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了黄有璨《运营之光3.0》的书稿品鉴(新书未出版前,阅读部分书稿并给出反馈),虽然是一本关于互联网运营的书,但作为互联网产品经理的我,同样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01
    我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这本书,除了可以对新媒体运营、社群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等不同运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必备工作能力有个概览外,我也对自己最近一年半的工作内容进行了一个梳理,讲讲几点我觉得蛮有用的:

    i.数据运用:指标理解->投入产出比->任务拆细

    带着工作经验二刷本书,对于一些商业模式和指标分析的理解更深刻了。我们产品经理会接到大量的需求,所以需要要对这些需求排优先级:

    第一步,理解每个需求背后的目标,拆分诸如浏览量、售卖量、注册量等指标
    第二步,计算投入产出比:综合交互视觉和开发测试工时、客户交易金额等数据计算
    第三步,根据第二步的投入产出比,衡量自己的需求/项目是否能够实现第一步的需求目标;如果不行的话,想办法去满足
    如果是大项目,还需要去思考如何拆分成细小的需求,分析到可能帮助完成需求目标的每个用户场景

    在大公司工作,可能因为螺丝钉岗位的各行其事,分配到我手上的需求已经经过业务方需求评审会的一道过滤了,所以都是必做需求或者项目,但多深入想想接到的需求价值,会对业务的理解更深刻。

    我会觉得无论是做需求还是做项目,目标感一定要特别重。因为对于我来说,做需求就像打游戏通关,努力用各种操作去满足需求目标之后的成就感会特别大。

    ii.精细化意识:注意细节

    老黄非常强调“运营需要极强的执行力和大量对于细节的关注”。

    我是个很粗心很粗糙的人,很容易漏掉细节,也会时常在心里提醒自己:做需求的时候有没有漏掉的角度、还能不能挖得更深。

    拿最近手上的会员体系搭建的项目来举例(就是上线售卖年费会员,像京东Plus这种的)。整个项目的很明确的目标就是售卖量,我就需要去做如下的一些拆分:

    什么样的角色会购买我们的会员?

    因为是B端产品,一家公司里面各部门员工都有可能会使用到。这时候分析,哪些职务会是会员信息的关键传达者,哪些是购买会员的关键决策者就非常重要了

    什么样的用户会最需要我们的会员?

    我们就需要去分析公司的消费量、消费行为、员工规模等等,做好用户画像和用户圈选

    用户在购买会员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决策路径?

    分析思路:如果是一家公司购买这个会员(我做的是B端产品),对于不同规模大小的公司,他们整个审批线路是怎样的?大公司可能整个决策链路是需求方-财务-法务-老板,小公司可能就直接老板或者财务或需求方购买。

    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更有意愿会购买我们的会员,在什么场景或者渠道去推送我们的会员营销会更有效?

    这时候需要分析:会员里的各个权益在什么场景下最能吸引用户购买?我在这些场景下需要如何去做营销?以及我的营销方案如何去衡量它的投放性价比?

    用户购买后如何提高他们的续费率?如果续费率过低,是不是我们的服务出了问题等等。

    综上,就是了解完项目,明确项目目标后,可以把项目拆成一个个小需求点,精细化地去管理每一个需求。

    iii.保持对新事物敏感

    自己很像个人类研究员,时常按以下这几个层面,去研究各个圈子/人群,他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表达形式上会有哪些,以及最深层次的价值观是什么:

