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要准备的内容

资料 要求
说课稿 能够脱稿演说
说课PPT 能够准确表达课程设计思路
视频 能够反映教学设计文本,逐一对应,教学手段都有体现。
视频中要体现学(学生)与教(老师)的情况,反应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二、说课的评分标准

教学设计 1.选题价值。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质/职业学习活动或一体化课程 学习任务的某一具体内容,具有典型性。
2.学习目标。能够反映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并能结合学 生实际,明确、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3.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及工作的各项要素要求,匹配具体 学情,与人文素质养成或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相关。
4.学习资源。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过程,其相关环境设计与社会 生活或工作环境要求尽可能相一致。
教学实施 5.学生主体:体现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6.教学手段:有效支持学习活动的开展,适当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以及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资源,新颖、富有创意。
1. 说依据,教学手段是教学的媒介
2. 手段的新颖、创意,以及为何使用这种教学手段(体现工具的创意性如何有效的解决了学生的重难点)
3. 展现在PPT上的是软件的名字
7.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适用具体学情,采用混合式学习,重视学生的适应于接纳,形式灵活、方法有效。 1.展现在PPT上最好使用视频方式。结合话语表达,展示教学方法使用的正确和有效。
2.结合学情分析,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在什么环节
3.疫情期间,可以结合线上线下。
4.PPT上体现方法有效,展示评价表,评价效果
8.教学视频:课件所包含视频声音清楚、画面清晰、图像稳定、声音与画面同步、反映学与教的情况。 1.质量要求要达标。
2.展示教学实施的各个点,进行点对点展示。
教学评价 9.学业评价:以学习目标为依据,评价方法方法合理性,易于操作,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以及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1.建议使用表格进行对标。
2.评价方式的合理性的依据。
3.评价方式是否合理?易于操作吗?指标是否有效?
4.学业目标要与学习目标相互匹配。
5.充分理解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
答辩评审 10.理解表达:准备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所述的观点正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逻辑思路清晰。 4分钟时间答辩,思考与回答总共4分钟

三、说课的结构。截屏2022-01-22 10.55.03.png

四、说课的理论依据:

(1)理论依据

1.课程标准、教材类型、学科的特点、规律;
2.教育的基础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及其 他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
3.教育教学专家的观点、言论:
4.一切己被社会认可或己形成广泛共识或已得到实践证 明的事实、公理、规律、法则或约定俗成的习惯、行为、 认识、观点等等。

(2)推荐书籍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3.叶朗《美学原理》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 《一体化课程开发手册》
6.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
7.贝尔宾《超越团队》——教学活动设计,测评工具,依据来源。
8.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人社部,思政资料
9.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系列教材 ——职业素养具体内容
10.马克斯.范梅南《教育的情调》

