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2021-01-01 14:16
categories:
- 探索
-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 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认知世界的经济学,珍大户


本篇文章只是列举了各个知识点,并没有对每个知识点做过多的总结和详解,没有例子辅助可能一时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如果对这些观点想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请购买珍大户的《认知世界的经济学》进行学习。

本章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旨在用于个体在主做选择时提供一下方法。个体在做选择的时候有三种方法可以作为参考方式,个体选项优化、群体均衡、模型与数据校验。

通用基本方法

介绍上述三种方法前,我们先学习以下概念,在三种方式中都可以应用到。

机会成本

我们在做选择时,没有选择的那些选项中的最高成本即为机会成本,即我们放弃的最高价值就是机会成本。例如,下班后我们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供支配,这两小时我们可以用来看一场电影,也可以来选择读书,如果选择看电影,就享受了看电影的快乐,那么放弃的就是读书的乐趣,放弃读书的乐趣就是你的放弃的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就是已经发生了,且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开一家奶茶店投资30W,结果奶茶店效益不好要倒闭,30w成本也没有赚回来,那么损失的这30w就是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的区别

机会成本是在做选择时 对未来的预测,是将要失去的成本,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是过去的,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边际成本

理解了边际的含义,也就理解了边际成本的含义,边际指额外的,增加的。边际成本即在原有成本上额外多出来,或是增加的成本
例如你请5人吃火锅,总共消费600元,按照平均消费 每个人花费了120,吃到一半时另外加入一个新伙伴,这位新伙伴加入后只增加了一个主食 20 元,以边际成本来计算,只需要花费20元就又额外收获了 一个人情,这个买卖是很划算的。

存量与增量

增量可以理解为新增的客户来源,存量可以理解为原有的客户进行维护。
例如,青年A家里有一套四合院价值1亿,他本人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月入4000,青年B来自小县城,没有价值过亿的四合院家里,但是经过奋斗他拥有了百万年薪。那么就可以说青年A 存量很足增量很低,青年B存量不足,但是增量很高。一般存量与增量拥有其中一种就很难得了。
新开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年所有业务员的业绩达到了5亿,第二年的业绩也达到了6亿,那么这家公司的存量与增量怎么计算?保险一般是持续多年的,用户第一年买了保险后,接下来很大概率也会一直续缴,那么这家保险公司第二年的业绩是 第二年的增量6亿+第二年的存量5亿,11亿。

方式一:个体选项优化

个体选项优化适用个体在做某个决定时只会对自己起到影响,例如跳槽找工作等。个体选项优化可分为3步去执行,分别是预算约束&可行选项、权衡选项、激励。

预算约束&可行选项

预算约束即你做某一件事可以做出的最大预算,这个很好理解,那么可行选项是什么?
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例如过年回老家需要乘坐交通工具,可选交通工具有 飞机、高铁、普快、汽车等,你的路费预算是1000,飞机这个选项就可以去除了,因为过年回家的机票基本上都在1200-1500左右,剩下的选项都满足1000的预算。可行选项也就是在你的预算内,所有满足预算的选项都是可行选项,而超过了预算的选项就不再考虑范围内了。

权衡选项

做选择时 将你认为可能影响抉择的因素都列举出来,并试着给每个因素进行定价,试着推算出机会成本进行估值,综合所有因素的总价值做出最优选择。可以用总的收益对比总的成本,也可以用边际收益对比边际成****。
以上述过年回家乘坐交通工具的例子来说,如何在剩下的选项中做出最优的选项?可以列举一下影响你做抉择的因素,并给每一项附上价值表示这些因素价值多少。这里暂时只列举2个因素:舒适度高、时间少,并给每一项进行打分:

  • 舒适度 40
  • 时间少 50

以济南到杭州为例,动车二等座价格400左右,普快 200左右,汽车360左右,现在我们将各种因素相加,得出下面的结果:
Q]UW`E4]Y{EN_D2P6U`}~$R.png
首先从上图看出 汽车的性价比是最差的,首先排除掉汽车,剩下高铁和普快,其中高铁400元路费包含想要的舒适度同时花费时间少,如果你比较在意舒适度和时间少,那么高铁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你觉得400-40-50=310的路费 与 普快相差太多,那么普快也是很好的选择。
总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有能力的范围内做出最好的选择。有个前提条件是 需要尽可能的看到更多的选项,如果选项够多那么做出最优选择的可能性也最高,在做选择时尽量列出所有可能性。
注意:在给因素估计价值时,我们可能存在估错的情况。**

