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Kk3GCA6U_dtUabosO-55aw

    做自己擅长的,具备商业价值的。

    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找到合适自己的路最重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
    《重新理解创业》也提到 1 领导力就是做自己 2 寻找与你相匹配的领域。

    至于商业价值,我自己就不懂了。 但是我知道更喜欢 toB,toB 更注重价值。

    我们那个时候的销售团队也不是很理想。我写过代码,产品、商务、运营、投融资甚至财务法务都干过,唯一没做过的就是销售。

    很多人说,如果一个创业公司的CEO卖不出自己的产品,销售更是卖不出去的。所以我自己去做销售。

    那时候我每周大量面试,整个公司从一万多份简历中,层层筛选,最后发出去40多个offer。

    很接地气哈。躬身入局。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形式不重要。

    我坚持一个观点,用人做事。如果那个人你足够信任,非常认可你们的方向,只要他来了,能干很多事情。我们内部很重视两件事,一是请人来,二是请人走 。反复磨合,只留下最合适的人。

    《奈飞文化手册》中说到:员工和岗位的关系,不是匹配而是高度匹配。
    请人来,请人走。说来简单,有时候请人走不容易啊。

    做一家长期有价值的公司

    很多 toB公司在自己的标品撑不到能批量出售的时候,瞄准大客户,就变成了项目制公司,被人拖着走。

    我们从一开始就避免成为一家项目制公司。比如,我们有不能逾越的红线。逐步提高客单价,坚持做标品。所有的产品需求来源必须是多个客户验证的,而不是依据单一客户的诉求。现在我们公司的所有代码仓里,所有产品规划里,都不能出现任何一个客户的名字。这就是红线,不能踩。

    太不容易了。
    自己也经历过,做大客户,做销售的单,逐渐变成项目制公司。
    生存?长期价值?矛盾不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