,但最近突然业绩暴涨。如果让机器来判断的话,他肯定是相关性并不高的,但人来判断,你可能就会感觉,他水平很高。这其实就是峰终定律,最后这个时间点,如果刚好又是最好体验的话,他会让你的感觉非常好。

大部分人对于判断,都会有一种效度错觉,也就是你对自己的判断品质的满意感,会形成一种错觉,因为之前的信息我们基本都清楚,但是对于之后的信息,则没有那么大的把握,就好比我们讲K线的那些人,大家有没有发现,他们都是用过去的行情,给你讲技术分析,然后你问题当下是什么情况,他就会支支吾吾。这就是因为,过去的东西,不足以预测未来。往前讲人人都是诸葛亮,往后讲,大部分人都是猪一样。人类在做出判断的时候,总会被各种噪声干扰,所以其实人类判断决策的准确率,远比简单模型差的多。有科学家就说,你的判断模型,击败了你,这其实跟老齐反复强调的,在投资中,策略比判断重要的多,所谓策略,就是一整套的判断模型,这个东西是已经跑通了的,拥有更大胜率的东西,而你的判断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只是因为今天喝了点酒,你就激进很多。完全脱离了原来固有的价值体系,比如本来应该定投到年化20%止盈的,结果你没有止盈,而是一直拿着,想赚更多地钱,最后做了一波行情的过山车。这种事情,在资本市场上经常发生。

所以老齐才让你,在做投资之前,把所有的策略都写下来,也就是为什么买,什么时候买,为什么卖,什么时候卖,写下来的东西才是策略,你照着执行就可以了,如果你不写下来,那么等行情发展到那时候,你变卦的概率几乎是99%。也就是说,你明明制定了一个很好的策略,但是却因为执行不力而亏了大钱。

所以,我们做判断的时候,应该用尽量简单的模型,简单的公式,越简单越好。越是复杂的模型,你受到的噪声干扰也就越多。最后的准确性也就越差,比如在计算内在价值的时候,简单的市盈率法,市销率法,市净率法通常是最有效的,而那些复杂的现金流贴现模型,通常都错的离谱,甚至完全不具备参考价值。老齐一般用DCF模型,就是看看最差情况,会怎么样,至于预测他的具体价值,基本上是没什么作用的。

作者的论述很复杂,但结论很简单,就是要尽量的消除你预判模型当中的噪声,简单的东西才会高效,越复杂的东西,可能效率就越差。其实这跟老齐的投资理念十分接近,大道至简,当你做了很多年之后,你就会明白这句话真是真理,投资非常简单,就是便宜的时候买,尽量分散,然后一直拿着别动,特别高的时候,别贪心。就这么点事。所以我们的模型,就是判断市场到底是高还是低,风格到底是价值还是成长,有了清晰结论了,我们就调一调,如果没有清晰结论,我们就倾向于保持原来的持仓不要动。

为什么我们会以为复杂的东西更有效呢,实际他们又损害了我们的准确性,主要是两方面,1是大家发明的许多规则其实并不正确,2是即便复杂规则在原则上有效,他也不可避免的仅适用于能被观察到的情况,也就是说,有些事情可能并不可靠,而你却觉得他很可靠。比如投资基金,数据证明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其实是跑不赢市场的,而我们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每天看着基金排行榜,你总觉得好像战胜市场并不困难。投资指数,省心省力,还很省钱,但是绝大多数人,却并不心甘情愿,他们觉得这个太简单了,不能显示出自己的英明神武,但那些很复杂的模型,跑下来之后,其实并不比指数更加优秀。老齐做了很多的模型测算,有时候简单一两个条件的东西,反而胜率最高,当条件复杂了之后,只存在于理论上的机会,而实际中,可能并不一定好用。

简单模型的测算,之所以最后能够胜出,就是因为条件越少,噪声也就越少。比如市盈率,就是价格比上每股盈利,不用去假设任何东西,而那些复杂的DCF模型,就不可以。必须要假设未来的盈利,还要预估自由现金流,贴现率也是假设出来的,众多的假设当中,其实就充满了主观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噪声。会让你的预测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那么复杂的东西,我们该怎么消除噪声呢?作者说,这可能要借助一些机器的力量,比如最近很火的概念,叫做机器自学习,这个东西可以在预测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一个原因就是,他能够发现,人类无法想象的各种断腿的情况。什么意思,什么是断腿的情况?咱们明天接着讲。

【4】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相信直觉

昨天我们说了,机器自学习,可以比人类的预测,准确性更高,主要是他能够发现很多断腿的情况,比如大家都在分析今天晚上人们去看电影的可能性,如果你知道了,某些人,刚刚摔断了腿,那么你会怎么推测?道理很简单,你之前的预测就全面被推翻了,不管这个人有多爱看电影,电影对他的吸引力有多大,只要知道他摔断腿了,他都不可能去看电影了,所谓断腿的情况,就是推翻原有预测模型的情况。在这一方面,机器做的要比人更加出色,第一是因为他们可以获取更海量的数据,去分析之间的相关性,第二,他的判断也更果断。不会像人一样,婆婆妈妈犹犹豫豫。比如我们给机器设定,最高点回落5-10%,就是趋势走坏,应该止盈离场,机器通过自学习,会发现,有可能8%这个数据会更好,胜算更大,投资者损失最低,所以他会果断在8%的止盈位上砍仓。而人的判断很可能会做不到,总觉得这次是不是会不一样,要不要再多看两个点。所以人工智能,并不是什么魔法,机器也并不比我们高级,他就是一套识别模式,所谓他的学习能力,其实就是发现相关性,和计算大概率。他可能会花一定的时间,去理解这个模型,但是一旦他确定了模型,就会惨无人道的执行。而人类的计算能力本身就十分有限,也不可能惨无人道的执行,所以在结果上,二者就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低端的人工智能,就是你建好了模型,让机器去跑,这应该都不算是智能,顶多算是量化,而真的人工智能,是机器在运转的过程之中,不断地收集数据,然后不断地建立市场的相关性。把最大的胜率计算出来,按照最大胜率的策略,进行交易。

