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用户价值公式”衡量创新

1、如果市场上已经有了同类产品,用户已经用得很好,如果还做一样的产品,这不是为了用户,只是因为不服或者心存侥幸。

2、产品经理是以创造用户价值为工具,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建立对己方有利的新利益链,建立新平衡的过程(用户价值是一个工具,用这个工具打破旧的利益平衡,建立对己方有利的新利益链、新平衡)。

3、互联网创业就是挖条自己的沟,抢夺别人江河里的流量,形成自己的河流与生态(生态是里面有有鱼有虾,有各种生命

4、地球上的水的总量是13亿8600万立方千米。这是一个固定的存量,如果你要开一条新的江河,唯有打破平衡把固定循环在某个体系中的水,引流到自己的系统中。这就是基于固定存量市场的运营争夺。

5、互联网不是存量竞争,而是增量竞争。曾经存量里的超级大佬,在新的增量市场里可能毫无威胁。比如联想曾经风光无两,直到今天在PC制造业的存量体系里依然非常优秀,但在网络经济里完全没有竞争力,甚至不能威胁一个小创业者。

6、俞军的用户价值公式: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用户替换是有成本的,你认为你做得更好,但用户视你为鸡肋。

7、用户的替换成本包括什么?品牌认知、获取成本、学习成本、使用成本,包括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得到及时帮助的便利程度等。

8、创新是小企业唯一的活路。

9、同维度竞争,先发优势是很高的门槛。

10、小企业提供的局部优化,加上用户替换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没有奇招,用同样的产品,小企业仰攻大企业基本上没有贏的机会。

11、那为什么BAT打创业企业极其容易呢?同维度竞争体量大占优,即使它后发。从替换成本开始说,用户替换为BAT的产品成本极低。

12、市面上有很多音乐软件都做得不错,腾讯出个QQ音乐,功能的使用体验完全一样。腾讯渠道强大,大家很容易知道和安装QQ音乐。腾讯使用资金资源能力,垄断版权,热门音乐“搜得到,能下载”就是核心体验。于是,音乐App就QQ音乐一家独大了。

13、这就是BAT的典型打法,因为用户迁移成本极低,用大公司的体量优势,一点一点地优化用户体验,一点一点地挤压你、蚕食你。

14、一个产品,可以比原来的产品优化20% ~ 40%的体验,但别人先做了,怎么办?看体量,如果对方体量远大于你,就放弃。

15、同维度竞争,体量第一,就像是两个人拼拳脚,大个子打小个子(假如自己将来碰到这种同维竞争情况,最理智的做法是包装出售,带着积累下来的团队继续创业,循环往复不恋战,游击战精神。直到具备体量规模)。

16、如果几个竞争者体量差不多的,那就是红海战争,会有一场漫长的拉锯战。只有两种方式能终结这种同维度乱战:要么有能降维攻击的企业出现,要么是资本意志强行合并。曾经的杀毒市场,千团大战、打车大战、外卖大战,莫不如此。

17、小企业、创业者还有什么机会呢?小企业唯一的活路就是创新。小企业想改变宿命,唯一的路就是离开存量市场,寻找增量市场。

18、俞军说:“当你找到蓝海,找到一块用户体验为零的领域,你需要做的是什么?你需要把用户体验做到100分再发布,还是做到60分就快速铺开市场?当然是产品做到60分就赶紧上。

19、速度第一,快速感染用户铺开市场,让最多的用户体验到你。这就是给后来者的壁垒,这就是蓝海的意义。

20、创新,找蓝海,找到没有大佬、用户体验为零的增量市场,是新公司唯一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二、用“交叉视角”跨界创新

21、我们需要的某种能力要素,它可能已经产生并成熟了, 只是它正在 另外的某个领域被使用着。就看这个已经存在的未来,它会不会撞到你眼睛里,让你起心动念。这就是灵感的瞬间。

22、如果斯蒂芬医生,不曾为了新生儿的死亡而痛苦,他看到小鸡在孵化器中蹦蹦跳跳就不会怦然心动。

23、如果普赖斯蒂洛教授不是痛苦于,一边婴儿死亡率高居不下,一边八台婴儿恒温箱无法运作,就不会起心动念,用发展中国家随处可得的材料重构婴儿恒温箱,就不会有之后的这一成果。

24、未来已来,只是分布得不均匀。也许答案就在隔壁的某个行业。

三、怎样从新要素到新物种

25、如何利用不是本行业体验迭代产生的新要素,而是引用跨行业的新要素,让你的产品看起来依然是原来的产品,但是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物种。

26、我们把互联网商业简单地抽象为三个要素,产品、流量和转化率。那么,实体商业可以简单地抽象成四个要素:产品、空间、流量和转化率。

27、亚朵的空间定义不仅是休息空间,也不仅是基于用户体验地图优化的峰终体验,而,且还是用户在不同的地方体验各种生活新产品、所见即所得的电商空间

28、新要素有两种:
第一种,在现有体验的基础上,运用最新科技等新要素,提升用户体验,或者改变成本结构。

第二种,用整个社会经济升级、产业升级所产生的其他领域新要素,变革内在的商业逻辑。也许用户的前端体验,依然是那个产品、那个服务,但公司背后的商业运作,已经成为了完全不同的新物种。

