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内部系统的设计,需要非常关注系统涉及的干系人利益点,包括考核指标。

一、如何识别干系人

一般分为两类来识别干系人

1.根据目标识别干系人

收集客户企业的组织架构,再根据目标和愿景去判断,涉及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可以定位关键干系人系列。
除此之外,很多公司的某个大boss如果不是干系人,但是却提出诉求。要了解背后真正的动机,这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情商和经验。

2.根据风险识别干系人

一般情况下不会把基层用户列为关键干系人,除非受到这类用户因系统受到负面影响。
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人,往往是关键干系人。需要对这类人进行了解,包括且不限于业务,个人喜好,性格,目标业绩等。
在做干系人列表中,要写出影响度和相关度。

二、如何进行干系人分析

1.选出干系人代表;

2.访谈,分别从KPI,工作主题,工作分解去进行了解;

3.分析干系人关注点和阻力点,即他们需要系统为他们解决什么问题,提供什么支持以及他们想避免什么影响;进行文档描述时,记得写上对应的功能需求。

4.关注点整理,不同的干系人代表的关注点可能出现冲突,需进行权衡,进行协商调和。

三、产品详细需求分析

做完上面的相关干系人分析,我们就进入产品详细需求分析阶段,这时我们先要对子系统进行划分与业务接口分析。

1.划分子系统(模块)

我们对系统进行分解,无外乎有三种情况:

  • 简答的业务系统(模块),用户群单一
  • 基于原有的系统(模块)进行改造
  • 新开的系统(模块)

第一类情况由于用户群单一且业务简单,一般不作划分。
第二类情况要注重分析对原有系统的影响,包括需要新增哪些子系统、影响哪些子系统、哪些原有的子系统需要修改等。
内部系统一般采用按业务职能来分解,先画出与系统相关的组织架构图,以此划分出对应的子系统。一般典型的企业都会有产、销、供、管这四个部门职能,对应CRM、ERP系统等。
外部使用的系统一般采用产品服务来分解,根据业务结构树来思考,切记要从业务的角度去理解。
另外,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采用业务职能与产品服务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划分。
划分之后要留意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原有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确认谁服务于谁、谁使用、接口是新增/修改等事项。

业务接口分析

首先,明确业务接口分析只是明确Why和What,不涉及How。
所谓why就是明确接口的用途与价值,我们需要明确三个问题。

  • 哪个子系统(模块)实现该接口,比如打通多个平台(模块)的会员体系
  • 哪些子系统(模块)会用到这个接口,以及各自的业务价值。
  • 接口使用的频率范围,尽量具体;如果有场景信息和条件更好,方便研发人员判断。

所谓How就是细化接口交互过程,一般会采用时序图和数据词典来定义与描述。
时序图用于呈现接口的交互过程,而数据词典用于定义交互过程中数据包的构成情况。
另外,我们要确定接口的设计约束,比如通信协议、原有系统(模块)的影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