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娃睡着后的00:16,我喝着中国劲酒,听着睡前的音乐。伴随矛盾的两样东西,开启了这篇文字。

    我不太记得18年底的时候团队多少人了,现在的团队是15人,包括我。
    还好我们团队有半年总结的习惯,找到了之前的 18年下半年总结,看了下,那个时候9个人。
    敏仪、志邦、桂松、超明、伟强、易勇、夕明、何勇、还有我。
    曾经的我认为9个人是团队的极限,这应该是我的管理半径了,我害怕人变多,我想怂,我没经验。

    但业务一直往前走,公司一直往前走,你被迫要往前走。
    《重新理解创业》有句话如是说:公司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
    是的,公司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我要成为怎样的人,该何去何从?
    伴随着疑惑,《重新理解创业》和《奈飞文化手册》走进了我的视野,学习了几个观点

    《重新理解创业》
    - 勇敢做自己
    - 你只能领导你喜欢的人、寻找志趣相投的人、寻找信任你的人
    - 寻找与你最相匹配的领域,这样领导力才有发挥空间

    《奈飞文化手册》
    - 只招成年人,渴望接受挑战的成年人
    - 绝对坦诚,才能获得真正的高效的反馈
    - 现在开始组建你未来的团队
    - 员工与岗位的关系,不是匹配而是高度匹配
    - 离开时好好说再见
    - 文化即战略,创造你自己的管理新算法

    一下子观点有点多,让我们专注到“勇敢做自己”“现在开始组建你未来的团队”

    勇敢做自己
    回看我的职业生涯,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来自池建强的三原则 https://mp.weixin.qq.com/s/j2dMaR1QZDjsF-lcE_YqKw ,现在他正在做着“极客时间”这个产品。
    三原则:1 闭环;2 谁难受谁推荐;3 Think Bigger。

    现在开始组建你未来的团队
    虽说 18 19 是经济危机,公司的业务影响不大,依然有非常大的增长势头。能遇见未来团队还是会持续扩张。
    我捉摸着,捉摸着,捉摸着。
    为什么我要给自己定管理半径?
    为什么要给自己定条条框框(这不是自己一直讨厌的么)?
    怎样才可以管理到更大的团队?
    我非常需要一个支点。

    最后我把三原则作为团队最最最基本的原则。把这个原则落地,落地成一个团队文化的载体。
    三原则就是我要找的支点,通过这个支点去翘起更大的团队。
    反复看了《重新理解创业》。慢慢有了坚定的方向。我要把团队打造成自我管理型团队,我要勇敢做自己,我要找志趣相投的人,我要寻找信任我的人。

    到此,已经很在接近我们的主题了“自我管理型团队”,特别是第三个原则:Think Bigger。

    吹归吹,怎么落地?

    逐步换血。
    敢于做决定,做清晰的决定。《奈飞文化手册》说:员工与岗位的关系,不是匹配而是高度匹配。
    不合适的快速腾位置。这个不合适并不特指人不好,太好也是一种不合适。还有各方面的因素,复杂的很。
    认识到团队的短板,补充相关人员。现阶段 Node 还是团队的短板。

    重视招人。
    招人我们是非常认真的。我们有4个面试官,各自发表意见,只要存在一个不满意,我们就不通过。
    面试过程偶尔还会录音,方便复盘。
    简历上声明须认同并能执行《三原则》,也即是说能进来的人都认可并且可以执行三原则。(这非常重要)
    意愿大于技术。是否认可公司,是否认可团队,是否愿意生鲜这个行业。技术只是敲门砖,决定你大部分的薪资。意愿决定你能和团队结合发挥多大的潜能,这才是最重要的。 况且,我们从来不担心技术,前端发展到这个阶段,技术已经不是问题,或者说能够满足公司相对长远的规划,就算遇到问题也能从外面引进技术。国内的前端氛围就是这么棒。
    招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很厉害,通过你的团队文化吸引这些优秀的人。同时前端的特殊性,前端的发展太快太快了,年轻人更容易消化这些。还有就是年轻人可塑性强。遗憾的是传统思想是人们往往以工龄来做一些判断,这是个问题,不能逃避要去面对的难题,不急,慢慢来。
    知己知彼。不是你牛逼就合适我们,需要从公司的阶段,团队的阶段,找不同的人才。匹配才最重要,面试的时候坦诚情况,各取所需。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
    最好是有伴侣的人。额…

