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介绍
生平
- 张晓风,台湾当代著名作家。
- 江苏铜山人,1949年随父母赴台,1958年考入东吴大学中文系。60年代中期以散文成名,处女作《地毯的那一端》1967年获中山文艺奖散文奖。后相继出版了《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从你美丽的流域》、《玉想》等十余部散文集,并有《晓风小说集》和《画爱》、《第五墙》、《武陵人》、《自烹》等戏剧作品问世。
- 张晓风在台湾当代文坛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地位。她在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睦目的创作成就,台湾最具权威性的文艺大奖和文学奖她几乎都获得过,是台湾获奖最多的纯文学作家。
以敏感的心灵观察世界“能保持心灵的敏锐接受‘被惊’才是大多数人应该追寻的经验,我喜欢生活中不断有新的惊讶和新的震撼”。
散文创作的发展过程
在《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等早期作品中,她以敏感纤细的心灵去感应自然和人生,写出了讯歌大自然和赞美亲情、友情、爱情的抒情篇章。
- 从《步下红毯之后》开始,散文的题材和风格逐渐发生变化。从内容上来说,由过去着重抒写“小我”、“私爱”转向抒写“大我”之爱,表现出对人世的深切关注和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从风格上来说,早期创作中的那种大喜大悲减少了,向往生命的深沉和严肃,笔墨老辣,风格明畅雞永。
- “我忽然明白,写《地毯的那一端》的时代远了,我知道我更该写的是什么,国阁是美丽的,但我有更重的剑要佩,更长的路要走。“我不能永远披着白纱,踏着花瓣,走向红毯尽处的他,当我们携手走下红毯,迎人而来的是风是雨,是风雨中恋恋的哀鸣。”
——《步下红毯之后》
80年代以后,张晓风散文的关怀面越来越广,她在创作中更多地融进自己的人生经验,努力探索人生真误,使作品在抒情的同时带有明显的思辨和哲理色彩,表现出壮阔深沉的艺术风格。《我在》、《从你美丽的流域》、《玉想》等散文集艺术视野开阔,内蕴丰厚,笔力劲健,充分显示了张晓风散文的艺术成就。
作品主题
乡愁主题
- 自然主题:崇尚自然 欣赏自然
春之怀古
概述
这篇散文以怀古之情为线索,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美丽的春景,赞美春天的美丽和纯净,反映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通过描写对传统“美”的感知,来体现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坚守。
结构
重复
第一、三、七段开头“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串联起文章的结构,反复温染过去春天的美好,同时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卒章显志
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将过去的春天和现在的春天形成对比,反映自然之美和现代文明的碰撞,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春天的喜爱,以及过去春天一去不复返的悯性。
内容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春景的?
手法
全文
情景交融
作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春天丰富复杂的意象,写出了春天的明丽和生机盎然,表达了作者对于远古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分段解释
“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雪宛如一个忍俊不禁的天真小姑娘,将冰雪融化写得非常生动有趣。