    第一层:年龄、收入、学历
    第二层:行业职业、兴趣爱好、性格习惯
    第三层:文化氛围、时代背景、成长环境
    第四层:价值观

    后来在老黄的有瞰学社里发现个工具,更是系统地囊括了我自己的方法论,可以说是收获颇多。

    互联网人都需要一本《运营之光3.0》! - 图1
    图来自有瞰学社-用户洞察画布

    而目前落实到实际应用上,很多时候就是需要了解透我们的用户,面对不同人群(用户/圈子),我需要用什么样的形式去展示内容。

    “互联网实在变化太快,“运营”又实在过于宽泛,你会发现,每一种产品形态、每一种业务类型所需要的运营手段和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同时,运营也是面向用户的,你也会发现,面向每一类用户,比如面向草根和文青,面向大学生和中年大妈,你的运营策略、运营方式甚至文案风格也会千差万别,很难找到一个可以普遍适用的运营手段。”
    黄有璨《运营之光2.0》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可以很好地连接产品和用户的运营,你需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保持对于大众热点事件、话题和一些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你肯定不需要对每一个热点都疯狂去跟、去追,但至少你得做到对于大部分你的用户会密切关注的热点充分了解和熟悉。”
    黄有璨《运营之光2.0》

    过去两年,我的注意力都在阅读很经典的书籍(再次印刷出版很多次的),比如《定位》《穷查理宝典》《社会心理学》《故事经济学》《学会提问》甚至学科教材。

    目的是搭建非常底层的思考框架,比如说锚定效应等营销心理学;怎么讲好一个故事、怎么吸引注意力等表达类的框架;如何分析事物、辩证地思考结论等辩证思维;还有很多基本的商业知识(管理学、战略、博弈和决策等)。

    而人群里讨论的话题、感兴趣的内容,会经常随着各种各样的新闻热点而更新。所以有了这样的底层框架后,今年开始我的注意力会转移到目前互联网上流行的项目和骚操作等。

    但因为不会花很多时间跟热点,所以创建了一个备忘录,记录那些超过3条以上朋友圈里讨论的话题,然后研究背后的逻辑或者玩法,写自己的分析。至于发到哪个平台,我再想想。欢迎添加我的微信(文末),到时候朋友圈公布。

    “我自己有一个习惯,但凡我在朋友圈、微信群等地方看到有超过3个人都在提一个我此前从来没听过的概念,我就一定会专门抽出30~50分钟,把这个我从来没听说过的东西彻头彻尾搞清楚。”
    黄有璨《运营之光2.0》

    iv.认真的表达和文字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力量

    “以我为例,可能很多人都发现了,我喜欢写长篇大论的认真表达,不太喜欢短平快的段子,这在今天的互联网上,其实有点儿非主流。好久以前就不断有人跟我说,现在已经是读图时代了,已经是短视频时代了,已经是表情秀、冷笑话、黄段子时代了,你那种长篇大论的东西没人看,你要跟上时代。

    然而,我仍然在一篇接一篇地写我的长篇大论的认真表达,动不动三四千字。理由无它,只因我从很小开始就被很多认真的文字打动过,从那时开始我就很坚定地相信,认真的表达和文字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力量。我相信,既然它能打动我,也一定能打动很多像我一样的人。”
    黄有璨《运营之光2.0》

    我的阅读量大概是每年20-50本社科类书籍。很多书本会表达抽象的概念,而缺少实例,或是泛泛而谈,看完满满的收获感而非收获,很快便忘记。

    对于我来说评价一本书好坏,会综合以下3点:

    作者是否有丰富的经验,因为只有丰富的经验才有可能写出大量案例细节,方法论也才真正地有效
    作者写书的初心是怎样的
    内容上是否能够补充我的认知

    《运营之光》满足了以上3点,且从框架到细节,你可能翻开任一一个章节,看到的内容,都可以让我们快速地落地实操。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另外,初次阅读《运营之光》时,我能感受到黄有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真诚和力量:从书里大量的实操案例和方法论,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有着非常丰富运营经验的牛人,一方面很诚恳地和从业者探讨交流运营方法论,另一方面很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帮助到千千万万运营人。

    书籍不仅有用,还传达着运营工作的有趣和魅力,我会认为,这是为数不多的作者能做到的事情。

    有璨秉持着“认真的表达和文字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力量”的观念,也是我后来的两年研究表达时,写文章时,心里记住会的信念。因为写出的东西,是会被传播的,我会要求自己表达的内容要对读者负责。

    02
    我是如何参加这样新书出版前的品鉴活动?

