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闲下来整理手机上的app,突然在切换地址的时候想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切换附近地址及关于订单收货地址的场景问题
此为外卖平台附近地址
我们这里先看一下外卖平台的
关于这个东西其实当时很清楚是因为两个点导致的交互不同的原因,一个是从逻辑思考,一个是从场景适应,为什么说是从这两点呢
首先第一点逻辑思考,也就是说我们正常情况下的一些意识习惯路径,比如我如果点外卖,那么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找用户昵称及联系方式「因为这里可能在一些扁平化的公司是盛行用花名的」,再去考虑地址方面,需要确认这个现在的地址对不对,而不是我先看看这个地址,再去确认是否是他,但是这种场景通常很花费时间,因为用户可能最近经常性换地址「出差人的痛点」,而使用者也一直在为用户点,所以就会出现特别混淆的场面
其次我们思考下第二点场景适应,也就是我们为用户当前场景所作出的针对性的提升体验的方法,为什么说针对当前场景呢,因为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用户是在什么情况的什么场景下为什么做出了此解决问题的方案,下来我们看下这两款app的场景分析
图为2020年网上博主发布的一片关于美团的用户画像
场景案例广泛,用户需求复杂多样:美团外卖的场景案例非常广泛,涉及因素多,所以针对不同的场景的用户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通过对目标用户进行分析,将产品的使用场景主要分为点餐、支付、配送、用餐、评价五个场景。「这里我们只针对点餐来分析」
其次,由于外卖市场主要集中在白领商务、校园学生和家庭社区市场,而且外卖订单量跟所在时间段密切相关。
因此,加入用户人群和时间因素,进一步对场景进行细分,挖掘用户在真实场景中的需求。
根据美团外卖用户的使用场景,整理出美团外卖的五大核心功能,并根据用户收货的时间线分为收货前和收货后的两大核心功能区,其中收货前核心功能区包括了点餐、支付和配送三大核心功能,其流程如下。
下图为20年一名网友对饿了么的需求倒推
可以看出,饿了么的目标人群主要为一二线城市中高端消费水平的年轻消费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4-30岁,并且以女性用户为主,主要职业为高校学生或是以白领为主的上班族群体。
根据分析后,饿了么的目标人群主要定位为二十段的一二线城市中的年轻消费者。
经过分析和总结用户需求及产品的功能目标如下:
通过以上我们对美团及饿了么的分析,大致的了解到,其目标为中高消费能力的白领类人群,集中消费点为中午及晚上,而且我们了解到对于饿了么美团的需求提炼里发现,有专门针对附近地址这一内容的提炼,我们了解,对于点外卖肯定更注重的是当前的地址
比如我打开美团app,这个时候如果你目前选择的这个地址跟你现在所处的位置有偏差,肯定需要去进行调整,故这里需要对当前定位进行提炼,提高其权重,所以针对外卖场景的话我们需要将地址进行突出,而且,既然我们这里考虑到了可能会出现很多地址,那我们就需要预判进行对用户的下一步行为预判,这里我们有想到关于地址标签化,这样更容易去提醒用户是否是自己想确定的这个地址,再去考虑如何放置名称及联系方式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管理收货地址相关的信息
此为外卖平台收货地址
根据附近地址,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对地址比较敏感,所以我们对于收货地址这方面也需要考虑,因为这个大部分会去通过我们的潜意识逻辑去设计「用户昵称、联系方式、收货地址」,而这里美团与饿了么就很细节的使用了一致性原则,比如,用户在附近地址首先看到的是地址,那么用户很有可能会直接从附近地址来到管理地址的页面,而且这属于高频入口
通过调研分析,用美团及饿了么的用户如果修改地址很少会去「我的」页面去调整,会去「附近地址-新增地址」去进行调整,而且有一部分人去了「我的」页面会需要很费劲的去找「我的地址」功能,当然这避免不了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的结果,所以我们就获取到的信息而言,去做了这方面信息的调整,主要就是通过一致性原则将用户的目标直接拉到地址上边,避免用户因为信息噪音的情况而去浪费过多精力,这容易使用户产生隐隐的不愉悦感,再者就是需要同频各大主流平台的交互,减少用户的学习负担从而通畅的完成目标任务,去细化更多魅力型需求
外卖类型的app分析完成后我们衍生一下关于本地生活的,因为在当代互联网的环境下,本地生活是一个每个大厂都想分一杯羹的业务
此为本地生活收货地址
此为本地生活地址管理
我们可以大概看一下,交互上会有些些许的不同
我们通过前边了解到外卖一类的都对地址极为敏感,所以在本地生活上的商业模式看来,其实都大差不差的,与之不同的是这个会牵扯到更繁琐的购物
因为在外卖场景下我们可能很少会同时点很多东西「比如张大妈家买的鸡,然后又去李大爷家买了个火锅底料」,而在本地生活场景下就不同,用户会更在意这个东西,因为他更需要注意的是能否匹配到经常去的那家商场或者是菜场,所以这里更尤为重要
而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京东到家与多点及每日优鲜的展现方式是不同的,尤其是收货地址方面,这里我想京东可能是考虑了一下视觉平衡的问题,毕竟地址可能就出现很长,但是名称跟联系方式占用的字符数会很少,所以这里京东为了视觉平衡的将视觉逻辑按照惯性逻辑进行处理,而视觉吸引力方面按照的是场景化走的,这样下来用户也不会觉得视觉头重脚轻,信息获取方式也足够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