“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篇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冰雪融化的声音比喻成“一首澌澌然的歌”,生动地把冰消雪融写成了歌声的传唱,节奏欢快,流露出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又把春泥比喻成“一床新翻的棉被”,写出了冰雪消融之后,春泥的柔软和新鲜。这段作者采用了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山头——山麓——荒村——篱落——小鸭的黄蹲——春泥,连用四个排比句,呈现出一幅日暖雪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作者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想象,调动了多种感官,如听觉、视觉和触觉等,有美妙的歌声,有鲜艳的色彩,还有柔软的触感,描写层次清楚,细腻生动,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无限喜爱。
创造性地巧用动词来适应情感的需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几处早麦争暖树,谁家新燕喻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攻陷”和“控制”本是军事术语,以动写静,造成逼人的气势。“攻陷”写出了桃花次第开放的迅速和繁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控制”写出了岸边的柳树在短时间内变得浓萌茂盛。通过描写势不可挡的花红柳绿,表达了春天带给人狩不及防的惊喜。
花和蝴蝶、花藍和蜜蜂、树和风、风和风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大自然的造化安排,作者以出人意表的想象去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宇宙间的事物重新定性,用动词联系起来,产生新的韵味,文思活泼,想象力不受拘束,文笔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得到一种出乎意外的惊奇。
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对比
通过对比描写古今景物的差异,泣染传统事物的美与活力,借此反映出坚守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对现代文明入侵的担忧。
- 绿意内敛的山头:林植被茂盛
- 烟图和黑森林: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象征
秋千上的女子
原文
我在备课——这样说有点吓人,仿佛有多模范似的,其实也不是,只是把秦少游的词在上课前多看两眼而已。我一向觉得少游词最适合年轻人读:淡淡的哀伤,怅怅的低喟,不需要什么理由就愁起来的愁,或者未经规划便已深深坠入的情劫…… “秋千外,绿水桥平。” 啊,秋千,学生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秋千?他们一定自以为懂,但我知道他们不懂,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白古代秋千的感觉? 这时候,电话响了,索稿的——紧接着,另一通电话又响了,是有关淡江大学“女性书写”研讨会的。再接着是东吴校庆筹备组规定要交散文一篇,似乎该写点“话当年”的情节,催稿人是我的学生张曼娟,使我这犯规的老师惶惶无词…… 然后,糟了,由于三案并发,我竟把这几件事想混了,秋千,女性主义,东吴读书,少年岁月,粘粘为一,撕扯不开……
汉族,是个奇怪的族类,他们不但不太擅长唱歌或跳舞,就连玩,好像也不太会。许多游戏,都是西边或北边传来的——也真亏我们有这些邻居,我们因这些邻居而有了更丰富多样的水果、嘈杂凄切的乐器、吞剑吐火的幻术……以及,哎,秋千。 在台湾,每所小学,都设有秋千架吧?大家小时候都玩过它吧? 但诗词里的“秋千”却是另外一种,它们的原籍是“山戎”, 据说是齐桓公征伐山戎的时候顺便带回来的。想到齐桓公,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原来这小玩意儿来中国的时候,正当先秦诸子的黄金年代。而且,说巧不巧的,正是孔老夫子的年代。孔子没提过秋千,孟子也没有。但孟子说过一句话:“咱们儒家的人,才不去提他什么齐桓公晋文公之流的家伙。” 既然瞧不起齐桓公,大概也就瞧不起他征伐胜利后带回中土的怪物秋千了! 