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书名:认知驱动 做成一件对他人有用的事
作者: 周岭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上篇 做成一件事的心法

第一章 价值——改变自己的关键是创造价值

第一节 复制:不要浪费生命给你的无限可能

在漫长的碳基生命进化中,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有机生物体,生命若想得以延续,就必须不断复制自己——细胞分裂,旧细胞死亡,新细胞复制原有生物信息继续履行使命。巧的是,硅基生命得以存活的基本能力也是复制——人们每一次启动系统、打开软件、点开链接,本质上都是数据复制的过程,要么从硬盘加载到内存,要么从网络下载到终端。
image.png
在更早之前,人们谋生的手段几乎只能采用“转换”的形式,裁缝做衣服、小贩卖烧饼、铁匠造农具……无一不是将自己有限的体力或时间转换为生活资料然后参与交换,做多少,是多少。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比如私塾先生、杂耍艺人,才能同时面对多人,花费一份时间,收获多份回报。

时至今日,这规律依旧适用。外卖小哥、货车司机、酒店大厨、公司白领……绝大多数人都在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来换取有限的收入。

“复制”可以带来无限可能

“转换”和“复制”的最大区别在于边际成本不同——“转换”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复制”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
image.png

获得无限可能的关键在于价值

并非所有的“复制”类活动都具有无限可能,因为“复制”只是一种渠道,获得无限可能的关键依旧在于价值,所以要想获得无限可能,“复制”和“价值”缺一不可,且价值越高,可能性越大。

我们每个人一开始都只能通过“转换”类技能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若你的眼光足够长远,就应该尽早储备并打磨一项“复制”类技能,让自己逐渐摆脱生活的引力,获取人生自由

在这个幸运的时代,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踏上“复制”之旅,但请一定坚守价值并保持耐心,因为机会终将属于那些“看得清且做得到”的人。

第二节 价值:用价值规律看问题,你的人生会发生巨变

只有当自身创造的价值足够大时,我们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才能参与到更大的社会交换中去,并得到对方对等的回馈。

生产对别人有用的东西永远是写作的指南针,其他事情亦是如此,价值交换规律放在哪里都会起作用。

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人们往往只单方面看到自己想要的,却忽略了自己能给的。绝大多数人在确立目标时都采用“我想要”的思维模式,因为说出“我想要什么”很容易,而且这种“利己思维”驱使下的目标往往很多、很大,很容易让人陷入不切实际或急于求成的境地。

一旦我们把视角从“我想要”转到“我能给”的时候,很多浮躁、妄念就会马上消失;当我们开始思考做什么事能够给别人带去长久价值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新天地;当我们开始想办法把自己打磨得更有价值的时候,就能在浮躁的人群中稳住自己、默默前行,去等待那束亮光出现。

价值积累之路就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不一定看得清结果,但只要牢牢盯住“价值”这个方向往前走,我们就不用担心自己会走偏。所以在我看来,写作、成长和成功其实是一回事:写作就是生产有价值的内容,成长就是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成功就是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究其根本,它们都遵循价值交换规律

顶级的知识可以给我们带来底层的认知、广阔的视角、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关联,让我每次都可以用不同的知识或故事来开场,而无须用“我有一个朋友……”来开头。经常用“不知名的朋友”的案例就会显得狭窄,可信度也不高,况且经验这东西很容易枯竭,但知识不会。

永远走价值积累之路

一个人要想真正提升自己,输入和输出势必形成闭环,如果一味地满足于输入,提升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写作就是成本最低、限制最小的途径。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让自己行动起来。如果每次有益的思考都能通过文字把价值固化下来,再借助网络的复制力量完成扩散,你的人生就有可能酝酿出无限可能。

第三节 利他:毋庸置疑,利他是最好的人生

很多人之所以感受不到这种事实,是因为他们只是简单地接受了“凡事要有利他之心”这一结论,并不真正清楚它的深层含义。所以即使他们脑子里知道这个道理,但心里并不真的认同,更别说发自内心地去实践了。

利他的本质是爱

人们之所以不愿意真正地接受利他观念,是因为这个观念与我们的天性相违背。对于大脑来说,简单、直接、快速、确定的事情是它的最爱,而利己之事几乎满足上述所有条件

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当我们陷入困境感到无力时,不妨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不够高尚?是不是因为过于在意个人的得失?是不是太希望自己能凌驾于他人之上……有了利他力量的加持,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他人所称的“格局”。

利他的本质是爱,它的力量取决于我们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这个世界爱得有多深、爱得有多广。无论是“为母则刚”,还是“无欲则刚”,实际上都是因为情怀和胸襟超越了个人、小团队,是一种面向大集体的爱。有了爱,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成就。

利他的结果是利己

利他的结果就是利己,那些不带功利心的付出,最后都会通过某种形式加倍返还。

利他的途径是创造价值

人们不愿意践行利他观念的另一个原因是误把牺牲和讨好当成利他,以致得到的反馈和体验极其不好。利他的正确姿势不是无端付出,而是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能力或价值去影响他人、服务他人,而不是试图用某种条件去取悦或控制他人。

利他不是盲目地牺牲自己,也不是刻意地讨好他人。正如父母在保护孩子人身安全的同时,也要不断修炼自己,给孩子做好榜样,这才是真正的爱;情侣在关爱对方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用自身的优秀去带动对方同步成长,这才是健康的爱。

我们既要有利他之心,也要有利他之力,二者缺一不可。

利他从接纳利己开始

利他与利己原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关系。毕竟利己是人的本性,而利他是一种超越,我们不需要在拥有一个的同时将另一个消灭,我们可以兼而有之。

更好的成长者不会刻意抹杀自己的本性,而会主动接纳它,因为只有接纳了利己,我们才能坦然地向它告别。回避和自我欺骗只会削弱我们的力量。

即使暂时做不到也没关系,坦然接受就好了,重要的是做真实的自己。只要你心中埋下了利他的种子,剩下的就交给时间,让它自己生根发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思考和行动去“施肥浇水”,但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纠结于自己能不能真正做到利他,哪怕暂时退却也无妨。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利他的道路上前进,从未放弃!

