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精简提炼的内容
原文链接:http://www.woshipm.com/pmd/5357676.html
……………………
新消费品牌法宝:“通才型”产品经理
……
“新消费品牌时代,一个消费企业想要成功,有两大不能忽视的法宝:一个是’通才型’产品经理,另一个是’全局型’品牌思维。这两样,缺一不可。今天先说说第一个。
一、国产“新消费品牌”的胜利,是“组合创新”的胜利
代工厂的强大让我们目瞪口呆,基本上所到每一家,都能保障产能,保证质量,保住性价比。市面上目前卖的最好的产品,家家都能做。
我们有生产能力,何不直接拥有自己的品牌?
跟那些三天两头谈账期的甲方比,除开已经去方位公开的渠道外,缺少的仅仅是“品牌包装”能力而已。
“品牌包装”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然而,一次次无功而返。继续在代工厂的位置上,存在,焦虑。 FoodDaily每日食品网创始人曾新 下游:雀巢、玛氏、乐事 上游:瑞士的芬美意(Firmenich),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精香料的私有企业。 事实上,不是那些产品不够好,研发不够专业,而也许是“过于专业和炫技”,并不是消费者刚刚好需要的那个东西。消费者有时候需要的并不是“最好、最专业”,而是“刚刚好”或者“一点改变”就够了。过犹不及。一波新的国产消费品牌完全吃透了这点。
所谓“产品创新”并不是真的让你扎到研发书堆里去死磕数据。 而是,在死磕消费者洞察方面多下点功夫,在产品侧做逻辑层面的调整和创新。 有些创新,甚至跟传统的“研发”真没啥关系。 这些事情,背后都得有一个“通才型”的产品经理在推动。二、“通才”产品经理是消费领域的稀缺岗位
如果老板CEO是一部影视剧的“制片人”,这个角色就很像个“导演”或者“副导演”。
他负责去串起一个项目的从头到尾,从立项到推广,是一个流程梳理人和督促实现者。
在实体行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他们对产品经理的概念和互联网行业确实不太一样。 他们指的真的是对这一款“产品”的产品层面的负责人。 这样的定义,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生产提效的时代,精细化的分工有助于各个岗位的效率和考核。 但是在创新PK的时候,这样的定义就把一个潜在的创新可能给框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