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第一章:投资原理

第一讲 回报率三原理:你真的理解高回报吗?

image.png

稳健原理:不赔钱很重要

赚得多,赔得也多,最后就白玩了。

几何原理:平均回报是会骗人的

计算多年投资回报率的时候,一定要用几何均值,不要用算术均值。以后你挑选基金,看基金的历史回报,也要看几何均值,不要看算术均值。基金经理为了招揽生意,鼓动你买他的基金,经常给你看算术均值,宣传的时候常常展示的是算术均值,这时候你一定要自己算一个几何均值。

时间原理:稳健的收益能够长期维持,会创造奇迹

每年回报率10%,如果投资10年,10万元变成多少呢?变成26万元,增长1倍多。如果投资20年,则变成67万元,增长6倍多,已经很可观了,相信这个数字已经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了。其实好戏还在后头,投资50年变成多少?

这个数会让很多人想不到,不是几十万、几百万,而是1174万。也就是说,现在你投资10万元,每年如果能得到10%的收益,50年后会变成1100多万元,增长110多倍。
image.png

本讲重点

投资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投资回报率。如果不正确理解回报率,连投资的目标都搞不清楚,会犯各种错误。关于回报率,有三个原理是你必须记住的:

1.稳健原理:不赔钱很重要。

2.几何原理:算术均值是会骗人的,要用几何均值计算长期收益。

3.时间原理:一个稳健的收益如果能长期维持,就会创造奇迹。

这个奇迹,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称之为人类的第八大奇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很少有人能克服自己的弱点,着眼于未来。希望你能仔细琢磨这个道理,迈出争取长期稳健收益的第一步。

第二讲 投资三大决策(一):买什么?

image.png
image.png

原则1:投资是做自己懂的事情,不懂的产品不要碰。

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不赔钱、少赔钱。如果你碰自己不懂的产品,很容易赔钱。不懂的产品不碰这个原则,需要我们抵制各种诱惑,克服自己的弱点。

不懂没关系,不碰就是了,至少不赔钱。等你多做点功课,多懂一些原理,就会发现自己能投资的产品也很多,不需要去碰那些不懂的产品,把自己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

要记住:在超出你认知边界的投资产品上,你很容易成为被人收割的“韭菜”。

原则2:对于投资的每一个产品,都要搞清两个基本属性,即安全性和流动性。

像存款、货币基金、国债,都是安全资产。因为银行存款是有保险的,即使银行倒闭了,50万元以下的存款是全赔的。而且,很难想象我国工农中建这些大型银行会倒闭。

安全资产的对立面,是风险资产。比如说股票,价格是可能大幅下跌的。很多人在股市里不仅不赚钱,还赔了钱。风险资产的另一个例子,是公司债。

大部分资产都是风险资产,比如股票、债券、基金、房产,只有少部分资产,比如存款、货币基金、国库券是安全资产(严格意义上,这些资产也是有风险的,那就是通货膨胀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是所有资产的共同风险。)

一般上来说,流动性差的产品风险会更高,在交易中容易出现难变现的情况。

表2-3 按安全性和流动性给资产分类
image.png

安全、流动性不好的资产。没有这一分类,是因为世界上基本没有这种资产。所有的安全资产,像存款、货币基金、国债,流动性都很好。安全性高的资产,是不愁没有人接手的,因此流动性不会差。

本讲重点

1.投资有三大基本决策,分别是买什么、买多少、何时买。本讲我们重点讲第一个决策,接下来讲第二个和第三个决策。

2.金融市场里有很多种资产,性质各有不同,你都要有所了解。把投资等价于买股票是很片面的。

3.资产种类很多,但是你可以进行分类,从安全性、流动性两个基本属性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资产分为三类。分别是:

  • 第一类:无风险、流动性好的资产。
  • 第二类:有风险、流动性好的资产。
  • 第三类:不安全、流动性不好的资产。

4.风险和收益是资产的重要性质,风险和收益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间变化的。

第三讲 投资三大决策(二):买多少?