第四节 镜子: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

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同样的话从你和牛人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就是不一样,这显然不取决于对或不对,而取决于说话的那个人是谁!更好的策略是埋头努力,默默改变。直到有一天,即使你不说话,也有人会主动征求你的意见。

更好的关系不是付出,而是吸引

当你手里只有“付出”这一张感情牌时,就只能单方面地透支自己了,而透支自己的后果便是令自己失去吸引力;一旦失去吸引力,就会陷入继续付出的恶性循环,无论你面对的是家人、朋友还是伴侣。

维护自己的形象,增加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智慧,稳定自己的情绪,丰富自己的爱好,结交理想的朋友,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样就可以始终向别人传达自己的魅力和自信,让喜欢的人主动靠近。

更好的对待不是要求,而是成为

从短期看,是对方的素质和修养不够高;从长期看,是自身的能力和表现还不够好。因为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外界如何给你反馈,根源在于自身长期的综合表现。

与其要求对方改变,不如让自己真正成为心中期待的那个人,那个人强大、友好、睿智、有担当,是你自己遇到后也会心生欢喜或敬仰,愿意主动靠近的人。

在和别人结婚之前,不妨先和自己“结一次婚”。不管你是男是女、已婚未婚,都可以给自己做一次这样的假设:你愿意和自己这样的人共度一生吗?无论贫穷、疾病也不离不弃?

这个世界是多维的,从来不止二元对立,习惯只取一端的人往往会走向绝对化,让自己失去正确性的同时也失去灵活性。

第五节 内向:被动社交,内向成长者的制胜之道

事实上,我们根本无须在“主动社交”这条路上挤得头破血流,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条通往成功的路。比如与之相反的“被动社交”这条路就非常好走,它不仅畅通不拥挤、安静不焦虑,而且还特别适合那些不擅长即时表达的内向成长者。

被动社交——用作品替自己说话

所谓的“被动社交”——通过产出独一无二的、具有长久价值的作品或产品来与这个世界保持连接。就算创作者自身不善言辞,也同样可以让自己产生强大的社交吸引力,因为他可以让作品代替自己说话。而有价值的作品,特别是精心打磨的作品所产生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个人在台面上的高声叫卖。

扬长避短——内向者更有创造优势

获取人际关系和影响力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不断地与人交流,建立情感联系;二是通过知识或能力的吸引,让别人想认识自己。

我们不愿意拿着手电筒去找客户,也不想着去说服别人,如果发现这个人竟然还要被说服,那就只能证明这朵花散发的光和热还不够。那没事儿,我继续努力,继续发光发热,争取我的光和热有一天能够覆盖到他。”

因为内向成长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擅长与事物而非与人物打交道。科学研究证明,内向者与外向者在生理机能上有显著的差别。比如,内向者头脑中的血液流动路线更长、更复杂,犹如很多蜿蜒的路径,因为他们的血液聚集在离脑干更远的前额叶和布洛卡区——负责计划、思考和语言处理的区域,而外向者头脑中的血液聚集在离脑干更近的负责感官印象和感知情绪的区域。换句话说,内向者更倾向于使用理智脑与外界互动,而外向者更倾向于用本能脑和情绪脑与外界互动

由于理智脑运行时非常缓慢且耗能,所以内向者与外界互动时往往反应迟钝,且社交之后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恢复能量——这也是内向者通常不喜欢社交的原因。而本能脑和情绪脑正好相反,它们与外界互动时反应快速且不容易疲惫,甚至还能从社交中获得能量。
image.png
内向者与外向者体内的神经递质分泌也有所不同。内向者体内的乙酰胆碱分泌通常比较活跃。乙酰胆碱是一种帮助集中精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神经递质,它会抑制我们的行为系统,让我们安静下来,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能量储备。而外向者体内的多巴胺分泌通常更加活跃。多巴胺是一种传递兴奋、愉悦、开心的神经递质,它会激活我们的行为系统,使人充满精力。因此,比起外向者,内向者更容易看到事物的全局,行为也更为审慎。但由此带来的副作用便是,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合适的措辞,也更容易感到疲惫。所以,内向者的总体优势体现在他们更加擅长与事物打交道,面对静态事物时,他们更理性、更有创造力,也更加关注事物的根本——这可能也是很多内向者不太合群的原因之一,因为习惯关注根本的人会觉得普通的闲聊太肤浅、没有意义,他们与人交流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长期主义——价值创造的必经之路

条看上去十分漫长的“被动社交”之路走起来其实并不慢,而且优质作品的价值积累效应还会加速这个过程,因为好的作品会自己“走路”。

价值稀缺——酒香不怕巷子深

它要好到能让人眼前一亮,让人觉得醍醐灌顶、能传递极度的美,或对他人产生巨大的帮助,且有长久的生命力。事实上,无论是内向成长者还是外向成长者,要想获得真正的成就和影响力,最终都要过创造价值这一关。

越是在传播手段发达的社会里,越要坚守价值。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缺乏传播途径了,但价值依旧稀缺!

