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新财富公布了新一年的富豪榜。

    根据榜单介绍,2021年新财富500富榜单中,百亿富人从去年的315位上升到今年的439位。

    富豪榜一出,小伙伴们又要摸了摸自己的钱包,富人们的财富年年增长,我们的财富天天贬值。

    如何实现财富自由”一定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用某位大师的话来说:“人生致富两条路,创业投资。”

    投资我就不多说了,兴高采烈终于找到一支上涨的股票,没想到却是上市公司和庄家联合割韭菜的伎俩,无良的庄家不但坑散户,连介绍人和基金都坑。

    股票搞不动,要么搞一搞基金也行啊,本想着鱼头吃到鱼尾,但万万没想到,这刚抱到鱼尾,还没捂热,就被摔下了车。

    不过这还不是最惨的,原因是你即使投资了股票和基金,毕竟你没有梭哈不是,如果你开始创业,你会发现,梭哈一时爽,一直梭哈一直爽。

    之前我聊了很多投资,今天不妨聊聊创业,很多人在教小伙伴们创业成功,但创业成功的说法千篇一律创业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

    在这个成功率只有万分之七的事情中,一般人如何创业成功我们可能很难找到原因,但一般人如何创业失败或许我们可以探讨一二。

    巴菲特说过一个指标,ROE,全称净资产收益率,它的公式是资产周转率净利率杠杆。今天我不妨从ROE这个指标来聊聊创业的成功和失败

    在利用这个指标前,必须有两点说明。

    第一点:我尽量不讨论杠杆,所以公式会变成资产周转率*净利率,其实这个指标更偏向于投资回报率。

    之所以不包含杠杆,原因杠杆讨论起来相对比较复杂,另外杠杆虽然普遍存在,但对于今天我们讨论的创业公司来说,却不是非常友好。

    不用说向银行借款的间接融资,即使是想投资公司融资的直接融资,其成功率也低的多。

    第二点:投资回报率中会考虑收入和净利润

    肯定有小伙伴会说,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很多都没有净利润,这个指标讨论起来的意义何在?

    我想说的是,虽然从指标的角度出发确实没有意义,问题是指标背后代表的商业含义,其对创业公司来说意义重大。

    另外,我们对于创业公司的讨论从来不只是局限于现在,更多的依托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既然我们要从投资回报率下看创业公司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那我们就必须理解好资产周转率和净利率背后的商业含义。

    说实话,我在做投资的时候,对于什么锂电池的深层技术、社区团购的细节问题等这些细节的东西,我也不是很懂,为什么创业者愿意跟我说且愿意跟我聊?

    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善于从财务的角度去勾勒他们的商业未来,这会让我们双方受益匪浅。

    投资回报率的第一个指标是资产周转率,学过会计的知道,资产周转率等于营业收入/总资产。

    看到这种公式就让人头疼,但如果我们把它变成商业逻辑就会变得很简单。

    现在假设我们要开一家水泥厂,第一步是干嘛?

    有小伙伴会说建厂子,这话没毛病,但这不是第一步,而是第二步,因为没钱怎么建厂子。

    所以对于任何创业公司来说,第一步都是想办法搞钱

    有了钱之后,进入第二步,建厂子,也就是盖个厂房、整点设备,找领导剪个彩。厂房和设备就构成了一个公司的资产。

    有小伙伴说,我创业不盖厂子,我就剪剪视频,那你剪视频的电脑、声卡,就构成了你的资产。

    有了资产之后,第三步,就是利用这些资产赚钱

    如何利用这些资产赚钱呢?

    比如说水泥厂,利用机器设备将买来的原材料转化成了水泥产品;Up主利用电脑、声卡把自己的声音和找到的素材转化成了产品。

    这些产品不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都可以拿出去卖,自然就可以换成钱。

    所以,我们不妨总结一下。我们谈资产周转率,到底在谈啥?

    不就是在谈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过程么。换句话说,不就是从资产变成钱的过程么。资产是你用钱购买的可以给你带来更多钱的东西

    这话似乎有本书穷爸爸富爸爸也说过,其实这就是个普遍认知的概念。用资产变出来的钱就是收入。

    如果用财务的角度来说,资产周转率就是从资产到收入的过程。这里面涉及到工艺技术的研发、机器设备的使用、原材料的投入、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等等。

    为什么我们会创业失败,或者说为什么我们创业就是干不过人家?