买多少:一个投资组合的概念

说到买多少,很多人很容易理解为在单个资产上花多少钱,比如花多少钱买某一只你看中的股票。这么说不能算错,但是不准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投资和赌博的区别,在于投资靠时间来实现收益,是做时间的朋友。而赌博靠运气,想在短时间内暴富,是做时间的敌人,最终会输光。

我们讨论买多少的问题,不是讨论在单个资产上花多少钱,而是在投资组合中各个资产上配置多少比例,强调的是统筹决策,构建稳健的投资组合,实现长期的收益。这里要避免的,是赌博心态。

投资组合三大目标

目标一:保持流动性
10%的流动资金,不仅是要对付看得见的日常开销,还要对付一些看不见的日常开销。这里需要避免的一个错误,是流动资金太少,要用钱的时候腾挪不过来。(假如看上某一只股票,但是它具体什么时间涨是不确定的,如果因为缺乏流动资金,只能在波动中套现,甚至可能在阶段下跌当中套出,直接亏损,还可能错过等待许久的增长时间点)

目标二:分散风险
比如说,你看好科技股,这个判断可能是对的,目前正处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开端,很多科技类上市公司可能有很大的机会。但是如果你只买一两只科技股,就可能错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也就是说,尽管科技类股票整体有很大的机会,但是你选中的科技公司不一定表现很好。比如产品研发不一定顺利,签合同可能被骗,领导层可能贪污,还可能内讧,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一家公司的运营,都是你不必要承担的风险。
怎么办呢?你可以买一个科技类的ETF

目标三:优化收益
我们配置了50%的资金在股票、基金上,另外配置了40%的资金在房产上。相对于安全资产,这些资产的收益率高很多。即便不是专家,做到6%~8%的收益也是不难的。经过努力,10%以上的收益也是可以实现的。

成为时间的朋友,慢慢变富。你需要记住的是,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把资产稳妥配置在较高收益的资产上,有助于提高你的长期收益

本讲重点

第一,买多少的问题不是在单一资产上花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投资组合中各个资产占多大比重的问题,是投资组合的问题。

第二,构建投资组合要兼顾三个目标:保持流动性,分散风险,优化收益。一句话概括,就是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分散风险,获得稳健、较高的收益。

第三,投资和赌博的区别在于,投资是做时间的朋友,赌博是做时间的敌人。学会了“买多少”这个看起来简单的问题,你就可以做时间的朋友,随着时间慢慢变富。否则,你在不自觉当中可能就做了时间的敌人。

第四讲 投资三大决策(三):何时买?

“何时买”的问题,是投资里最难决策的一个问题,对投资业绩的影响也很大。不仅何时买重要,何时卖也很重要。股市上有一句话,叫作“会买的不如会卖的”,讲的就是在恰当时机退出也很重要。

何时买、何时卖的问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投资择时。投资择时,是三大决策里面最难的,做对了可以大幅提高你的投资回报,但是非常难以掌握。投资是做自己懂的事情,不懂的时候不做,懂的时候再做

有一个叫作“美林时钟”的理论,具体一点说,这个理论把资产分为4类,分别是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现金。然后,相应地,我们把经济运行周期也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低迷(刺激)、复苏、过热(紧缩)、滞胀。根据这个理论,这4类资产分别在这4个时期表现最好。展开来说,就是债券在经济低迷阶段表现最好,股票在经济复苏阶段表现最好,大宗商品在经济过热阶段表现最好,现金类资产在经济滞胀阶段表现最好。
image.png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经济政策的内在逻辑决定的。比如说在低迷阶段,这时候的经济政策大概率是要刺激经济的。至于怎么刺激,方法虽然很多,但是离不开增加货币发行这一条,通俗地说就是印票子。这些票子印出来,去哪里呢?要知道这时候经济形势不好,拿到钱的人不敢随便投资,会等等看。可是钱不能一直在手里放着,怎么办呢?答案是买安全资产,最安全的资产就是国债,这时候最可能上涨的资产也是国债,然后是高等级的、安全的债券。