机器自学习,现在已经应用于各个方面,比如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人力资源用算法写招聘软件,让机器算法挑出来的简历,录取可能性高了14%,这其实是非常有可能的,就跟我们在投资中的基本面量化一样,机器可以迅速识别市场中有用的因子,然后迅速把4000多只股票都翻一遍,把这些因子都给找出来,按照归因排序。按照胜率,确定他的仓位大小。这一切都可以交给程序去完成。未来医院可能也会引入大量的人工智能,机器根据化验结果,自己学习,分辨病症,准确性肯定会超过医生。会让误诊的概率大幅降低。也可以极大的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以后医院可能只负责做检查,基本就可以不需要门诊了。有人说算法就不会犯错吗?当然不是,算法也会犯错,甚至一些人类的偶然间的行为,还会误导算法,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算法的错误率,明显低于人类,那么算法就是一种重大的进步。

人类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习惯于相信直觉,而且很多人,都对直觉深信不疑,甚至颇为满意,比如市场一跌,你就想逃跑,这就是直觉。因为几万年来,我们进化的结果就是这样,一旦遇到危险事件,逃跑和回避是我们的本能。还有就是,通常我们的过度自信,会形成明显的认知偏差。这些都会导致预测的时候,出现大量的噪声,哪里有预测,哪里就有客观无知,客观无知比你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之前我们就讲了,对于未知的世界,专家的预测概率也并不比普通人更高,而且长期预测,毫无意义,这不光是在股市上,各行各业都一样,比如天气预报的专家,预测下个月的天气,失败概率同样很高,跟瞎蒙也差不了多少,房产专家预测一个地方的发展状况,也没啥太多的根据。顶多就是把规划给你念一遍,但规划和发展是完全两回事。体育专家更是如此,那些足球评论员,一个中500万的都没有。预测未来的时候,越是自信,可能于是偏差过大。极度自信本身就是一种噪声。所以这跟我们之前所说的一致性预期,刚好吻合,当市场投资者,全都言之凿凿认为股市要上1万点的时候,可能最后的结果就刚好相反了。

作者的观点是,模型的决策能力,要比个人判断略胜一筹,但是我们却很不适应通过模型来做决策。通常我们都会显得对自己的决策能力很有信心,但实际上,结果并不好。

但是我们的感知可能并不是这样,我们通常会有一个后见之明的误区,也就是说,总觉得自己当时是预测对了的,但是站在当时,你可能看的并不清晰,而一旦当这些事情发生之后,那些不确定消失了,你的不确定记忆也随之消失了。我们经常觉得两个事情,有因果联系,但其实并非如此,他们之间往往只存在相关性,而不存在因果性。啥意思,因果联系是确定的,而相关性联系是不确定的,比如因为你了一碗饭,所以就不饿了。这就是因果联系,只要吃饭就不会再挨饿。相关性联系是,只要家里做饭了,你就不饿了。通常情况是这样的,饿了你肯定就去吃饭了嘛,所以二者相关性很高,但是没有必然联系,也可能就是做饭了,但你没吃,所以还是很饿。我们如果把相关性联系,当成了因果性联系,那么就会犯错。因果性思维,就是自以为了解了其中的因果性,所以就大胆的去进行推断,因为央行加息,所以股市会跌。但其实这二者也是相关性联系,并不是因果,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央行加息,股市不跌反涨的情况也很多。还有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多读书和取得成功之间,其实也是相关性联系,不是因果联系,不是说因为你读书了,所以你成功了。只是多读书的人,成功的概率比较高一些而已。

我们的认知可能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偏见,比如看到一个大高个,就认为他是打篮球的,但其实篮球运动员的概率非常小,远小于写字楼里的普通职员。还有大家普遍认为坐飞机很危险,比如我的家人,就经常会说,落地了发个信息报个平安。但我开车出门的时候,他们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心。但在比较交通工具安全性的时候,其实飞机是最为安全的交通工具,要比自驾车安全的多。当然这种事情,很多,有些人也利用我们这种认知偏差,比如在电视上,找一些白发苍苍带个眼睛,穿一身中式衣服的演员,冒充什么老中医卖假药,这就很容易吸引人上当。

那些传销组织,之所以这么有感染力,也是因为那些大爷大妈们,愿意听的假话,比如一些慢性病,是衰老所导致的,医学上根本无解,但是骗子不管那么多,就告诉你这个药可以让你返老还童,能治疗你的病。大爷大妈们其实也不傻,但是从他们内心,是希望有一种神药可以解决自己痛苦的,所以就产生了认知偏差。无论你多么高知,其实都会非常轻易的掉入到这个陷阱当中,就拿老齐自己来说,我的肠胃一直不好,为了治疗肠胃病,其实也交了不少智商税。甚至知道这个没用,但是也想去试试。这就是,你总会倾向于接受,看起来支持该信念的论点,尽管他是错误的。

