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链接: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21924

导读:选择了几个常用APP细致的分析了评论区的特点

1. 微信公众号

限制一,无法讨论
并非所有公众号都拥有留言区。
限制二,讨论的数量受限
留言数目的上限是100条
限制三,讨论的互动次数受限
只能由作者对评论进行最多一次回复
限制四,公众号主体对讨论内容负责
留言的发布并不是由读者自主决定,而是由公众号的运营者在后台选择出来展示,

2. 豆瓣

因为“广场空间”的出现以及留言区的开放,豆瓣必须采取比微信更加严格的内容审查。
在特殊时期,广播功能、日记功能、甚至热度很高的小组(如“豆瓣鹅组”)都会被暂时停用
且动不动老用户会语重心长地规劝:勿商国是,知识分子还是回去讨论文艺作品吧。

3. 新浪微博

微博对于留言区公共性的控制,它则更多是从交互设计的空间结构上去降低留言讨论的重要性——留言的可视层级要远远低于内容本身。讨论的困难还在于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往复交流被插入的广告打断。

4. 知乎

在早期知乎更像是一个未出圈的学科精英游戏场,其早期用户凭借广博的知识积累,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狡黠的幽默感征服了不少人。十年来激进的商业化推动平台边界迅速扩大,从前那种所谓小圈子“精英气质”显然难以为继。这种状态驱逐了一部分老用户。
从结构上来说,知乎内部意见排序的形式增大了意见之间的内耗。出于浏览体验的优化,交互设计中内容发布和评论之间也有明显的等级划分——评论的可视度大大低于内容本身。并且因为按照“赞数”对评论进行排序,用户和用户之间平等多次的对话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