等刺激政策进行了一段时间,这时候经济也差不多触底了,最坏的时候差不多过去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开始改善了。这时候什么资产开始涨?大概率是股票,因为企业经营状况改善了,销售回暖了,日子好过了。而且,这时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了,但是通货膨胀还没有起来,也就是企业的产品好卖了,但是成本还没开始涨,这是企业比较舒服的时候,利润增长很快。所以,这时候投资股票最好。

然后通胀就开始了,物价水平开始普遍上涨。通胀起来买什么呢?这个答案也简单,买可以买的、价格上涨最快的东西,这种东西叫作大宗商品,就是石油、铁矿石等。这时候,企业经营状况好,都在拼命扩大产能、占领市场。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增加对投入品的争夺,对原材料的争夺。因为很多原材料的产能比较固定,短期内很难增加,很多企业来买,可产能就这么多,于是价格就大幅上涨。

通货膨胀起来了,政府就不能坐视不管,就要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压缩财政支出,收缩货币发行,让通胀慢慢回落。这时候买什么呢?你仔细梳理一下,会发现买什么都不安全。

第一,宏观紧缩,债券肯定不能买了。货币政策紧了,票子少了,首先就影响债券,债券价格有可能是下跌的。

第二,经济滞胀,股票也不能买了。这时候经济增速下行,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速是下降的,而且通胀上升,成本上涨,会加剧利润下滑。加上前期股价可能涨速过快,透支了利润增长,股价可能开始回调。

第三,大宗商品风险比较大,因为政策收缩,需求快速下降,大宗商品价格也面临下行风险。

债券、股票、大宗商品风险都很大,这时候最稳健的投资就是不投资,更准确地说是拿着现金等待机会,虽然没有回报,但是在风险很大的情况下,安全第一。
image.png
(感悟:投资的核心之一,应该关注市面上的钱将流向何处,提前入局坐等“水涨船高”)

本讲重点

关于“何时买”的问题,也就是投资择时问题,要记住3个要点。

1.何时买的问题,对投资业绩影响非常大。比如,长期看投资A股是赚钱的,但是买在泡沫顶部就不仅不赚钱,还赔钱。

2.投资择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经济理论、历史经验、政策逻辑,预判资产价格的涨跌,事先买入将会上涨的资产。

3.投资择时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是美林时钟理论,这个理论根据经济周期和政策变化,预判债券、股票、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

第五讲 投资修行的三重境界

为了让自己有足够的智慧,管住自己的折腾之手。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你才有可能慢慢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投资修行第一阶段:一无所知

这时候应该消极被动,而且应该主要买指数基金,买安全资产,这样至少不赔钱。这里面有个难点,就是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无知者无畏,乱操作的概率很大。这个阶段最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

投资修行第二阶段:学然后知不足

这时候,你是不需要别人告诉你不要乱动的,因为你已经知道不要乱动了。这时候,你已经不需要别人给你提示风险,还会给别人提示风险。

假设某一天你看新闻,看到一条消息,说某公司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市场潜力巨大。这时候,没经验的新手可能立即跳起来,坐到电脑前,搜集各种消息,阅读很多报告,发现一片唱多的声音,都说这只股票好。于是,有的新手可能就忍不住了,出手买入这个公司的股票。

而有足够知识储备的人,是不会这么干的。你需要问一些问题:这真的是新闻吗,还是旧闻?市场上有多少人已经提前知道,并早已买入了?现在的股价是否已经反映了这个消息?即便这个新闻是真的,但是从技术到形成产能、实现利润,要多长时间,中间会不会有大幅的市场波动?问了这些问题之后,你回去看看历史股价,可能发现股价早已经开始涨了,很大可能已经反映了这个消息。

定资产价格的,是各方面因素,单凭一方面的信息,是无法做出判断的。在操作股票的过程中,有一条简单的纪律,不研究半年以上的股票,是不买的。这样会错过一些机会,可是也避开了很多风险。投资不是赌博,稳健永远是第一位的

