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产品有两类生命周期:第一类是产品在孵化中的生命周期,包括需求调研、用户分析、竞品分析、产品规划、产品设计、进入开发、提交测试、发布、优化迭代;第二类是产品上市后的生命周期,包括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1)引入期
引入期是指当产品团队经历了漫长的开发周期,将产品一期的功能开发完毕、正式上线的阶段。这时,产品功能还不能完全覆盖业务的所有情况,也许还有一些Bug。但即便如此,产品也要投入市场做快速验证,在验证中快速迭代以调整产品的方向,修正产品的策略,使其与市场越来越匹配。引入期决定了产品未来可以走多远。
引入期B端产品优化与迭代的特点:产品刚刚进入市场,市场对产品的认知度还不够,客户量要么没有,要么数量少。此时产品营销团队会加快市场销售的速度,尽量争取更多客户试用与购买。产品研发团队则通过用户对产品的反馈,获取用户真实的产品需求。在引入期,B端产品的迭代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产品的自我更新和迭代,即按照产品的既定产品路线发展;第二,全面收集试用或购买产品的客户的反馈,进行需求分析,用于检测是否需要调整产品原先规划好的迭代方向,快速优化现有的功能,新增市场需要的功能,将商业诉求转化为产品功能,调整业务与产品架构。
(2)成长期
经过一段时期的推广,B端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被广泛知晓和接受。而且,当推广速度越来越快时,产品能覆盖到的市场也越来越广,能满足越来越丰富的业务需求,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也越来也大。也就是说,当产品规划已经清晰和明确、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时,产品就进入了成长期。经过引入期的调整与磨合,产品在成长期已比较稳定。
成长期B端产品优化与迭代的特点:产品成长期的客户量相对较大,反馈的业务需求需要B端产品经理进行筛选和过滤,将较明确和标准化,并且与产品本身规划更契合的需求进行优先处理和开发,保证产品的成长与市场的需求一致,不至于与市场脱轨。B端产品成长期的需求有很多,但这是产品完善自身、明确定位与方向的好时机,如果能抓牢这个时机,将会让产品产生质的飞跃,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效益。
(3)成熟期
B端产品经过上一个阶段的稳步增长或快速爆发增长,已经拥有了相对稳定及全面的产品功能,客户数量和客户回购率也都趋于稳定,为企业创造了稳定的商业价值。这代表着B端产品进入了成熟期。在成熟期,产品营销团队仍然可以寻找新的客户,拓展新的市场。B端产品经理可以对产品进行拆解或组合规划,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或让产品重新进入成长期。
成熟期B端产品优化与迭代的特点:B端产品经理不能看到产品进入成熟期就放任不管了,而是要有计划、有节奏地做市场调研、用户调研、竞品分析、业务分析等,重新梳理和规划产品,让产品的价值不断地提升。因此,B端产品经理要有敏锐的市场和产品嗅觉,只要发现一点问题就迅速做出判断与决策。此时的B端产品迭代不仅是产品功能的迭代,更是整个产品规划和价值的迭代。
(4)衰退期
当新科技出现时,使用旧科技的产品就会被淘汰;当新的业务形态发展起来时,如果B端产品不能与时俱进,便无法满足和支撑当前市场的业务状态,就会面临客户流失的困境。除了新科技取代旧科技、新业务形态崛起,还有其他原因也会导致产品逐渐在市场上失去话语权。一旦产品失去话语权和优势,其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将逐渐被竞品超越,在市场上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衰退期B端产品优化与迭代的特点:这个时期产品的迭代频率非常低、速度非常慢,有些产品甚至停止迭代和维护了。此时,B端产品经理就需要考虑重新解构产品,保证新产品能顺利替换老产品,为企业再次创造价值。
【PS:公司有哪些产品进入衰退期了呢?如何重构解决方案呢?】
如何度过衰退期?
衰退期到来的具体原因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1)业务的发展比产品迭代快,产品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对于那些需求量很大的B端产品来说,如果没有做好需求分析、项目管理、产品规划,那么产品的迭代速度终究有一天会跟不上市场和业务的节奏,将导致客户最终决定换成另一个已经满足需求的产品来为自身企业的业务服务。
【PS:表面上在行业内,其实早已脱节了。】
(2)产品在不断添加新需求后变得臃肿,难以灵活调整。
引入期的产品,其功能相对简单,架构较轻盈,可以快速响应业务需求。但是,产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各种需求不断加入,会导致产品架构越来越臃肿,功能越来越多且复杂。在代码逻辑层面,功能增多,架构就变得复杂。但凡有新的业务需求进来,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个产品诸多部分都需要联动调整和修改,无法灵活地响应各种需求。产品开发团队需要考虑高内聚、松耦合的架构设计模式。
【PS:人员迭代,技术革新,俗称“改不动了”。】
(3)产品使用的技术落后,无法与新的硬件融合或无法对接其他系统。
2020年,Adobe宣布彻底停止对Flash的更新,Flash在Web端的使用率从80%锐减到17%。Flash没落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的落后,且特别消耗PC端和手机端的资源。以前的许多B端产品都是用C#技术开发的,但是使用C#技术开发的产品,兼容性差,不能轻盈地跨平台,需要重新改写程序。而现在Web端的程序都使用前后端分离的技术了,如果你的产品依然是前后端不分离,则将很难和其他产品融合。
【PS:除非技术团队整体比较上进,否则绝不能以个别技术人员的喜好、熟悉度和眼界决定技术选型;产品要参与技术选型;技术预研;前后端分离;】
(4)同类型的产品在竞争上更有优势,逐渐崛起。
(5)产品发展中没有找准市场的需求,导致错过时机。
B端产品经理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洞察力,时刻保持产品迭代的精准性,但凡有判断失误的情况出现,就会导致整个产品走向不温不火或直接没落的结果。
【PS:半死不活的产品怎么救?】
如何延迟衰退期?
在产品引入期,B端产品经理要根据市场反馈迅速调整自己的产品定位,找到产品与市场匹配的关键点,并在这个大战略下进行功能的拓展开发。如果这时没有调整好,那么产品将会直接进入衰退期。
当B端产品顺利进入成长期或成熟期,说明产品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客户数量在不断攀升。这时要按照既定的产品规划有节奏、有条理地前进,不要将杂乱的需求或与规划不符合的需求随意添加到产品中。如果B端产品经理不小心判断失误,走错了一步,那么老客户就会不满意,新客户也会觉得这个产品的规划有问题,产品会进入衰退期。
产品一旦进入衰退期,就很难被拯救回来。在这个时期,B端产品经理要考虑的是如何解构和规划新的产品战略,更新换代研发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