29、实体商业的流量创新:

  • 好位置可以通过合作加盟获得,互联网公司为“房东”赋能;
  • 用众筹把单纯的“消费者”变成忠实的“投消者”。
  • IP合作,自带流量。

四、三级火箭:深度讲解互联网降维打击

30、360的第一级火箭是免费杀毒工具,利用这级火箭打破了持续10年的杀毒软件市场三国鼎立的局面,成为用户量最大的安全工具;360的第二级火箭是从免费杀毒工具变为安全网络平台,进而推出360安全浏览器和360安全网址导航;360的第三级火箭就是它最终承载的商业闭环,从安全浏览器和网址导航的广告收入,获得企业的经营利润。

31、互联网公司的三级火箭

  • 第一级,头部流量。
  • 第二级,沉淀某类用户的商业场景。
  • 第三级,完成商业闭环。

32、雷军他只是拿手机做头部流量。你要赚利润的东西,并非是他人要赚钱的地方。面对这样的竞争者,传统的生意套路会失效。

33、要玩三级火箭,有几个必要条件
第一,第一级火箭一定要高频应用。三级递推一定是高频推低频,没有低频推高频的。
第二,通过第一级火箭获得大量用户之后,要快速展开一个能够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
第三,操盘三级火箭的人,一定是个势能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人。
第四,操盘三级火箭的人,一定是个狠人。因为一级火箭就是抢流量的,就是把别人河里的水都抢到自己的水渠里,成就自己的河流生态。

34、干三级火箭,不是偶然干成的,而是一开始就想着颠覆现有的行业,干掉现有的企业。所以如果不是狠人,不是积蓄已久的人,不是有高频应用场景的人,不是能承受指责的人,三级火箭还是没法轻易玩。

35、火箭级数越多,需要的燃料越少。但每增加一级,不可控程度越高。就好像咱们做商业,模型过于复杂,变现链条过长,就容易玩脱了

36、如果只做二级火箭,149吨才能推1吨,三级只需要77吨。如果三级火箭能够省一半的重量,危险程度也提升一倍。然而到了四级火箭,燃料重量可以省10吨,危险程度却变成了四倍。

37、但火箭的目的不是飞得越高越好,而是为了放卫星是为了把一颗星星放到星空上。

五、颠覆式创新:成败价值网

38、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你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你是你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9、企业是其赖以生存的价值网的某一节点。 不管人还是企业都生活在一个网里。

40、企业真正的管理者,就是识别自己赖以生存的价值网。这个管理者应该建立一个组织,与这个价值网进行资源对接。

41、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它的每一个组织部门,都是为了和某一个社会价值网的分支进行对接而设计的。

42、因为很多没落的企业,在自己的价值网上依然是优秀的,只是它依附的价值网过时了;搭载在新的价值网上的企业,实现了自己的颠覆式创新。

43、马化腾说:“也许你什么错都没有,只是老了”。很多没落的企业,也是什么错都没有,只是它的价值网过时了。

44、在资本的增长压力下,大公司很难进入小市场。李彦宏说过,对于百度来讲,低于1%收入比例的市场是不看的。

45、所谓管理得好的公司,往往是与现有价值网的紧密对接。响应现有客户需求,紧盯对手,满足投资人。所有的弦都绷得高效、流畅,没有冗余和浪费管理得无比完美。

46、一个组织的心智模式定下来就真的很难以改变,像我们的基因一样看不见,但决定组织的整体思考方式。

47、一个新的增量市场,意味着这是一个新的价值网。传统老企业,它的组织心智不一样,所以它没有办法和创业者一样去做出反应,因此我们创业者充满机会。

48、但是诺基亚对手机的定义是通信产品, iPhone对手机的定义是互联网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终端。看上去是一样的产品,但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两张价值网。

本章小结

第一节课,我们谈了用户价值公式。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用户迁移成本,存量市场的打法就是拼体量,创业公司唯一的机会就是创新、去增量市场。

第二节课,我们谈了未来已来,只是分布得不均匀。根据小鸡孵化器,可以做出人类婴儿的恒温箱。其实我们需要的很多解决方案,就在你旁边已经出现了需要的是你的思考和洞察。

第三节课,我们谈了新要素、新物种。所有的新产品,都会有些新要素,有些是产品本身的升级,有些是把整个社会升级的新能力纳入企业,使企业看上去在提供原来的服务,但它的内在商业运作机理已经非常不同,甚至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物种。

第四节课,我们谈了互联网圈很爱使用的三级火箭模型。第一级火箭是头部流量,第二级火箭是沉淀用户的商业场景,第三级火箭是交易变现。

最后这节课,我们讲创新模式的帝王术一一颠覆式创新,开启新的价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