投资修行第三阶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从长期看,你的投资回报是由你的认知边界决定的。在你的认知边界里,你可以获得可观的回报。一旦超出你的认知边界,你就会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image.png

第二阶段的修行,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可能需要好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欲速则不达,投资修行没有速成的办法。

本讲重点

投资中我们是应该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统一的答案,但还是可以总结几点。

1.我把每个人的投资修行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一无所知、学然后知不足,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绝大多数人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这时候应该采取消极投资的策略,因为很难超过市场大盘的收益率,应该选择被动投资,就是买大盘指数。

3.消极投资不等于完全不做选择,我们可以学习选择优秀的基金,获取稳健的、超过大盘的收益率。

4.长时间的修行之后,随着对市场理解的加深,可以做一点主动管理。这不是折腾,是谋定而后动,而且往往是事半功倍的。

本章小结 投资原理:投资修行的内功根基

投资原理一共分五讲,共8个要点。

1.所谓投资回报率高,不是指某天某月某年的回报率高,而是长期累积的回报率高。偶尔的高回报,如果不能持续,并不能改变你的财富状况。

2.高回报有三个基本原理,分别是稳健原理、几何原理、时间原理。

3.稳健原理说的是不赔钱、少赔钱很重要;几何原理说的是算术均值是会骗人的,要用几何均值计算长期收益;时间原理说的是稳健的收益如果能长期维持,就会创造奇迹。时间原理被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称为人类的第八大奇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很少有人能克服自己的弱点,真正着眼于未来,着眼于长期。

4.为了实现高回报,你需要做三大决策,我们称为投资的三大基本决策:买什么、买多少、何时买(表结–1)。
image.png

5.投资的第一个基本决策是买什么,是资产选择的问题。从安全性、流动性两个基本属性的角度,我们把资产分为三类(表结–2)。
第一类:安全、流动性好的资产。
第二类:不安全,但是流动性好的资产。
第三类:不安全,流动性也不好的资产。
image.png

6.投资的第二个基本决策是买多少。买多少不是在单个资产上花多少钱,而是如何合理分配资金,构建投资组合。从现在开始,你要放弃个股思维,建立投资组合思维。

投资组合思维有利于分散风险,实现稳健收益。这个思维的重要性,我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错了而不知道分散风险才可怕。我在讲课时曾经举过一个例子:48元买中石油并不可怕,48元全仓中石油才可怕。

构建投资组合要兼顾三个目标:保持流动性、分散风险、优化收益。一句话概括,就是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分散风险优化收益。

7.投资的第三个基本决策是何时买。何时买是投资择时的问题,对投资业绩影响非常大。比如,长期看投资A股是赚钱的,但是买错了时机,或者卖错了时机,就不仅不赚钱,还赔钱。

投资择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经济周期、历史经验、政策逻辑,预判资产价格的涨跌,事先买入会上涨的资产。

投资择时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是美林时钟理论,这个理论根据经济周期和政策变化,预判债券、股票、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化。要注意的是,这是个分析框架,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

8.在讲完投资三大基本决策之后,我们讨论了一个非常基本,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投资中我们是应该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换句话说,是应该各方面搜集信息,自己做三大决策,还是应该买大盘指数,获取平均回报?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投资修行的境界。我把每个人的投资修行分为三个阶段,从低到高分别是:一无所知,学然后知不足,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表结–3)。
image.png
绝大多数人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通过认真学习,不难达到第二阶段。处于这两个阶段的投资者,很难获取超过市场大盘的平均收益,因此应该采取消极投资的策略,就是买大盘指数。

消极投资不等于完全不做选择,我们可以合理配置资产,并且学习选择优秀的基金,获取稳健的、超过大盘的收益率。

长时间的修行之后,随着对市场理解的增加,你可以做一点主动管理,增加自己的投资回报。这不是折腾,是谋定而后动。

第二章、股票

第六讲 买股票,买的是什么?