但这山戎身居何处呢?山戎在春秋时代住在河北省的东北方,现在叫作迁安市的一个地方。这地方如今当然早已是长城里面的版图了,它位于山海关和喜峰口之间,和避暑胜地北戴河同纬度。 而山戎又是谁呢?据说便是后来的匈奴,更后来叫胡,似乎也可以说,就是以蒙古为主的北方异族。汉人不怎么有兴趣研究胡人家世,叙事起来不免草草了事。 有机会我真想去迁安市走走,看看那秋千的发祥地是否有极高大夺目的漂亮秋千,而那里的人是否身手矫健,可以把秋千荡得特别高,特别恣纵矫健——但恐怕也未必,胡人向来绝不“安于一地”,他们想来早已离开迁安市,“迁安”两字顾名思义,是鼓励移民的意思,此地大概早已塞满无所不在的汉人移民。第一层:主要讲了秋千的来历,为后文秋千和女子之间的关系做铺垫。 哎,我不禁怀念起古秋千的风情来了。 《荆楚岁时记》上说:“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趣,后 中国女子学之,楚俗谓之施钩,《涅槃经》谓之罟索。” 《开元天宝遗事》则谓:“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市士民因而呼之。” 《事物纪原》也引《古今艺术图》谓:“北方戎狄爱习轻趫之态,每至寒食为之,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条绳悬树之架,谓之秋千。” 这样看来,秋千,是季节性的游戏,在一年最美丽的季节——暮春寒食节(也就是我们的春假日)举行。 试想在北方苦寒之地,忽有一天,春风乍至,花鸟争喧,年轻的心一时如空气中的浮丝游絮飘飘扬扬,不知所止。 于是,他们想出了这种游戏,这种把自己悬吊在半空中来进行摆荡的游戏,这种游戏纯粹呼应着春天来时那种摆荡的心情。当然也许和丛林生活的回忆有关。打秋千多少有点像泰山玩藤吧? 然而,不知为什么,事情传到中国,打秋千竟成为女子的专利。并没有哪一条法令禁止中国男子玩秋千,但在诗词中看来,打秋千的竟全是女孩。第二层:写古书中对于秋千的记载,以及秋千传入中国后,打秋千成为了女子的专利。与文章标题相照应。男性诗词中对于女性打秋千的描写,也有着男性对于女性的误读。现代女性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女性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 也许因为初传来时只有宫中流行,宫中男子人人自重,所以只让宫女去玩,玩久了,这种动作竟变成是女性世界里的女性动作了。 宋明之际,礼教的势力无远弗届,汉人的女子,裹着小小的脚,蹭蹬在深深的闺阁里,似乎只有春天的秋千游戏,可以把她们荡到半空 中,让她们的目光越过自家修筑的铜墙铁壁,而望向远方。 那年代男儿志在四方,他们远戍边荒,或者,至少也像司马相如,走出多山多岭的蜀郡,在通往长安的大桥桥柱上题下: “不乘高车驷马,不复过此桥。” 然而女子,女子只有深深的闺阁,深深深深的闺阁,没有长安等着她们去功名,没有拜将台等着她们去封诰,甚至没有让严子陵归隐的“登云钓月”的钓矶等着她们去度闲散的岁月(“登云钓月”是苏东坡题在一块大石头上的字,位置在浙江富阳,近杭州,相传那里便是严子陵钓滩)。 我的学生,他们真的会懂秋千吗?她们必须先明白身为女子便等于“坐女监”。所不同的是,有些监狱窄小湫隘,有些监狱华美典雅。而秋千却给了她们合法的越狱权,她们于是看到远方,也许不是太远的远方,但毕竟是狱门以外的世界。 秦少游那句“秋千外,绿水桥平”,是从一个女子眼中看春天的世界。秋千让她把自己提高了一点点,秋千荡出去,她于是看见了春水。春水明艳,如软琉璃,而且因为春冰乍融,水位也提高了,那女子看见什么?她看见了水的颜色和水的位置,原来水位已经平到桥面去了! 墙内当然也有春天,但墙外的春天却更奔腾恣纵啊!那春水,是一路要流到天涯去的水啊! 只是一瞥,只在秋千荡高去的那 一刹,世界便迎面而来。也许视线只不过以两公里为半径,向四面八方扩充了一点点,然而那一点是多么令人难忘啊!人类的视野不就是那样一点点地拓宽的吗?女子在那如电光石火的刹那窥见了世界和春天。而那时候,随风鼓胀的,又岂止是她绣花的裙摆呢? 众诗人中似乎韩偓是最刻意描述美好的“秋千经验”的。他的《秋千》一诗是这样写的: 池塘夜歇清明雨, 绕院无尘近花坞。 五丝绳系出墙迟, 力尽才瞵见邻圃。 下来娇喘未能调, 斜倚朱阑久无语。 无语兼动所思愁, 转眼看天一长吐。 其中形容女子打完秋千“斜倚朱阑久无语”“无语兼动所思愁”,颇耐人寻味。“远方”,也许是治不愈的痼疾,“远方”总是牵动“更远的远方”。诗中的女子用极大的力气把秋千荡得极高,却仅仅只见到邻家的园圃——然而,她开始无语哀伤,因为她竟因而牵动了“乡愁”——为她所不曾见过的“他乡”所兴起的乡愁。 