    重视试用期。
    试用期很重要,试用期很重要,试用期很重要。传统对试用期的理解是新人到底合不合适我们,偏被动,坐等结果。我们并不是这样看的,招人并不是人能给我们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起努力能创造些什么。
    在入职的第一天,就科普告知团队的原则。除了三原则,团队还有其他原则,这个后续再介绍。
    保持高频的接触。我会亲自去接触,去沟通,去交流,更多的一对一沟通。在试用期这段时间内通过一些实践和案例,带你去认识三原则。只有认识了三原则才会留下来,认识不了的会离开,就是这么残忍。(不过最近人扩的有点多和紧张的需求重叠了,有些人没照顾到)。
    案例中学习。很多人说闭环很难做到,很难。我自豪团队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没有必要太去概念的看待三原则。三原则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理解,永无终止。只要它有助于你持续输出正确的事情即可,没有必要花太多心思去概念三原则。其实如果要我讲,我可能也讲不出来。 但是我可以通过案例认识到三原则。
    反复,反复,反复。我们不提倡死记硬背,我们提倡这些原则潜移默化的进入你的世界。不停的重复,唠叨,可以达成潜移默化的效果。
    前期纠正。每个人都有上下文,有定势,这种定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巩固。 所以在前期要重视新人的涌入和调整。
    不合适果断叫停。

    专注,做减法
    三原则可以成自我管理型团队,当然还有非常多的方案也可以达到。
    多了也没用,实打实的把简单的东西落地执行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了。
    尽管我在转型管理这条路上看到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东西,那也只是当聊天记录传递,而不会落到团队文化上。比如彭蕾聊用人观中的皮实、乐观、自省,蛮有意思的,可以看看。

    以身作则
    这个应该不用展开,妈的如果你自己都没做到,就不要瞎逼逼。

    文化载体
    看《这就是OKR》这本书的时候,最后一部分在讲文化载体。当时我在想,这逼整这个有个吊用,太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复盘。渐渐我意识到载体的魅力。
    找几个典型的,比如 北京欢迎你主题曲,比如八荣八耻,比如邓小平理论,比如毛泽东思想。
    找个更贴进的,比如最近的NBA事件。
    这些案例想说什么?
    1 文化载体有助于传播,有助于理解。比如新人进来,我怎么传递给他。比如当我们讨论什么的时候,能用几个词就能说明白。
    2 文化载体有助于理解行为动机,有助于决策。比如当某种矛盾产生的时候,以原则为准。比如最近的OKR第一个是支持常规需求,第二个才是新UI,如果有资源上冲突的时候,我们能够很快调整做出觉得。发现貌似OKR也算一种载体。比如当和其他团队有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原则为基础做事。(这里并非说原则就一定对,如果后面发现原则错的时候复盘改之即可)
    文化载体的用处还很多,目前我只理解到这,更多就在未来了。

    其他原则
    原则很重要,这是我们做事的基本。三原则是基本原则,还有其他原则是团队逐步沉淀下来的。这些原则是
    交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认知上下文,交流一定有收获。不要去介意你是新人还是大神,只要你善于去思考,去发现。一定有收获。 最常见的是同事找我交流A,那么我们会扩展BCD。像海绵一样去吸收别人的精华。比如当你review别人代码的时候也能学习到非常多东西。
    站在巨人肩膀上,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达到目的。你是来提升自己的,并不是来打工的。团队、同事、甚至CEO都可以把他们当成你的资源,用好这些资源达到你的目的。 比如我刚进观麦的时候刚用 mac,刚用 git,就会让同事教我,甚至在任务紧急的时候,请求别人帮忙解决,完成任务才是目的,学习消化等任务完成后再花时间。特别是新人可能会在意麻烦别人,多提醒几句改正。
    简单化。我们认为任何事情一定都可以简单化,不要做复杂的事情,事实上是可行的。如果事情复杂了,赶紧停下来。去交流,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如果不能简单化,那可能是思维需要升级,知识需要补充,总之简单化。这带来其他收益,比如可维护性,高质量。
    纯粹沟通。我们喜欢有个性的人,程序员也是个不懂性情的群体,难免会用词不但或表达不当。但大家都知道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想解决共同的问题。所以不要太在意情绪上的东西,纯粹的解决问题即可。还有平等,偏平公司大都这样,不会因为你是领导又怎样,拿事实说话。

    刻意培养习惯
    我们不提倡死记硬背,我们提倡这些文化潜移默化的进入团队每个人。但管理者需要清晰,通过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亲力亲为的去培养大家的习惯。
    一回生,两回熟。一个行为坚持了30天就成为习惯了。
    耐心。

    Think Bigger
    闭环对一般人来说已经是个很虚的东西了,Think Bigger 更虚。我一直也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理解。and,三原则并不是死的,不同阶段有不通的理解。
    现阶段在我看来,我不需要教他们怎么做,而是提供环境让他们去思考怎么做。他们中有些人做的比我好多了。
    我需要去思考一些更底层的逻辑。
    比如提倡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比如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他们自问自答,自己去做选择,挖坑填坑。
    比如提倡“管理你的精力,而非时间”
    比如提倡更重视成长,而非结果。
    比如如何积极看待事情

    慢慢的,当有人diss我的时候,我反而越开心,越多人diss我,我越开心。

    此时自我管理型团队已经在含苞待放。

    最后
    团队还没有达到我说的样子,更重要的是我们清晰我们正朝这个方向努力。
    有些问题我自己还没有想清楚,不要太转牛角尖。
    借酒码字,如有不妥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