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适用场景
一个对象(目标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所有的依赖对象(观察者对象)都将得到通知,进行广播通知。
例如,某种商品的物价上涨时会导致部分商家高兴,而消费者伤心;还有,当我们开车到交叉路口时,遇到红灯会停,遇到绿灯会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股票价格与股民、微信公众号与微信用户、气象局的天气预报与听众、小偷与警察等。
在软件世界也是这样,例如,Excel 中的数据与折线图、饼状图、柱状图之间的关系;MVC 模式中的模型与视图的关系;事件模型中的事件源与事件处理者。所有这些,如果用观察者模式来实现就非常方便。
代码实现
观察者模式的主要角色如下。
- 抽象主题(Subject)角色:也叫抽象目标类,它提供了一个用于保存观察者对象的聚集类和增加、删除观察者对象的方法,以及通知所有观察者的抽象方法。
- 具体主题(Concrete Subject)角色:也叫具体目标类,它实现抽象目标中的通知方法,当具体主题的内部状态发生改变时,通知所有注册过的观察者对象。
- 抽象观察者(Observer)角色:它是一个抽象类或接口,它包含了一个更新自己的抽象方法,当接到具体主题的更改通知时被调用。
- 具体观察者(Concrete Observer)角色:实现抽象观察者中定义的抽象方法,以便在得到目标的更改通知时更新自身的状态。 ```java
/**
抽象目标 */ abstract class Subject { protected List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 //增加观察者方法 public void add(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add(observer);
}
//删除观察者方法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remove(observer);
}
public abstract void notifyObserver(); //通知观察者方法 }
/**
- 具体目标
*/
class ConcreteSubject extends 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 {
} }System.out.println("具体目标发生改变...");
System.out.println("--------------");
for (Observer obs : observers) {
obs.response();
}
/**
- 抽象观察者 */ interface Observer { //反应 void response(); }
/**
- 具体观察者1
*/
class ConcreteObserver1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sponse() {
} }System.out.println("具体观察者1作出反应");
/**
- 具体观察者2
*/
class ConcreteObserver2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sponse() {
} }System.out.println("具体观察者2作出反应");
/**
观察者模式 测试类 */ public class ObserverPatter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ject 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
Observer obs1 = new ConcreteObserver1();
Observer obs2 = new ConcreteObserver2();
subject.add(obs1);
subject.add(obs2);
subject.notifyObserver();
//输出:
//具体目标发生改变...
//--------------
//具体观察者1作出反应
//具体观察者2作出反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