韦庄的诗也爱提秋千,下面两句景象极华美: 紫陌乱嘶红叱拨(红叱拨是马名), 绿杨高映画秋千。 ——《长安清明》 好似隔帘花影动, 女郎撩乱送秋千。 ——《寒食城外醉吟》 第一例里短短十四字,便有四个跟色彩有关的字,血色名马骄嘶而过,绿杨丛中有精工绘画的秋千…… 第二例却以男子的感受为主,诗词中 的男子似乎常遭秋千“骚扰”,秋千给了女子“一点点坏之必要”(这句型,当然是从痖弦诗里偷来的),荡秋千的女子常会把男子吓一跳,她是如此临风招展,却又完全“不违礼俗”。她的红裙在空中画着美丽的弧,那红色真是既奸又险,她的笑容晏晏,介乎天真和诱惑之间,她在低空处飞来飞去,令男子不知所措。 张先的词: 那堪更被明月, 隔墙送过秋千影。 说的是一个被邻家女子深夜荡秋千所折磨的男子。那女孩的身影被明月送过来,又收回去,再送过来,再收回去…… 似乎女子每多一分自由,男子就多一分苦恼。写这种情感最有趣的应该是东坡的词: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由于自己多情,便嗔怪女子无情,其实也没什么道理。荡秋千的女子和众女伴嬉笑而去,才不管墙外有没有痴情人在痴立。 使她们愉悦的是春天,是身体在高下之间摆荡的快意,而不是男人。 韩偓的另一首诗提到的“秋千感情”又更复杂一些: 想得那人垂手立, 娇羞不肯上秋千。 似乎那女子已经看出来,在某处,也许在隔壁,也许在大路上,有一双眼睛,正定定地等着她,她于是僵在那里,甚至不肯上秋千,并不是喜欢那人,也不算讨厌那人,只是不愿让那人得逞,仿佛多称他的心似的。 众诗词中最曲折的心意,也许是吴文英的那句: 黄蜂频扑秋千索, 有当时,纤手香凝。 由于看到秋千的丝绳上,有黄蜂飞扑,他便解释为荡秋千的女子当时手上的香已在一握之间凝聚不散,害黄蜂以为那绳索是一种可供采蜜的花。 啊,那女子到哪里去了呢?在手指的香味还未消失之前,她竟已不知去向。 ——啊!跟秋千有关的女子是如此挥洒自如,仿佛云中仙鹤不受网弋,又似月里桂影,不容攀折。第三层:男性诗词中对女子打秋千的描写,也有着男性对于女性的误读。 然而,对我这样一个成长于二十世纪中期的女子,读书和求知才是我的秋千吧?握着柔韧的丝绳,借着这短短的半径,把自己大胆地抛掷出去。于是,便看到墙外美丽的清景:也许是远岫含烟,也许是新秧翻绿,也许雕鞍上有人正起程,也许江水带来归帆……世界是如此富艳难踪,而我是那个在一瞥间得以窥伺大千的人。 “窥”字其实是个好字,孔门弟子不也以为他们只能在墙缝里偷看一眼夫子的深厚吗?是啊,是啊,人生在世,但让我得窥一角奥义,我已知足,我已知恩。 我把从《三才图会》上影印下来的秋千图戏剪贴好,准备做成投影片给学生看,但心里却一直不放心,他们真的会懂吗?真的会懂吗?曾经,在远古的年代,在初暖的熏风中,有一双足悄悄踏上板架,有一双手,怯怯握住丝绳,有一颗心,突地向半空中 荡起,荡起,随着花香,随着鸟鸣,随着迷途的蜂蝶,一起去探询春天的资讯。
思考题
- 思考1:这篇散文的标题叫“秋千上的女子”,请问秋千和女子有什么联系?请大家从文本中找出秋千和女子有关的句子。
- 秋千和女子的地位有着相似之处
- 秋千可以满足女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自由的向往
- 思考2:秋千在整篇文章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楔子或序
- 交代这篇散文写作的缘由,奠定全文的情调,并引出下文。
艺术手法
象征
打秋千成为女子专利的原因
在礼教盛行的年代,女性地位低下,受到礼教诸多的限制。打秋千可以满足女性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自由的向往。
秋千的象征意义
- 秋千来自蛮夷之地,不被主流文化所接受,与女性在男权社会当中地位较为低下有相似之处。
- 对女子的约束:守三从四德。听男性命令:出嫁前从父,出嫁后从夫,夫死后从子。女子一生只能嫁给一个丈夫,丈夫死后守寡(贞);被他人侵犯自裁(烈)。
- 秋千是女性追求自由和渴望探求世界的象征
- “而秋千却给了她们合法的越狱权,她们于是看到远方,也许不是太远的地方,但毕竟是狱门以外的世界。”在现实社会中受到诸多限制的女子,唯有秋千才让她们获得了感受墙外的春天,观望远方,了解世界的自由。
叠词
- 深深 叠词
- 反复强调闺阁的幽深
- 凸显封建礼教对于女子自由的严格限制