另外,还有锚定偏差,和过度一致性偏差,锚定偏差就是用一个价值锚把你框住,比如你从一辆劳斯莱斯上下来,别人就会认为,这个人真有钱。那么这两劳斯莱斯就是价值锚。过度一致性偏差,就是我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直接下结论,然后坚持自己的意见。比如见一个人第一面,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而且这个印象还非常难以更改。

这些偏差,都会影响我们做出判断,但他又是客观存在,我们甚至很难刻意的把他抹杀掉。如果有很多这种心里偏差的人,凑到一起,那么最后讨论的结果,也一定是出现偏差的。股市就是最好的证据,当风险以来,所有人都慌得一比,这时候大家的瞄准镜就已经歪了,即便你再怎么努力,最后射击的结果,也就全都偏向了悲观的一方。反之,当行情来了,大家过度乐观之后,那么预测结果,也全都偏差到了高估的一侧。所以我们很早就提出一个观点,看市场预测的时候,你得还原这种情绪,在牛市的时候,业绩预测你得按照7-8折那么看,相反熊市的时候,业绩报告可信度会比较高一些。因为研究员本身就小心翼翼,他们不敢过高的夸海口,所以我们也就相对放心一些。明天我们来讨论,如何建立系统,解决这种偏差

【5】情境会严重影响人的心理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噪声,昨天那我们说到了心里认知偏差,太多的书里面,都讲过这个问题了,人性是有严重弱点的,我们这里也就不展开讲了。

我们很多的决策依据,其实是被历史事件所锚定了,而这个历史事件就是我们判断的噪声,比如我们认为0.7倍的PB估值,就是银行估值的底部,那么是不是到这个位置,他就一定不跌了呢?显然并不是,0.7倍PB,只是以前历史上银行的估值底部,他只是一个锚定数据。其他的市场参与者,也基本都在使用这个锚定数据,所以往往跌到这里的时候,就会形成一定的支撑,所以好像这里是一个明显的底部一样。但是如果有一天,大家觉得这次不一样了,认为变天了,或者认为系统性的巨大风险出现了,那么这个锚定的东西就不再具备参考性,那么这个底部也就不会再被认同,所以这就是我们始终留有后手的原因,既要关注历史锚定数据,也不能过于相信。还是那句话,他只是一个相关性联系,而并不是因果联系。

这种例子比较多,比如医生治病的时候,也会这样,上次碰到一个病人,他用了这个方法治好了,下次他大概率还会用这个方法,治疗同样表现的疾病,但这个病是否有特殊性呢?肯定是有的,但是医生恐怕并不会考虑那么全面。这就是我们思维逻辑中的噪声。

我们面对的情境不同,是会产生一些模式噪声的,比如一些比较宽容的人,但是却在一个模式之下,变得非常暴躁,老齐就有过这样的情况,我平常都是心态平和的,但是一旦开车遭遇堵车,我就显得非常焦躁不安,可能这就是一种路怒症。堵车这种情境,严重影响了我的心态,那么如果我在堵车这种情境下,去做投资交易,结果可想而知。一定会错的离谱。甚至在一路堵车开到公司之后,马上进入策略会,做出的投资决策,很可能也会有巨大的偏差。所以我更倾向于,把公司开在身边,从而减少这种情绪上的干扰。没有通勤的扰动,心态能够更加平和一些。反而有利于我的决策。大家也要关注,自己情绪上的一些变化,看什么地方容易让你分心,或者改变你原来的性情,我们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应该避免这种情境的发生。比如买房子的时候,开发商和售楼处,会对你实行情境压迫,故意制造抢购的现象,这就是一种噪声,会让你稀里糊涂就把钱给交了。投资也是如此,很多人在银行吃了亏,买了不好的理财产品,这就是在这个情境下,你的被噪声干扰,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作者有个重要的观点,行为,并不总是由人格驱动,他实际上也受情境的强烈影响,在一些情境当中,没有人会表现出积极性,而在另外一种情景当中,可能每个人都会很积极。比如现场足球比赛的氛围之下,每个人都会显得很激动,但去听音乐会,再焦躁的人,也会有片刻的沉稳。有的人感觉很强势,但他可能在上司面前,千依百顺,而有的人感觉很温和,他可能回家变得非常霸道,天天拿老婆孩子出气。这就是场景不同,人的表现完全不同。所以,你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场景对你的影响,也一定要考虑进去。老齐给你一个好办法,你换个场景再试试,如果还有同样的想法,那就基本没问题,如果换个场景,你的想法就变了,那么就说明噪声对你有明显的误导。比如做投资理财的时候,给你说的天花乱坠,你也要强制自己冷静一天,回到家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再把这些利弊想一遍。买房购物也是如此,别听那些销售顾问瞎忽悠,回家关了灯,躺在床上,安安静静的再想一遍。老齐做投资决策之前,都要开会,我提出我的理念和想法,然后等着别人来反对。如果我觉得别人的反对有道理,就停下来重新思考。如果经过大家的提醒,我认为依然没什么问题,才会去继续。在投资当中,之所以,研究,策略,交易,复盘要全面分开,让不同的人进行,其实就是要用模式,来防治噪声的产生。