第二章 身份——一切从信念开始

第一节 层次:你在这个世界的哪一层

罗伯特·迪尔茨和格雷戈里·贝特森创立了NLP逻辑层次模型。这个模型把人的思维和觉知分为6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和价值观、自我意识、使命。NLP逻辑层次模型适用于很多领域,诸如生活、商业、情感,也包括成长领域。
image.png

知识,让我们更好地感知世界

一层的人找环境问题,他们是抱怨者,喜欢说:“都是你们的错!”
二层的人找努力问题,他们是行动派,喜欢说:“我还不够努力!”
三层的人找方法问题,他们是战术家,喜欢说:“方法总比问题多!”
四层的人找选择问题,他们是战略家,喜欢问:“什么东西最重要?”
五层的人找身份问题,他们是觉醒者,喜欢问:“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六层的人找意义问题,他们是创造者,喜欢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利他!”
image.png
现代社会,人人都在学知识,但我时常问自己:学习知识到底是为了什么?现在似乎有了一个新的答案: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和感知世界。有了感知,我们便能更好地定位和应对。

第二节 身份:改变自己的终极力量

作者詹姆斯·克利尔在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规律:即人的行为改变可分为身份、过程、结果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努力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image.png
image.png
那些能明确自己身份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他们肯花时间进行心理建设,能从上而下或从里到外地改变自己。

我们选择去关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保持乐观的原因,只有态度和信念改变了,事情才会朝好的方向转变。

第三节 语言:美好人生从好好说话开始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使用,遇到困难时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说“我做不到”,我们可能并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但这种绝对化的语言会无意间关闭我们大脑的能动性,让自己不再思考如何克服困难。而如果我们将这句话换成“我暂时还做不到”这样的开放性语言,就会暗示一种未来的可能性,让自己暗暗树立实现目标的信心。可见,“态度—行为—结果”这个链条可以演变为“语言—态度—行为—结果”。

语言学家本杰明·沃尔夫说:“语言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思维内容。”德国最大的连锁超市奥乐齐(ALDI)的创始人也说:“改变你的语言,就会改变你的想法。”如果你从来没有留意过语言对自己的影响,那本节正是你“语言觉醒”的完美契机。

柜台上方展示食物的电子屏幕通常是从上往下而不是从左往右滚动,因为当人们的目光跟随屏幕从上到下移动时,像在点头称是。这种隐蔽的设计会对我们形成心理暗示,但我们很难察觉。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刀子嘴的人不太可能会有豆腐心。因为语言会影响思维。当刻薄的语言从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内心也会不自觉地变得刻薄

第四节 理性:成功,最怕一开始就对自己说不可能

稻盛和夫有个有趣的习惯,他每次展开新的、难度较大的工作时,都会刻意去找一些“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人一起商讨自己的想法。此前,他同样信奉理性思维,每次冒出新想法、新点子,他都会向那些一流大学出来的优秀人才征求意见。可他们听了提案后常常反应冷淡,表示这样的想法是多么脱离实际、多么缺乏根据。稻盛和夫看着这些“智慧的大脑”列出的全是“不能成功”的消极理由,深感失望,他说:“再美好的想象之花,经他们冷水一浇,也难免萎缩凋零,本来可以做成的事情也做不成了。”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训,他就更换了商量的对象。

《意念力》的作者大卫·霍金斯告诫我们:“理性,是将我们从低级本性的需求中解放出来的大救星,但同时也是一个严厉的看守,拒绝我们向智慧之上的层面逃离。

理性思维是把双刃剑

理性思维是一把双刃剑,它还有偏颇、顾虑、担忧等自我设限的另一面。比如它对评价特别敏感,所以我们总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它对失败特别抗拒,所以我们总是沉浸在挫折的情绪中;它对得失特别在意,所以我们总是在选择时畏首畏尾;它对标签特别认同,所以我们总是不敢相信自己可以跨界发展……它总是对自己知道的事实坚定不移,然后用这些单一的认知束缚自己,它让我们处于安全地带,也让我们远离很多人生可能性。
image.png
随着社会的发展,理性思维大放异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的运用让我们不自觉地崇尚理性的力量。但我们切不可全盘接受理性的摆布,即使我们生而混沌,要努力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但也要始终牢记获取理性不是最终目的,因为精彩的人生还需要浪漫、无畏和勇气。

第三章 心理——清除成事路上的情绪障碍

第一节 负面偏好:为什么你总是不快乐

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换句话说,生命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这种“负面偏好”被深深地写进了物种的基因,毕竟对生命来说,生存大于一切。“负面偏好”会使我们更多地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不自觉地忽略大多数正面、美好的事情。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极强的适应器,当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会逐渐“习惯”,适应后,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终究会慢慢适应。从大脑内部看,“适应”其实是一种平衡。大脑不可能让自己始终处于兴奋或消沉的失衡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能量会很快耗尽,进而威胁到生存。出于自我保护,大脑会主动调节内部环境使之达到某种平衡。

静态的事物又很容易被大脑忽略,因为动态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新奇和危险,大脑对此特别敏感;而静止的事物意味着安全和无趣,为了节省能量,大脑会将其主动忽略。换句话说,无论生活在何种幸福的环境里,你都有可能慢慢丧失觉知,视一切为理所当然,然后对其视而不见。

image.png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类的三重大脑都像问题的发现器和情绪的担忧器,而不是亮点的发现器和幸福的感受器。我们是天生的烦恼主义者——这是人类的又一大天性!

所有情绪高手都会遵循的共同法则:善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既然基因和本能让我们不自觉地关注坏事,那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试着多看看好事,毕竟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生存不再是最重要的主题,生存得更好才是。

第二节 二元对立:恭喜你走出二元对立,来到真正的成人世界

“二元对立”这个词看起来很专业,但基本上属于那种不需要费力解释就能懂的概念。黑和白是对立的,好和坏是对立的,对和错是对立的……在二元的世界里,一切都非常简单,只有“是”和“否”。正因为简单,这种模式非常适合我们在孩童时期了解和适应这个世界:看电视,眼里只有好人和坏人;交朋友,心中不是喜欢就是讨厌;玩游戏,结局不是赢了就是输了……