把股票分为两类,分红的和不分红的。

分红的股票,原理相对简单。我们买一只股票,是看好这只股票能够带来的现金流。比如说,你以每股10元买一只股票,每年每股分红1元,十年之后,你就回本了(简单起见,这里不考虑贴现),以后的分红就全部是利润。如果每年每股分0.5元,20年回本,以后的分红也全部是利润。因此,你买的,其实是未来的所有分红

注:计算分红率之前先剔除了该年度净利润为负值的公司,分红率等于公司年度累计分红总额除以年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实际上,需要注意的不是那些不分红的公司,而是有些公司的分红率太高的。
第一种情况是企业暂时利润很少,但是为了维持分红的稳健性,依然保持一贯的分红水平。这种情况下,即便公司暂时现金不足,但是经营依然稳健,所以多分红是为了向市场表明,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无须惊慌。

第二种情况是公司前些年没怎么分红,有累积的未分配利润,今年因为某种原因,一次性给分了。这种情况有个经典例子:微软2004年的一次性大分红,号称商业史上最大的一次分红。

第三种情况是大股东可能需要钱,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法借钱,于是就向上市公司借钱,上市公司通过分红的方式把钱发给股东。因为大股东占比大,所以可以分到很多红,相当于把上市公司作为工具,变相借了钱。这就进一步说明,公司分不分红有很多原因,有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不一定有利于中小股东。

为什么控股股东要进行这样的分红呢?根据上市规则,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从公司上市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股份,也就是不能套现。可上市规则没有明确说不能分红,于是这样大手笔的分红,实际上帮助控股股东套现近20亿元。

我们买股票,首先买的是公司的分红,股票市场上很多公司都分红,而且很慷慨,但是分红不一定就是好事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回报股东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分红,另一种是股价上涨。简单总结,我们买股票,买的可能是两种东西:一种是现金流,也就是现在的盈利和分红;另一种是期望,期望未来的盈利和分红,这时候的投资回报表现为股价上涨。

本讲重点

这一讲关于买股票买的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可以概括成三句话。

1.我们买股票,买的可能是两种东西:一种是现在的现金流,也就是盈利和分红;另一种是期望,也就是对未来盈利和分红的期望。

2.公司分红不一定好,不分红不一定不好。一些公司,比如微软和亚马逊,很长时间都不分红。

3.有很多投资机会的公司,不应该进行分红,而是应该抓住机会,投资增长。这时候分红,相当于割自己的肉喂给自己吃,因小失大。

第七讲 买“仙股”,是成仙,还是成佛?

如何看一只股票贵不贵。买股票的时候不能贪便宜,看起来便宜的股票,最后可能很贵;看起来贵的股票,最后反而可能很便宜。

大多1元股最终都会走向两种结局。
第一种是被退市处理,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财务指标不良、违法违规,或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等。而低于面值,就是跌破1元的意思,因为我国股票的发行面值都是1元。这些低于1元的股票,还有一个别称,叫作“仙股”。因此,跌破面值也叫“成仙”。很多1元股的命运就是成仙,然后很可能被退市。

第二种是“续命”保壳,也就是通过重组、补贴等措施,提高公司的业绩,从而保住上市公司资格。而在我同事看来,无论从哪一种结局来看,这只股票都不是理想之选。

本讲重点

1.市场上价格很便宜的股票,比如1元股或者仙股,都经历过大幅的下跌,反映出基本面不健康,风险会很大。

2.价格很高的股票,完全可能进一步上涨,实际上反而很便宜。

3.衡量股价是否贵,不应该只看绝对价格水平,而应该锁定基本面,看相对估值水平。

第八讲 买估值低的股票,回报率高吗?

