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行设计全面走查,收藏的截图进行分类
组件化设计流程
01 类目梳理
这一阶段主要是整理和归类线上组件,和利益相关方讨论补充(未来会上哪些新业务,现有的组件能否满足诉求),配合业务发布节奏,评估具体组件优先级和迭代计划。
组件整理完毕后,具体优先级评估和业务方一起进行,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考虑:核心业务/体验指标影响面、近期是否有用到组件的新业务发布、前端与后端开发成本。明确优先级后录入到在线协作工具,将每一个组件建成一个独立任务,像日常需求那样,方面随时更新、抄送和管理追踪。
02 场景走查
把自己变成产品的深度用户,完整体验走查线上 APP,绘制用户行为链路,并和业务方沟通了解后续计划,将组件的所有的当前/潜在应用场景总结出来,尽可能不遗漏场景。
与此同时,也要关注每类场景的具体特征,真实数据下的展现情况,了解最复杂、最奇葩的数据是怎样的,在方案设计阶段尽可能考虑周全。
03 问题分析
分析线上已有组件的体验现状如何,每类场景下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无法兼顾时如何取舍。比如前面提到的「图片」组件,在 A 场景下效率更重要,B 场景下防误判更重要,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同,产生的方案也会有差异,这些都是在设计具体方案之前需要明确的。
有时我们会发现想解决的问题无法都兼顾到,产生不了最理想的方案,这时就要对问题优先级有个明确判断,比如优先考虑效率提升,美观可以次要一点,这样方案设计阶段可以在几种解决方案中作出最合适的决策。
04 方案设计
完整考虑组件对所有场景的适应,是否能解决每类场景下的核心问题,特殊状况下如何展示等。
在这一阶段还有一点我觉得比较重要,就是融入更多自己对于人性化、创新细节的思考,而不满足于沿用各种设计指南里早就用滥了的「通用方案」。比如一个语音播放组件,按照常规思路就是简单地做一下播放、暂停几种状态的展示,但如果代入场景更深入地思考一下,比如用户第二次点击「播放」时,会不会是因为之前语速太快、没听清楚?可不可以在第二次点击时适当调慢速度帮助用户听清?这些细节可能很小、难量化、甚至根本不会被用户注意到,但却是我们作为 UX 设计师应有的态度。
05 标准量化
对于组件级的优化,我们也需要跟踪其上线后的具体效果,可以通过定量和定性两部分来看,在发布之前明确埋点机制。
定量方面我们考虑的是推动业务建立之前没有的灰度机制,通过灰度 50% 对比同一业务内容下组件优化前/优化后的关键数据指标(比如点击次数、完成时长等),减弱全量覆盖机制下因为业务内容本身变化造成的干扰;定性则主要关注舆情系统(内部舆情工具、应用内社区、App Store 等)里的用户反馈,也可以考虑达到一定覆盖面后发放问卷进行满意度/NPS 调研等。
06 效果验证
通过定量/定性数据追踪组件优化是否达到效果,如果不理想则进一步分析原因,迭代改进设计方案。
最后是几点心得提炼
- 学会优先级管理,完整设计提案被说没开发资源,那就拆成一块块组件见缝插针推动
- 不用修 BUG 心态对待日常发现的体验问题,纳入所有场景综合考虑
- 能完美平衡诉求固然好,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取舍决策,要清楚「什么最重要」
- 「习以为常」的未必是最好的,多一点自己对于人性化、创新细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