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机构利用所讨论的广泛的监管目标制定成套规则。每一套规则都侧重于一种类型的投资业活动。这些规则包括以下内容:
- 把关规则
- 业务规则
- 披露规则
- 销售惯例规则
- 交易规则
- 代理投票规则
- 反洗钱规则
- 业务连续性规则
- 守门规则
把关规则规定了谁可以作为投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及是否可以和如何推销产品。
人员监管机构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筛选投资行业人员,以确保他们符合诚信和能力的标准。即使是诚实的人,如果未经培训或不称职,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大多数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要求个人通过执照考试,以确保行业人员对金融法律和一般的金融产品有所了解。
金融产品在向公众销售之前,一般必须遵守众多的法规。在以披露为基础的制度中,监管机构对披露的准确性进行监督;在以业绩为基础的制度中,监管机构对投资的优劣进行判断。
之所以需要制定把关规则,是因为有些金融产品复杂难懂,这些产品的销售者可能有动机向客户提供和推荐错误的产品。例如,在2002年至2008年期间,香港的银行和经纪公司向大约43,700名个人投资者出售了总计147亿港元的雷曼兄弟投资产品—主要是与多家公司信用挂钩的非上市票据。2008年雷曼破产后,投资者损失了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投资本金。
业务规则
规章制度可能规定了公司经营的某些方面。
净资本。金融服务业的公司必须有足够的资源来履行其义务。历史表明,高杠杆率的公司(相对于股本而言,债务数额较高的公司)不仅对其股东构成风险,而且对其客户和整个经济也构成风险。即使是金融服务行业的小公司破产也会造成破坏性影响。大量小公司倒闭的总效应会对整体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较大实体的倒闭可能会导致全球金融传染,即金融冲击从起源地蔓延到其他地区或市场的情况。1997年的亚洲危机就发生了传染—这场危机从一些亚洲国家开始,蔓延到全球。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也发生了传染。监管机构通过实施资本要求,限制金融服务行业的公司,特别是金融机构可以使用的杠杆率,以防止过度承担风险。有关杠杆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更多信息在财务报表部分提供。
客户资产的处理.大多数司法管辖区实施的规则要求客户资产与投资公司的资产严格分开。然而,即使有规定,公司也可能会受到诱惑,以未经客户批准的方式使用这些有价值的资产。即使没有故意挪用客户资金,但对这些资产的处理不当或内部控制不力也会使客户面临损失的风险。任何有关这方面问题的报告都可能损害整个投资行业的声誉。
披露规则
为了使市场正常运作,市场参与者需要信息,包括关于公司和政府筹集资金的信息,关于正在出售和交易的具体金融工具的信息,以及关于这些工具市场的信息。规则规定了信息的内容和披露方式。
企业发行人.监管机构通常要求企业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发行前向潜在买家披露详细信息。这一要求是为了确保投资者有足够的信息来了解他们所购买的东西,从而做出明智的决定。披露的内容一般包括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公司一般业务的信息、募集资金的预期用途、管理层的信息以及重要风险因素的讨论。
市场透明度.关于其他投资者愿意为某一证券支付的价格,或他们刚刚支付的价格的信息,对投资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因为这有助于他们评估某一证券的价值。但投资者一般不希望透露私人信息。监管要求至少要传播一些有关证券交易环境的信息。
披露触发器.公司可能会面临各种类型的强制性监管披露要求。证券交易所和市场监管机构通常会有一系列的信息披露,一旦触发事件发生或达到阈值,就可能被要求披露。例如,对于某只股票的持股,可能会有重要的股东披露,旨在告知市场潜在的收购活动、董事对公司股票的交易或空头头寸。
销售实务规则
一些寻求财务咨询的消费者发现很难评估他们所得到的咨询的质量。这些消费者可能容易受到销售商滥用销售手段的伤害,因为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利润而不是客户的最佳利益。例如,一些提供者可能倾向于推销那些支付最高佣金的产品。监管机构以各种方式处理潜在的滥用销售行为。
广告.监管机构可能会控制广告的形式和内容,以确保广告没有误导性。例如,监管机构通常不赞成 “保证 “回报和 “必胜 “等广告承诺。向投资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可能会受到诱惑,只展示获胜的时间段或获胜的策略,从而夸大过去的业绩。监管机构试图通过制定报告过去业绩的标准来抵制这种倾向。
费用.监管机构可能会实施价格控制,以限制销售各种金融产品时可收取的佣金,并限制投资公司在与客户进行证券交易时从自己的库存中提取的加价和减价。
交易规则
14. 规章制度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制定投资行业的标准,以及防止滥用交易做法。
市场标准.政府的监管可以用来设定,例如,从交易到结算的标准时间长度(大多数全球市场的股票通常为三个工作日)。
市场操纵.监管机构试图防止和起诉市场操纵行为。市场操纵涉及采取旨在移动股票价格的行动,以产生短期利润。
内幕交易.在一个市场中,如果一些参与者比其他参与者拥有不公平的优势,那么这个市场就缺乏合法性,从而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出于这个原因,大多数司法管辖区都制定了防止内幕交易的规则。由于在金融服务行业中,有关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其交易的非公开的重要信息在公司中流动,监管机构通常希望公司制定政策和程序,以限制获取这些信息,并阻止有机会获取信息的各方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交易。
幌子交易.与内幕交易一样,监管机构可能会确保公司制定程序,以阻止幌子交易和监控员工的个人交易。前期跑路是指在客户下单之前下单,以利用客户订单对价格的影响的行为。例如,如果你知道一个客户订购的数量很大,很可能会推高价格,你可以利用这一信息,在该客户的订单之前买入。
经纪惯例.在一些国家,投资经理可能会使用经纪佣金来支付外部研究的安排。这些被称为软钱(软美元)安排。经纪人不是为研究支付现金,而是将交易直接交给供应商。对这些交易支付佣金(可能从客户账户中支付),使经纪公司能够获得供应商制作的研究报告。监管机构可能会对这种安排的使用作出规定,因为客户交易可能被用于获取研究报告,而不是用于客户的利益。
代理投票规则
在一些国家,经纪人必须向其客户分发投票材料,收集投票指示,并将其提交,以便纳入计票。在其他国家,公司发行人直接向股东分发材料。法规决定了进行代理投票的程序。
反洗钱规则
金融服务业的公司可被犯罪分子利用来洗钱、便利逃税和资助恐怖主义。各国政府自然希望阻止这类活动,并可利用其对金融服务业公司的管理权来阻止这类活动。条例可能要求公司确认和记录客户的身份;向税务当局报告支付情况,如股息;并报告各种其他活动,如大额现金交易。
业务连续性规划规则
鉴于金融服务对经济的基本性质,监管者可能会关注发生火灾、洪水、地震和流行病等灾害时的业务连续性。监管机构希望确保客户记录得到充分的备份,公司有计划从灾难中恢复。
规章制度影响到投资行业的方方面面,从进入行业到退出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