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学习中,我们探究了 React-Hooks 的来头,并理解了其背后的“设计动机”。接下来我们来构建对 React-Hooks 的整体认知。
在章节的主体部分,将会通过一系列的编码实例来帮助你认识 useState、useEffect 这两个有代表性的 Hook,这一步意在帮助初学者对 React-Hooks 可以快速上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新理解“Why React-Hooks”这个问题。在最后,去认知与探究 Hooks 的局限性。
【注】:在学习本课时的过程中,希望能够摒弃“认识的 API 名字越多就越牛”这种错误的学习理念。倘若想要掌握尽可能多的 Hook 的用法,这里可以一键进入 React-Hooks API 文档的海洋zh-hans.reactjs.org/docs/hooks-… API 用法的介绍都是 “教具”,仅仅是为后续更深层次的知识讲解作铺垫。

1、先导知识:从核心 API 看 Hooks 的基本形态

1)、useState():为函数组件引入状态

早期的函数组件相比于类组件,其一大劣势是缺乏定义和维护 state 的能力,而 state(状态)作为 React 组件的灵魂,必然是不可省略的。因此 React-Hooks 在诞生之初,就优先考虑了对 state 的支持。useState 正是这样一个能够为函数组件引入状态的 API

  • 函数组件,真的很轻

在过去,你可能会为了使用 state,不得不去编写一个类组件(这里给出一个 Demo,编码如下所示):

  1.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2. export default class TextButton extends Component {
  3. constructor() {
  4. super();
  5. this.state = {
  6. text: "初始文本"
  7. };
  8. }
  9. changeText = () => {
  10. this.setState(() => {
  11. return {
  12. text: "修改后的文本"
  13. };
  14. });
  15. };
  16. render() {
  17. const { text } = this.state;
  18. return (
  19. <div className="textButton">
  20. <p>{text}</p>
  21. <button onClick={this.changeText}>点击修改文本</button>
  22. </div>
  23. );
  24. }
  25. }

有了 useState 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在函数组件里引入 state。以下是使用 useState 改造过后的 TextButton 组件:

  1. import React, { useState } from "react";
  2.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Button() {
  3. const [text, setText] = useState("初始文本");
  4. function changeText() {
  5. return setText("修改后的文本");
  6. }
  7. return (
  8. <div className="textButton">
  9. <p>{text}</p>
  10. <button onClick={changeText}>点击修改文本</button>
  11. </div>
  12. );
  13. }

上面两套代码实现的界面交互效果完全一样,而函数组件的代码量几乎是类组件代码量的一半!
如果你上一篇文章中曾或多或少地对“类组件太重了”这个观点感到茫然,那么相信眼前这个 Demo 足以让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两类组件在复杂度上的差异——同样逻辑的函数组件相比类组件而言,复杂度要低得多得多

  • useState 快速上手

从用法上看,useState 返回的是一个数组,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对应的是我们想要的那个 state 变量,第二个元素对应的能够修改这个变量的 API。我们可以通过数组解构的语法,将这两个元素取出来,并且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命名。一个典型的调用示例如下:

  1. const [state, setState] = useState(initialState);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给自己期望的那个状态变量命名为 state,给修改 state 的 API 命名为 setState。useState 中传入的 initialState 正是 state 的初始值。后续可以通过调用 setState,来修改 state 的值,像这样:

  1. setState(newState)

状态更新后会触发渲染层面的更新,这点和类组件是一致的。
这里需要向初学者强调的一点是:状态和修改状态的 API 名都是可以自定义的。比如在上文的 Demo 中,就分别将其自定义为 text 和 setText:

  1. const [text, setText] = useState("初始文本");

“set + 具体变量名”这种命名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将 API 和它对应的状态建立逻辑联系
当我们在函数组件中调用 React.useState 的时候,实际上是给这个组件关联了一个状态——注意,是“一个状态”而不是“一批状态”。这一点是相对于类组件中的 state 来说的。在类组件中,我们定义的 state 通常是一个这样的对象,如下所示:

  1. this.state {
  2. text: "初始文本",
  3. length: 10000,
  4. author: ["xiuyan", "cuicui", "yisi"]
  5. }

这个对象是“包容万物”的:整个组件的状态都在 state 对象内部做收敛,当我们需要某个具体状态的时候,会通过 this.state.xxx 这样的访问对象属性的形式来读取它。
而在 useState 这个钩子的使用背景下,state 就是单独的一个状态,它可以是任何你需要的 JS 类型。像这样:

  1. // 定义为数组
  2. const [author, setAuthor] = useState(["xiuyan", "cuicui", "yisi"]);
  3. // 定义为数值
  4. const [length, setLength] = useState(100);
  5. // 定义为字符串
  6. const [text, setText] = useState("初始文本")

还可以定义为布尔值、对象等,都是没问题的。它就像类组件中 state 对象的某一个属性一样,对应着一个单独的状态,允许你存储任意类型的值

2)、useEffect():允许函数组件执行副作用操作

函数组件相比于类组件来说,最显著的差异就是 state 和生命周期的缺失。useState 为函数组件引入了 state,而 useEffect 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命周期的缺席
useEffect 能够为函数组件引入副作用。过去我们习惯放在 componentDidMount、componentDidUpdate 和 componentWillUnmount 三个生命周期里来做的事,现在可以放在 useEffect 里来做,比如操作 DOM、订阅事件、调用外部 API 获取数据等。

(1)、 useEffect 和生命周期函数之间的“替换”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理解 useEffect 和生命周期函数之间的替换关系。这里先给到一个用 useEffect 编写的函数组件示例:

  1. // 注意 hook 在使用之前需要引入
  2. import React, { useState, useEffect } from 'react';
  3. // 定义函数组件
  4. function IncreasingTodoList() {
  5. // 创建 count 状态及其对应的状态修改函数
  6. const [count, setCount] = useState(0);
  7. // 此处的定位与 componentDidMount 和 componentDidUpdate 相似
  8. useEffect(() => {
  9. // 每次 count 增加时,都增加对应的待办项
  10. const todoLi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doList");
  11. const newItem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
  12. newItem.innerHTML = `我是第${count}个待办项`;
  13. todoList.append(newItem);
  14. });
  15. // 编写 UI 逻辑
  16. return (
  17. <div>
  18. <p>当前共计 {count} todo Item</p>
  19. <ul id="todoList"></ul>
  20. <button onClick={() => setCount(count + 1)}>点我增加一个待办项</button>
  21. </div>
  22. );
  23. }

通过上面这段代码构造出来的界面在刚刚挂载完毕时,就是如下图所示的样子:
7.React-Hooks 设计动机与工作模式(下) - 图1
IncreasingTodoList 是一个只允许增加 item 的 ToDoList(待办事项列表)。按照 useEffect 的设定,每当我们点击“点我增加一个待办项”这个按钮,驱动 count+1 的同时,DOM 结构里也会被追加一个 li 元素。以下是连击按钮三次之后的效果图:
7.React-Hooks 设计动机与工作模式(下) - 图2
同样的效果,按照注释里的提示,我们也可以通过编写 class 组件来实现:

  1.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2. // 定义类组件
  3. class IncreasingTodoLis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4. // 初始化 state
  5. state = { count: 0 }
  6. // 此处调用上个 demo 中 useEffect 中传入的函数
  7. componentDidMount() {
  8. this.addTodoItem()
  9. }
  10. // 此处调用上个 demo 中 useEffect 中传入的函数
  11. componentDidUpdate() {
  12. this.addTodoItem()
  13. }
  14. // 每次 count 增加时,都增加对应的待办项
  15. addTodoItem = () => {
  16. const { count } = this.state
  17. const todoLis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doList")
  18. const newItem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
  19. newItem.innerHTML = `我是第${count}个待办项`
  20. todoList.append(newItem)
  21. }
  22. // 定义渲染内容
  23. render() {
  24. const { count } = this.state
  25. return (
  26. <div>
  27. <p>当前共计 {count} todo Item</p>
  28. <ul id="todoList"></ul>
  29. <button
  30. onClick={() =>
  31. this.setState({
  32. count: this.state.count + 1,
  33. })
  34. }
  35. >
  36. 点我增加一个待办项
  37. </button>
  38. </div>
  39. )
  40. }
  41. }