- “宋明之际,礼教的势力无远弗届,汉人的女子,裹着小小的脚,踏在深深的闺阁里。”宋明时期的封建礼教对女子的言行举止做了诸多的约束,规定女子理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她们就永远被禁锢在深深的国阁里。“女子只有深深的国阁,深深”,反复使用“深深”这一叠词,“深深的闺阁”意在强调闺阁的幽深,凸显封建礼教对于女子的限制。这些团阁就如同监狱一般,限制了女子的人身自由,阻隔了她们和外面世界的接触。
对比
男性和女性的对比
与女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年代的男性,他们“志在四方,可以远成边荒,或者,至少也像司马相如,走出多山多岭的蜀郡”,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自由去探寻世界。而对于女性来说,“没有长安等着他们去功名,没有拜将台等着她们去封话,甚至没有让严子陵归隐的‘登云钓月’的钓砼等着她们去度闲散的岁月”。连用三个排比句,强化了古代女性可悲的命运。他们因为受到礼教的束缚,不能像男性一般自由地追逐自己的理想,拒杀了自己人生的一切可能,反映出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
古代和现在的对比
随着时代的改变,女性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对我这样一个成长于二十世纪中期的女子,读书和求知才是我的秋千吧”。不同于过去的女性通过打秋千这个游戏来了解世界,现代的女性可以用读书和求知的方式,自由地看到外面世界的景色,感受世界的美好。
用典
- 引用前人的诗词,展现出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秋千和女子的联系
- 使得文章典雅耐读,富有文采,增添诗意
-
韦庄、张先、苏轼
“以男子的感受为主,诗词中的男子似乎常遭秋千‘骚扰”
“似乎女子每多一分自由,男子就多一分苦恼”
“由于自己多情,便噴怪女子无情” 诗词背后体现了男性对于女性的误读,把女性荡秋千理解为对男性的擦拨,实际上没有懂得女性对自由的追求。
- “使她们愉悦的是春天,是身体在高下之间摆荡的快意,而不是男人。”
- 男性把自己的想法加诸在女性身上,实际上女性打秋千并非为了取悦男子,而是有自主意识。
许士林的独白
思考题
- 请从《许仕林的独白》中提取信息,并按时间顺序整理出白蛇的故事
- 哈哈哈哈哈完全没记到哈哈哈哈哈哈哈
- 请结合文本,找出文章中能够直接体现作者创作意图的句子。
- 献给那些暁违母颜比十八年更长久的天涯之人(题记)
- 本文试着细细表出许士林叩拜因在塔中的母亲的心情(后记)
- 作者如何将戏剧融入散文之中?请试着概括每个片段所写的内容,并分析这些片段之间的联系。
- 哈哈哈哈哈完全没记到哈哈哈哈哈哈哈
- 在许士林看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回到母亲的身边?
- 许士林在自己的幻想中回到了生命的原点。在肉体上,许士林的夙愿是无法实现的,但是这种夙愿却能够在精神上达成。生命不断成长、展开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因失去庇护而受难的过程,但是整因为对于生命诞生之初、甚至诞生之前的回溯,人找到了种机型的精神依托和关怀,流露出人对于生命本根的皈依。
- 思考:《许士林的独白》的叙事结构如何与民间传说《白蛇传》产生互文?
- 以反向的方式产生对比性互文关系
- 民间传说《白蛇传》是在顺时的线索上不断前行的故事
- 《许士林的独白》是在逆时的线索上不断测源的故事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 据明末冯梦龙《警世通言》记载,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美丽女子叫白素贞,及其侍女小青在杭州西湖与药店之王主管许仙遄近相遇,同舟避雨,一见钟情,白蛇逐生欲念,欲与书生缠绵,乃嫁与他,遂结为夫妻。婚后,经历诸多是非,白娘子屡现怪异,许不能堪。镇江金山寺高僧法海赠许一锌盈,令罩其妻。白、青被子罩后,显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鱼。法海递携盈,置雷寺峰前,令人于其上砌成七级宝塔,名日雷峰,永镇白、青于塔中。
- 乾隆年间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
- 嘉靖年间玉山主人的《雷峰塔奇传》
- 清末民初梦花馆主的《义妖白蛇全传》
- 以《白蛇传》传说为基本素材的现当代文学作品
- 张爱玲《雷峰塔》
- 李碧华《青蛇》
- 严歌苓《白蛇》