作者说,稳定的模式噪声,影响会更大,比如不同的法官,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他们对于同一案件的判罚差别其实是很大的。而且这种噪声的隐蔽性也很强,我们很容易判别,来自不同场景下的噪声影响,但是我们很难发现在,主观个体差异下的噪声干扰。因为大家都会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的做法是有道理支撑的。应对这种噪声,可能就需要全方位的讨论了,但其实用道理去说服对方也是很困难的一个事情。

作者一直提出一个观念,叫做噪声审查,也就是看看我们的环境当中,到底有多少噪声。就好比在射击打靶之前,你先要看一看,枪的准星有没有问题一样。现实中改变判断的明智做法,就是去找更加优秀的人,比如钢琴的音色准不准,如果你拿不定主意,就找个专业的调音师给看看,你的基金理财,有没有问题,如果自己不知道,就过来找老齐看一眼,如果我生病了,肯定也会去找医生。更专业的人,对于一些简单的判断,其实是可以相信的,至少是会排除掉一些错误答案。但是他们对于复杂的判断,恐怕也很困难,比如两个小孩,钢琴弹的都很好,哪个未来能火,成为大师,老师恐怕也不知道。像老齐这种金融专业的人,我知道未来该怎么赚钱,但是你非要给我两只基金,让我来判断未来谁的表现更好,这个我也会一脸懵逼。医生也是如此,治疗一般的病问题不大,判断两个病人,谁能活的时间更长,他也没这个能力。所以专业水平高的人,做出的判断,就能让噪声更少,偏差也更少,但并不能完全杜绝,也就是说,专业的人,他会比你瞎蒙强一些,但是也不是无所不能,不要给他们过于高难度的动作。我们既要利用专业智慧,帮我们排除掉错误答案,寻找正确方向,但也不要过于迷恋专业权威,专业权威也不是什么东西他都知道的。

专家也分两类,有一类专家是属于权威型的,作者说他们尊重型专家。因为他们的判断结果,我们无法从结果中知晓,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比如那些古玩鉴定专家,还有品酒师,以及高考作文的阅卷老师。都属于这一类,他说你的东西好,你就是好,不好也好。你没地方说理去。那么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尊重型专家呢,有的是工作身份,有的是职业资历,他们一旦拥有了这种话语权,那么基本就相当于拥有了点石成金的能力。噪声对他们影响,就是过度自信。除非他犯下一些低级错误,才有可能被推下神坛,比如非得说一个臭豆腐瓶子,是明朝的古董,这是一真事,一大哥玩瓷片的,号称是专家,有一人那个残次的碎片给他看,上面隐隐约约看见北京府三个字,能称之为府的,估计有点年代了,又能称北京的,估计不是明朝就是清朝,所以他认为这是一个明清的玩意。结果后来那个人在地里接着挖,挖出了这个瓷片的下半部分,两个拼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四个字北京腐乳。这一把大哥就玩现了,以后再也没的混了。

要想真的消除噪声,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需要开放性思维,也就是不断地接纳不同的观点,吸收不同的意见,然后把他们加以过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所以我们看到,一些真正的专家,往往是比较谦卑的,他们更愿意承认更多地东西,自己看不懂,也愿意去听取不同的意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巴菲特,芒格专门负责反对巴菲特的意见,而巴菲特每次都认真倾听,仔细思考。通过芒格当成一面镜子,审视自己思维的误区。我们古代的君王,最高尚的品质就是纳谏,能够听取群臣的意见。而最愚蠢的品质,则莫过于刚愎自用。比如崇祯,你不能说他不努力,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刚愎自用,总觉得有刁民想害朕。结果没人再给他出主意。甚至他的历史地位可能还不如他的木匠哥哥天启,很多史学家认为,他要是不折腾,没准大明朝还真不至于灭亡。

我们消除偏差和噪声,纠正判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要么在做出判断后进行及时的纠正,要么在判断之前,进行一定的干预,事后纠偏主要靠的是监管,边打边调整,而事前干预,则要求更高。明天那我们来讲讲,哪些办法可以有助于我们事前消除噪声。

【6】克服噪音!建立观察者角色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噪声,昨天我们说到了该如何在事前消除噪声,这个主要也分为两大类方法,一个是助推,也就是说我们利用人性的弱点,达到正确的目的,比如在小便池里放一个苍蝇的图案或者摆上一个小球门,那么在男士小便的时候,就更倾向于瞄准这些东西。从而防止尿液四溅。另一种事前消除噪声的方法,就是真的要克服偏差了。这种方式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认识到,一个新问题,与我们在别处所见到的问题有相似之处,而我们曾在某处缩减的偏差,很可能也会在其他的地方出现。说的非常绕,简单来说就是这些错误,之前出现过没有。比如老齐就知道,在售楼处,你们受到销售的压迫,做出的买房决策,会出现很大的偏差,所以我告诉你,他说的天花乱坠,你也不要买,回家冷静一宿之后,第二天还要买。那么你再去买。

无论是事后纠偏,还是事前消除,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针对的都是某种被人们假定存在的偏差,也就是说他真的存在,而且你还能识别他,但是现实中,其实很多偏差,你不觉得他是个偏差,甚至不觉得他有什么问题。

比如我们现在很多朋友,都有这么一个困扰,听到老齐要做私募产品,想来投资,但是自己的投资都已经安排下去了,也都很满意,还想投老齐的私募产品,却并不知道,该卖掉哪个资产。这就是一种现状偏差,明知道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却不愿意放弃现在已经拥有的东西。你明知道他是一种偏差,但还是不愿意改变他。

