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籍信息

封面 image.png
书名 《决胜B端:产品经理升级之路》
作者 杨堃
状态 已读完
简介 本书试图提炼了互联网B端产品设计和管理的通用思路和方法,全书分为4篇。“概述篇”分析了互联网行业的盈利模式及发展趋势,并阐明市场对B端产品经理的需求将持续旺盛。后3篇贯穿了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案例:在“设计篇”和“管理篇”中,我们为一家成熟的集团企业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分销业务平台,带领读者逐步设计、实现一个B端产品,并讲述每个环节的方法、技巧、注意事项;在“进阶篇”中,讲述了这家集团企业是如何从小门店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帮助读者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产品,站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互联网产品体系架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论。

2.书摘

39个笔记
1.1 产品经理岗位的发展历程

利益决定岗位
设计优秀的用户端产品,通过运营吸引流量,这成为公司发展的根基。因此,不需要销售,很少需要客服,产品与研发团队成为公司的利润中心,决定了公司发展的好坏,决定了公司收入的高低。 这种新的在线业务模式对软件产品设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懂技术、懂商业、强执行力的人才,来负责软件产品的设计、运营、迭代和流量变现。在这个背景下,互联网产品经理应运而生。


设计优秀的用户端产品,通过运营吸引流量,这成为公司发展的根基。因此,不需要销售,很少需要客服,产品与研发团队成为公司的利润中心,决定了公司发展的好坏,决定了公司收入的高低。这种新的在线业务模式对软件产品设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懂技术、懂商业、强执行力的人才,来负责软件产品的设计、运营、迭代和流量变现。在这个背景下,互联网产品经理应运而生。


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概括:他们是一群聪明、创新、自驱、有激情、懂技术的人,通过软件与互联网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创新、变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1.2 互联网行业的产品方向

一名产品经理入行后,要在某个方向持续学习、发展、沉淀,成为某个领域的产品专家,这样才能保证很强的职场竞争力。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产品方向,并坚持做下去,是比较成熟稳健的职业发展思路
1.3 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

常见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可以概括为四类,分别是广告变现、增值服务、佣金提成、买卖差价,每一类盈利模式都有自己的产品建设诉求,以及独特的运营和管理模式


是一个参考点
业务模式较重,对于各个方向的产品经理都有大量诉求;而盈利模式为广告变现、增值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业务模式较轻,主要需要C端产品经理和商业变现类产品经理。 理解了这些,大家在选择公司和岗位时就可以自己分析和判断:这家公司招聘的这个岗位,对公司而言价值如何?对个人成长来说,价值又如何?是否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业务模式较重,对于各个方向的产品经理都有大量诉求;而盈利模式为广告变现、增值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业务模式较轻,主要需要C端产品经理和商业变现类产品经理。理解了这些,大家在选择公司和岗位时就可以自己分析和判断:这家公司招聘的这个岗位,对公司而言价值如何?对个人成长来说,价值又如何?是否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2.2 从事B端产品方向的优势

● 掌握该领域的所有方法论和专业知识。● 对该领域的业务运营特点和难点有深刻的认知和总结。● 对市面上所有该领域的商业化软件产品如数家珍,优缺点了然于心。● 了解市场上所有类似业务模式公司的业务特点、产品特点。● 认识行业内的相关专家,形成圈子,经常聚会探讨行业的案例和变化。● 理解公司的业务现状、痛点,知道如何将行业最佳实践结合公司特点进行规划落地。
4.1 B端业务调研的流程

对于B端业务调研,调研对象一般包括业务高管、业务经理、一线业务人员、合作伙伴高管、合作伙伴经理、合作伙伴一线人员等。针对高管,可以了解业务战略定位、战略目标等信息;针对经理或负责人,可以了解业务的管理思路、经营思路等信息;对于一线业务人员,可以获取作业过程、操作细节等信息。
4.5 案例:M公司分销业务调研总结

业务调研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新业务(打算开展,尚未开展)的业务调研,调研重点在于市场分析、行业分析、竞品分析等;第二种是对于已有业务(已经在开展)的业务调研,调研重点在于梳理当前的现状和问题。
8.1 为什么需要项目管理

优秀的项目管理是互联网公司在复杂环境下保证软件开发按计划推进、落地的关键,也是保障规模团队的产品研发效率和质量的核心要素。
8.2 互联网项目管理的工作重点

项目经理要保障大中型项目的成功落地,就必须理解业务,这样才能在大中型项目管理中准确理解整体方案,以及各个团队负责的工作范围
8.3 如何对B端产品做好项目管理与实施工作

容易发生跨端(跨系统)现象


项目周期长:当B端项目出现跨端现象,或者涉及流程改造等复杂需求时,都会面临较长的项目周期。而项目周期拉长,就会导致存在各种变数和不确定性,出现项目风险


所以,通俗点儿说,强执行力和推动力就是指能够记着事儿,不忘事儿,上着发条追进度,盯过程,要结果。


在项目管理中,将工作细致拆解,并明确每一个细化事项的责任人、交付物、时间点,保证对每一个细节的掌控,也就保证了对整个项目的掌控。


项目经理要利用项目日报或周报来争取关注度和资源,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
9.1 B端的产品运营岗

明确分类,说重点
,B端产品运营岗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 Saa S方向,该方向的运营岗位偏销售、BD职能,属于销售管理和客户开发的范畴,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 双边市场的供给端运营方向,例如商家运营、店铺运营,这种运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C端运营相似,我们不在此赘述。


,B端产品运营岗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Saa S方向,该方向的运营岗位偏销售、BD职能,属于销售管理和客户开发的范畴,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双边市场的供给端运营方向,例如商家运营、店铺运营,这种运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C端运营相似,我们不在此赘述。
10.1 B端产品的需求管理