我们终究要走向复杂的世界

成人可以忽略复杂和忍受混乱,甚至积极地改变自己,去发掘不利中的有利,比如忽略对方的情绪化但学习对方健谈的品质,或是尝试创造契机,营造所有人都和谐、亲密的氛围。这样一来,讨厌的事情不仅消耗不了你,你还能从中得到成长和滋养,或者说你根本就不会对这些事情感到厌烦——这才是高级的逍遥自在。

在二元对立模式下,人们习惯只选取一端,完全排斥另一端,如果碰巧排斥的那件事是自己无法逃离和避开的,就会束手无策。因为在非黑即白的世界里,人们只能容纳自己喜欢的事物,只能接受自己喜欢的秩序。稍有扰动,外界局面就会让自己感到非常棘手,而内心世界也很容易滑向崩溃的边缘。

一个人的成熟必然要从“二元世界”走向“多元世界”,我们的思维也必然要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互存”。如果不主动走出二元对立的世界,我们永远也认识不到这个世界的真实样貌,无法应对复杂和混乱的局面。

坚持非黑即白的人往往是没有耐心的,他们需要马上知道结果才能安定下来,否则就会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忍受不了不确定性,而在复杂世界里,事情的演变需要一个过程,结果往往会有延迟,当下的局面往往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成熟的人并不急于得到即时结果,不会让当下的不确定束缚自己,而是保持适当的沉默和耐心,继续专注于手头的事情,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对于二元对立观点,我们没有必要唾弃它、抛弃它,我们要学会在简单世界和复杂世界中来回穿梭,而不是只取其一,否则就又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二元对立本身没有好坏,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和使用。

走出二元对立并不是要你成为别人心目中的样子,它既不需要你和对方成为密友,也不需要发自内心地喜欢对方,你只需在观念上接受他们,允许自己不喜欢的人、事出现在自己身边,能够忽略或忍受一定程度的混乱,与之和平共处,仅此而已

第三节 一劳永逸:想要一劳永逸?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熵增的本质其实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能量会自发地从多处向少处、从高处向低处传递。传递过程中,事物的浓度趋于降低,结构趋于消失,有序趋于无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主动输入能量去维护,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会趋于混乱和无序、瓦解和消亡,包括我们的身体、技能和认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舒适区,只要中断新能量(物质、信息)的输入,舒适区就会逐渐消失、瓦解。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辛辛苦苦的训练培养的绘画、演奏、写作等技能一旦荒废,就会退化。因为大脑中相关脑区的神经不再受到刺激,神经关联就会减弱,原先建立的连接也可能慢慢断开。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长期逗留的舒适区,贪恋舒适区必然会走向退化。当我们长时间觉得生活没有压力和挑战时,危险可能已经潜伏在身边了。

聪明的成长者会采用更加合理的策略——无论自己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还是处于舒适区,他们都会刻意保持“适度的难受”。比如当自己面对巨大的外部压力时,他们会放弃一些欲望、降低一些期待、调整一些目标,或换个环境来减压

下篇 做成一件事的技法

第四章 策略——方法和路径

第一节 认知驱动: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真正的目标和动力来自我们对一件事情清晰而长远的认知,而非某个特殊的时间点。热衷于在新年制订目标和计划往往基于对过去的不满,新计划出炉的那一刻确实让人动力满满,但过不了多久,我们就会陷入苦苦的毅力支撑,然后不了了之。运用认知的力量驱动自己,这比毅力驱动要好,而且很可能让你达成目标,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当我们通过原理机制彻底看清做一件事的好处时,便会觉得不做这件事是一种损失。知晓了原理机制,我们自然也就有了具体的方法论,这会实实在在地增强我们做成这件事的信心,因此,行动、持续行动并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有效学习》的作者乌尔里希·伯泽尔在谈到如何学习时曾说:“我们都愿意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感和意义的事情,因为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也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而获得独特的价值感和意义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去描述目标与自己的关联,换句话说就是调整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到这件事情的长远意义。”

一个人的成就往往在他的眼界之内,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能走多远,其实在他心里早就标记好了。就像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的:“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的——先在脑中构思,然后付诸实践。”

亚伦·卡尔依然给了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提示,他说:“戒烟的核心在于意识到戒烟不是一种牺牲,不是一种权利被剥夺,而是一种收获与解放。”换言之,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感觉到自己是在坚持,其实就有牺牲感了。你会觉得早起是在牺牲温暖舒适的被窝,阅读是在牺牲手机娱乐的轻松,锻炼是在牺牲舒适慵懒的时间……

我们的注意力天生受负面偏好的支配,会不自觉地忽略习以为常的好处,并盯住痛苦不放。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转换视角,把注意力主动放到收获上。无论在开始,还是在过程中,我们都要多花时间在这3件事情上:看清机制,防止盲目努力;寻找意义,注入长久动力;感受好处,体验当下愉悦

第二节 写下来:我们都低估了“写下来”的力量

为什么“写下来”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呢?因为当情绪产生时,理性便会退居第二位。我们都知道,人类情绪脑的力量比理智脑要强大得多,所以情绪在大脑中处理的优先级远高于理性思维,但情绪脑在智能上又远远落后于理智脑,它只能将遇到的事情粗糙地分为“有利的”和“有害的”,所以情绪一旦极端化,它就会在模糊的“有害端”反刍那些负面事件,也就是我们说的陷在情绪里走不出来

书写自己当前面临的负面事件,就可以调动更多的理性资源帮助我们整理思路,使处理情绪思维的优先级暂居其后,同时,书写这一行为可以激活大脑皮层的语言区和书写区,使我们对当前遇到的负面事件有一个更为具体和清晰的认识,所以书写可以让负面情绪得到一定的缓冲,使人慢慢地恢复理智或理性。

写下之后一定要回答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二是我能从中汲取什么教训?
书写的意义不只是宣泄怒气,更在于找出意义,所以表达即消融,表达即清醒。无论你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想更好地解决问题,那就拿出笔纸或键盘来疗愈自己吧。