激励

可以改变成本收益都是激励,只不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是正向激励,增加成本减少收益是负面激励。只要产生激励,人们的选择就可能会发生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达到正向激励的效果。
例如上述乘车的例子中,如果出台新政策高铁的费用会相应降低,那么人们选择高铁出现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珍大户视频中提出了如何给出正向激励的建议,这里就不列举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购买视频查看。**

方式二:群体均衡

在做选择时我们除了考虑自身的情况外,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考虑外在的影响因素,将自己放到群体里去做考虑。

群体分析

要了解群体均衡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群体分析,简单来说 就是对于同一件事 别人的看法以及行为。再来说下均衡,可以理解为达到一种稳定 比较平衡的状态,就像一个瓶子装的是浑浊的混着的油和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慢慢的油和水分离达到平衡的状态。这里的均衡是指在群体中,对于某件事当大家不再做出选择和行为,渐渐稳定的状态。
群体分析,就是对于某件事,需要分析出大众最终的看法以及可能做出的行为得出的结果。为什么说最终的群体结果,是因为大众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A做了某个行为,影响了B的行为,B的行为又反过来影响了A,以此类推,直到大家都不再做出反应,做出改变,渐渐趋于稳定,我们就说这是群体均衡了。一般很难达到群体均衡。

忽视群体分析可能引起的结果

个体在做决定时,如果忽略了在群体中的效应,就可能引起下面的反向效果,导致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完全相反。

合成谬误

当个人做出了最优选择后,这个选择扩展到整个群体时,就会发现这个最优选择反而成了最差选择。例如,大家平时上班都实行低碳出行,乘坐地铁或公交车,突然某天下大雨了,地铁和公交车突然就不香了,大家改为开车出行,这时反而会导致平时不拥堵的道路变得拥堵起来。又比如国庆时高速不收费,大家都想开车走高速,就会导致高速上出现大堵车,甚至堵一天的情况。 这就是合成谬误。

搭便车

搭便车 也很好理解,就是自己不做事,等着别人做事带来的好处,俗称坐享其成。这种情况类似于合成谬误,也是大家做出了看似利于自己的决定,实则大家都抱着同样的想法,导致事情变得越来越差。
例如,一个宿舍里4个人,大家每天轮流打算卫生,B会想“昨天A打扫了,肯定脏的没有那么快 ,明天又是C打扫了,每天都有人打扫,我今天偷懒一下也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如果每个人都是B这样的想法,那么最后宿舍的卫生会成什么样?

方式三:经济模型与数据校验

经济模型 是现实世界的简化版,主要是希望可以作为一个可以重复被验证的理论对未来做一个指导。 可以简单理解为在经济学中 主要用来总结并且指导未来走向的,具有指导性质,不一定是准确的。构建模型需要经历提出假设、解释假设、数据校验、查看结果4个步骤,有时候可能需要不停的重复这4个步骤。

构建模型步骤

1-提出假设

首先可以预想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就可以看做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某些情景做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可以当做是一个经济模型,例如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假设“举办奥运会会加速城市的发展”,这就是根据现实情况提出的一个假设。当然这个假设还需要检验,可以理解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对待结果,就算检验后这个经济模型也不一定就是准确的,需要反复验证。

2-解释假设

合理的解释这个假设,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例如“举办奥运会会加速城市的发展”这个假设中,为什么说举办奥运会会加速城市的发展,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原因:
1.举办奥运会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这些游客里有些人觉得这个城市不错,选择留下来
2.举办奥运会需要新建各种场馆,加速了城市现代化

3-数据校验

假设有了,因果关系也梳理了,那么现在就需要来验证一下假设的准确性。可以通过统计过去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
还是以“举办奥运会会加速城市的发展”为例,这一步我们就需要收集历届奥运会举办后的城市的经济发展数据做统计。常用的数据校验方法有三种,自然实验法、调查法、经济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

提出多种策略,一一去实验。例如给商品定价,策略1 定价以9结尾,策略2定价以6结尾,策略3 定价以0结尾,寻找类似客户群体,实验相同产品不同定价的销量。

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堆人力去调查,例如街边的调查问卷或是电话访问等。这个调查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填写调查问卷的人并不是真心填写,或者调查人取样的人群并不符合目标人群等等,这就导致最后的调查结果可能根本不可用或是得出的数据是有偏差的。如果控制不住数据的真实性,这种方法就要慎用。