C端和B端的需求的产生背景和动机完全不同,前者是为了解决用户痛点,而后者是为了解决业务问
11.1 数据分析的流程

数据分析的方法论很多,从本质上讲,可以将数据分析的过程抽象为四个步骤(如图11-1所示),分别是明确主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产生结论,其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是数据分析工作中最复杂的部分,需要反复进行,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BI是干这个的呀
一套BI软件产品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类似Excel数据透视表的功能,可以让分析人员从各个维度探查数据。而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要做的事情,就是对各种明细数据提前按照各种维度加工计算好,等待BI的多维度探查和展示。


一套BI软件产品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实现类似Excel数据透视表的功能,可以让分析人员从各个维度探查数据。而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要做的事情,就是对各种明细数据提前按照各种维度加工计算好,等待BI的多维度探查和展示。
12.2 学习企业级应用架构的益处

12.2 学习企业级应用架构的益处本篇一开始就简要讲了B端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学习企业级应用架构,本节将详细分析学习企业级应用架构的益处。12.2.1 加深对业务和产品设计的理解


理解企业如何运作


理解支撑企业运作的成熟产品方案


理解多个产品如何协作


理解应用架构是随业务发展而演变的


12.2.2 培养大局观


12.2.3 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学习企业级应用架构的搭建,既可以为专业方向的发展打好根基,支撑你走得更远;也可以为管理方向的发展做好知识储备,练就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全局观。
13.2 中型企业的应用架构

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复杂程度以后,必须有一整套软件系统来支撑其经营运转,否则管理会失控、混乱。中型企业的软件系统,在功能上要有力支持当前的业务开展和管理,在体系架构上也应该为未来的架构扩展和系统扩展打好根基。


软件本身并不能解决企业的问题,还需要配套的架构、流程、制度,以及人员认识的提升,才能发挥软件的功效。


从广义上讲,CRM是一种理念而非某一个独立的应用系统,CRM代表企业对待核心客户资源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方法。CRM是帮助企业开展核心业务(客户开发、维护、服务)的平台体系,覆盖了B端业务线的大部分功能模块和服务。完整的CRM体系包括三个核心方向:● 帮助企业获取销售线索并转化为客户的销售管理CRM,即常说的OCRM(Operating CRM),用来支持企业的销售过程自动化(Sales Force Automation, SFA),包括销售线索和过程管理、统一客户视图、电话销售中心等模块。● 帮助企业对客户进行营销管理的CRM,即Marketing CRM,实现对客户的交叉销售(Cross Sales,即对客户销售公司内不同产品线的产品)、向上销售(Up Sales,即对客户销售价值更高的产品),包括会员积分管理、营销中心、小型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客户画像、数据挖掘等模块。● 帮助企业进行客户服务管理的CRM,即Service CRM,包括客服平台、工单系统、知识库、质检平台等模块。
14.1 集团企业的应用架构

在企业应用系统建设中,非常容易出现信息孤岛问题,即因为各种原因,在建设单个应用系统时,没有和外界系统进行良好的打通,导致某些流程或数据对外界系统来说是孤立的,最终给业务带来严重影响
14.3 集团强化中台能力建设

2015年阿里巴巴宣布的“大中台、小前台”的中台战略,也是同样的建设思路。其中“大中台”,就是指Msg、Auth这一类基础服务、公共服务,而且阿里集团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将订单中心、商品中心、评价体系等模块也做了下沉,将它们抽象成公共服务。
15.3 企业级应用架构设计的建议

优秀的架构师和CTO要懂得在合理架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之间做出权衡。一方面要保证整体应用的大框架是合理的,因为如果大框架有偏差,修正的代价会非常高;另一方面,在必要时要允许局部偏差的存在,局部偏差的修正成本是比较低的。对于某条产品线的负责人和产品经理来说,也要在架构的合理性和整体的业务需求之间做出权衡。
15.4 浅谈企业架构(EA)

企业架构分为四个主题,分别为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如图15-5所示,从这四个主题(或层面)展开分析和描述信息技术对企业的支撑,能够全面指导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建设,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问题。这四层架构的关注点分别如下。


[插图]图15-5 企业架构EA的四层架构● 业务架构(Business Architecture):关注组织架构、领域模型、业务需求、业务规则、业务流程等要素。● 数据架构(Data Architecture):关注数据集成、主数据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性等主题。● 应用架构(Application Architecture):我们所谈的企业级应用架构,就是整个EA架构中的应用架构,关注软件系统设计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关系。应用架构既可以理解成软件系统的设计模式(偏技术),也可以理解成软件系统在应用功能层面的逻辑关系和视图。● 技术架构(Technology Architecture):关注服务器、网络、中间件、操作系统等偏技术层面的要点。如果说应用架构图从业务逻辑层面呈现出了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那么技术架构图则从实现方式上呈现了软件系统的实现结构。EA理论体系具体落地的方法论包括TOGAF、Zachman(由Zachman发明)、Do DAF等。EA的模型和方法论体系在传统的IT管理咨询中用得比较多,主要用于帮助企业做复杂架构的梳理。另外,技术人员尤其是技术架构师,需要对EA中的某些模型和方法论有所理解。作为B端产品经理,对EA有大概的认知即可,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研究。
微信读书

3.读后感 & 点评

这本书中的内容就如同书名一样:B端

里面满满都是干货,B端产品实际中用到的,可能会碰到的都讲了

相比于《俞军产品方法论》中讲方法论讲原则, 这本书讲的非常详细与实际:从0开始做一个产品最后到成熟期,每一步都有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方法,可能会碰到什么问题

看完大大加强了我的知识

4.相关资料

《决胜B端:产品经理升级之路》杨堃 | 微信读书

《决胜B端》概念画布_V1.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