通过这样一个对比,类组件生命周期和函数组件 useEffect 之间的转换关系可以说是跃然纸上了。
在这里,【提醒一下】:初学 useEffect 时,难免习惯于借助对生命周期的理解来推导对 useEffect 的理解。但长期来看,若是执着于这个学习路径,无疑将阻碍你真正从心智模式的层面拥抱 React-Hooks。
有时候,我们必须学会忘记旧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拥抱新的知识。对于每一个学习 useEffect 的人来说,生命周期到 useEffect 之间的转换关系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组件有副作用 → 引入 useEffect”这样的条件反射——当你真正抛却类组件带给你的刻板印象、拥抱函数式编程之后,想必你会更加认同“useEffect 是用于为函数组件引入副作用的钩子”这个定义。

(2)、 useEffect 快速上手

useEffect 可以接收两个参数,分别是回调函数与依赖数组,如下面代码所示:

  1. useEffect(callBack, [])

useEffect 用什么方式来调用,本质上取决于你想用它来达成什么样的效果。下面就以效果为线索,简单介绍 useEffect 的调用规则。

  • 每一次渲染后都执行的副作用:传入回调函数,不传依赖数组。

调用形式如下所示:

  1. useEffect(callBack)
  • 仅在挂载阶段执行一次的副作用:传入回调函数,且这个函数的返回值不是一个函数同时传入一个空数组。调用形式如下所示:

    1. useEffect(()=>{
    2. // 这里是业务逻辑
    3. }, [])
  • 仅在挂载阶段和卸载阶段执行的副作用:传入回调函数,且这个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函数,同时传入一个空数组

假如回调函数本身记为 A, 返回的函数记为 B,那么将在挂载阶段执行 A,卸载阶段执行 B。调用形式如下所示:

  1. useEffect(()=>{
  2. // 这里是 A 的业务逻辑
  3. // 返回一个函数记为 B
  4. return ()=>{
  5. }
  6. }, [])

这里需要【注意】,这种调用方式之所以会在卸载阶段去触发 B 函数的逻辑,是由 useEffect 的执行规则决定的:useEffect 回调中返回的函数被称为“清除函数”,当 React 识别到清除函数时,会在卸载时执行清除函数内部的逻辑。这个规律不会受第二个参数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只要你在 useEffect 回调中返回了一个函数,它就会被作为清除函数来处理。

  • 每一次渲染都触发,且卸载阶段也会被触发的副作用:传入回调函数,且这个函数的返回值是一个函数,同时不传第二个参数。如下所示:

    1. useEffect(()=>{
    2. // 这里是 A 的业务逻辑
    3. // 返回一个函数记为 B
    4. return ()=>{
    5. }
    6. })

    上面这段代码就会使得 React 在每一次渲染都去触发 A 逻辑,并且在卸载阶段去触发 B 逻辑
    其实你只要记住,如果你有一段副作用逻辑需要在卸载阶段执行,那么把它写进 useEffect 回调的返回函数(上面示例中的 B 函数)里就行了。也可以认为,这个 B 函数的角色定位就类似于生命周期里 componentWillUnmount 方法里的逻辑(虽然并不推荐你再继续钻生命周期的牛角尖)。

  • 根据一定的依赖条件来触发的副作用:传入回调函数(若返回值是一个函数,仍然仅影响卸载阶段对副作用的处理,此处不再赘述),同时传入一个非空的数组,如下所示:

    1. useEffect(()=>{
    2. // 这是回调函数的业务逻辑
    3. // 若 xxx 是一个函数,则 xxx 会在组件卸载时被触发
    4. return xxx
    5. }, [num1, num2, num3])

    这里给出的一个示意数组是 [num1, num2, num3]。首先需要说明,数组中的变量一般都是来源于组件本身的数据(props 或者 state)。若数组不为空,那么 React 就会在新的一次渲染后去对比前后两次的渲染,查看数组内是否有变量发生了更新(只要有一个数组元素变了,就会被认为更新发生了),并在有更新的前提下去触发 useEffect 中定义的副作用逻辑

