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张晓梅
内容:

截图_20220820133106.png一、竞赛理念的6个变化

●基础知识分析截图_20220820133156.png截图_20220820133214.png

知道和做到之间,隔着两个太平洋。

1.职业教育理念:

70%-实践中获得;20%-;学习中获得;10%-课堂教学中获得
突出任务引领,突出任务引领
截图_20220820133252.png

截图_20220820133412.png

2.一体化课程是什么?

工学一体化课程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

  •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融通合一
  • 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 学做合一
  • 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 对接合一
    2.1 综合职业能力
    image.png
    目标中看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评教中看到评价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截图_20220820133809.png

    今天的一体化课程的竞赛的目标: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截图_20220820134000.png

(一)竞赛主题、理念的变化

大赛主题:立德树人 技能育人
大赛理念: 思政引领、德技井修,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一体”,五育井举
大赛宗旨:深化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今天的一体化课程竞赛,叫综合能力的培养,看如何把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到位

截图_20220820134017.png
截图_20220820134023.png
截图_20220820134029.png
截图_20220820134036.png
截图_20220820134045.png

一体化+思政+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这次比赛的重点思路

(二)评审原则的变化

  1. ![截图_20220820135014.png](https://cdn.nlark.com/yuque/0/2022/png/1097691/1660974618658-34f1509a-13f8-4c7a-83a3-822bfe1cb635.png#clientId=ua5c4e3eb-51e4-4&crop=0&crop=0&crop=1&crop=1&from=paste&height=440&id=ua250f80c&margin=%5Bobject%20Object%5D&name=%E6%88%AA%E5%9B%BE_20220820135014.png&originHeight=440&originWidth=794&originalType=binary&ratio=1&rotation=0&showTitle=false&size=131170&status=done&style=none&taskId=u96f3d273-eede-4819-a1e6-5fe75b04132&title=&width=794)<br />要全过程灌输思政元素

(三)参赛类别的变化

截图_20220820135058.png

(四)教学设计方案内容以及体例的变化

截图_20220820135139.png

(五)教学赛内容的变化

截图_20220820135200.png

(六)说课与答辩要求的变化(教学赛)

截图_20220820135209.png
截图_20220820135227.png
出题的三个方向:教学题、专业题、课程方案题

截图_20220820152711.png
截图_20220820152718.png

二、课程方案的定位

课程定位是知道对接的岗位(**工)的定位吗?

截图_20220820152759.png

(一)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定位如何确定?

说课稿:课程,处在人才培养的哪个层次?主要是面向什么岗位群,
*
课程,依据或来源是**
课程与内部、外部之间的关系
课程在上下层之间,处在一个什么关系,往上看,看专业层次,典型工作任务。
为学生的发展,培养*的能力。
截图_20220820172242.png
截图_20220820172251.png

6c6231c8b185e2e69faa329740409f5.png

截图_20220820170801.png

截图_20220820170817.png
截图_20220820172329.png

一体化课程转化表
1.典型工作任务1
是否考虑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可实施性?
要考虑设备、环境、资源等等。
是否考虑了支撑一体化课程的
世赛项目是否可以转化为一体化课程?
总结:我们去定位的时候,1,你课程的来源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关系,你为什么能转?2.有没有前序航班能够支撑教学依据。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内部任务的关系。(参考性学习任务是)
代表性工作任务是如何转化为参考性工作任务
参考性的工作任务是
代表性工作任务的教学的教学可实施性?
要考虑设备、环境、资源等等。
是否考虑了支撑一体化课程的
是否考虑世赛项目。。。
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的关系:
课程定位是什么?怎么样进行定位的?
与岗位、职业对齐,通过专业的纵向考虑
对上与下:1.你课程的来源与典型工作任务的关系,你为什么能转?要考虑设备、环境、资源等等。:2.有没有前序航班能够支撑教学依据。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课程内部任务的关系。(参考性学习任务是)
对左与右: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

1
教学设计
课程方案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实施建议和考核要求明确具体,突出立德树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站在专业看课程,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定位是如何确定的?

课程目标与职业能力目标的耦合
因为我们课程目标是检验学生职业能力目标的达成
案例
典型工作由代表性工作任务组成,
调研-画图-做模型
目标
1.
2.
3.
职业能力要求。。。;为谁培养人的时空轴。。。
学习内容是如何确定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职业素养、工作。。。
金句:课程是放大了的任务,任务是缩小的课程

情境学习
划定边界,在*
例如:将身份证打印在一页纸上,并将正反面对齐。

如何撰写考核评价建议

应针对不同的参考性学习任务描述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方式

  • 过程性考核可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企业专业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职业素养和阶段性工作成果或学习成果等。
  • 终结性考核应以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笔试和实操方式,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

例如:image.png
「情境描述」 「任务要求」
image.png

评价内容 总结 踩分点


教学设计
课程方案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实施建议和考核要求明确具体,突出立德树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戴上望远镜看专业
戴上放大镜来看课程
戴上显微镜看教学

1. 课程定位(新手、生手、熟手)
2. 课程体系的结构、综合职业能力
3. 人才培养目标不是专业能力而是关键能力。
4. 工作流程对接学习任务

选题价值
选题符合国家、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质/职业学习活动 或来自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某一具体内容,具有典型性。
选题是什么?说的是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代表性人物
看成果是什么?
看任务是否符合实际
课程内任务逻辑是否

学习目标。
能够反映学生思想政治、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并 能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image.png
📍目标要可测可评
课程与学习目标的耦合
目标是输入还是输出型的目标
与学习评价的耦合,能否检测
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过程
理想技能水平与现实技能水平之间差,主要是根据学情来确定✅

🌟🌟🌟教学目标的归纳:
1.工作过程系统化派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2.韦斯利。贝克派
课前、课中、课后
3.布鲁姆派
知识、技能、素养
3 学习内容。
包括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工作的各项要素要求匹配具体学情,与人文素质养成或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相美。
实践知识:工作内容分析中的
- 工作对象、
- 工具、工具材料、设备与资料、
- 工作要求

知识点:理论支撑学习
创新 | image.png | | 4 |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设计能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学习环境设计与社会生活或工作环境尽可能相一致。有效支持学生的学习。 | 工作页的资源很重要
资源作为手段在教学中要体现。
| | | 5 | 学生主体。
学习氛围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能积极有效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 学生小组学习、自主学习、训练时间得当
学生参与到学习全过程
活动有用有趣有效果 | | | 6 | 教学手段。
有效支持学习活动的开展,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以及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资源,选择与组合好,新颖、富有创意。 | 手段有效支持教学实施
有媒体设备、资源等
媒介恰当有效 | | | 7 | 教学方法。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学习,重视学生的适应与接纳,形式灵活、方法有效 | | | | 8 | 教学视频。
节选视频时长不超过8分钟,视频声音清楚、画面 清晰、图像稳定,声音与画面同步,反映学与教的情况。 | | | | 9 | 学业评价。
以学习目标为依据,评价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 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 | | | 10 | 文本要求 | | | | 10 | 说课答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