    其实第一个原因就是投资回报率中的资产周转率没别人高

    之所以没别人高,要么就是上述资产到收入的过程涉及到的流程比别人长,要么就是在这流程的每个环节花的时间都比别人多。

    流程的每个环节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就相当于工作效率比别人低。

    举个例子,公司运营过程中,总会涉及到社保缴纳的过程,你们公司雇佣的人事经理,每天摸鱼还在背后骂你扣,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很忙,实则做事情巨慢。

    而有些创业公司早就把这种社保缴纳交给了天眼企服这样的平台。

    因为天眼企服上都是专业人员,缴纳社保的效率高,不但经得起考验,而且经得起你的批评。

    甚至你不爽时,还可以在天眼企服换个服务商,这种非主营业务的活外包给天眼企服,提高创业公司效率不香么。

    资产到收入的过程涉及到的流程比别人长,这就相当于同样达到一个目的,人家的工作效率就是比你高。

    举个例子,18年之后,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企业服务公司,你可能不知道企业服务是啥,钉钉这种软件、天眼企服这种综合公司服务平台都是。

    虽然都是企业服务,但有些企业服务公司做的就是比别人好。

    就像公司注册、代理记账、代缴社保这事,本身其实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其最大的难度就是是否可以形成标准化,因为标准化流程之后,代表着资产到收入过程涉及到的流程就简单就短。

    就像天眼企服一样,从它的官网就可以看出这事一家包含前面且流程标准化的公司。

    这就导致天眼企服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时间短且效率高,其他企业服务公司一年3个人办2件事,人家一年3个人办8件事,这效率差异高低立判。

    不过,只考虑资产周转是没用的,因为资产周转的含义是从资产到收入的过程,收入可不代表着赚钱。如果你创业公司是赔钱的,你周转越快实际上赔的也就越多。

    那么,你还要考虑第二点,赚钱。毕竟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公司都是耍流氓,部分公司除外。

    一个公司赚不赚钱,了解利润的小伙伴都清楚,赚不赚钱取决于收入和成本、费用之差。

    收入减去成本等于毛利,不同行业的毛利是有差异的

    比如茅台的毛利就是高,一些贸易公司的毛利就是低。不要听很多公司告诉你的规模大、毛利低也能赚钱的道理,这种公司多是拉皮条的公司。

    在不考虑风险的情况下,这些公司确实能赚钱,但是只要你毛利率少算一个点,它就可能是亏损的。

    举个例子,钢贸商,看起来收入规模很大,但毛利率很低,以至于抗风险能力变的很低。

    很多时候,毛利率由行业属性决定,创业者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费用却是创业者能够控制的。毕竟费用属于造假高发科目,毕竟你那知道兰州拉面的报销单是不是洗浴中心开的。

    很多创业失败的案例就来自于费用控制的不合理。

    比如前几年有个海外淘的项目在获得高额融资之后,有钱了,年轻的创始人就偷摸往自己兜里揣钱,名牌包包、豪车美酒,不出多长时间,公司的钱就被败光了。

    不过蜜汁操作在于,有概念,最终被某家上市公司整合,洗了一波散户的大脑。

    当然,这不是我要说的核心。核心是现金流枯竭资金断裂往往是创业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

    太能造钱了,比如业务刚刚开展就大量铺设团队,市场调研都没做一个,压根不知道市场需求。所以,创业者必须要有一些省钱小妙招。

    而省钱小妙招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非主营的业务少开展步子不要迈的太大以免扯着淡

    或者把非主营的业务外包掉,向前期的记账、社保、商标管理这些个,完全没必要在招聘一个专门的人才去进行。

    用天眼企服这种平台来外包就挺好,比如刚创业的时候,银行开户就是个大问题,因为你没有实际经营地址,银行上门如何取信,找天眼企服。

    又比如,社保这东西你不可能亲力亲为的去缴纳,招聘个人力助理不容易吧,花钱不少,不如找天眼企服。又比如整个logo、注册个商标费时费力,不如找天眼企服

    我为什么推荐天眼企服?

    原因是因为天眼企服的服务比较全面,而且标准化

    对于创业者来说,核心并不是你会不会注册公司,而是谁能把这麻烦事帮你搞定且效率更高,全面代表着少操心,标准代表着效率高。

    好,我们总结一下。

    如果我们把创业失败和成功作为一个讨论话题,以投资回报率作为一个参考指标。

    有些公司做的好,很多时候取决于两个方面:公司的周转效率高,公司赚钱的能力强

    而这里面更细节的东西,则是模式和人决定的,就像有的公司能突破第二曲线,有的公司乐忠于无限扩张,其背后还是取决于这个公司的基因和人。

    当然,关于这些,我想留在以后再行讨论。

    由里及核,做多中国!
    我是梨核,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