- 李锐《人间:重述白蛇传》
- 刘以兜《蛇》
- 大荒《雷峰塔》(诗剧)
融戏剧于散文
- 《许士林的独白》是对平剧《祭塔》的诗意改编。对此,张晓风曾在一次访谈中说,“我写过《许士林的独白》,利用平剧《白蛇传》的故事,其中一段情节是白蛇的儿子许士林,来到塔前祭拜他母亲,那一刹那的心情。这原为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但我觉得用散文来表达,会有新的味道,于是把小说和戏剧的背景融合在其间,这样再创造的散文,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尝试。”
- 可以说,《许士林的独白》虽以散文的姿态现身,却也穿着戏剧的衣裳,沾染诗的气味,是散文与戏剧的混合体。
形式上对戏剧的借鉴
- 多幕剧往往围绕一个故事,分场演出,张晓风借鉴了这个手法,这样她的写作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题材的关联性和思维的衔接性上都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这是张晓风散文艺术的一大创新。
借独白这一语言形式,细腻展现许士林隐秘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他在祭塔时复杂地情感。
借鉴中又有突破
以许士林叩拜在塔内的母亲的复杂心情为线索,将六个片段串联起来。随着许士林思维的流动,这六个片段之间也有着纵向的时空转换。“驻马自听”和“认取”写的是当下许士林衣锦还乡,迫切地想要与母亲团聚,虽然母子十八年未见,但是都以自己的方式来认取对方。“湖”、“雨”和“合体”这三个片段写的是许士林由当下转到联想发生在十八年前的往事,表达了对母亲爱恋人世、自由地追求爱情的肯定,以及对于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痛恨。
叙事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饱含着一种对于母亲,尤其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处于遥远之处的母亲浓郁的情感,并希望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驻马自听
已经长大成人的许士林中了新科状元,衣锦还乡,满怀着对母亲的思念前来祭拜。
认取
-
湖
-
雨
-
合钵
法海的只能镇住母亲的身体,却镇不住她的深情,她可以通过许士林感受世间万物。
祭塔
许士林在塔前祭母,期待能够和母亲早日团聚。
- 白素贞被压于雷峰塔下,其子许士林得中状元,衣锦还乡,知母情事,乃至雷峰塔前哭祭。白素贞出现,母子团聚,哭诉往事,终于忍痛分别的故事。
隐喻
- 许士林对于素未课面的母亲的记忆,包含着强烈的子宫隐喻。
- 许世林所渴望的环绕着他的“初暖的春水”、“无墈无限”、“春阳暖暖”、“冥漠空无”、“茫茫大化”,均是有关子宫的隐喻:而“重測断了的脐带”、“腹腔的脉动”,则是以明晰的形式,抒发了许世林渴望着能够追寻着自己的血脉,回归到母亲的子宫。
- 许士林对母亲的追寻包含着作者的家国想象和乡愁情结,生身母亲是一种家国象征,表现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对故土的追寻和难以割舍的思恋。
- 子宫是从混池中孕育新生的象征,作者引用神话中女媛按士造人的故事,从而在白蛇与女媛之间找到关联和相似之处。而且母亲的受难伴随着孩子的新生,又与基督教中的耶顺产生了联系。
- 通过对比,增加了文本的叙事张力,同时在这种比对的关系中,读者能够很自然地感受到生命的展开与收束、前行与回湖、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循环往复。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于祖国的思恋。
- 当我驰马而去,当我在天涯地角,当我歌,当我哭,娘,我忽然明白,你无所不在地临视我,熟知我,我的每一举措于你仍是当年的胎动,扯你,牵你,令你惊喜错何,令你隔着大地的腹部摸我,并且说:“他正在动,他正在动,他要干什么呀?”
排比
- 句子排比“他们总说我只是梦见,他们总说我只是病想,可是,妈,我知道我是知道的,我知道你的血是温的,泪是贤的,我知道你的名字是‘母亲’”
- 三个排比句写出了“我”一直保面着关于母亲的记忆,道出了“我”对母亲强班的依态。“我”和母亲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血脉联系,这是什么力量也割不断的人间亲情。