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调查发现:普通人脑海里每天会闪过1.2万至6万个念头,其中80%的念头是消极的,95%的念头与前一天完全相同。分心走神是我们的常态,而且人有负面偏好,会不自觉地把注意力放到那些“坏事”上。

无论在什么场景中,如果无法静下心来做事,那就坐下来写下你心中的念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连续写上5分钟,就能集中注意力了。把它们写在边上的本子上,哪怕只用一句话描述也可以,因为这样做可以启动元认知,清空我们的“工作记忆”。所谓“工作记忆”,就是我们所有可用的脑力资源。而那些烦恼、顾虑、担忧等无用的念头会轮流占用这些资源,就像一台电脑在后台运行了很多程序。所以要想让大脑集中精力、火力全开,就得想办法结束这些无用的进程。

结束进程通常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在现实世界中完成它,让事情闭合;
二是在虚拟世界中审视它,让进程结束。

“写下来”是行动的发动机

真正的行动力不是意志力,而是清晰力。要想在顺境中主动掌控命运,就要防止自己陷入“选择模糊”的状态。而消除“选择模糊”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下一步的行动或计划写下来。把自己约束在特定时间内的特定事件上,我们就不需要在过程中再花脑力做选择了。而且写下明确的日程相当于和未来的自己达成了一种协议,这种协议就是一种承诺。人一旦许下承诺,潜意识就会倾向于保持前后一致,所以这种写下来的习惯会让行动力大大提升。(我更倾向于使用清单方法记录)

“写下来”是思考的挖掘机

  • 没有输出能力的人只会在脑中想,但不会说;
  • 输出能力弱的人可能会说,但不一定能说清楚;
  • 输出能力强的人通常都会写,而且还能写清楚。

“想、说、写”之所以代表不同程度的思考能力,是因为这三种活动关联知识的数量和密度是不同的。写下来的力量是强大的,时常这样练习,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如果把每次新学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出来,那就可能在深度学习的路上领先他人。

第三节 假设:什么能力可以让自己快速进步

一个人要想变好,不仅要有强烈的愿望,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光有愿望没有方法,人们的欲望就会变成焦虑;而只知道方法但欲望不强,人们的行动也会变得机械,陷入为做而做的境地。所以只有愿望和方法同时具备,一个人才能快速进步。

假设,是一切进步的开始

阻碍我们进步的原因众多,但其中最主要的,通常是我们所做之事有很多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点毋庸置疑。如果摆在我们面前的都是清晰确定的路径和明确可期的结果,想必每个人都能大踏步地向前迈进,而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形少之又少。

关键不在于对错,而在于得先有一个“想法”。只要我们能够依据当前所有的知识和可用信息,先做出一个假设,我们就不会卡在原地,就能够继续向前迈进。更多新信息必然会在后续的行动中慢慢浮现,如此,我们就有了快速进步的可能。当然,你肯定很担心自己的假设会出错。关于这一点,我认为你完全不必担心!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世间所有人的想法其实都是假设,即使是对你最有帮助的想法也只是假设,而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我们所有的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种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所以我们无须盲从他人的态度和观点,也不必盲目否定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反正大家都是在假设嘛。重要的是,我们得有敢于假设的意识,无论对错,先练习起来。即使假设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我们多总结、多修正,保持头脑开放,始终用最新、最可靠的理由和依据来支撑自己,就可以不断革新自己的假设,使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越来越接近事实。

我们持续阅读、持续学习,其实就是借用书中高人的假设,虽然他们的观点也是作者们的假设,但他们的科学性及正确概率通常更大。在实践途中,要保持思考,用行动反复验证他们的理论,不适则改,适则用,直到自己真正做到为止。

只要书中有一个点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真实的改变,这次阅读就是有效的,这本书就是超值的。一个清醒的人应该对现实结果保持坦诚,接纳每次进步微小的现实,只有开始接纳现实,真正的进步才会到来。

“你可以报一门喜欢的课尝试一下,但一定要注意现实结果,因为在没有训练营的时代,很多人同样可以成为写作大师,而现在很多人即使报了训练营也没有写出什么名堂,可见参加训练营并非写作的核心条件,千万不要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

学会将观点与情绪分离

不要因为对其本人的主观偏见而否定他的有益思想。比如觉得某些人行事作风不符合自己的认知标准,就对他们的思考嗤之以鼻。如果抱有这种心态,我们将错失很多成长进步的机会。学会将他人观点与主观情绪分离,那么眼中就不会有所谓的“烂书”或“烂人”,就能从万事万物中学习。

第四节 降低期待:命运一定钟爱那些愿意慢慢变好的人

我们却总是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或进入一个新领域时遭遇焦虑和失败。因为我们总是想要太多、急于求成、害怕被嘲笑,遇到打击就觉得自己肯定做不好,于是没走几步就停下了。

孩子是懵懂的,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与恐惧,所以他们既不在意前进的挫折与失败,也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更不要求自己在短时间内必须掌握。他们只关注自己当下的点滴进步和喜悦,在时间的加持下,最终掌握了诸如走路、说话这样的全新技能。

急于求成是人的天性,很多人无法成事都是因为忍受不了最初阶段的笨拙和失败。技能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大脑中相关神经元产生连接并形成强关联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初期必然是非常缓慢的,因为它们之前还没有形成顺畅的通路。但只要持续练习,这些连接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一张高效的网络,使自己在某天开始加速并突破

所谓的耐心或好脾气很多时候就是适当降低期待,无论是对孩子还是爱人,都是如此。我们平时对孩子的责骂、对爱人的抱怨,归根结底都是在以自己过高的心理预期去衡量对方、要求对方,忽视了对方的能力和感受。