这个时候,作者建议,说不要再决策前后进行偏差检测,而要在决策的过程中进行,不过人们通常都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那么这时候,你需要引入另外一个第三方,叫做决策观察者。让他站在第三方的视角上,审视你的整个决策过程,是否出现了偏差和噪声。观察者其实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毕竟给别人挑毛病,要比否定自己容易的多。从理论上来说,查理芒格就是一个决策观察者,所以和巴菲特搭档了几十年。

最好这个决策观察者,跟你没什么利益关系,如果你给他发工资,那么他很难对你提出有效的意见,如果你俩本身就不对付,他也看你不顺眼,那么也不能起到太好的辅助作用,最好的观察者就是客观。叫做对事不对人。这样的话效果会好很多。

一些组织中,可以设置自由监督员,来成为决策观察者,监督员不仅需要监督项目团队提案的内容,还要特别注意,提案产生的过程,以及团队的动态,这个会让决策观察者,对于可能影响提案过程的偏差,有所警觉。还可以专门任命一个人,担任偏差破坏者,他是在团队中唱黑脸的角色,只负责提示风险,把别人想到的方案,反过来考虑。如果再有条件,甚至可以建立外部观察人员,但是前提是,需要花费更高,也不利于保密,像一些超级大企业,通常都会有外部咨询顾问,就是来帮助企业消除决策偏差。

之前一开始我们就说了,偏差和噪声是不同的,偏差是有方向性特征的,所以你拉回来一点就行了,但是噪声就比较困难,他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噪声就是不可预测的误差,既不容易看到,也不容易解释,很容易被我们给忽视掉。

作者说他就像是生活中的细菌一样,肉眼看不见,但是却又真实存在,不小心吃进去,会造成不可预知的疾病,我们减少噪声,就跟洗手一样,要实现决策卫生。消除掉这些病菌。当然,可能到最后,你也不知道,到底减少了哪些噪声。消除掉了哪些错误。

比如我们的司法过程中,大家都觉得指纹比较靠谱,但是指纹的鉴定过程会不会有错呢?作者说,根据大量的数据判定,这里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噪声干扰。所以最后出现了不小的误差。比如有些嫌疑人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导致了在指纹鉴定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那么严格的去比对。遗漏掉了一些线索。

之前我们说过,哪里有判断,哪里就一定有噪声,我们要想消除噪声,必须得先承认他的存在,不要认为任何东西是完美的,我们最好对任何结果都保持怀疑。然后我们需要在程序上进行不断地优化。以达到洗手的目的,比如那些做指纹鉴定的人员,最好完全不知道谁是犯罪嫌疑人,也不要先入为主,知道谁有不在场证明。让检测人员和办案人员相互独立,这才能起到决策卫生的作用,这其实跟我们之前说的金融决策和交易完全分开,是一个道理。交易独立,让基金经理也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成交。会以什么价格成交。甚至现在投资决策委
的东西。这就是备菜的和炒菜的不是一个工种,炒完菜之后端出去的也是另外一个人。

对于判断过程中减少噪音,作者也给了一个建议,这就是汇总多种独立的评估结果,也就是说让多个专家,各自独立评判,互不干扰,然后拿到结果之后取得平均值。平均值通常会减少噪声。如果你取了100个判断的平均值,那么就减少了90%的噪声,如果你对400个独立判断,取平均值,那么会减少95%的噪声。基本上就能够起到消除噪声的作用了。这大概就跟我们当年那种青歌赛的打分方式差不多,你不是强烈看好吗,我去掉一个最高分,还有人强烈看衰,我再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上百个评委打分最后平均,就得到了一个歌手的最终成绩。现在投资圈也在这么干,把研报的数据做汇总,去掉最高的预测,去掉最保守的预测,用中间报告做平均, 但是有的时候找不到太多的报告。不过这种方法,需要最后再消除一下情绪上的偏差。也就是说,牛市以来,很可能是集体乐观的。所以要把这个偏差扣除掉才行。

总结一下,改进的办法就是两个,选择更好的判断者,做出更加专业的判断,另一种是汇总多项独立判断的结果,取的平均值。现在其实美国很多民调数据,就是这么来的,比如美国大选之前,就是有民调数据来预测结果,但这个也只是一个概率,与最后的真实结果并不一致,比如在最近两次美国大选中,希拉里拜给特朗普,以及特朗普输给拜登,其实都挺意外的。跟民调数据的统计并不相符。确实有些智者,预测的概率可能会稍微高一些,他们通常智力过人,而且十分懂得如何去运用自己的智慧。但是一般人要想达到一个更高的预测水平,则需要被训练。作者说有三种方式。1培训,也就是逻辑推理,从而寻找更大概率的可能。比如一些棋牌类的培训,其实就是这一类,教你记牌,然后根据数据,判断未来更大的获胜概率在哪?2团队合作,也就是之前说的汇总判断,利用不同人的判断,来实现最终的预测,比如金融行业中的分析师指数,主动基金指数,其实都是这个意思。3甄选,对所有预测者打分,然后不断的末位淘汰,精英晋级,从而找到超级预测者。这也类似于市场机制,看错方向的人就被淘汰了,看对方向的,就会越做越大。对市场越来越敏感。

这三种手段,都是非常有效的,也可以快速的改变我们的预测结果。老齐认为,前两个是我们可以马上就能用的方法,一定的学习,可以让你马上改变看待事物的角度,同样的通过团队的力量,也可以马上给你规避掉很多的错误。至于甄选精英,这个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也需要你有足够的话语权才行。否则人家凭啥听你的。