- “你的身世似乎大家约好了不让我知道,而我是知道的,当我在井旁看一个女子汲水,当我在河畔看一个女子流衣,当我在偶然的警间看见当窗绣花的女孩,或在灯下鞋的老妇,我的眼便书然湿了。娘,我知道你正化身千亿,向我絮絮地说起你的形象。
连用五个是非延问句构成段落排比,增强了气势。当许士林把千般委屈和万种凄凉都并作纳头一拜,哀切地呼哦娘亲时,在他的想象中出现的是天削地裂,雷峰塔倾倒,被困在塔下十八年的母亲重见天日,表达了许士林希望母亲能够摆脱雷峰塔的束罚,与他早日团聚的迫切心情。
对比
“那尖塔戳得我的眼疼,娘,从小,每天,它嵌在我的窗里,我的梦里,我寂宾童年里唯一的风景,娘。而今,新科的状元,我,许士林,一骑白马、一身红袍来拜我的娘亲。”
- 今昔对比不同于以往,如今许士林已经长大成人,状元及第,骑着白马,身穿红袍,威风凉凉地衣锦还乡,终于有机会来塔前拜见母亲,长久以来的心愿终于得以成真。
- 通过对比,增加了文本的叙事张力,同时在这种比对的关系中,读者能够很自然地感受到生命的展开与收束、前行与回湖、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循环往复。更有助于抒发作者对于祖国的思恋。
步下红毯之后
原文
楔子
妹妹被放下来,扶好,站在院子里的泥地上,她的小脚肥肥白白的,站不稳。她大概才一岁吧,我已经四岁了! 妈妈把菜刀拿出来,对准妹妹两脚中间那块泥,认真而且用力的砍下去。 “做什么?”我大声问。 “小孩子不懂事!”妈妈很神秘地收好刀,“外婆说的,这样小孩子才学得会走路,你小时候我也给你砍过。” “为什么要砍?” “小孩生出来,脚上都有脚镣锁着,所以不会走路,砍断了才走得成路。” “我没有看见,”我不服气地说,“脚镣在哪里。” “脚镣是有的,外婆说的,你看不见就是了。” “现在断了没有?” “断了,现在砍断了,妹妹就要会走路了。” 妹妹后来当然是会走路了,而且,我渐渐长大,终于也知道妹妹会走路跟砍脚镣没有什么关系,但不知为什么,那遥远的画面竟那样清楚兀立,使我感动。 也许脚镣手铐是真有的,做人总是冲,总是顿破什么,反正不是我们壮硕自己去撑破镣铐,就是让那残忍的钢圈箍入我们的皮肉!
是暮春还是初夏也记不请了,我到文星出版社的楼上去,萧先生把一份契约书给我。
“很好,”他说,他看来高大、精细、能干,“读你的东西,让我想到小时候念的冰心和泰戈尔。”
我惊讶得快要跳起来,冰心和泰戈尔?这是我熟得要命,爱得要命的呀!他怎么会知道?我简直觉得是一份知遇之恩,《地毯的那一端》就这样卖断了,扣掉税我只拿到二千多元,但也不觉得吃了亏。
我兴匆匆地去找朋友调色样,我要了紫色,那时候我新婚,家里的布置全是紫色,窗帘是紫的,床罩是紫的,窗棂上爬藤花是紫的,那紫色漫溢到书页上,一段似梦的岁月,那是个漂亮的阳光日,我送色样到出版社去,路上碰到三毛,她也是去送色样,她是为朋友的书调色,调的草绿色,出书真是件兴奋的事,我们愉快地将生命中的一抹色彩交给了那即将问世的小册子。
“我们那时候一齐出书,”有一次康芸微说,“文星宣传得好大呀,放大照都挂出来了。”
那事我倒忘了,经她一提,想想好像真有那么回事,奇怪的是我不怎么记得照片的事,我记得的是我常常下了班,巴巴地跑到出版社楼上,请他们给我看新书发售的情形。
“谁的书比较好卖?”其实书已卖断,销路如何跟我已经没有关系。
“你的跟叶珊的。”店员翻册子给我看。
我拿过册子仔细看,想知道到底是叶珊卖得多,还是我——我说不上那是痴还是幼稚,那时候成天都为莫名其妙的事发急发愁,年轻大概就是那样。
那年十月,幼狮文艺的未桥寄了一张庆典观礼券给我,我台湾去了。丈夫也有一张票,我们的座位不同区,相约散会的时候在体育场门口见面。
我穿了一身洋红套装,那天的阳光辉丽,天空一片艳蓝,我的位置很好,运动会的表演很精彩,想看的又近在咫尺,而丈夫,在场中的某个位子上,我们会后会相约而归,一切正完美晶莹,饱满无憾。
但是,忽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想起了南京……
不是地理上的南京,是诗里的,词里的,魂梦里的,母亲的乡音里的南京(母亲不是南京人,但在南京读中学)依稀记得那名字,玄武湖、明孝陵、鸡鸣寺、夫子庙、秦淮河……
不,不要想那些名字,那不公平,中年人都不乡愁了,你才这么年轻,乡愁不该交给你来愁,你看表演吧,你是被邀请来看表演的,看吧!很好的位子呢!不要流泪,你没看见大家都好好的吗!你为什么流泪呢?你真的还太年轻,你身上穿的仍是做新娘子的嫁服,你是幸福的,你有你小小的家,每天黄昏,拉下紫幔等那人回来,生活里有小小的气恼,小小的得意,小小的凄伤和甜蜜,日子这样不就很好了吗?