经济实验法

将单独的某个人放到实验环境中,更改某一条选项 看看人们会怎么做出自己的反应。
假设找10个男孩子问分别同一个问题,每次问题得到答复后都改变一下问题中的某个条件,看看这些男孩子怎么选择。例如,“给你5000块是否愿意离开你的女朋友?”,一般男孩子肯定会说不愿意,这时候加大筹码“给你5w是否愿意离开你的女朋友?”,男孩子肯定还是不愿意,再继续加筹码“给你50w是否愿意离开你的女朋友?”,可能有些意志不坚定的男孩子会表现出犹豫,“给你500w是否愿意离开你的女朋友”,这时候的结果可能就跟之前的不一样了。不停的修改某个条件来观察人们的选择,这种方式是比较推荐我们来使用的

4-查看结果

这一步就是根据上一步的数据校验得出结果,如果历史数据校验之后 假设并不成立,或是因果关系并没有那么强,这时候就需要回到第一步,重设假设,再依次重复上述步骤。

四个步骤中存在的坑

提出假设、解释假设、数据校验、查看结果这4个步骤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坑,对于初学者以及准备尝试的人来说,这些坑是很难发现的。

提出假设

我们说经济模型是现实世界的简化版,去除非必要因素,留下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坑,就是我们往往分不清因素的重要度,将必要因素排除了,而留下了非必要因素,那么基于这些非必要因素得出的结论 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而我们可能一时还发现不了。

解释假设

这一步我们是用来梳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在梳理因果关系时人们常常会犯归因谬误这样的错误,将有相关性的两件事当成了是有因果关系。

归因谬误

归因:寻找事物发生的因果。归因谬误 是指在找寻事物发生的因果时,出现的那些荒诞的联想关系。归因谬误有以下两种:

  • 将前后发生的两件事当成因果关系。
  • 将一起发生的两件事当初因果关系。

人们经常分不清两件事之间的关系,总是简单的归因 为 因为发生了什么,所以导致了什么。 很多事情发生有很多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联合导致某件事的发生,这些因素也互为 相关关系。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件事,互不影响,但是却是共同影响结果。

两件事之间有相关关系,却没有因果关系是什么原因?

1、遗漏了因素

2、反向因果关系
3、巧合
以上这三种原因我这里没有列举具体的例子,有需要的可以看珍大户的视频讲解加深理解。

数据校验

数据校验时人们往往遇到的问题是历史数据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样本数据,或是根本找不到相关的数据,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上面提到的三种数据检验的方法寻找数据。

查看结果

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结论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回到第一个步骤,重新进行假设再重复上面的步骤。第二种是经历了数据校验后看似假设是符合历史数据规律的,但也有可能这个结论本身还是存在问题的,不一定是对的,需要谨慎对待,还是需要更多的数据去验证。可以理解为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停的更新迭代模型。

三种方式的区别

个体优化选项与群体均衡的区别?

个体优化选项适用于做了某个选择后只对自身产生影响,不会放大到整个群体中,例如自己想买什么样的汽车。
群体均衡适用于 将自身放置在整个群体中,就像连锁反应,自己做了某个决定后,会引起其他人的连锁反应。例如 置身于某个行业中,某个产品突然降价,同类型产品的价格还是那么高,其他厂商的产品销量就会受到影响,其他厂商看到这种情况也可能会采取相应的行动给产品降价,大家一起打价格战,那么就会导致厂商们的利益都受损,最后开始降价的厂商其实并没有收到多大的利益,得不偿失。

个体优化选项、群体均衡 与 经济模型的区别?

个体优化选项、群体均衡是属于对于单次选择做出结论,而经济模型是想总结出一个理论,供以后可以重复再重复应用。

结论

虽然我们可以采用上面的这三种方式去做决定,但是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了吗?

答案是显然不能。
例如 在个体选项优化中,你可以列举所有的机会成本吗?在群体均衡中,你可以预测所有人的反应吗?在经济模型中你可以梳理所有的因果关系吗?以上问题的答案 都显而易见 是不太容易 或是不可能的。所以最终的结论是,有些问题我们依然是无法得出答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