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散射信号的强度高度取决于所分析颗粒的大小和折射率,所以对于诸如EV(细胞外囊泡)之类的亚微米级颗粒,绝大多数是小于500nm,流式细胞仪在光散射检测方面的缺点就变得显而易见。市场上的流式细胞仪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改善亚微米级颗粒的检测,例如延长停留时间、应用高分辨率光学器件和不同的散射收集角度。但是,当我们分析病毒感染细胞产生的EV时,就会发现FSC信号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不同的FSC大小来区分含病毒和不含病毒的EV,而不需要对病毒进行专门的染色。这一发现说明FSC信号包含了用于EV亚群分析有价值的信息。
Ger JA Arkesteijn等人在5月27日Cytometryytometry杂志上提出了如下的FSC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同时8 mm的遮挡条和200μm的pinhole,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光学背景(红色就是背景干扰发出的光,即使从遮挡条外侧通过透镜,也会透射到pinhole的遮挡部分被排除掉),所以能够从FSC通道内的背景信号中可靠地分离出100 nm beads产生的FSC信号,甚至在测量beads和EV时都可以在FSC上进行阈值处理而不会受到大量背景信号的干扰。值得各位做流式细胞仪的厂家参考。
下图是检测100nm beads的实测图。以A、B图以荧光为阈值设置通道,E-G是以FSC为阈值设置通道。标准配置(5 mm遮挡条,700μm pinhole)、优化配置(8mm遮挡条,200μm pinhole)。
下面的密度图显示了PKH67标记M4T1分泌的EV的测量结果,对比了FSC检测器光学器件的标准配置(5mm遮挡条,700μm pinhole,A,C)和优化配置(8mm遮挡条, 200μm pinhole,B,D,E)。 A和B图处于荧光阈值模式。 C–E图处于FSC阈值模式。
Arkesteijn, G.J.A., Lozano‐Andrés, E., Libregts, S.F.W.M. and Wauben, M.H.M. (2020), Improved Flow Cytometric Light Scatter Detection of Submicron‐Sized Particles by Reduction of Optical Background Signals. Cytometry. doi:10.1002/cyto.a.2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