不是碰故园之思,它太强,不要让三江五岳来撞击你,不要念赤县神州的名字,你受不了的,真的,日子过得很好,把泪逼回去,你不能开始,你不能开始,你不能开始,你一开始就不能收回……
我坐着,无效地告诫着自己,从金门来的火种在会场里点着了,赤膊的汉子在表演蛙人操,仪队的枪托冷凝如紫电,特别是看台上面的大红柱子,直辣辣地逼到眼前来,我无法遏抑地想着中山陵,那仰向苍天的阶石,中国人的哭墙,我们何时才能将发烫的额头抵上那神圣的冰凉,我们将一步一稽额地登上雾锁云埋的最高岭……
会散了,我挨蹭到门口,他在那里等我,我们一起回家。
“你怎么了?”走了好一段路,他忍不住问我。
“不,不要问我。”
“你不舒服吗?”
“没有。”
“那,”他着急起来,“是我惹了你?”
“没有,没有,都不是——你不要问我,求求你不要问我,一句话都不要跟我讲,至少今天别跟我讲……”
他诧异的望着我,惊奇中却有谅解,近午的阳光照在宽阔坦荡的敦化北路上,我们一言不发地回到那紫色小巢。
他真的没有再干扰我,我恍恍惚惚地开始整理自己,我渐渐明白有一些什么根深蒂固的东西一直潜藏在我自己也不甚知道的渊深之处,是淑女式的教育所不能掩盖的,是传统中文系的文字训诂和诗词歌赋所不能磨平的,那极蛮横极狂野极热极不可挡的什么,那种“欲饱史笔有脂髓,血作金汤骨作垒,凭将一脏热肝肠,烈作三江沸腾水”的情怀……
我想起极幼小的时候,就和父亲别离,那时家里有两把长刀,是抗战胜利时分到的,鲨鱼皮,古色古香,算是身无长物的父亲唯一贵重的东西,母亲带着我和更小的妹妹到台湾,父亲不走,只送我们到江边,他说:
那把刀你带着,这把,我带着,他年能见面当然好,不然,总有一把会在。”
那样的情节,那样一句一铜钉的对话,竟然不是小说而是实情!
父亲最后翻云南边境的野人山而归,长刀丢了,唯一带回来的是他之身。
不是在圣人书里,不是在线装的教训里,我了解了家国之思,我了解了那份渴望上下拥抱五千年,纵横把臂八亿人的激情,它在那里,它一直在那里……
随便抓了一张纸,就在那空白的背面,用的是一枝铅笔,我开始写《十月的阳光》:
那些气球都飘走了,总有好儿百个罢?在透明的蓝空里浮泛着成堆的彩色,人们全都欢呼起来,仿佛自己也分沾了那份平步青云的幸运——事情总是这样的,轻的东西总能飘得高一点,而悲哀拽住我,有重量的物体总是注定下沉的。
体育场很灿烂,闪耀着晚秋的阳光,这时下月,辛亥革命的故事远了。西风里悲壮的往事远了……中山陵上的落叶已深,我们的手臂因渴望一个扫墓的动作而酸痛。
我忽然明白,写《地毯的那一端》的时代远了,我知道我更该写的是什么,闺阁是美丽的,但我有更重的剑要佩、更长的路要走。
《十月的阳光》后来得了奖,奖金一千元,之后我又得过许多奖,许多奖金、奖座、奖牌,领奖时又总有盛会,可是只有那一次,是我真正激动的一次,朱桥告诉我,评审委员读着,竟哭了。
我不能永远披着白纱,踏着花瓣,走向红毯尽处的他,当我们携手走下红毯,迎人而来的是风是雨,是风雨声中恻恻的哀鸣。
——但无论如何,我已举步上路。
主题
第二人称
- 采用第二人称,让作者与自己产生了对话,作者劝说和告诚自己:“不要想那些名字”“不要流泪”,“不要碰故国之思”,从而直接自然地把作者的真实所想呈现出来,便于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可以调动读者的感情,拉近读者与文章之间的距离,感受作者对故国强烈的追忆和对民族身份的认同。第二人称
- 采用第二人称,让作者与自己产生了对话,作者劝说和告诚自己:“不要想那些名字”“不要流泪”,“不要碰故国之思”,从而直接自然地把作者的真实所想呈现出来,便于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也可以调动读者的感情,拉近读者与文章之间的距离,感受作者对故国强烈的追忆和对民族身份的认同。