现在医院看病,动不动就让你去做检查,其实就是要用一整套设备逻辑,来取代医生判断的噪声干扰,比如你的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就是糖尿病,无需医生再给你做出判断。而设备化验的判断,是几乎没有噪声干扰的。无论你多大岁数,只要是指标到了,就是一样的结果。未来这也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方向,会有越来越多的设备替代医生的诊断,甚至很多可穿戴设备会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收集你的数据,比如有人一到医院就会血压升高,而在家里没事,这就是医院这个场景,形成了明显的噪声。未来大量的长期个人数据的收集,会逐渐取代医疗上的各种判断。明天我们再来看看,绩效评估和人员招聘,该如何减少噪声。

【7】心情会严重影响你的判断力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噪声,昨天我们说到了,医学当中减少噪声的方法,就是尽量用设备数据,取代医生们的判断,未来机器取代医生,会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另外,医生们也会继续增加培训,然后也会增加会诊,这些都是减少噪声的方法,未来的医学会越来越多的依赖算法,这个过程,可以减少偏差和噪声,同时可以大幅削减成本,挽救更多的病人生命。一套机器再贵,他也能快速复制,而好医生的培养,却始终十分稀缺,所以医疗资源始终不平衡。如果医疗算法标准化了,很多疾病,其实都可以在当地得到救治。

但客观来说,现在医生的手术价值,机器还没办法取代,啥时候机器能够替医生去做手术了,那么医生的职业危机也就来了。医生的疲劳程度,其实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判断力,这个对于患者来说,是很不利的一种噪声。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绩效评估,一般公司都会有绩效评估,1-5分,5 是特别出众,1是表现很差,不高不低就是3,稍微好一点就是4,大家往往都会息事宁人,给个3分就算了。但其实绩效评估也是一种判断,而这里面噪声非常的大,甚至绝大部分都是噪声,作者说,一个员工的绩效差异可能不会很大,也就是20-30%,但是在不同的人眼里,却往往有70-80%的差异,这些肯定都是噪声。那么这些噪声从哪来的,比如尺度,对于某些员工你可能比较宽松,对于某些员工则会比较严格,这有多种因素,不能说是完全的偏见,有时候领导非常想要培养的员工,反而会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而那些已经块退休的,基本就没人管了。所以最后很多人可能都会感到不公平,凭啥他上班迟到就没事,我就得被扣罚奖金。这就属于是,不能领会领导的意图,往往领导看到之后,也就会对他放弃培养。既然你自己不上道,那就没办法了。

还有一种噪声就是心情,有些人很会拍马屁,而有些人自认为耿直,天天怼领导,那么评估绩效的时候,他肯定是可能一碗水端平的。现在很多公司,为了绩效公平,研究了360度绩效汇总反馈系统,不光是领导给下属打分,下属还要给领导打分,然后同级别之间还要相互打分,这种做法看似公平,但其实问题也不小,因为他成倍的增加了人力资源的反馈成本,相当于大家天天都在打分了,也就别干什么事情了,而且领导和员工的权责是完全不对等的,底下的员工也肯定会站队领导一边,所以你跟领导对着干,给领导打低分,最后结果还是一样,会被领导和他的拥护者集体干掉。所以360度复杂评测,不但无效,反而有害。

后来,有的公司用了一套排名法,也就是你把员工按照好坏做个排名,不打分。这样无论这个领导要求严格,还是要求宽松,他给出的排名都是一样的。这就减少了息事宁人的那种噪声。这其实就跟高考有点类似,你行不行,不是老师说了算,都得拉出来,拿成绩说话,而且成绩还要排名,只有这个排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录取分数线,都是从排名中来。他虽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就目前这个体制来说,高考成绩排名制,反而是最为公平的方式方法。那么公司的绩效评估其实也是一个道理,用成绩说话,然后拿排名做为升级,持平,降级的参考。这样很多人也就无话可说。

作者说,排名可以,但是不要强制排名,强制排名会让人引起极度不适,会让人感受到适得其反,这反过来也会增加噪声。绩效评估这种事,是一把双刃剑,耗费大量的工时不说,还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有的公司,为了能让绩效评估量化,还是用了相对量的标准,也就是说,找到一大堆案例,比如这样做你会的到什么分数,排在什么名次,那样做你会得到什么评估结果。但是这其实又进一步增加了绩效评估的复杂性,其实老齐认为,绩效评估这种事,一般大企业才去干,小企业实在没必要,绩效评估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效率,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噪声的干扰。所以在你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准之前,最好慎重。这玩意实在是比较耽误事。其实在老齐看来,很多公司都存在着过度管理的问题,一共就几十个人的小公司,你做什么绩效管理,这时候其实靠的并不是管理,而是热情和同样的价值观。

下面我们看人员招聘,这其实也是要通过面试官来进行直觉上的判断,而依据就是面试者所回答的一些问题,但这个中间有很大的风险,因为说归说,做归做,完全不是一码事,有的人说的时候天花乱坠,但是实际做起来,则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招聘的时候,失败率是很高的。经常招来的人并不理想。所以面试中,其实也存在着很多噪声,面试官更倾向于找跟自己相似的求职者。面试也是心里偏差的重灾区,大家与自己相似的人,聊天会显得更加的舒服,也倾向于找到一些,跟自己想法相同的人。所以面试官,找来的都是自己看着顺眼的人。不同的面试官,挑选出来的候选人,可能会完全不同。偏离度也会比较大。