判断一只股票贵不贵,不能只看绝对价格水平,还要看相对价格水平,也就是相对估值。你经常听说的一些指标,比如市盈率、市净率,都是相对估值指标。如果一只股票的相对估值不高,比如市盈率很低,我们可以说这只股票便宜;反之,则可以说这只股票贵。

估值高的股票,回报率不一定低,反而可能很高。仔细梳理,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估值很高的股票可能是未来增长率很高。这时候,高估值是对高增长的提前反应。比如说,一只股票的市盈率是40倍,看起来很高。可是如果盈利每年增长一倍,第二年就只有20倍,第三年就只有10倍,就不贵了。

所以,高估值的股票不一定贵,低估值的股票不一定便宜,一切都取决于未来的增长。市盈率和业绩增速应该大致差不多。如果一个公司业绩的年均增速是10%,那么合理的市盈率应该是10倍左右,如果年均增速是20%,那么合理的市盈率应该是20倍左右。刚才讲腾讯现在的市盈率在40倍左右。如果未来的增速在40%左右,那么腾讯的估值就是合理的。

第二个原因,估值高的股票可能并不是企业基本面不好,而是盈利水平暂时较低。盈利这个数字,是可以被操作的,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少。有的公司想炒作股价,就往多里做;如果不在意短期股价,也可能往少里做。你可能奇怪,往少里做是什么意思呢,还有公司隐瞒利润?当然有。隐瞒利润有很多好处的。比如,利润要缴税的,隐瞒利润可以节约税收。再比如说,公司预计后面两年进入平台期,增长缓慢,先隐瞒一点利润,让明后年的报表好看一点。这样的账很容易做,多做一点投资支出,或者多做一点折旧等,就可以了。

比如说,京东的毛利率有15%左右,但是净利率只有1%~2%的水平,这就说明挣的钱大部分都花掉了。仔细看京东的财务报表,大部分的现金流都被投资花掉了,因此京东的盈利数字不高,并不是经营不好,而是扩张较快。以后投资数额减少了,利润增长就快了,而且可能会很快。所以,对于市盈率这样的估值指标,不能只看账面值,还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也提醒我们,如果要挑选股票,一定要做系统、全面的研究,不能蜻蜓点水,更不能人云亦云

这不是说高增长的股票估值就一定高,而是说想找到低估值、高增长的股票不太容易,很多投资者都在寻找这样的股票,找到的难度比较大。比如格力电器、美的集团、万科、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过去这些年的涨幅很不错,但是估值并不高,可以说非常亲民(表8–2)。比如说格力电器,从2010年到2019年每年收益率是30%,9年累积上涨9.48倍,是一只耀眼的明星股票。可是,估值只有13倍,非常便宜。

不是所有的高估值股票都会有高增长。还有些高增长是人们预期的增长,不一定能实现。如果不能实现,就相当于高价买了个坑。实际上,很多高估值股票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不一定能实现。比如乐视、蔚来汽车,都被证明是虚高(蔚来汽车因为得到大笔投资而股价反弹,但是发展前景有待观望)。

本讲重点

1.在个股的意义上,很多高估值的股票未来回报率很高,所以实际并不贵,比如腾讯、恒瑞医药、贵州茅台等。

2.在个股的意义上,也有一些估值很低,但是涨幅很好的股票,比如万科、格力电器、招商银行。这些股票,市场低估了其增长潜力。

3.平均而言,高估值的股票回报率反而低,因为很多股票没有实现预期的高增长,比如乐视、蔚来汽车。

4.平均而言,低估值的股票回报率反而高,因为其中有一些被低估的好股票。

最重要的信息可以浓缩成一句话:不能简单用估值水平来挑选股票,估值只是一个参考。

第九讲 股票指数,巡航股海的导航仪

股票指数有三大功能。

第一,让投资者快速了解市场的总体行情、总体涨跌。

第二,让投资者快速了解市场的板块行情,就是知道什么板块在涨、什么板块在跌。

第三,让投资者在了解指数之后,选择相应的指数基金。

本讲重点

关于股票指数,需要知道
1.股票指数的“三大功能”:了解市场总体行情,了解板块行情,选择有关指数基金。

2.编制指数的“三大要素”:选择哪些股票,如何计算平均,如何处理除权除息。

3.股票指数的“四大类别”:综合指数、规模指数、行业指数、概念指数,其中很多指数都有指数基金可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