    2、Why React-Hooks:Hooks 是如何帮助我们升级工作模式的

    前面已经了解到,函数组件相比类组件来说,有着不少能够利好 React 组件开发的特性,而 React-Hooks 的出现正是为了强化函数组件的能力。现在,基于对 React-Hooks 编码层面的具体认知,想必对“动机”的理解也已经上了一个台阶。由此趁热打铁,针对“Why React-Hooks”这个问题,做一个加强版的总结。
    相信有不少嗅觉敏锐的人已经感觉到了——这个环节就是手把手教你做“为什么需要 React-Hooks”这道面试题。当然以“Why xxx”开头的这种面试题,往往都没有标准答案,但会有一些关键的“点”,只要能答出关键的点,就足以证明你思考的方向是正确的,也就意味着这道题能给你加分。这里,有以下 4 条答题思路:

  • (1)告别难以理解的 Class;

  • (2)解决业务逻辑难以拆分的问题;
  • (3)使状态逻辑复用变得简单可行;
  • (3)函数组件从设计思想上来看,更加契合 React 的理念。

关于思路 (4),上一篇章已经讲的比较通透了,接着就借着代码的东风,把前三点摊开来看。

(1). 告别难以理解的 Class:把握 Class 的两大“痛点”

坊间总有传言说 Class 是“难以理解”的,这个说法的背后是 this 和生命周期这两个痛点

  • 先来说说 this,在上一篇章你大概可以初步感受到 this 有多么难以捉摸。但那毕竟是个相对特殊的场景,更为我们所熟悉的可能还是 React 自定义组件方法中的 this。看看下面这段代码:

    1. class Example extends Component {
    2. state = {
    3. name: '莫名',
    4. age: '99';
    5. };
    6. changeAge() {
    7. // 这里会报错
    8. this.setState({
    9. age: '100'
    10. });
    11. }
    12. render() {
    13. return <button onClick={this.changeAge}>{this.state.name}的年龄是{this.state.age}</button>
    14. }
    15. }

    先不用关心组件具体的逻辑,就看 changeAge 这个方法:它是 button 按钮的事件监听函数。当点击 button 按钮时,希望它能够修改状态,但事实是,点击发生后,程序会报错。原因很简单,changeAge 里并不能拿到组件实例的 this,至于为什么拿不到,后续文章会有详细讲解,目前暂时跳过这一点。单就这个现象来说,略有一些 React 开发经验的朋友应该都会非常熟悉。
    为了解决 this 不符合预期的问题,各路前端也是各显神通,之前用 bind、现在推崇箭头函数。但不管什么招数,本质上都是在用实践层面的约束来解决设计层面的问题。而现在有了 Hooks就不一样了,我们便可以在函数组件里放飞自我了(毕竟函数组件是不用关心 this 的)!

  • 至于生命周期,它带来的麻烦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学习成本;
②不合理的逻辑规划方式。
对于第一点学过生命周期都会懂。下面着重说说这“不合理的逻辑规划方式”是如何被 Hooks 解决掉的。

(2). Hooks 如何实现更好的逻辑拆分

在过去,你是怎么组织自己的业务逻辑的呢?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都是先想清楚业务的需要是什么样的,然后将对应的业务逻辑拆到不同的生命周期函数里去——没错,逻辑曾经一度与生命周期耦合在一起
在这样的前提下,生命周期函数常常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比如在 componentDidMount 里获取数据,在 componentDidUpdate 里根据数据的变化去更新 DOM 等。如果说你只用一个生命周期做一件事,那好像也还可以接受,但是往往在一个稍微成规模的 React 项目中,一个生命周期不止做一件事情。下面这段伪代码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1. componentDidMount() {
  2. // 1. 这里发起异步调用
  3. // 2. 这里从 props 里获取某个数据,根据这个数据更新 DOM
  4. // 3. 这里设置一个订阅
  5. // 4. 这里随便干点别的什么
  6. // ...
  7. }
  8. componentWillUnMount() {
  9. // 在这里卸载订阅
  10. }
  11. componentDidUpdate() {
  12. // 1. 在这里根据 DidMount 获取到的异步数据更新 DOM
  13. // 2. 这里从 props 里获取某个数据,根据这个数据更新 DOM(和 DidMount 的第2步一样)
  14. }

