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换工作已经过去了半年,这段时间一直很忙,忙着在给自己的未来添砖加瓦。
所以已经断更很久啦,这次回来写点文字。
停下来便会思考,做点长期有意义的事情。

写于每天早起的第三天,我想,思路会很乱,文字会很乱。
我想到第三天我知道能够持续坚持下去了,后面能够坚持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大。

习惯

  • 习惯每天和娃早起。娃8点到幼儿园,所以7点多起床。
  • 习惯找个咖啡厅自习到10点。这里有一个半钟做长期有价值的事情。
  • 习惯工作日午睡。
  • 习惯下班后陪娃玩,陪娃早睡。这一点还因为客观因素做不到,但是也很快了。

这些习惯看起来很简单,看起来很难,但是现在看起来也很简单。
用习惯重塑自己。

习惯的摸索

习惯并不是马上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摸索。
因为并不了解自己,所以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开始用滴答的打卡,后来发现大部分做不到。
一开始晚上学习,但是和家庭的生活节奏对不上。
一开始早上想看下书,但是找不到环境。
一开始想在家学习,又总是过会躺床。

前一段时间看了《平衡的智慧》,讲述了信仰、家庭、工作的平衡,以至于我看到一个狂人。信仰、家庭、工作都要照顾,就像小丑的转盘,有一个停下来就会破碎。
一段时间我也觉得我得这样,也应该这样。只是作者太过于疯狂。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

在形成习惯之前,去摸索调整适合自己的方式。

习惯做减法

忘了哪里听来的话:“如果你发现做不成手头的事情,那就尝试做减法,把一件事情做好”。

道理都懂,不过多描述。

习惯的仪式感

当摸索很久依然没法坚持做事情的时候,也许你缺少一个推手:仪式感。
我没法描述这个仪式感。

比如很多人早上的一杯咖啡 or 茶,工作之前来一口。
比如强制休息软件提醒休息。
比如你做成了一件事情,可以搞点东西犒劳自己。
比如早上太晒照过来,我知道要停下来,上班去了,真妙,看下图。
image.png

习惯面对信息

《用信息重塑自己》这是昨晚看的文章,写的是作者面对信息的焦虑,从追求多到追求少到追求创造信息。这描述了很多人面对信息的都存在的过程,仿佛就在说自己。

文章提到:如何挑选高质量的信息并且为我所用呢?

  • 第一步永远做减法
  • 第二步过滤识别
  • 第三部找到高质量的信息
  • 最后成为高质量信息源本身

我关注了很多公众号,我是不是点开视频号点开看看,然而这些信息对自己的价值却没有多少。
于是我开始了很多断舍离,手机只留下很少很少的App,一开始有很多焦虑,慢慢坚持下去就舒坦很多。

btw,我还能看到他的朋友圈,莫名有点幸运。

习惯的习惯

有很多习惯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需要警惕。
当我听到到劝娃早起“快起来”,当我听到劝娃快点吃饭“快点吃”。
我要说什么你应该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