另外,面试中,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噪声,比如环境,疲劳程度,还有心情,穿着,第一印象等等。有时候在第一印象中,你可能就已经输了。一些善于表达,开朗的候选人,很容易拿到第一印象分,但一些内敛的面试者,则可能会给面试官留下不好沟通的印象。如果今天他已经面试了很多人,那么遇到这种候选人,面试官可能会直接选择放弃。

那么怎么改变,怎么去掉面试中的噪声,一个常见的方法,就是通过不断地多轮面试,然后拿到一个面试官的评分汇总,比如谷歌,有时候会让一些面试者参加25轮面试,但这显然太过于繁琐了。研究人员发现,其实4次面试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在4次面试之上,再增加面试的轮次,其实也不能再提升预测效度了。

之前我们也说了,汇总肯定是一个有效的消除噪声的方法,但是前提是判断必须是独立的,谷歌后来把人事决策分解成为4个中介评估法,一般性认知能力,领导力,文化契合度,和角色相关知识,也就是说,分成四个部分,去给一个面试者打分。注意,这四个方面,并不包括良好的外表,以及流畅的表达能力。也就是说,他故意用4个方向,来引导面试官,去在消除噪声的方向上去做评判。其实这也是清单法的最大好处。比如飞机起飞之前,也是一张清单,机组人员,要一项一项检查,然后画勾,这就是在引导机组人员,从头到尾的检查。不能出现纰漏。如果没有这个清单,那么机组成员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

做投资其实也是如此,一家公司能不能投资,也应该进行清单检查。比如基本面,包括利润率,营收,增长率等等,估值包括市净率,市盈率,市销率,市场最高估值和最低估值,分别都在什么位置。现金流贴现法,还有情绪面,是否存在市场预期差,这些都应该建立清单,在投资之前,应该一一对应的建立清单。这样才能降低噪声,防止遗漏。

接着说,招聘的事,结构化判断,还要做到独立,不要让面试官聚在一起打分。然后建立一个基本的量化评估表格,给出一定的案例,作为标准,比如什么叫做认知能力高,有没有哪些具体的要求。最后,在完成了所有面试后,招聘委员会,共同来汇总资料,结合每次面试的评分,出具招聘意见。从本质上来说,这还是一种判断,但是这种判断,依赖于客观的分析和证据的收集。

我们简单来总结一下,所谓中介评估法,就是避免直觉判断,1要独立评估,2要有具体的事项,3要汇总平均,这些手段,就跟我们洗手消除病菌一样,虽然你不知道他消除的到底是什么噪声,但是肯定会起到,相对客观的作用。

其实对于噪声,很多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就非常反对减少噪声,主要有7个方面的意见,第一就是减少噪声,代价太大,不值得。非常繁琐,最后也没啥效果,第二是为了减少噪声,而采取的策略,本身可能会引入新错误,第三消除噪声,会影响对人的尊重和尊严,第四,噪声可能容纳新的价值观,和道德等至关重要的东西,第五减少噪声的策略,会促成投机取巧的行为,有人会利用这个漏洞。第六,噪声系统,有很好的威慑作用,第七,没有人会希望成为一个决策链条上的小齿轮。但作者认为,这些观点都不对,他认为减少噪声已经迫在眉睫,咱们明天来说说作者的理由。

【8】通过算法消除噪声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噪声,昨天说到了,有很多人反对降低噪声,认为这效率不高,但是作者认为,减少噪声已经迫在眉睫。他说这些都只是借口而已。我们需要权衡减少噪声的成本与收益,这也是进行噪声审查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噪声都会造成极大的代价,要远高于减少噪声所付出的成本,所以减少噪声势在必行。比如招聘的时候,麻烦一些,通过更多轮次的筛选,看似流程极其繁琐,但是总比招到错误的人,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要强,而且解雇一个员工,要比招聘一个员工麻烦的多。

另外,通过算法来实现消除噪声的逻辑,也更加符合未来的大趋势,比如10年前,今日头条,就是通过算法来推荐内容,让一大批的尾部内容,重见天日,当时老齐也不是很理解这个逻辑,但现在看,他确实很有前瞻性。编辑推荐永远是千人一面,而算法推荐可以做到千人千面,你用的越多,算法推荐的也就越准。这套逻辑现在又帮他做成了抖音。算法对于用户的了解程度,永远要比编辑更加客观。噪声也更小,以至于现在招聘的时候,我们都会拿来对方的今日头条和抖音刷一刷看,基本就能判定这个人,平常的喜好。这些东西在算法面前是藏不住的。他可能说自己很爱学习,但是打开抖音很可能全是小姐姐跳舞。

那么我们未来算法这块肯定会成为消除噪声的一个重要趋势,很多领域都会通过算法来替代人工的判断。虽然算法也有错误,但是算法优化会越来越容易,而人的判断,则本身没那么确定。所以越来越多的设备,会采集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其实这个大数据的时代,每个人都没有隐私可言了,所以不是说手机号泄露和身份信息泄露的问题,我们已经完全赤裸裸的暴露在了大数据面前。我们的思想行为偏好,都已经被识破了。