像这样的生命周期函数,它的体积过于庞大,做的事情过于复杂,会给阅读和维护者带来很多麻烦。最重要的是,这些事情之间看上去毫无关联,逻辑就像是被“打散”进生命周期里了一样。比如,设置订阅和卸载订阅的逻辑,虽然它们在逻辑上是有强关联的,但是却只能被分散到不同的生命周期函数里去处理,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设计。
在 Hooks 的帮助下,完全可以把这些繁杂的操作按照逻辑上的关联拆分进不同的函数组件里:我们可以有专门管理订阅的函数组件、专门处理 DOM 的函数组件、专门获取数据的函数组件等。Hooks 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业务逻辑的聚合,避免复杂的组件和冗余的代码

(3). 状态复用:Hooks 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

过去复用状态逻辑,靠的是 HOC(高阶组件)和 Render Props 这些组件设计模式,这是因为 React 在原生层面并没有为我们提供相关的途径。但这些设计模式并非万能,它们在实现逻辑复用的同时,也破坏着组件的结构,其中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嵌套地狱”现象。
Hooks 可以视作是 React 为解决状态逻辑复用这个问题所提供的一个原生途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 Hook,达到既不破坏组件结构、又能够实现逻辑复用的效果
要理解上面这两段话,需要你对组件设计模式有基本的理解和应用。如果读下来觉得一头雾水,也不必心慌。对于组件状态复用这个问题(包括 HOC、Render Props 和自定义 Hook),目前预期值可以是“知道有这回事就可以了”。如果你实在着急,可以先通过文档中的相关内容简单了解一下。接下来会有相关地专栏模块,将这块知识放在一个更合适的上下文中进行讲解。

3、保持清醒:Hooks 并非万能

尽管 Hooks 具有诸多优点,而且React 团队也明确表明了对函数组件的积极态度,但是还是要谨记这样一个基本的认知常识:事事无绝对,凡事皆有两面性。更何况 React 仅仅是推崇函数组件,并没有“拉踩”类组件,甚至还官宣了“类组件和函数组件将继续共存”这件事情。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在认识到 Hooks 带来的利好的同时,还需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
关于 Hooks 的局限性,下面就分享实践中的几点感受:

  • Hooks 暂时还不能完全地为函数组件补齐类组件的能力:比如 getSnapshotBeforeUpdate、componentDidCatch 这些生命周期,目前都还是强依赖类组件的。官方虽然立了“会尽早把它们加进来”的 Flag,但是目前而言,它尚且还是一个Flag。
  • “轻量”几乎是函数组件的基因,这可能会使它不能够很好地消化“复杂”:我们有时会在类组件中见到一些方法非常繁多的实例,如果用函数组件来解决相同的问题,业务逻辑的拆分和组织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此难免让人在“过于复杂”和“过度拆分”之间摇摆不定。其实,耦合和内聚的边界,有时候真的很难把握,函数组件给了我们一定程度的自由,却也对开发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Hooks 在使用层面有着严格的规则约束:这也是接下来重点讲解内容。对于如今的 React 开发者来说,如果不能牢记并践行 Hooks 的使用原则,如果对 Hooks 的关键原理没有扎实的把握,很容易把自己的 React 项目搞成大型车祸现场。

    4、总结

    本文结合编码层面的认知,辩证地探讨了 Hooks 带来的利好与局限性。现在,相信大家对于 React-Hooks 的基本形态和前世今生都已经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也真刀真枪地感受到了 Hooks 带来的利好。学习至此,大家也能够建立起对 React-Hooks 的学习自信。 那么,下一篇文章,将解答本文所留存下来的的“悬念”,向 React-Hooks 的执行规则发问,同时也将进入 React-Hooks 知识链路真正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