越亲密的人,我们的期待往往越高,要求也越苛刻,因为我们总是希望他们更好,容不得一点错误。但这种期待往往让我们变得不够幸福,经常会被一点小事弄得鸡飞狗跳,导致不必要的情绪消耗和波动。特别是在婚姻生活中,一方的期待越高,其幸福感就越低,因为他(她)总觉得对方应该对自己怎样怎样,如果对方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自己就会不开心。

叔本华说过:“人生的幸福不是寻求快乐,而是没有痛苦。”即使我们在某一领域取得了成功,也应该时刻保持觉察,时常对不断上调的心理期待进行清零。因为世间获取幸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主动降低心理期待

主动降低期待,不是自我放弃

因为任何观点都有适用范围,都需要满足前提条件才能成立。而“主动降低期待”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本就是希望变好的人。如果我们不求上进或不希望自己幸福,这点当然就不适用了,相反,我们还得想办法激发自己的欲望和期待。

当我们能够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想法和期待时,我们往往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因为一个人如果只有欲望(希望自己变好),则会急于求成或暴躁刻薄;只有理智(主动降低期待),则会动力不足或顺从纵容;但如果能让二者同时在线、协调作战,就可以取长补短、相互成就。

第五节 深度练习:跨越从普通到卓越的分水岭

某种意义上说,要想获取人生幸福,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练就一项技能,让自己在某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如果某一方面比绝大多数人都擅长、出色,在成就感的加持下,做这件事时一定会更加从容和幸福。

把知识当成技能去练习,只关注自己能真正把握的那些点滴细节,曾国藩在家读书时,他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上乘的学习方法就是这样原始、简单。不需贪多求快,只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扎实推进即可。谁在这方面耍小聪明,谁就会吃亏。

获取高质量的知识——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深度缝接新知识——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
输出成果去教授——让自己的实际生活发生改变。

第六节 跨界:如果你想与众不同,不妨试着跨界潜行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至理名言:“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就是痛苦和无聊。当我们成功远离其中一个死敌的时候,也就在同等程度上接近了另一个死敌,反之亦然。所以,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或强或弱地摇摆。”

在叔本华生活的时代,因为在生产力落后的19世纪,为了缓解生存压力,绝大多数人都要将生命消耗在无穷无尽的体力劳动上;但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们的烦恼已逐渐倾向于“无聊”这一端,因为身处物质和信息极度丰富的世界,人们的基本生存压力已经得到极大的缓解,而生命给予我们的自由和闲暇却越来越多。

在缺乏觉知的状态下,我们会本能地将时间用于刷新闻、玩游戏、打麻将、看短视频等娱乐消遣,这些消遣刺激因为无法产出价值、带来成就,所以并不能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快乐,时间一长,反而会让我们感到自己在空耗生命、虚度光阴。尤其是当身边人或同龄人都开始变得成就满满、更加优秀的时候,这种失落感和痛苦感会越发强烈。

B计划是人生幸福的保障

所谓B计划,就是我们在主业之外还有另一个人生目标或追求,它可以让我们填充闲暇、排解无聊,甚至创造成就。由于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告别生存压力、远离“痛苦”的福利,那我们就有可能在B计划的加持下同时远离幸福的两个死敌。

要跨界,而且跨得越远越好

跨界,特别是遥远的跨界能带来更多的好处。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换脑”休息。忙完了一天的主业,如果还继续做和主业相关的事,身体和精神往往是疲惫、抗拒的。因为大脑的相关区域已经持续工作了很久,它们需要休息调整才能恢复能量。此时,如果你能通过B计划投入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那大脑就会启用完全不同的脑区进行工作,原来疲劳的脑区则会解除任务进入休息状态。

独自潜行,走得更快也更远

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很多同行者会中途掉队或退出,所以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走得很远的时候,他必然是孤独的。如果我们想在某一方面变得卓越,最好从一开始就做好孤独前行的准备,始终混在人群或队伍里则大概率会成为平庸的一员。

“独自潜行”并不意味着与行业隔离、闭门造车,而是与业内人士保持一定的距离。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虽然要学习B行业内顶级的知识和思想,但也要游离在B行业的大圈子之外。这种游离状态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看不见的好处,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B计划。

独自潜行可以让我们保持圈外人的独特视角,防止自己的思想或风格被主流同化。这一点对于创意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创新或创造的本质是想法的连接,而越遥远的连接,往往越有意思。做个不怎么跟人交流的孤独者也能提高创造力,因为没有互相模仿,多样性反而更强。最后,圈外人更容易保持好心态。因为我们不需要和B圈内的人正面竞争,不用在意他们的评价和认可。对于我们来说,在B圈内游荡只是在“玩”而已,这样反而使我们能放下功利心去做这件事。

一个严肃技能的磨炼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在它还没有成熟到足以一鸣惊人的时候,众人给出的反馈与上例往往是相反的。圈内人会说:“你弄的这都是啥,别一天到晚不务正业!”而圈外人也不会抱以惊叹的目光,只会把你当成一个普通的路人罢了。

万维钢在《学习究竟是什么》这本书中也提倡读者秘密前行,他说:“你应该有个秘密项目,这种感觉很好。平时该上班上班,自己私下干一件大事。这个项目不是普通的业余爱好,你非常严肃认真,每天都取得进展,达到很高的水平。白天的你有一个身份,晚上的你还有另一个身份。没人真正了解你,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在做的是什么……”

身怀一个秘密计划不仅可以减少我们初期的行动阻力,而且会让我们更有幸福感。毕竟做好了来日可以在他人面前放个大招,做不好也不会遭受打击,随时可以从头开始。

用B计划打造外界无法剥夺的价值与优势

人活着就是为了对抗无聊。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总会忍不住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无论是外部的娱乐刺激,还是内部的学习创造,其实都是我们对抗无聊的方式,只不过前者是在满足人的娱乐需求,而后者可以让人变得与众不同。