    这次书稿品鉴得益于天演文化的组织。这家图书公司特别厉害,创始人燕恬老师,策划的书籍几乎本本爆款(销量10万本以上),比如《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跃迁》《好好思考》《一年顶十年》《非线性成长》等。

    后续应该也会有类似的新书出版前的品鉴活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他们公众号了解~
    互联网人都需要一本《运营之光3.0》! - 图2
    天演书友会
    天演文化,是一家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知识出版品牌。
    34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为天演推广一个消息:《运营之光3.0》正在征集大佬推荐语!

    如果你是某个领域且有一定成绩的实干家,比如说有不错的操盘成绩或项目,欢迎领取pdf书稿抢先阅读,阅读后写出你的推荐语,选中后会有机会放在书上或者京东、当当、豆瓣的详情页、评论区置顶等等位置(示例如下图)

    互联网人都需要一本《运营之光3.0》! - 图3
    推荐语位置案例

    这样大佬的你,对《运营之光3》特别感兴趣,如果写了推荐语却没有被选上,那后续天演会安排各种有璨老师或者燕恬老师的直播,会让你拥有直接跟作者/出版人对话的机会。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欢迎本公众号后台留言【推荐运营之光】,我会帮你对接~(本活动截止2022年5月30日噢)

    03
    打个小广告:欢迎各出版社邀请我品鉴书籍

    我是刷书狂魔,近3年平均每年会阅读50本社科类书籍,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经济金融学、数据分析、思辨表达、历史等

    互联网人都需要一本《运营之光3.0》! - 图4
    我的微信读书书架

    因此,在这里诚恳地欢迎各出版社邀请我品鉴书籍!(文末有我的联系方式)

    我能提供的帮助/我的能力:

    i.读得快:随着阅读量增大,知识储备增多,阅读速度会变快
    ii.有一定的品鉴能力:因为经典书籍、畅销书籍、“垃圾”书籍都有大量刷过,对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品鉴能力也会变高
    iii.年轻互联网从业者对于书籍的看法
    iv.还可以通过我的个人简介了解我:2021年的“凌子期”(2022.03.29)

    为什么我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我热爱和各行各业的朋友交流,而这样向行业经验丰富的作者学习的机会,是一件既难得又很有趣的事情~

    04
    最后,聊聊一个小插曲

    2021年拿到携程的offer后,同时间看到了黄有璨为团队招聘内容运营的小伙伴。当时真的特别心动(这个JD还一直存在我的手机里)。

    一方面,做内容坚定不移地是我会坚持做下去的工作,如果能够产出对他人有帮助的文章,且加上运营手段,让内容得到广传播,我会很开心。

    另一方面,基于我挑选工作的逻辑,各方面占比是“领导45%+项目35%+团队氛围20%”,如果能给黄有璨打工2年,收获肯定不少。

    但同时,我对自己的培养计划是企业家(或者说生意人),所以产品经理对比运营岗位来说,产品经理这个岗位锻炼的能力会更接近企业家这个角色。

    而上面所讲的,无论是对内容的把控也好,还是对运营技术的运用也好,于我而言都是作为产品必备技能之一。

    抛开这些,我还需要其他诸如产品能力、数据分析、项目统筹、以及大厂内部工作流程和架构观察等的锻炼和拓宽视野(这些倒不是说要精通,而是需要有思维方式,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会知道需要从这些层面分析问题)

    而如果放弃了这个产品offer,以后想通过社招转大厂产品岗位难度会加大,再加上当时预计自己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来做健康上的调整,和个人沉淀(扩大阅读量和各行业交流),就断了自己的这个念想(当然投了也未必能通过筛选哈哈哈哈哈哈)。

    这次天演举办的品鉴会,和老黄接触下来,能感受到他是个特别高能量的人,特别希望以后能和老黄以另一种形式合作。

    好啦!本次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
    谢谢你读到这里噢~

    👇世界很大很精彩,想和你分享!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