还有一些反对降低噪声的人认为,降低噪声会妨碍灵活性,比如司法案件中,有些事情是情有可原,所以应该从轻判罚。但这种自由裁量权,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大家一定要考虑,确实有些案件会拥有更加合理的判罚。但是因为这种噪声的存在,可能也会让更多的案件,造成不公平的结果是,甚至滋生腐败的温床。我们叫做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就会产生绝对的腐败。所以自由裁量权,可能反而危害要更大一些。即便要做出有灵活度的判罚,可能也要有消除噪声的程序才成,比如通过多个人的独立判断,然后最终汇总观点。

明确规则,降低自由裁量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有很多的空子可钻,因为在严格的法律法规,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都想到,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这其实就是英美判例法,和我们的条文法之间区别,判例法更有弹性,而条文法,需要经常的出司法解释,目的就是为了补漏洞。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为了统一标准,减少噪声,但是却不断地产生新的噪声。其实一个公司也是如此,你说早上9点上班,他就有人8点59来,先打卡,再下楼买早点。然后你就得出个补充规定,9点必须开始工作。之后也会有人边吃,边打开电脑。然后去泡咖啡。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不断地堵漏洞,最后会把制度搞得相当繁琐,那么是不是就不要制度了呢?肯定也不行,有规则总比完全没规则要强。作者也承认,有噪声的系统,对于保持士气是有好处的,但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噪声,而是因为他允许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换句话说,你可以有发挥的空间,这其实也是现代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日韩企业那种压迫和军事化管理,其实非常不利于创新,员工也都会活的很压抑。所以噪声也需要平衡,不是完全没有噪声就是好的。应该保留一些好的噪声。让大家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去做出一些判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现实当中,规则和标准是相对的,规则的意义就是你应该干什么,目的是消除大家的自由裁量权,而标准则不同,他是授予实施者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比如规则是限速80公里每小时,而标准就是谨慎慢行,有序通过,所以说的差不多是一个意思,但是标准就有了很多的人情味。投资中也是一样,规则是你只能投资什么范围的股票,而标准则会告诉你,选取有价值的公司。之前老齐也举过一个我上学时候的例子,规则是老师给你布置作业,明天必须交。而标准则是,你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把你觉得重要的都写下来。这样一来,其实大家就内卷了。

有些地方我们需要标准,而不是规则,因为规则可能没办法建立,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其实很难说是一条规则,还有一些东西,会是规则和标准同时进行,比如碳中和,规定了污染排放的数字,但是标准就是降低大气污染,减排减碳。但至于怎么防止污染,怎么降低到合规的碳排放数据之下,这个就得自己想办法了。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则。

同样飞行员,也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则或者标准,航空公司最喜欢规则,限制飞行员的自由裁量权,这样会相应的减少噪声,对于飞行员的干扰。从而降低失误。但是在一些紧急状态下,飞行员的个人操作能力,又是起个人价值的体现。因为航空公司也不可能把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好规则限制。

那么到底应该是规则还是标准,首先应该弄清楚,哪个会导致更多地错误,比如创新领域,就应该多用标准,而少用规则,但是在工业体系,或者严格要求纪律的军队,那么肯定是规则更重要,还有就是当我们没有注意到噪声存在的时候,可能会更多地使用标准。比如做投资的时候,我们并不认为判断有什么错误,所以天天都在哪里追涨杀跌。受到情绪的影响。只有当你要进行专业投资的时候,你其实才会注意到这些噪声的存在。然后进一步想办法克服他。

噪声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可能意识不到他的存在,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不觉得自己有问题,甚至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挺对的,也就完全没有去认识噪声的主观能动性,天然的认为,别人想的应该跟自己一样。但是现实中可能完全不同,我们不但要面临着噪声的干扰,还要面临着整体偏差,也就是说,噪声之间不一定会正负相抵,有的时候还会成倍增加。特别是偏差叠加的噪声,可能就更要命,比如在牛市阶段,大家的观点不同,有人喊1万点,有人喊2万点,各种各样的声音都是看多的,但看多的理由又各不相同。所以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这个时候不会有人去审视噪声环境,是不是自己的心态受到了牛市的干扰。目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就是,尽量多的使用机器判断,通过策略来完成大部分的投资方式,这其实就是降低噪声的最有效方式。机器虽然也不全对,但是他起码不会受到情绪噪声的影响。不会发生整体偏差,算法在一套逻辑的运行之下,会相对客观。如果能构建多套模型,通过不同模型判断市场位置和方向,然后再把结果进行合理汇总,这其实是进一步的消除噪声的方法。其实我们现在也是这么做的,老齐总是说概率,概率也是这么来的,就是通过很多套判别方法,如果所有指标都指向一个结果,那么这个概率就会非常高,如果指标之间形成分歧,那么就说明有噪声的存在,这时候就看,哪个方面的确定性更高。

这就是本书的全部内容了,这本书卡尼曼写的非常绕,看起来很痛苦,但是老齐给大家精简了之后,其实就这么点内容,有判断的地方就有噪声,有噪声的地方,我们就需要进行检测,而检测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独立判断然后汇总,或者引入量化清单,又或者干脆用算法,发现噪声和偏差之后,就要进行及时的修正,最后通过加总平均得到一个相对客观的结果,当然有的地方是需要制定规则消除噪声的,也有的地方可能更多需要建立标准,比如创新创业,需要发散思维的地方,就要建立更多地标准,只有需要归一思维的时候,才需要消除噪声,尽量做到规则化。在投资中,其实老齐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叫做,策略比判断重要的多,判断是充满噪声的,而策略,则是要消除噪声的。仅此而已。明天我们开始新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