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在本职工作之外培养一个甚至多个全新的技能,去创造一个或多个外界无法剥夺的价值和优势。

第五章 战略——环境与多维

第一节 环境:真相扎心了,“偷懒”比努力更重要

因为环境因素是我们无法避开的,就算现实多么让人不满意,我们也要鼓足勇气去面对它。我们唯有正视它、看清它,才能有意识地躲避限制,并反过来借势前行

镜像神经元

我们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我们每天要见哪些人、做哪些事,这些人和事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与言行,因为人类大脑中有镜像神经元,它会让我们无意识地模仿身边的人和事,所以若是周围的人经常做某些事情,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学着做。

比起环境的影响,直接告诫自己要努力其实很单薄。因为在一个特定环境中,我们的各个感官同时接收多维度信息——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尝到的……这些信息量非常之大,只能交由强大的潜意识来处理,而潜意识会首先调动本能冲动和情绪欲望。

一个人的情绪力量是很强大的,它怒可火山爆发,丧可心如死灰,而告诫自己要努力不过是理智脑的单维度思考,它在情绪力量面前其实非常干瘪。所以那些成天吼着要孩子努力学习而自己从不以身作则的家长其实很无力,因为孩子的镜像神经元只有在家长做出相应行为时才会被激活,所以一万句劝说抵不过自己的一次真实示范。

学习兴趣常常并不是被某项技能自动引发的,而是因为见识到真人在实操那项技能,所以才被深度激发,产生兴趣。真人实操则能让人听到、看到、触到,甚至闻到、尝到,从而让人在心里强烈地希望自己也能变成那样,这就是镜像神经元和潜意识的力量。所以无论劝别人还是劝自己,让自己成为榜样或让自己身处理想环境,都是更优的选择。

信息便捷是一把双刃剑,它极大地干扰着我们的注意力。信息爆炸,但知识并没有爆炸。海量的信息不仅增加了我们甄别筛选知识的难度,还让我们随时随地处于即时信息和肤浅信息的包围中。信息环境和真实环境一样,我们接触的信息的质量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言行,如果不注意筛选,便会陷入不良环境之中。

因为一条手机信息而不断地点击链接——从微信到微博,从抖音到头条,一晃几十分钟过去了——再好的学习环境也会被“浪费”。所以在未来的世界里,要想成就自己,信息环境不容小觑。

有序、简洁的环境会让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随处可见的玩具和杂物则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房间里出现的摆设、书桌上放置的物品,甚至墙上的海报(明星还是科学家)都会对我们的潜意识产生无形的暗示。所以要特别关注我们目之所及和触手可及的东西,因为离我们越近的东西就越会被关注,而越被关注的东西就越容易被放大。如果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要学会通过环境的设置来影响潜意识,帮助我们减小阻力或增加动力

境空间的大小其实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情绪。如果你是一位创意工作者,最好关注一下自己办公空间的大小。

小环境借力,主动掌控

大环境通常难以快速改变,所以我们需要注重选择与决策,因势利导。而越贴近自己的小环境,我们可自主掌控的机会就越大。比如我们可以像整理生活环境一样整理自己的信息环境,取关无用的订阅、卸载多余的软件,保证信息环境纯净、高质量;可以养成“先静音或关闭手机,待完成重要任务后再定时查看信息”的习惯,以降低即时信息的干扰;可以精心布置生活空间,去空旷的环境活动、锻炼身体,优化语言表达等。

那些看起来有强大自控能力的人并非真的比常人更自律,而是因为他们会尽量避免置身于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这才是他们保持自律的真正“秘诀”。经常阅读,其实就建立起了一个虚拟环境,因为每本书都是一个“高人”,经常和他们交流,自己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第二节 多维:不读书的人,没什么好焦虑的

学习的秘密在于同时调动多维度感官

就学习而言,我们大多数人会认为学习就是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观点。真正的学习绝不仅仅涉及思维这一个维度,它包含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所有感知维度

单是眼睛每秒向大脑传送的信息量就有约1000万字节;其他感觉,如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加起来每秒向大脑传送约100万字节的信息。面对汹涌而来的感官信息,我们的意识根本无力处理,只能交由速度极快的潜意识来掌控和支配。在这个过程中,潜意识会事先进行“分流”,决定哪些信息可以被忽略,哪些信息由潜意识来处理,哪些信息要被传送到意识层面。所以很多信息根本就到不了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自然也就无法感知。

具体的表情、声音、动作、情绪、氛围,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得到了刺激和调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潜意识完成了大量有效信息的输入。加上我们大脑边缘系统中还有镜像神经元,会让我们不自觉地模仿身边的人和事,所以那些不读书却经历丰富的人虽然看上去并没有正儿八经地学习,但实际上他们已经学习了很多。

好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类似于阅读或知道这样单一的思维层面,而是要通过实践让潜意识的各个感官参与其中。维度越丰富,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为学习的秘密之一就在于同时调动多维度感官

对于学习,特别是技能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训练潜意识,把动作内化,达到不用思考也能快速反应的程度。很多时候我们说不清楚自己的技能要领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即使是专家,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只能清晰地描述30%左右,剩下的部分完全是“自动的、无意识的”。

为什么我们还是要多读书

1、与高人交流或在优秀的环境中生活,成本是很高的,除非天生运气好,否则一般人不一定能时常如愿。反过来看,读书的成本则相对较低,任何人都可以尝试。 2、读书就能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摆脱现实环境的限制,让自己对生活有更多的选择权。 3、大多数人只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生活,时间长了感官也会逐渐适应,产生不了新的刺激。而读书则不同,我们今天可以读这本书,明天可以读那本书,不同的书可以让我们经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面对不同的人物和思想、见识丰富的环境与场景,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现实环境的不足。 4、读书虽然是单维度的思维活动,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这也是思维练习的优势所在。我们的知识丰富了、逻辑清晰了、视野开阔了,就可以为后续的实践和提升储备能量。 5、读书能提高对环境的感知度。有了知识、逻辑和见识,只要善于结合实际,我们就能比别人看到更多。在同样的环境下,不读书的人只能靠蛮力尝试,读书的人可以靠巧力智取。即使是出门旅行,不读书的人看到美景也只能说一句:“哇,真好看!”而读书的人则能应景地说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仅凭经验生活,前期确实可以走得很快、很轻松,但后期容易乏力,而知识可以让人厚积薄发。那些不读书却依然很有成就的人如果开始阅读,或许成就会更大。