五、说课的技巧和策略—说课稿写作

image.png

六、具体案例分析

作品展示
Pl:当前,我国正不新加强国际合作和中外技术交流。设备调试 技术交底,是指在设备正式运行前,由技术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待。 中德风影中,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商的德语水平,为中国品牌的产品 输出和技术服务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P2:下面,请随我一起走入物料自动分拣生产线调试技术德语交 底。
P3:本微任条为:在为德国菜企业制造并安装了一条生产线后, 为确保顺利运行,需要中方技术服务人员依照德文交底书向德方进行
调试技术德语交底。要求内容准确、过程融洽。
P4:下面,我将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反思四个方面展开。 P5-P6:本微任务选自《电气自动化专业德语》课程第3个模块 第5 个学习活动中的第3个微任务,并选用中德双方共同开发的专业 德语教程。,
PT:与德方专家共同分析了本微任条的前力要求,可知:
P8:学习本任务,能提高高端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胜任能力:在进 行精准的德语交底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提升专业德 语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融通的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在运用语 言中熟习国际交际礼仪,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展现我国大国风采。.
P9:本班学生为电气中德班四年级学生。通过前置专业课程的学 习,学生能用中文完成技术交底,同时,具备一定的国际交际礼仪运 用能力。
P10:前期,根据歌德学院德语水平在线测试,班级24名学生全 部达到 A2 及以上的德语水平。并通过德语篇章段落知识测试可知, 学生整合句式结构和口语表达长难句的能力尚有不足。
P11:此外,通过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和所罗门学习风格测试,发 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逻辑性较强。.
P12: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教师对学生平时的观察,总结出学生 的能力基础如图所示。为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送择提供依据。
P13:依据课程目标、结合学情、德方专家意见等,制定学习目标。
P14:课前,完成德语交底基础知识储备:课中,探究句子结构 分析方法,进行书面语向口语的转换,完成调试技术德语交底;课后, 总结差异,完善表达。三阶段目标包含了德语交底所幫的知识和技能, 沟通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和国情知识。.
P15:与德方专家共同分析,根据工作过程和完成杰低条所需知 识点、技能点和素养,结合学习目标和学情分析。
P16:梳理出学习内容。包含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德语描述、 长难句的甸式结构分析方法、长难句书面语的口语表达等。德语中, 句型结构复杂,并列成分、修饰语多的句式称为长难句。“长难句的 向式结构分析方法”是合理安排自子顺序,准确进行口语表达的关键, 为学习重点。德语交底中“长难句书面语的口语表达”需要学生灵活 进行时态转换、句式整合,将书面语转换为口语,而学生该能九薄弱。 因此为学习难点。.
P17:课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句子接龙游戏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探究句式结构分析方法,完成单词拼图,突破重点。并 通过观摩示范学原则、组内练习促应用、组间交流累经验,连线外教 优评价,完成书面语到口语的转换,化解难点。
P18:本次课安排在机电设备装调工作站,分为实践操作区和集 中学习区。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职业活动场景,增强岗位带入感。
P19:并选用视频、单词卡片等学习资源,通过问題引导,在完 成德语交底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知识与技能。.
P20:下面请随我一起走入课堂。
P21:以“德才双馨”为育人目标、“工学一体”为育人路径,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将课中教学拓展至 课外。.
P22:依据“学生中心、育训结合、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确定如园所丞教学第略,包含教学组织、教学手段、评价方法、教学环境、教法、学法六个方面。
P23:我按照职业活动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将课堂前后延伸,课中学习共80分钟。线上自主探究方法理论,线下在真实的职业活动 中,从身临其境到大显身手,提升学生专业德语表达能力。
P24:课前,学生观看微课,在问题引导下,归纳以动词为纲的盯死原则。为课中学习奠定方法基础。.
P25: 独立阅读德文交底书,疏通生词。为课中学习扫除生词障碍。
P26: 同时,观看视频,为课中我行工匠精神做好情感准备。
P27:随着视频和情景剧的播放,课堂开始了!条条弹幕,抒发出同学们为中国制造倍感骄做的自豪感。真实的工作情境,激发大家提 高专业德语表达能力的信念。教师点拨,融入家国情怀,为匠心传承 赋子职业期待,学生沉浸其中,筑牢了情感基础,做好了充分的学习准备。
P28:“摩拳擦掌”,我以小组竞赛、组间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词汇,学生在游戏中温故,在竞争中知新。
P29:“初试锋芒”,学生初步运用原则,小组合作完成句子接 龙,夯实基础。
P30:教师提炼盯死原则要点“三字经”,帮助学生记忆,并在 问题引导下,运用原则促提高。.
P31:之后,学生独立完成句子拼图,并通过两两互评,再次学 习,灵活运用原则,突破了学习重点。.
P32:“浙入佳境”,学生制作卡片,观摩示范,并以旋转木马 的方式依次、交替进行口语表达,熟练运用原则,为化解难点作好铺 垫。.
P33:“妙语连珠”,学生综合运用原则,两人一组,问答练习。 为正式交底做好准备。
P34:“大显身手”,学生确定交底工作过程,在真实任务中下, 遵照国际礼仪,两人一组,依次轮换,践行工匠精神,进行精准的德 语交底。之后,学生与德方专家现场连线,展示交底,得到了德方专 家的好评!化解了难点。
P35:课后,学生录制“瓶装药品自动包装调试技术德语交底”视频,口语表达长难句的能力得到迁移与提升,并对比学习德方专家 交底视频,总结与地道表达的差异性,撰写总结报告,并完成情感态 度测评。,
P36-P37:本次课的学业评价借鉴歌德学院口语评价标准和理念, 依据学习目标,按照评价主体多元化、指标标准化,过程流程化,内容可视化,体系认同化的原则设计评价表,关注学生劳动态度、工匠精神等关键能力及综合素质。
P38:“自评表”由师生共同制定,学生课后自评,反思学习中 存在的问题,使之成为自我管理的学习公约,自评结果获得一致认同。 “互评表”由师生与德方专家共同制定,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对 标食北工作标准完成互评,例如“能根据技术要点,进行准确、全面、 灵活的口语问答”等。在借鉴、反思中,提升德语交底能力。 P39:“教师评价”,贯穿始终,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方法的 习得、以及职业素养的良好形成;“德方专家评价”,用于“大显身手” 环节,诊断学生德语表达的精准性、专业性和地道性。.
P4O:“情感态度测评”,关注学生价值观和素养的良好养成。
P41:学而思则进,教而思则优。
P42:本次课,以国情教育坚定了同学们为产业腾飞和国家兴盛
P43:
提升,较好的达成了学习目标;能关注国情、愿意努力学习、笃行工匠精神、规范自我行为。
P44:但少数学生的德语表达的连贸性和场景性方面尚有不足。 课后,我给与其个性化辅导。
P45-P46:于漪老师说过,要让学生“在语官交流、思想碰撞中 获得求知的欢乐。”作为教师,如何将课堂真正变成学习场,让师生 在这里探究、交流、合作、共情,这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实践历 程,更是一个教育生命绽放精彩的过程!

七、说课的技巧与策略image.png

练一练:案例一

image.png
如何说?
本次课的微任务是《*》,来源一一体化《 机构*》中的第二个学习任务中的第四个学习活动呢。。。

练一练:案例二

image.png八、说课的技巧和策略:展示自身优势

image.png
肢体语言:你所传播的信息中,只有35%是语言的,当你面对面地同 某人讲话时,他可以从你的言语之外的其他形式中接收65%的 信息——如你的音调、语速、语调、语气、手势,甚至你的站立姿势和衣着打扮。
image.png
✅友情提示:1. 声音要自然; 2. 语速要适度; 3.语言要变化; 4. 感觉要兴奋: 5. 手势要大气。

九、语音练习

image.png
image.png

十、礼仪练习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十一、视频拍摄

脚本 全景、特写等
实践 教学整个实施要多练习几遍
拍摄 专人拍摄(录制声音特别需要注意⚠️)
剪辑 专人剪辑(学生活动与教师的活动都要体现,教学环境等要展现出来,学生课堂氛围,成果展示等)

image.png

十二、答辩方法与策略

image.png

答辩利益 1,2,3.回答完毕
答辩语言 点对点的回答,展现逻辑与针对性
答辩训练 1.“学生中心”在你教学中如何体现?结合教学实践说明。
2. 一体化课程开发流程是什么?
3. 本次课你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如何运用的?
4. 本次课你运用的教学手段有哪些?如何运用的?
5. 你如何在你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体现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的?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