一个人开始读书的时机太早或太晚可能都不太好。读书太早的人容易成为“书呆子”,因为那时缺乏人生经历,脑中堆积了太多单维度知识,知识落不了地;而一个人一旦过了某个年纪或许就很难再静下心读书了,毕竟原先的方式已经驾轻就熟,再想通过转换思维来学习需要重新练习,太累。

第六章 成事——做到,是最高等级的成长

第一节 目标觉醒: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判断一个人是否觉醒有三个依据。

  • 一是“愿望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要变好到想要变好,从“浑浑噩噩”的状态转而开始对“美好生活”有了强烈的向往。
  • 二是“方法觉醒”,即一个人从不知道怎么变好到知道怎么变好,其行动力从盲目的毅力支撑升级到科学的认知驱动。
  • 三是“目标觉醒”,即一个人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努力去做成一件或多件对自己和他人有用的事,让自己成为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目标·做成一件事的起点

如果你现在正处于想要改变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始的迷茫状态,那只需做一件事:培养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很有用的技能——这是成长改变的必经之路,也是保证生命精彩的重要基石。因为理想的生活不会主动到来,只有当我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能力或价值时,它才会跟随而来。

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克制自己想同时做很多事的欲望和冲动,只选择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暂时放弃其他目标不会带来损失,相反,它会让你有真正的收获,因为充裕的时间和心智带宽是我们做成一件事的基本条件。

我们真正能主动做成的事其实很少很少,所以培养“主动做成一件事”的能力非常有意义,因为只有当我们知道如何主动做成一件事并真正做到之后,才有可能继续做成第二件、第三件……否则只能永远在第一件事的“做”与“放弃”之间徘徊。

在《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中,作者加里·凯勒和杰伊·帕帕森也反复提醒我们,在寻找人生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多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做哪件最重要的事之后会让其他事情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必要?

对大多数人来说,思考是件很累人的事,所以人们喜欢随波逐流地做选择,喜欢上来就一头扎进具体事情的细节里,喜欢在饱和的行动中感动自己,但对事情本身的思考却避之不及。

人生的两种驱动力

托尼·罗宾斯说过,人的驱动力分为两种:逃避痛苦和追逐快乐——这也体现了我们大脑趋利避害的特性。所以我们要特别留意生活中的痛苦和喜悦,因为它们才是自我改变的底层驱动力。

只要我们直接去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就能从中得到最及时的反馈,而这种反馈往往会成为我们发现人生目标的重要线索。因为我们若能解决自己的痛点,那大概率也能解决别人的痛点——毕竟人会面对很多共同的问题。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本领就有了“利他”的机会。

一个聪明的成长者一定会提前布局,借助已经拥有的无压环境,积极探索新的人生目标,从内心出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在喜悦的激励下继续创造新的价值和成就。否则,我们很可能慢慢回到喜悦和痛苦的中间地带,然后再次陷入迷茫,直到重新跌入低谷、出现新的痛苦后才开始改变,周而复始。一个人如果只在痛苦的时候才知道改变,那他的人生一定是被动和低效的。

试错

很多人由于缺乏试错意识,心里面总希望一步到位,不想走一点冤枉路,结果反而陷入困境:要么思维懒惰,抱着一个模糊的想法盲目坚持;要么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怕浪费时间,以致在起点反复蹉跎。

在刚开始进入一个新领域时主动开启“苍蝇模式”,让自己尽情地试错,这样才有机会找到“出口”;一旦找到“出口”,我们再主动调成“蜜蜂模式”,全力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至于如何判断是否找到了目标。

第二节 成事之旅:如何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画师戴维·萨拉奇诺在2012年创作的一幅连环漫画《11辈子》,大意是:一个人精通一项技能大约需要7年时间,而很多人一辈子通常只学一项技能,如果以7年为周期,我们这一生其实可以活很多辈子……

除了急于求成,很多人无法主动做成事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欲望太多,总想同时达成很多目标。但如果在7年的时间里只专注于一个领域或只做一件事,我们会变得非常从容。

放眼一生,人生其实没有晚的时候,只是很多人心中始终有“成名须趁早”的执念,觉得不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成功人生就没了希望,于是产生了焦虑急躁、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这种心态反而会成为自己一事无成的“自证预言”。

结语顶级的生活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分层的精神世界

我们每天都会用手机看公众号文章、刷小视频、使用各种软件;周末和朋友们一起出去聚个餐或唱个歌;积极一点的,还会坚持阅读、学习外语什么的。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没有创造什么,只是在消费别人生产或创造的东西。我们消费别人拍摄的小视频、消费作家写的书、消费工程师开发的软件、消费音乐家创作的歌曲、消费厨师制作的美食……

一旦到了创造层,一切就变得不同了。企业家创办新公司、设计师设计新服装、工程师开发新软件、美食家研发新菜品、作者写文章写书、画家作画、音乐家谱曲……虽然他们也可能是在生产,但生产出来的通常是独一无二且对自己和他人有长期价值的东西。

层次决定生活

各个层次投入的精力不同,所带来的人生状态也必然不同,如果我们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消费层,每天吃喝玩乐,短时间内确实会很舒服,但时间一长就会觉得空虚无聊。即便是天天坚持学习,若没有产出,也会陷入迷茫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